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戶政十八旗生計(5)
一漢軍有考職捐職之例。滿洲蒙古宜畫一辦理也。恭照道光元年五月 諭旨。佐雜之職雖微。亦由佐理民事而設。與其兼容並進。而聽其壅塞。何如嚴核均邀。而俾就疏通。直省督撫詳加甄別。其實在庸猥陋劣。不堪造就者。概行沙汰。則才具出之員。自可及時自效。欽此。伏查佐雜一官。職分雖卑。而親民最近。向例並無正途。非書吏。即捐班。書吏例禁雖熟。舞弊實為長技。捐班流品尤雜。謀利是其本心。一縣之地。即古諸侯之國。知縣一人。耳目難周。不得不寄之此輩。民生何以日裕。吏治何以日。查各省佐貳雜職。除教職三千餘缺不計外。尚有三千八百餘缺。鹽課漕運河工。均關緊要。而無一滿洲蒙古人員。推原其故。當年八旗人少。即文職州縣。綠營武職。亦係漸次增添。今八旗人多。馬兵步甲尚准挑充。何妨先予小官。試之民事。漢軍本有考職捐職之例。行之百有餘年。並無格礙。官小易就。出京者多。於生計大有裨益。滿洲蒙古。外官甚少。道府不過十之二三。丞倅緣有理事旗缺。合計尚及四分之一。州縣不及十分之一。今滿州蒙古舉貢生監中。不乏品學諳練之士。應請即照漢軍之例。一體准其考職捐職。其班次無庸另議。應請即於捐班應選班內。相間輪用。如此。則於別項班次。並無妨礙。而滿洲蒙古。登進之途漸廣。逐加歷練。胥成有用之材。佐雜中得正途出身之旗人。漸挽捐班書吏之積習。於吏治民生。均有裨益。此則舊例之必應畫一。而毋庸別立章程者也。
一雙城堡屯田經始維艱。宜推廣以竟成功也。查雙城堡移駐京旗。自將軍富俊條奏。經理數年。糜帑數十萬兩。良非易易。原定每年移駐二百戶。查上年移駐五十三戶。本年移駐七十六戶。總未及一百戶。誠恐此後願往者少。又不便勒派。虛費以前經始之力。致善政無成功。實屬可惜。況伯都訥等處。亦多可墾之地。如能源源而往。則京師貧苦旗人。既可得有產業資生。而該處以荒僻之區。漸成巨鎮。實屬法良意美。查各旗滿洲蒙古。原有屯居之例。在數百里外居住百餘年數十年者。道光元年。臣等議覆原任大學士伯麟條奏案內。准令旗人屯居種地。數年以來。呈請者尚少。總原有地者。先須自往清查。而告假甚難。回京甚緊。以致如前條所陳。刁奴惡佃。藉端挾制。不得自種。今告假之例限既寬。則往查得以自由。嗣後呈請者必。臣等各飭所屬。再將前例剴切申明。如近京併盛京等處。有地可種者。准其告假自往清查。如願自種。准其呈明遷徙居住。或與原佃之人。夥種分糧。或撤出一半。自行耕種。仍一半與原佃種。如此。則旗產可獲實利。而民人亦不致失業。以示公平而杜訟端。其地畝久經典賣。力不能贖。無地可種者。臣即飭所屬參佐領。將移駐雙城堡之利。詳細開示。諭以爾等貧苦難以度日。 皇上施恩。將雙城堡處地畝。賞給耕種。爾等並無產業。今得地二頃。又有房屋家具牛種。臨行路費。沿途供應。此係何等 厚恩。爾等到彼。安分種地。可豐衣足食。兩年移駐者。現俱有信來京。稱為樂土。爾等何尚猶疑。況現在奏准一切不安本分之人。將來滋事。俱照乾隆年間例銷除旗檔。爾等若有不安分者。倘被參佐領查出送部銷檔。豈不後悔。今將利害明白宣示。刊成諭單。將家無產業。年已成丁之閑散。並三兩以下錢糧。實在貧苦之人。逐戶諭知。嗣後每年移駐。務期足敷原奏二百戶之數。如有多者。陸續分年移駐。仍令每年將移駐數目。先期行知該將軍。預為辦理。如此。則善政可告成功。旗人永叨樂利之福。而雙城堡地畝房間帑項均歸實用。藉人以盡地利。即藉地利以養人。我 國家億萬斯年。戶口日增。土地亦日闢。此則舊例之必應推廣而兩有益者也。
以上四條。俱係遵循舊例之意。將後人奉行不當之處。或力復舊制。或酌合時宜。實於旗人大有裨益。縷悉敷陳。如蒙 俞充。由值年旗移咨各該衙門。遵照實力奉行。以仰副我 皇上惠愛旗僕。有加無已之至意。
擬時務策
沈起元
大學之言平天下也。曰生之者。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四者。萬世不能易也。夫堯舜之治天下。非能解衣衣之推食食之也。亦惟使之自為衣食。無一夫之不獲其所。而堯舜不尸其功。故二帝三王之世。其受祿於王家者。惟公卿大夫士。以及庶人之在官者。餘皆自食其力。而上為之整齊教導之爾。自漢唐而後。始有養兵之費。大耗國用。於是賦斂不得薄。民日困而兵日滋。常重為國患。然猶曰。養兵以衛民也。未有舉數十萬不士不農不工不商非兵非民之徒。安坐而仰食於王家。而可以為治者。賈子云。一人耕之。十人食之。求不飢不可得也。一人織之。十人衣之。求無寒不可得也。可不念與。我 國家龍興沙漠。基王業於遼陽。其時部落之故人為滿洲。漢人之先附者為漢軍。漢軍云者。以別於漢人之未附者也。迨天與人歸。定鼎中原。滿洲漢軍。分為八旗。皆當日開國有功之人。編有尺籍。官有俸。甲有糧。於擾攘之後。因廢宅閒田而各授之業。其生裕如也。於是嚴為之制。漢軍擅出他省者為逃旗。罰及長吏。漢軍之仕宦於外者。子弟不得隨侍。親友不得探問。死喪於外。必返葬於京師。其約束稽察之嚴如此。自定鼎以來。 四聖相承。太平無事者。百年於茲。深仁厚澤。休養覆育。生齒日繁。天下戶口。數倍曩昔。而旗人之繁衍視之矣。竊聞 世祖時。定甲八萬。甲受銀若干兩。米若干石。至 聖祖時。乃增為十二萬甲。一甲之丁。至今而為數十丁數百丁者比比。於是一甲之糧。昔足以贍十家者。必不足以贍數十家數百家。勢也。甲不能遍及。而徒使之不士不農不工不商不兵不民。而環聚於京師數百里之內。於是其生日蹙。而無可為計。非旗人之愚不能為生也。雖有干木陶朱之智。不能為生也。豈惟旗人不能自為計。雖堯舜之仁。不能為之計也。今 天子登極。洞悉其貧苦之狀。加恩優恤之者。[已](己)無所不至。而究不可為經久之道。仰窺 聖心。焦勞於此事者深矣。 聖主德意。方將使九州萬國。無一夫不得其所。而何忍輦轂之下。轉有窮而無告之人。然以生齒日滋。日用飲食之資無限。而 國家之賦入有定。以有定之數。供日滋之生。無限之用。雖罄十三省之惟正。不足以給之。況今 天子仁聖。蠲免賑發之令。無月不下。方損上益下。以期厚民之生。又何忍朘民之膏。以濟旗人之生。則所以謀旗人之生計者。雖堯舜之仁。誠不能矣。然堯舜之仁。必不以不能而遂不為之計也。
草茅之愚。竊以為其道在一視滿漢而已。夫我 朝之滿洲。即舜之諸馮。湯之亳。文之岐。漢高之豐沛也。其發祥之始在是。不聞一統之後。以其發祥之地之人民。悉授之食。以長養其子孫也。則今之滿洲其處之者。似亦宜若直省之士民。秀者官之。強者兵之。弱者農之工之商之而可矣。今且未暇言滿洲也。請言漢軍。昔以別於未附之漢人。而名之為漢軍。今天下一家。薄海內外。孰非我 朝之赤子。而何必尚從而別而二之。因示天下以不廣。若以為軍。亦必其軍也而後軍之。軍有尺籍。一軍則一丁。而非一姓一族之謂也。今漢軍之仕宦班列。既從其漢。漢之與漢人無分。而又獨於其族姓則以軍束之。而又概而祿之不可。概而伍之不能。聚之京帥。不能盡用。亦不盡可用。無緩急可恃之實。而徒使有朝夕不能自存之勢。亦大可惻矣。亦大可慮矣。夫別之為漢軍者。因其祖父之軍。而軍其後之子孫也。亦蘄毋缺其軍耳。我 朝之八旗。猶周之六師。漢之羽林。唐之府兵。事關宿衛。固不可虛缺也。缺之不可。溢之亦不必。則今之措置旗人者。宜莫若於漢軍之內。稽其祖籍。以一人承占。或以材。或以輩行。其餘子姓。則散之出旗。軍者軍之漢者。漢之軍有甲糧可以自給。餘歸四民。任其所之。使謀其生。則宿衛無虛籍。而輦下無窮民。所裨於經國大計者非淺鮮矣。或曰。今漢軍雖散之出旗。其原籍無產無業。終無以生。竊謂不然。夫人之求生也。不學而能。不習而利。惟束縛之嚴。使不得展。乃仰食於上耳。使縱之自由。則天地之大。何往而不得其生。且聖人之教人也。貴使其勞而不使其逸。勞則思善。逸則思淫者。常也。今漢軍之不能為生也。固由上之力不足以給之。即足以給之。而其生愈不給者。以其所為衣食者。不從勤苦經營而來。則奢侈縱恣之心。習以成性。各為不終日之計。況法制禁令。更使之無可經營乎。若施非常之恩。下恢宏之令。俾脫旗籍。東西南北。除伊祖父作宦郡邑之外。許其擇便占籍。隸於有司。將學而為士。力而為農。藝而為工。貲而為商。以至或為塾師為幕客。人自為生。何無產與業之足患。其秀者仍可為 王國之用。勤者亦可供貢賦之入。 國用所節甚多。不俟 上之經畫。而人人自得於光天化日之下。於德為深厚。於治為光大。而於時實為要務矣。且嘗見漢唐宋祚久遠之後。即宗室之苗裔。亦散處閭閻。齒於四民。不能盡為班祿。況數千萬族之乎。由此言之。即所以安措滿洲之處。亦必有道。其不可以官爵為周給。稱貸為長策。[已](己)在 聖明洞鑒之中。無庸贅及者也。方今 聖治日隆。德化翔洽。承天休命。萬世無疆。而惟此若隱隱重可憂者。而謀國者曾不能一為 國家深計及之。此賈誼之所以太息於漢文也與。
上奉天府尹論逃人書
御史郝浴
自公祖先生歷事以來。開濟於滿漢衙門。權衡於官民經制。有體有裁。中情中理。故上下貼服。如改民一事。舊任張佟諸公。為民力請。而朝議未允。今得諧於福曜之一日。是斯民獲更生於仁人之手也。從此廣學宮。開鄉選。以蓄其經術。資其進取。旌孝行。錫耆爵。以睦其宗鄰。厚其風俗。民將不招不徙而自致。此真賢人君子之心。而公祖先生之任也。比聞有以勾逃之說進者。欲嚴立科條以待之。竊恐傳聞之誤。而公祖先生未必肯創向來未有之例。以加於今日既寬之人也。且招民之中。去者儘多。未聞勾攝。何獨至於新民而及之乎。況中有至情。有補於法而無礙於國。不敢不委曲以相告。念此屬罪徙天外。轄以佐領。或有一二隻身無賴之民。官不能謀其生聚。己不能救其飢寒。不逃則坐以待斃。名為逃法。其實逃死。雖就食他方。實難回本籍。即以其名貫報督捕勾之。徒騷擾其州縣而已矣。剝削其鄉里而[已](己)矣。繫累其親戚而已矣。顧安所得其人乎。一有片紙之投。便貽一路之害。至於托身有籍之人。偶或探親變產。自求生理。則不旋踵而返。既不忍於此棄其室家。又不敢於彼累其父母。非惟情不忍逃。亦勢不容逃。在民情之可原如此。以言夫官。於從前之逃不加少。在將軍佐領。未嘗以此受過。而向後之逃不加多。在有司佐貳。何至以此引咎。而官職之無礙又如此。總之以民情論。無賴之人。雖勾之而莫得。有籍之家。雖不勾而自來。是科條不必立也。無賴必逃之人。雖勾之而終不能禁其不逃。而有籍不逃之人。乃一勾之而反迫之以不得不逃。何也。守此則無以資生。控彼則難以入里。又坐成待斃之局。非迫之以不顧一切而逃乎。是立科條。不如不立科條之為愈也。以官職論。不立科條。則尚可如佐領之養晦。一立科條。反立刻來有司之責成。即以 朝廷論。赦之改民。本所以寬恤之也。痛念待罪於身。猶感甯家歸獄之恩。而解網之後。反生畫地為牢之怨。是不立科條。不但下不病民。而且上不病官。一立科條。不但下以病民。而且上至病官。而又病國也。何所利而為之乎。況公祖先生中朝雅望。在處為霖。不過暫守留京。不久當高躋崇班。或申明部務。或釐剔憲綱。為 國家爭大是大非。以造萬方之福。區區勞民。何足以煩碩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