第14章 三月 行之有法,见贤思齐(3)
子路对孔子说:“老师!假使你打仗,你带哪一个?你总不能带颜回吧!他营养不良,体力都不够,你总得带我吧!”孔子听了子路的话却笑了,他不由地骂子路说:“像你这种脾气,要打仗绝不带你,像一只发了疯的暴虎一样,站在河边就想跳过去,跳不过也想跳,这样有勇无谋怎么行?看上去一鼓作气,很英勇的样子,大有一副慷慨赴死的凌然气概,但是这种做法实在是去冤枉送死。真正成大事的人必须要有勇有谋才行。”
案例引导
2002年5月,娃哈哈公司上马童装,崔华中从饮料行业跨入童装行业,艰难而又充满挑战的拓展之路开始了。
外行转内行这个过程是充满坎坷和磨难的,再加上童装行业竞争也相当激烈,客户、市场、资金等对于崔华中来说都存在着不少困难。带着不服输的勇气和肯钻研的精神,带着手下的4个强将,通过不断请教、学习、摸索,一年后,娃哈哈终于闯进了当地著名的商场——通程商业广场,为娃哈哈童装在品牌之林占有了一席之地。
能如此迅速地占领市场,这凝聚了崔华中和他的爱将们无数的心血。也是他对公司经营走向、经营思路积极探索,对加盟商慎重选择、全面培训的结果。思路对了,路就畅了,这些为后来的发展方向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管理智慧
职场竞争不亚于战场,除了满腔热血,还要有谋略才行。一个人要想闯出一番事业,就要将勇和谋结合起来,既要胆识过人,又要善谋善断。
有勇无谋是不行的,要学会运用智慧去战胜敌人。职场竞争不亚于战场,除了拥有满腔热血,还要拥有智谋才行。一个人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闯出一番事业,就要将勇气和智谋结合起来,不仅胆识过人,还要善谋善断。
有了勇气,可以使勇士“长驱”,但未必达到直入。因为世上没有一条到尽头的路,会有岔路口,会有沟沟壑壑,也有人为的障碍,要想顺利达到目标,必须选择可以前行的道路,选择可以前行的伙伴,探索出绕过沟壑的迂回策略。
行动指导
在职场路上行走的职场管理者,具备了勇气,你才具备了前行的脚,而前行路上的指南针需要你不断地积淀、积累和领悟。只有勇谋兼备,你才会比对手走得快,走得顺利。
第三周 求诸己自省不怠
星期一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自我反省,彻底解除劣迹
论语箴言
子曰:“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孔子说:“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点。”
案例引导
清代有个叫王廷赞的官员,少年时家境非常贫寒。但他很有骨气,看到官员依仗权势为非作歹,欺压百姓,就暗下决心,立志考取功名,出人头地,为百姓谋福利,替百姓伸张正义。十年寒窗无人问,在他的刻苦学习下,终于考中进士,成为一名知县。
王知县刚上任时,未忘幼时理想,廉洁奉公、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为当地做了不少好事。在他的领导下,当地人民安居乐业,家庭幸福。人民都称赞他,为了表示对他的敬重,还修了一座桥,起名为“王公桥”。
因为政绩突出,王廷赞被提升为布政使。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贪官和珅。和珅很欣赏他,觉得他很有才气,就时常约他到和府上喝茶。一来二去,他和和珅建立了良好的私交关系。有一次,他去和珅家拜访,看到和珅珍宝无数,府第金碧辉煌,心想:我为百姓尽心尽力,怎么到头来家境甚是贫寒,还不如向和大人学习敛财之道。
管理智慧
“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坏的榜样对自己的“教益”,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检查自己有没有这一类劣的行迹,进行自我反省。从而可以看出,孔子在加强个人修养上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孔子的这种观点在管理中也同样适用,管理者在工作中如果能做到思齐则当努力,不达则不舍。自省则应彻底,不除则不息。如此坚持下去,就算不能达到孔子所说的贤人标准,应该也不会太远了。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管理者如果能做到经常反省就不是一件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原本清廉的王廷赞遇到大贪官和珅,未能做到“见不贤而内省”,反而择其不善者而从之,被处斩首在情理之中。儒家很注重个人的自我审查,《论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孔子要求弟子自觉地反省,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
行动指导
与其埋怨他人,不如反思己过。从自身入手,凡事多检讨自己,努力承担责任,这是一个优秀领导者必备的素质。
星期二 吾日三省吾身——最有效的管理来自于每日三省
论语箴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自我检讨三件事,为别人办事,是否不忠实?与朋友交往,是否不守信?有没有把一些未经过自己反复思考、演练确定为真的东西传授给别人?”
案例引导
TCL总裁李东生是一个善于自我反省的人。TCL曾在推行国际化进程中遭遇挫折,对此,李东生在公司内部论坛上发表了系列文章。文章通过《鹰之重生》这一故事不仅分析了TCL遭受挫折的原因及存在的情况,还深入探讨了在当前现状下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实现“涅槃重生”。
更为可贵的是,在系列文章中,李东生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比如:为什么以变革创新见长的TCL却开始裹足不前?为什么我们引以为豪的企业家精神和变革勇气在却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面对这些问题,李东生明确指出自己应该承担主要的责任。没能在推进企业文化变革创新方面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没有勇气去完全揭开内部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这些问题与创业的高管和一些关键岗位主管、小团体的利益绞在一起的时候,他没有勇气去捅破它;在明知道一些管理者能力、人品或价值观不能胜任他所承担的责任的时候,他没有果断进行调整。并且还针对公司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总结自己的管理失误,进行反思。
管理智慧
李东生的深刻反思使他认识到当时企业存在的重大问题,通过在企业组织内部进行充分讨论,李东生找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为TCL的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使TCL像鹰一样重生。由此可见,无论是对企业组织,还是对管理者个人,内省是实现提升的重要途径。
这种通过强化自省而提升修养的方式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为它不仅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是提升成为一种自觉行为,还特别注重修养的比较性,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使提升修养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常态。
行动指导
曾子的话指出了企业管理的三大基石:管理者的责任、管理者的诚信和管理者的教与学能力。企业管理者要想实现通过内省来实现组织及个人的进步,把己方放在别人的角色中,以不同的方式思考,是最有效的方法。管理者应该使自己或本组织里的人以别人的角度思考,从多元的立场看事情。在总结经验或教训过程中,管理者可以让本组织的人代表某个重要关系人(例如竞争对手、客户、合作伙伴等),请他以对方的可能观点发言,帮助团队跳脱过于本位的思考方式。
星期三 人不知而不愠——丢下包袱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论语箴言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孔子说:“别人对我不了解、不理解,我并不生气;与不明智的人相处,我也不烦恼。能做这样的人,不就是君子吗?”
案例引导
“某大公司招聘人才,经过三轮淘汰,还剩下11个应聘者,最终将留用6个。因此,第四轮总裁亲自面试。奇怪的是,面试考场出现12个考生。总裁问:“谁不是应聘的?”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个男子站起身:“先生,我第一轮就被淘汰了,但我想参加一下面试。”在场的人都笑了,包括站在门口闲看的那个老头子。总裁饶有兴趣地问:“你第一关都过不了,来这儿有什么意义呢?”男子说:“我掌握了很多财富,因此,我本人即是财富。”大家又一次笑得很开心,觉得此人要么太狂妄,要么就是脑子有毛病。男子说:“我只有一个本科学历,一个中级职称,但我有11年工作经验,曾在18家公司任过职……”总裁打断他:“你的学历、职称都不算高,工作11年倒是很不错,但先后跳槽18家公司,太令人吃惊了,我不欣赏。”
男子站起身:“先生,我没有跳槽,而是那18家公司先后倒闭了。”在场的人第三次笑了,一个考生说:“你真是倒霉蛋!”男子也笑了:“相反,我认为这就是我的财富!我不倒霉,我只有31岁。”这时,站在门口的老头子走进来,给总裁倒茶。男子继续说:“我很了解那18家公司,我曾与大伙努力挽救它们,虽然不成功,但我从它们的错误与失败中学到许多东西;很多人只是追求成功的经验,而我,更有经验避免错误与失败!”
男子离开座位,一边转身一边说:“我深知,成功的经验大抵相似,很难模仿;而失败的原因各有不同。与其用11年学习成功经验,不如用同样的时间研究错误与失败;别人的成功经历很难成为我们的财富,但别人的失败过程却是!”男子就要出门了,忽然又回过头:“这11年经历的18家公司,培养、锻炼了我对人、对事、对未来的敏锐洞察力,举个小例子吧——真正的考官,不是您,而是这位倒茶的老人……”
最后,这位拥有积极就业心态,强大心理能量的男子赢得了这个职位。
管理智慧
做不感兴趣的事所感觉到的痛苦,仿佛置身在地狱中。过去做事情觉得非常愉快的人并不多,每个人对工作的好恶不同,假使能把工作趣味化、艺术化、兴趣化,就可以把工作轻松愉快地做好。因此,最好尽量选择适合你兴趣的工作。工作合乎你的兴趣,你就不会觉得辛苦。
当我们听到有人这样抱怨“我要应付那些我不愿做的事。为什么一定要给那个讨厌的上司干活。老板一点也不了解我、信任我。”这必定是一个消极、爱发牢骚的员工,倘若他不能调整工作心态只会使自己丧失上进的动力和兴趣,阻碍事业的发展。
不成功人士往往面带一种愠怒厌世的表情。一他们不喜欢他们的工作和他们生活的世界,怀疑他们周围的人都是不诚实和愚笨的。他们把一切都看得那么黑暗,并用他们自己对生活的绝望态度和无所寄托的颓丧情绪,影响着他们周围的人。而他们所得到的,也往往是与勤奋上进、乐在其中的奋斗者们相反的结果:一事无成。
事实上,我们能在工作中的很多地方,都寻找到快乐,正如阿伯拉罕·林肯所说的:“只要心里想快乐,我想绝大部分人都能如愿以偿。”要在工作中寻找乐趣,快乐是一种心理习惯,一种心理态度。这种态度是可以加以培养发展起来的。
行动指导
我们应该树立这样的信念:快乐工作。我们更应该践行这种信念:放下包袱,快乐工作。我们能做最好的自己。
星期四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不懂得反省的人成不了大事
论语箴言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论语·颜渊》
司马牛向孔子请教怎么样才能够称得上是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虑也不畏惧。”(司马牛)问:“不忧虑不畏惧,就可以称得上是君子了吗?”孔子说:“如果一个人自我反省而没有任何愧疚,这样还有什么可以忧虑和畏惧的呢?”
案例引导
有一个年轻的农夫,划着小船,给临近村子的居民运送自家种植的粮食。那天的天气酷热难耐,农夫汗流浃背,苦不堪言。他心急火燎地划着小船,希望赶紧送过去,以便在天黑之前能回到家中。农夫突然发现,前面有一只顺流而下的小船,正在飞速地迎面驶来。眼见着两只船就要撞上了,但对面那只船没有丝毫避让的意思,好像是特意要撞翻农夫的小船。
“让开,你这个白痴!快给我让开!”农夫冲着对面的船大声怒吼。但农夫的吼叫完全没起作用,对方一点都没避开。眼见着两条船越来越,农夫手忙脚乱地企图让开水道,但为时已晚,那只船还是重重地撞上了他。农夫彻底被激怒了,他厉声呵斥道:“你会不会驾船?恁宽的河面,你竟然还撞我?”然而当那条船从他侧面漂过的时候,农夫惊讶地发现,小船上空无一人。原来他大呼小叫、厉言斥骂的只是一只脱了绳索、顺河漂流的空船。
管理智慧
所谓不忧不惧,不是表面上看起来一个人不忧虑不畏惧,而是一个人自己进行反思,觉得问心无愧,而没有任何忧虑和畏惧。只有那些从不做不正当事的人才能够做到“无忧无惧”,这样的人做事一定会遵循仁义之道,一旦如此,自然称得上是君子了。
有的管理者只会埋怨别人,而不知自省,问题一来就往外一摆:“出问题了啊,谁的事谁负责。”事实上,到最后也不会有人出来主动担责,大家只会推来推去。“和稀泥”不能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是每个人先自我反省、自我检讨,然后再去关心别人有没有过失。
美国企业管理协会分析了1800多名成功的企业家,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具备以身作则、能进行正确的自我批评的素质。在工作中,抱怨最多的往往是失败者,他们不愿意对自己负责,而总是从他人身上找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