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妙趣横生的社会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找到自己的精神名片——你的“自我概念”清楚吗(2)

有一个富人名叫黔敖,看着穷人一个个饿得东倒西歪,他反而幸灾乐祸。他拿出了点粮食给灾民们吃,摆出一副救世主的架子。他把做好的窝窝头摆在路边,施舍给过往的饥民们。每当过来一个饥民,黔敖便丢过去一个窝窝头,并且傲慢地叫着:“叫花子,给你吃吧!”有时候,过来一群人,黔敖便丢出去好几个窝窝头让饥民们互相争抢,黔敖在一旁看着他们,十分开心,觉得自己真是了不起的活菩萨。

这时,有一个瘦骨嶙峋的饥民走过来,只见他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将一双破烂不堪的鞋子用草绳绑在脚上,他一边用破旧的衣袖遮住面孔,一边摇摇晃晃地迈着步。由于几天没吃东西了,他已经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走起路来有些东倒西歪。黔敖看见这个饥民这副模样,便特意拿了两个窝窝头,还盛了一碗汤,对着这个饥民大声吆喝着:“喂,过来吃!”饥民像没听见似的,没有理他。黔敖又叫道:“喂,听到没有?给你吃的!”只见那饥民突然精神振作起来,瞪大双眼看着黔敖说:“收起你的东西吧,我宁愿饿死也不愿吃这样的嗟来之食!”最后那个人饥饿而死。

古往今来,有许多自尊自强的人。“廉者不食嗟来之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高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他们都不因一时的困窘而抛弃自己的尊严。

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在社会心理学上,自尊感可以是个体对自我形象的主观感觉,可以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人自尊感比较强,认为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并认为自己值得别人尊重,也较能够接受个人的不足。形成自尊感的要素有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等,这些因素都与个体的外在环境有关。自尊的心理品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逐步培养起来的。要培养正确的自尊心,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寻找个人自尊的支点,即自己突出的优势和长处;第二,要有正确的方向,即培养个人的自尊,要懂得把个人的自尊融入集体、国家的荣誉中。

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根据人们认知的不同,人们自尊感的形成条件也各不相同:一个人的自尊可能取决于工作中的良好表现和不错的外表,而另一个人的自尊则可能取决于他强烈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因此,第一个人感觉自己在工作中表现不错时会有较强的自尊,第二个人则在感到自己很有道德时才会有较强的自尊。当然,这并不是自尊的全部表现形式,那些在某一领域有较强自尊的人可能也会提升自己在其他方面的自尊感,进而认为自己是个“各方面都不错”的人。

自尊的动机也是不尽相同的,自尊动机是驱动人们认知的动力。在遇到失败的时候,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自尊者就会认为别人也和自己一样失败,认为自己只是一时的失意,而别人是真的不行,以此维持自己的自尊感。自尊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代表一个人的骨气和节气,也可能把人推向嫉妒和偏见的深渊,正如中国人常讲的“死要面子”。

自尊就像是航舰的指示灯,在不被别人认可时,指示灯就会发出警告,而航舰的舵手——“自我”就会全力地准备出击,随时准备不惜一切代价战胜敌人,甚至和敌人同归于尽。这种感觉强烈到在看到朋友甚至兄弟姐妹在某一方面比自己好的时候,都会感到如临大敌。

那些不择手段来维护自己自尊的人,往往并不具有真正的自尊,因为他们正在作南辕北辙的努力。社会心理学家指出,黑社会成员所表现出的自尊就是一种自我防卫式的夸大自我的自尊模式,他们选择用暴力来解决问题。与之相反,真正拥有自尊的人能够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完全不用凭借成为焦点来受人尊敬,他们拥有正确的自尊感。

可见,自尊具有两面性。积极正确的自尊是人性的高尚品格,而消极的自尊则会滋生自恋、嫉妒和邪恶。想要在社会中找到自尊并被人尊重,最首要的是要正确评价自己,从而培养正确的自尊感。

有一种低调叫“真的害怕得到”——自我妨碍

德国一家电视台有一档智力问答节目,栏目名称叫《谁是未来的百万富翁》。因为奖金丰厚,节目形式新颖,吸引了许多德国观众。但这档节目有一个规则,就是每答对一道题目,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这时你可以选择拿着奖励退出比赛,也可以选择继续答题,而如果继续答题时没有回答正确,就要退出比赛,并且剥夺已经取得的奖励。

在前十几期节目里,没有一位参与者能够获得100万的奖励,因为在节目中有所收获的人往往见好就收。节目开播几年了,尽管参赛者强手如林,但是真正一路过关斩将、战斗到最后的人始终没有出现。最多到10万左右,便放弃答题,退出比赛,直到一位叫克拉马的青年人出现。他在获得10万大奖之后还不肯放弃,直至自己成为第一名百万大奖的得主。

其实,克拉马取得百万巨款并不是因为他知识渊博。据当地媒体评论说,成就克拉马的不是他的学问,而是他的心理素质和野心。在50万之后,每一道题都相当简单,只需略加思考便能轻松答出,但是许多人还没等到这时候便已经心满意足或者心生胆怯,主动退出了。

那些主动放弃的人通过设置障碍来阻挠自己获得成功,用自挫行为来妨碍自己继续前进,他们信奉“没有尝试,就不会失败;没有失败,就不会有羞耻感”。然而,人们千方百计地避免失败,结果却仍免不了灰溜溜地面对失败。因为自我妨碍,司马懿徘徊在空城外,成就了诸葛亮的过人智慧;因为自我妨碍,曹操把十万只箭“借”给了敌军。

而生活中的自我妨碍则会让人与自己应得的事物失之交臂。

肖兰的心情很沉重,她克制着,不使自己的眼泪落下来,不让大家认为她是一个软弱的人,可是刚才那一幕幕情景像放电影般又出现在她的眼前。

“丁零零”,上课铃响了,老师笑吟吟地迈进了教室,说:“这节课竞选班干部……”话还没说完,大家就唧唧喳喳地议论起来。肖兰虽默默无言,心里却打起了鼓,她想自己做了两学期的中队长,虽然没出过什么大错,也没受到过什么特别的表扬。而这样平凡的自己真的有资历竞选么,如果竞选又会成功么?

肖兰静静地坐着,听着几位“自告奋勇”的同学发言,不禁有点儿羡慕他们的勇气。突然,老师点了肖兰的名字,她站起来愣了一下,支支吾吾地说:“我决定——继续当中队长。”老师听了也满意地笑了。她正在得意,谁知同班男生王燕伟霍地站起来说:“我也想竞争中队长。”从他那涨红了的脸可以看出他内心一定非常激动。“哗”,教室里掌声四起,老师挥了挥手说:“下面给你们10分钟时间,说一说做好中队工作的设想,然后再进行全班选举。”结果,王燕伟以绝对优势的票数当选了中队长,肖兰强作欢颜,勉强拍了几下手。放学了,肖兰还呆呆地坐着,她不知回家如何面对父母,以后如何面对老师和同学。

在肖兰同学的心中,有无数个理由阻挠她积极竞选中队长:我会不会干好,站起来会不会显得高调,如果落选岂不是很丢脸,如果选上了我还要怎么做,如果……就在她千方百计地妨碍自己的时候,对手却抢占了先机,得了“荆州”!

一个在全国报刊上发表过几十篇文章的业余作家,离开自己居住的小城镇到北京发展,他希望获得一个编辑的工作岗位。面试时,主考官问他有无经验,业余作者如实作答,没有做过相关的工作。面对主考官,业余作家表现得非常谦虚,姿态很低,表示只要能给他一次机会就心满意足了。业余作家面试了多家单位,却没有一家录用他,很快两个多月过去了,业余作家还是没有找到工作。业余作家泄气了,难道北京的工作这么难找吗?北京做编辑的人个个都是大作家吗?

就在业余作家准备放弃时,意外地碰到了大学时的一个同学,当时这个同学已是某知名杂志社的编辑部主任了。业余作家跟他谈起自己的情况,这位同学听完后,大声说道:“像你这水平,哪能找不到工作!你知道原因在哪吗?关键在于你的姿态,你把自己放得太低了!”

于是在大学同学的安排下,业余作家将自己的履历表重新“粉饰”了一番。由没有工作经验变成了某报社的出色编辑。只因所在报社由于国家有关政策停办了,不得不重新求职,期望月薪不低于三千元。面试的时候,业余作家一改往日的谦虚姿态,以不卑不亢的自信姿态轻松赢得了某出版社的青睐,第二天就让他上班了。上任后,由于业余作家本身底子不错,又有那位同学的帮忙,很快就适应了工作,赢得了单位领导的高度认可。

其实,很多人也曾有过业余作家这样的经历,遮遮掩掩降低自己的身价,并且以“因为没做过,我一定做不好”为由来否定自己,其实这都是人们的自我妨碍心理在作怪。

微软人力资源部有位员工曾总结出求职人员面试的三个要素,即胆大、心细、脸皮厚。胆大,去任何单位面试都不怯场,落落大方;心细,捕捉面试官的每一个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并得出正确信息;脸皮厚,抛开羞涩,勇于表现。没有什么是不该得到的。

人们往往会下意识地设置障碍来阻挠自己获得成功,想以此来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种的自我妨碍,人们极容易无法正确评价自己、妄自菲薄。但正如中国大诗人李白所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勇于挑战、勇于争取,其实我们真的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