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涑水学案(下)(1)
温公潜虚
万物皆祖于虚,生于气,气以成体,体以受性,性以辨名,名以立行,行以俟命。故虚者,物之府也;气者,生之户也;体者,质之具也;性者,神之赋也;名者,事之分也;行者,人之务也;命者,时之遇也。
梓材谨案:朱子《跋张氏潜虚图》与晁氏《读书志》皆言《潜虚》多有阙文,其无阙者,泉州本也。吴礼部《潜虚后序》称初得全本,又得孙氏、许氏阙本。盖温公本未成书,今亦无从审其何者为阙,秖得录其全文,而张敦实十论亦并录于后。
委
张敦实曰:五行之在天地间,具自然之气,故有自然之象与自然之数。天一居北为水,地二居南为火,天三居东为木,地四居西为金,天五居中为土。在《虚》则有原,有荧,有本,有,有基焉。至于水一得土五而成六,火二得土五而成七,木三得土五而成八,金四得土五而成九,中央五土合而成十,此生数一十有五,成数四十,生成之数五十有五,所以具天地终始之道,成变化而行鬼神也。故五行更生,得土以助之,昔之原者今有委,昔之荧者今有焱,昔之本者今有末,昔之者今成刃,昔之基者今成冢矣。
体图﹙黠校者按:图见本页下方。﹚
一等象王,二等象公,三等象岳,四等象牧,五等象率,六等象侯,七等象卿,八等象大夫,九等象士,十等象庶人。一以治万,少以制众,其惟纲纪乎!纲纪立而治具成矣。心使身,身使臂,臂使指,指操万物。或者不为之使,则治道病矣。卿诎一,大夫诎二,士诎三,庶人诎四,位愈卑,诎愈多,所以为顺也;诎虽多,不及半,所以为正也。正顺,坠之大谊也。
张敦实曰:天地之数,阳奇阴偶。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此五位所以相得而各有合也。天一与地六相得,合而生水,有原而有委;地二与天七相得,合而生火,有荧而有焱;天三与地八相得,合而生木,有本而有末;地四与天九相得,合而生金,有而有刃;天五与地十相得,合而生土,有基而有冢。以五行生成分言之则有五,合言之则有十,故一等至十等,总五十有五体。体有左右,辨宾主也;有上下,辨尊卑也。左右上下,递纯递诎,以兴天下之治,以成天下之业,故能若纲在纲,若臂使指,无尾大不掉之患。
土水火木金
凡性之序,先列十纯。十纯既浃,其次降一,其次降二,其次降三,其次降四,最后后配而性备矣。始于纯,终于配,天地之道也。
张敦实曰:五行之性,皆相生以相继,相克以相成。虚始于十纯,其体立而不改。其次降一,故水与火配;其次降二,故水与木配;其次降三,故水与金配;其次降四,故水与土配。自降一至降四,其下亦降次以相配焉。最后五行生成。大率不出乎此。
一六置后二七置前,三八置左,四九置右,通以五十五行序。印而瞻之,宿躔从度。卬则为,俯则为陆。卬得十数。《元》、《余》、物之始终,故无变。《齐》者,中也,包斡万物,故无位,至之气起于《元》,转而周三百六十四变,变尸一日,乃授于《余》而终之,以步轨,经岁纪。人之生本于虚,虚然后形,形然后性,性然后动,动然后情,情然后事,事然后德,德然后家,家然后国,国然后政,政然后功,功然后业,业终则返虚矣。故万物治于《元》,着于《裒》(蒲侯),存于《齐》,消于《散》,讫于《余》,五者形之运也。《柔》、《刚》、《雍》、《昧》、《昭》,性之分也。《容》、《言》、《虑》、《聆》、《觌》,动之官也。《繇》、《懠》(笺西)、《得》、《罹》、《耽》(都含),情之(恤)也。《》、《却》、《庸》、妥(吐火)、义(尺尹),事之变也,《讱》(刃)、《宜》、《忱》、《》、《戛》,德之涂也。《特》、《偶》、《昵》、《续》、《考》,家之纲也。《范》、《徒》、《丑》、《隶》、《林》,国之纪也。《禋》(因)、《准》、《资》、《宾》、《》,政之务也。《》(效)、《乂》、《绩》、《育》、《声》,功之具也。《兴》、《》(铺)、《泯》、《造》、《隆》,业之着也。为人上者将何为哉﹖养之、教之、理之而已。养之,故人赖以生也;教之,故人赖以明也;治之,故人赖以乂也。夫如是,故人爱之如父母,信之如卜筮,畏之如雷霆,是以功成而名白也。夫为人上而不能养,则人离叛矣;养而不能教,则人殽乱矣;教而不能治,则人殽捍矣。三具者亡,而祈有功者,可得乎!
张敦实曰: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五行生成,合体而立名,不过五十有五。《齐》于天地之中,包斡万物,故有名而无位。冬至之气起于《元》,转而周三百六十四变,变尸一日,乃授于《余》而终之。一六居后,在天则斗、牛、女、虚、危、室、壁之分。三八居左、在天则角、亢、氐、房、心、尾、箕之分。二七居前,在天则井、鬼、柳、星、张、翼、轸之分。四九居右,在天则奎、娄、胃、昴、毕、觜、参之分。自《泯》至《昧》十有一名,在北而属水。自《容》至《》十有一名,在东而属木。自《蠢》至《考》十有一名,在南而属火。自《徒》至《乂》十有一名,在西而属金。《昭》,一土也,处报德之维,分王于丑。《却》、《庸》、《妥》,三土也,处常阳之维,分王于辰。《范》,一土也,处背阳之维,分王于未。《绩》、《育》、《声》、《兴》、《》,五土也,处通之维,分王于戌。《齐》,中土也,处大中之内,在天其北极之任乎!
元
(元,始也。夜半,日之始也。(慎于举趾,差则千里,(慎于举趾,差则远也。)朔,月之始机正其矢)也。冬至,岁之始也。好学,智之始也。力行,道德之始也。任人,治乱之始也。)
裒初(进而逡而,俟其信而,利用正。)(聚不可苟,必进逡
也。)
(裒,聚也。气聚而物,二(人而繁,兽猛而殚。)(人而繁,善以道群也。)
宗族聚而家,圣贤聚而国)
三(百毒之聚,胜者为主,惟物之蛊。)(百毒之聚,止害人也。)
四(羽毛鳞介,各从其汇。)(羽毛鳞介,聚以伦也。)
五(菟丝之棼,附草绝根。)(菟丝之棼,不知固根也。)
六(八音和鸣,神祇是听。)(八音之裒,感人神也。)
上(云还于山,冰泮于川。)(云还冰泮,聚极必分也。)
柔初(马牛服役,左右殚力。)(马牛服役,臣职宜也。)
(柔,地之德也,二(蘧蒢戚施,盗跖之祈,(盗跖之祈,靡不为也。
臣之则也。天为刚或得其笞。)或行其笞,为主所知也矣,不逆四时;君。)
为刚矣,不却嘉谋金为刚矣,从人所为。故刚而,不柔未有能成者也。)
三(齿刚必缺,久存者舌。)(齿缺舌存,久刚必危也。)
四(蜚石之落,抗之以幕。)(蜚石之落,强不能支也。)
五(大柔如水,利物无已。)(大柔如水,不与物违也。)
六(蒲梁柳毂,倾榱脱辐。)(蒲梁柳毂,任重力微也。)
上(缀旒靡委,政不在己。)(缀旒靡委,君道非也。)
刚初(偃王无骨,莫之自立。)(人之有骨,以自立也。)
(刚,天之道也,君之二(不忍小辱,自经沟渎。)(自经沟渎,小人决也守也。地为柔矣,负载。)
山岳;臣为柔矣,正直
谔谔;水为柔矣,颓崖
穿石。故柔而不刚,未三(目瞋耳塞,拔木触石。(一跌而踣,不复振
有能立者也。)一跌而踣,蝼蚁之食。)也。)
四(金与玉轴,历险不覆。)(金与玉轴,任重载也。)
五(介洁自守,其要咎。)(其要咎,由寡欲也。)
六(精金百炼,有折无卷。)(有折无卷,质不渝也。)
上(欧冶铸剑,利用加锡。)(利用加锡,过刚则折也。
雍初(匪飞匪潜,出门交有功。)(出门交有功,尚和也。)
(雍,和也。天地万二(柳下惠不易其介,伯夷怨(夷清不偏,惠和不流
物之性,不刚则柔,是用希。)也。)
不晦则明。通而行之三(玉质金声,利用陈于帝庭。)(玉质金声,有嘉德也
,其在和乎!)。)
四(狺狺,无施而适。搏沙(狺狺,不可如何
杂砾,舒席卷棘。)也。)
五(鬻者减,求者增,卒会于平(鬻减求增,益寡损多也。)。)
六(盐梅不适,羹弃不食。)(盐梅不适,性有颇也。)
上(天地融融,万物雍雍。)(天地融融,万物和也
昧初(取足于己,不知外美。)(取足于己,所以昧也。)
(昧,晦也。日之晦,二(日匿其光,徯于东方。)(日匿其光,德未耀也。)
昼夜以成;月之晦,弦
望以生;君子之晦,与三(铁目石耳,蹈于渊水。)(铁目石耳,不可导也。)
时偕行。)四(冥行失足,或导之烛。)(或导之烛,能受教也。)
五(无相之瞽,阖户而处。)(阖户而处,未失道也。)
六(不习而斲,败材毁朴。)(不习而斲,不免咎也。)
上(偶人守金,众盗攸侵。)(以昧居上,必有盗也。)
〤
昭初(其鉴,拂其尘,觌其形。)(鉴拂尘,以自照也。)
(昭,明也。天地之明,
靡不察也;日月之明,
靡不烛也;人君之明,二(随珠照夜,不如膏烛。)(珠能照夜。不可常也。)
官君材也。怛有辜也,懋有功也。)
三(察穷秋毫,物骇而逃。)(察穷秋毫,物所骇也。)
四(凿隙偷光,厥志唯勤,争(凿隙偷光,善借明也。畀之烛。)争畀之烛,遂光大也。)
五(循墙不蹶,秉烛而跌。)(秉烛而跌,恃明懈也。)
六(日丽于天,万物粲然。)(日丽于天,无不照也。)
上(宿火于灰。)(宿火于灰,善养明也。)
容初(修而贯而,久而安而。)(修容有常,久则贯也。)
容,貌也。尊卑有仪。
二(葆首夷俟,不若遄死。)(葆首夷俟,不可忍见也。)
三(面有饰。)(面不饰,质不变也。)
四(褧衣锦里,君子养美。)(褧衣锦里,不自绚也。)
五(如圭如璋,以和以庄。)(以和以庄,容之善也。)
六(朱紫里,服久必敝。)(朱之敝,其里见也。)
上(樛木之垂,甘瓠之累。)(木垂瓠累,贵下贱也。)
言初(壶囊之口,可用以受。瘖(稻粱之贼,言不可已也。)者之食,稻粱之贼。)
(言,辞也。有雷有风,天心始通。有号有令,君心无隐。有话有言。)
二(人不我知,馈金而疑。)(馈金而疑,人弗信也。)
三(不固其关,祸溢浮天。)(祸溢浮天,不可收也。)
四(天信其时,万物攸期。)(万物攸期,素信之也。)
五(庸言之谨,必顾其行。)(庸言之谨,以立诚也。)
六(时言之利,上下攸赖。)(上下攸赖,其利溥也。)
上(言由于德,弗思而得,(言由于德,非意之也。
万世之式。)万世之式,当于理也。)
〤
虑初(秋毫差机,矢不可追。)(秋毫差机,不可不慎也。)
(虑,思也。圣人无思,
自合于宜。贤者之思,
以求其时。临事不思,二(旁瞻千里,却顾百世。)(旁瞻却顾,所虑远也。)
不能研几。学道
不思,不能造微。)
三(澄源正本,执天之键。)(澄源正本,万术尽也。)
四(林甫月室,愠入笑出,(匪躬之益,终自及也。)
匪躬之益。)
五(万物之神,出天入尘。)(出天入尘,无不轃也。)
六(谋利忘寝,商贾之任。)(谋利忘寝,思不远也。)
上(孔子从心,不踰矩。)(孔子从心,从容中道也。)
┬
聆初(听德惟聪,否不若聋。)(否不若聋,闻无益也。)
(聆,听也。天下其耳,
舜达四聪。听而不闻,
是谓耳聩。闻而不择,
是谓心聋。所以王二(黈纩弗彻,舜聪四达。)(舜聪四达,聪不蔽也。)
者听德惟聪,学者非
礼不听。)
三(甘言便耳,没于渊水。)(甘言便耳,不可悦也。)
四(苦言刺耳,惟身之利。)(苦言利身,不可恶也。)
五(卑听惟顺,择其利病。)(择其利病,由乎心也。)
六(蚁囗闻声,惟迩言是听。)(迩言是听,心不逮耳也。)
上(圣人无择,恶声不入。)(恶声不入,耳不顺非也。)
觌(初粉泽之晖,覆埋机。(昧者不知,目诱之也。)
觌,视也。天高其目,昧者不知,明者识微。)
舜明四目。视而弗见,
是谓目盲。见而弗择,是
谓心瞽。所以王者视远二(项楚,姚虞,形似心殊。)(形似心殊,明不在目也。)
惟明,学者非礼不视。)
三(驰车击毂,自掩其目,(自掩其目,不能见也。)
垣途犹覆。)
四(虎视耽耽,其心潭潭。)(其心潭潭,审所视也。)
五(蘧戚施,俯仰相疑。)(俯仰相疑,任偏见也。)
六(漆器象箸,因微知着。离(视细犹巨,明辨皙也。)
娄之目,视细犹巨。)
上(凝旒十二,惟目之蔽,同(凝旒之蔽,不用目也。)
仁一视。)
繇初(凯风怡怡,万物熙熙。)(凯风怡怡,怒气散也。
万物熙熙,无疾惫也。)
(繇,喜也。天地同春,
万物忻忻。圣贤相逢,二(悦之匪人,涉于幽榛,覆)(悦之匪人,徇所爱也。)
四海归仁。)车陷轮。)
三(爰笑爰语,神清心与,弗(弗丧其斧,未失则也。)
丧其斧。)
四(闻谤而喜,反求诸己。)(闻谤而喜,以从道也。)
五(喜怒以律,爱恶不失,(大人元吉,不失律也。)
大人元吉。)
六(赏溢于喜,重器是委,(赏溢于喜,爱人从政也。)
或颠而毁。)
上(爵禄锡予,饰喜之具。(爵禄饰喜,不虚拘也。
惜印吝金,人委而去。)惜印吝金,人失望也。)
懠初(匪怒之遒,必理之求,(必理之求,先虑后断也。)
(懠,怒也。天地之怒,拔刃难收。)
风霆横飞。王者之怒,
爰整六师,君子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