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自尊——呵护自尊,让孩子真正“立”起来
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教育我们自己的过程。
教育就是尊重。仅仅尊重人的基本权利是不够的,还要高度尊重人的生命发展规律,这是一切教育的逻辑起点。人的生命发展规律中有一个规律居于核心地位,那就是人的主动性。这是人的第一天性,包括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
教育的力量,首先表现在懂得敬重生命的尊严,呵护生命的脆弱。
自尊者必自爱,自爱者必自立。自尊之中,隐藏着巨大的精神能量,呵护每一个孩子的自尊,才能让孩子真正“立”起来,从而为自己负责,妥善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教育,而引导孩子自我教育的前提与起点则是呵护自尊。
下面是一个关于“帽子”的故事。
可爱的小女孩苏珊在念一年级时,医生发现,她的身上长了一个肿瘤,必须在医院接受三个月的化疗。苏珊出院后,身子又瘦又小,性格也不如从前那样活泼开朗了。最为可怕的是,她那一头漂亮的金发现在掉得所剩无几了。虽然她渴望生活的信念与蓬勃的生命力足以与癌魔一争高下,她的勤奋与聪明也足以补上落下的功课,然而,每天顶着光光的脑袋到学校去,对她这样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而言,无疑是太残酷了。
老师非常理解小苏珊的痛苦,在苏珊返校上课前,她热情而郑重地在班上宣布:“从下周一开始,我们要学习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每个同学都必须戴着自己最喜欢的帽子到学校来,式样越新奇越好!”
星期一那天,苏珊回到了她熟悉的教室。站在教室门口,苏珊迟迟不敢推门进去,她怎么能不犹豫呢?她的头上戴了一顶帽子呀!
可是,门推开后,让她意外的是,每个同学都戴了一顶帽子,和她们千奇百怪的帽子相比,她头上那顶帽子就显得太普通了,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苏珊一下子觉得,自己和同学们没有什么两样了,她与伙伴们的交往将不再有任何障碍了,她轻松地笑了起来,笑得那样甜,笑得那样美。
就这样,时间一天天过去了。苏珊常常忽略了自己头上还有那顶帽子,同学们似乎也从未在意过。
在爱的阳光下,苏珊没有了心理负担,自信自如地绽放笑容。那是天底下最动人的微笑。善良,是人性中最灿烂的光辉,如太阳一般,温暖着每一个人。故事中的老师用爱心、细心关注着苏珊内心的微妙情感,用智慧保护了她被病魔伤害的心灵,保护了她生命的尊严与脆弱。
苏珊是幸运的。下面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也是幸运的。
有一个小男孩,他的背上有两道非常明显的疤痕。疤痕从他的颈部一直延伸到腰部,看上去十分可怕。所以小男孩非常自卑,也非常讨厌自己。
每次上体育课时,小朋友都很自然地脱下校服,换上宽松的运动服。小男孩担心别人发现自己背上的疤痕,因此总是一个人偷偷躲在角落里,背部紧紧贴着墙壁,并且争取用最快的速度把衣服换好。
时间久了,其他小朋友还是发现了他身上的疤痕,他们大叫着:“好可怕啊!怪物!”
小男孩哭着跑出更衣室,再也不敢在更衣室换衣服,再也不愿意上体育课了。
班主任老师知道了事件的始末,她希望小男孩能真正摆脱疤痕给他带来的阴影。她想,单纯地让同学们不取笑他,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他一定还会继续自卑下去。怎么才能让他建立自信呢?
突然,老师脑海中灵光一闪,微微地笑了。
下一次体育课很快就到了,老师找到在教室里不肯出来的小男孩,拍拍他的头,和蔼地笑着说:“相信老师,没有人会笑你,你会上一节很开心的体育课。”老师的目光给了他信心,小男孩信任地跟着老师去换衣服。
可是,同学们还是发出了厌恶的声音。
小男孩的脸白了,他扑进老师的怀里,想要躲避那些嘲笑与讥讽。老师扶住小男孩的肩,笑着对大家说:“老师以前听过一个故事,你们想不想听?”
孩子们最爱听故事,连忙围了过来:“要听,老师,我们要听!”
老师轻轻抚着小男孩背上那两道深红色的疤痕,慢慢地说:“传说,每个小朋友都是天使变成的。他们下凡的时候,有的小天使很快就把美丽的翅膀脱了下来,有的小天使动作比较慢,来不及脱下自己的翅膀。这时候,那些天使变成的小孩子,就会在背上留下两道痕迹。”
“哇!”小朋友发出惊叹的声音,“那是天使的翅膀?”
“对啊!”老师露出神秘的微笑,“大家要不要检查一下,还有没有人像他一样,是带着翅膀飞下来的?”
所有小朋友马上开始七手八脚地检查彼此的背。
“老师,我这里有一点点伤痕,是不是?”一个戴眼镜的小孩兴奋地举手。
“老师,我这里也有红红的,我也是天使。”
同学们争相承认自己的背上有疤,他们已经认为小男孩的疤痕是一种荣耀。
突然,一个小女孩轻轻地说:“老师,我们可不可以摸摸小天使的翅膀?”
“这要问小天使肯不肯。”老师微笑地向小男孩眨眨眼睛。
小男孩鼓起勇气,羞怯地说:“好吧!”
小女孩轻轻地摸了摸他背上的疤痕,高兴地叫了起来:“哇!好软,我摸到天使的翅膀了!”
小女孩这么一说,所有的小朋友也都大喊:“我也要摸!”“我也要摸天使的翅膀!”
于是,几十个小朋友排成长长的一列队伍,等着摸小男孩的背。小男孩背对着大家,听者每个人的赞叹声,体验着那种奇异的、麻痒的感觉。老师偷偷地对小男孩做了一个胜利的手势,小男孩忍不住咯咯地笑起来。
从此,小男孩再也不因为疤痕而自卑了,他变得自信而出色。
从“怪物”到“天使”,其实只有一步。然而要跨出这一步,需要智慧,需要教育者内心的温暖!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谆谆教导人们:“教育,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
现代社会,人们的经济水平与以往相比有了极大的提高,很多父母为满足孩子的需要而不计代价。然而,我们发现,孩子们并不是快乐,有的孩子总觉得生活很无聊,有的孩子总有莫名的痛苦,有的孩子变得抑郁,甚至还有的孩子想自杀……孩子们为什么会这样?
下面这则故事可能会对我们有所启发:
有一个学生是教育扶贫政策的受益者,是来自全国最穷困县之一的少年。老师嘱咐其他学生不要嘲笑他的口音,要主动帮助他适应新环境。老师怕他想家,在超市中寻找他家乡口味的食品;怕他吃不好饭,做好了菜给他带去;怕他跟不上进度,请任课老师给他补课。每次外出活动总是免去他的费用,用自己的钱垫上,还时常给他准备好午餐,给他照几张相片,嘱咐他寄回家里,以免家人挂念……
大约两月后,一次老师把菜递给他时,他照旧局促地说了声谢谢,然后吞吞吐吐地说:“老师,以后不用送菜了……跟其他同学一样就行了。”两三天后,天气转凉,老师又给他找了几件衣服。“我不要!我有。”这一次他表现得更为坚决。
一天,老师走进教室,讲台旁班委正在清点为灾区募捐的钱物。“干吗不收我的钱?”是他!“你的学费、活动费都不交,这钱——也算了吧。”班长好意地劝道。“可是……”他的脸涨得通红,嘴唇不停地抖动着,终于没再发出一声,唯有一根根越发直立的头发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老师对学生的照顾无微不至,确实令人感动。然而,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关爱。忽视对孩子精神的关怀,离开平等和尊重的关怀,很容易成为伤害孩子情感的利剑。
英国哲学家提醒人们:幸福是用情感的敏感性来达到的。一个人从趣味的愉快中所得到的幸福,要比由欲望的满足中所得到的幸福更大。他从一首诗、一段推理中获得的欢乐,要比昂贵的奢侈生活所能提供的欢乐更大。
在《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一书中,孙云晓教授讲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位母亲看到上高中的儿子因为谈恋爱而心神不定,十分着急,于是在儿子出门后想方设法撬开了儿子的抽屉,取出儿子的日记本。当她翻开日记,却感到无地自容了。原来儿子在日记本中夹了一张纸条:“妈妈,我料定您会来看我的日记,我瞧不起您!我的烦恼是我自己的事情,您不必管我,我能挺过这一关!”这位母亲追悔莫及,感慨自己低估了孩子的能力,不应该不尊重孩子。
父母虽然给了孩子生命,养育了孩子,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是父母的附属品。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应该受到尊重,也只有受到尊重,他才可能尊重自己,并学会尊重别人,进而成长为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
敬重生命的尊严,呵护孩子柔软敏感的内心世界,是一项从生命伊始就无比重要且迫切的伟大事业。拥有爱心的人们,请谨记:
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问题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家长却往往忽略这一点。当家长强行让孩子做某项事情的时候,孩子的心里一定是不情愿的。家长在开始要带孩子做一项事情的时候,最好先想想是否符合孩子真正的兴趣和需求。要多问问孩子喜欢做什么,对于某件事情他不喜欢,最好问问原因是什么。总而言之,要想真正了解孩子,一定要用心倾听他们的需求是什么,尊重他们的意愿。
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秘密
每个孩子成长到了一定时候,心里总会有自己的小秘密。既然家长有自己的自由,也就需要给孩子自由,不要像个侦探一样时时监视孩子的一举一动。家长可以静下来反思:如果自己时时被别人控制那是什么滋味,这样就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父母可以允许孩子在一起说悄悄话,搞秘密活动。如果一定要问的话,可以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抓住合适的时机,在问的时候要尽量表现得漫不经心,以免孩子的心里设防。
永远别说伤害孩子的话
很多父母在对待孩子上,颇有军阀张作霖“我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我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的作风,“妈妈说了不准就是不准”,“爸爸叫你怎样你就怎样”。这样一种粗暴的、土匪式的语言,会极大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父母可以告诉孩子“那样做不是特别好”、“这样做会更合理一些”,同时在讲述的过程中配以适度的表情和身体姿势,孩子会从父母的表情中察觉出自己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对。但是,千万不要过度夸张、恐吓孩子。
接受孩子的各种情感表现
孩子们为之伤心的事情,有时父母们会觉得无足轻重,小孩子内心单纯,善良简单,且对事物感受新鲜细腻。当他们看到别的小朋友哭了,可能会感到自己心里很难受,做父母的在这个时候应该接受孩子的情感,并且安慰他说:“你真是个善良的孩子,其实我们可以想办法安慰那个小朋友啊。”父母的话不仅是对孩子的肯定,而且成全了孩子善良的心,也有利于他的人格健康成长。
每天留出一段时间与孩子分享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家长们的做法:美国的孩子大部分时间是在自己生活、自己动手,自我服务,但父亲或母亲每天都在固定的时间,如在临睡前,与孩子交谈,听孩子诉说一天的各种感受。中国的父母虽然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多,但他们往往不会真正用心聆听孩子所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