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戶政十八旗生計(4)
八旗公產疏
孫嘉淦
奏為遵 旨詳議事。旗人圈地。從前典賣與民人者。已奉 旨許令旗人出價贖回。然贖地之後。旗人承買。更須酌議。伏讀 上諭曰。貧乏兵丁。食餉有限。無從措價。勢必至盡歸富戶。富戶或肯周濟親族。亦豈能多為分給。則贖地一事。恐未必於貧乏旗人有益。 聖謨洋洋。誠為旗人思久遠之策也。查貧乏兵丁。不止無從措價。假使措置。亦不能多。所買不過數十畝至一二百畝而止。身在京城。不能自種。有限之地。不可以設莊頭。差人討租。往返盤費。所得租銀。隨手花消。實無管業之方。雖立法以均之。終至盡歸富戶。此必然之勢也。未依古以來。使人自養則有餘。以官養人則不足。我 國家苞桑鞏固。億萬斯年。八旗生齒。不知紀極。若不令其自為生計。皆袖手而仰食。則雖多方籌畫。恐未必大有益也。查八旗公產。以及旗退餘存入官等地。及此次贖回民典之地。不下數千萬畝。似應曉諭八旗。如有情願下鄉種地為生者。不必取價。上地給與百畝。中地給與一百五十畝。下地給與二百畝。令其率領妻子居鄉耕種。初種之年。量給牛種房屋之資。一時雖不無所費。而以二三百畝之田。可使一家八口之。永無飢寒之憂。且子孫皆有常業。不復仰給於官。其為利賴。實屬無窮。再查八旗有地之家。從前亦多有在屯居住。耕讀為生者。後因李禧條陳。皆令移住京城。實與旗人無益。臣之愚意。除為官披甲當差之人。在京居住外。其餘閑散人等。如有情願在屯居住自行耕種者。俱各聽其自便。如此則旗人皆知務本。風俗漸歸樸。且身能勞苦。則筋力強壯。將來拔補兵伍必更勇健。此則萬年富強之要術也。抑臣更有請者。查我 朝定鼎之初。雖將民田圈給旗人。但仍係民人輸租自種。民人自種其地。旗人坐取其租。一地兩養。彼此相安。從無異說。至近年以來。則旗民往往因欠租奪地。互控結訟。其弊皆起於取租之旗奴。承租之莊頭。攬租之地棍。小民欲治良田。必積二三年之苦工。深耕易耨。加以糞治。田甫就熟。而地棍生心。遂添租挖種矣。稍有爭執。即以民霸旗地告官矣。莊頭取租。多索而少交。田主受其侵盜。佃戶受其侵漁。甚且今年索取明年之租。若不預完。則奪地另佃矣。另佃必添租。租銀既重。逋負必多。一遇歉收。棄地而逃。併少租亦不得矣。旗人不能出京。多差家奴下屯。莊頭地棍。聲色哄誘。飲博相從。所收之租。隨手花去。則又探次年之租矣。至於次年無租可索。而懼主責懲。則以佃戶抗租為詞矣。今年張甲。明年李乙。至小民以為租已預交。旗奴以為並未收取。遂至互訟不休矣。田主苦於欠租。雖有地而無利。民人苦於另佃。求種地而不得。而於中取利。華衣鮮食者。皆莊頭地棍之家。剝良民以養姦民。甚可惜也。查地棍人等。有司可以懲治。臣當嚴飭地方官。查訪得實。或被人告發。必從重嚴處。至於莊頭旗奴。則非有司所能制也。仰懇 皇上天恩。諭八旗王公。以及有地之家。如有不設莊頭。願交有司催征者。臣當飭地方按年催征完解。如願自置莊頭。或差家奴討取。亦悉聽其自便。但不得輕易更換種地之人。如莊頭家奴。稟稱佃戶抗租。但令田主將歷年收租之額。與當年所欠之租。開一清單。行文地方官查明。如係莊頭家奴於中作弊。審明治以應得之罪。如此則莊頭家奴不敢侵蝕詐。地棍人等自無所施其姦狡。旗人按年收租不虞逋欠。民人獲有常業不患侵奪。臣乃可以勸其治糞土。勤墾闢。植棗。藝蠶桑。庶幾民人漸至盈甯之慶。而旗人常享豐享之福。洵為旗民兩便之道矣。
會籌旗人疏通勸懲四條疏道光五年
協辦大學士英和
臣等仰邀 恩遇。分任八旗。各有教養之責。伏見我 朝豢養旗人之恩。至優極渥矣。我 皇上御極以來。軫念旗人生計。普加賞賚。復經諸臣節次條奏。如准令屯居種地。添官地官房。清查入官地畝。移住雙城堡屯田。外官准帶族親隨任。諸大政陸續舉行。凡可以利益旗人者。無微不至。茲臣等公同悉心籌議。 本朝定制。已極完善。但歷年久遠。後人不能深悉旗人立法之意。往往奉行不善。或苛求過當。應寬而反嚴。以致束縛而不得疏通。或日久懈弛。應嚴而反寬。以致姑息而無所懲創。或應畫一而反歧視。或應推廣而反牽拘。臣等以為師其跡。不若師其意。或立復舊制。或酌合時宜。總期與前人立法之意。相輔相成。庶幾可行可久。傳之萬萬世。永無流弊。謹就臣等智慮所及。臚列四條。為我 皇上陳之。
一旗人告假閑散與兵丁官員定例原有區別。不應一概嚴禁也。查兵部處分則例。載旗人有事告假。前往順天府所屬地方。兵丁由參領呈明都統存案。給與參領關防。閑散由佐領告知參領。佐領給與圖記。是兵丁與閑散。本有區別也。如往外省者。咨部給與路引。因旗人不應逕達外省。是以由部給引。並非不准往外省也。其告假但云有事。並未如官員之指明修墳省親等事也。其限期但云去來。並未如官員之指明勒限也。如告假往外省。承辦官不報部請引。例止罰俸三月。處分甚輕。可見並無關繫也。又旗人私自出境。該管官分別知情失察。定有處分。閑散輕於官兵。取債探親。輕於挾詐撓害。可見並未滋事。其有故而去者。情節更輕也。又各省駐防。止有官兵私自出境之例。並無閑散私自出境之例。又護軍逃走等事。該管官例止罰俸。兵丁閑散逃走。並無處分。私自出境。與逃走無異。何以兵丁閑散逃走。俱無處分。而私自出境。處分甚重。例文殊屬矛盾。臣等查官員兵丁。各有職守。原不應聽其任意告假外出。自應勒限回旗。其私出者。處分亦應從重。至閑散並無差使。亦無糧餉。豈有與官兵一例嚴禁之理。該旗承辦之員。因不諳例意。但見私自出境滋事。例有處分。遂并未滋事者而禁之。每於旗人告假。無論官員兵丁閑散。一味刁難勒掯。遂致無錢糧之閑散。株守京城。仰給父兄。臣等每於挑缺時。見一缺常有數十人。 國家經費有常。無可調劑。因而原任大學士伯麟。有令近京五百里謀生之奏。殊不知細繹例意。原未嘗禁其外出。但欲告知佐領給與圖記耳。臣等伏思閑散與兵丁不同。既無錢糧。安能禁其自食其力。我 國家百八十餘年。旗民久已聯為一體。亳無畛域。漢人游學游幕。外出經商。並無限制。駐防閑散。又無例禁。何獨於京城而禁之。若慮其外出滋事。何妨嚴辦。夫旗人所以易於滋事者。其故有二。因回京定有例限。外人明知其不能久。雖以家奴佃戶應交地租。亦往往遷延挾制。以致旗人雖有產業。不能得租。及經告理。又不能久待。仍屬無益。今若寬其例禁。不限回京日期。則收租者得以從容坐索。遇有霸佃抗租。得以收回自種。則惡佃刁奴無可挾制。旗人有地者得獲實利。又旗民交涉案件。例由理事廳審理。軍流徒俱折枷笞杖鞭責。旗人自恃地方官不能辦理。因而驕縱。地方官亦難以約束。是於滋事常見其多。查屯居原有照民人問擬之例。今外出者既已不在京城。所有笞杖徒流軍各例。自應與民人一體辦理。如此。則地方官易於管束。與蔣攸銛前奏革除屯領催守堡名目。因交地方官一體管束之例相符。並使旗人絕其所恃。則滋事者必少。名為嚴辦。實乃保全。應請嗣後除官員兵丁告假。及私自出境。均照舊例辦理外。所有閑散告假。無論前往何處。但令照例報明佐領告知參領註冊。由佐領給與圖記。即准外省營生。該參領隨呈明都統存案。年終會咨戶兵二部。倘該參佐領有勒掯情事。或經控告。或經查出。即行參處。其回京不必勒定限期。如在外有事逗。准其報明地方官。行文該旗。回京之日。仍准挑差。倘出京已逾一年。並無地方官展限文書到京。即行銷除該檔。或在外滋事。即照民人例問擬。或報往親族任所。自恃學長。挾詐需索。准外任各官。呈明上司究辦。或在外年久。願改民籍者。照漢軍例。呈明該處地方官。准其改入民籍。其私自出境者。即照逃走例。所有分別挾詐擾害取債探親。該管官知情失察各處分。均與刪除。其降革休致之官員。已退錢糧之兵丁。未食錢糧之舉貢生監。均照閑散例。一體辦理。各省駐防。亦一律辦理。如此嚴所當嚴。寬所當寬。該管官既無可刁難。閑散自不致困守。材能可用者。習文習武。仍不礙其上進。庸碌無能者。農工商賈。亦可以聽其謀生。雖使億萬年生齒日繁。而額兵不增。資生有路。則舊例之宜講求例意。而不當一概徒嚴者也。
一犯竊刺字寡廉鮮恥甘心下賤銷除旗檔。宜遵例實力奉行也。 國初定例。旗人犯罪軍流徒俱折枷。不惟正身。即滿洲蒙古家奴。犯徒亦折枷者。其意可想而知也。乾隆年間定例。犯竊銷檔。凡刺字者銷檔。寡廉鮮恥。有玷旗籍者。銷檔。誣告訛詐。行同無賴者。發遣。賭博生事匪類者。發遣。又乾隆十八年定例。旗人初次逃走一月後。不論投回拏獲。即銷檔發往黑龍江。又乾隆三十九年定例。無差使旗人。徒流不准折枷。此其意可想而知也。 國初旗人尚少。欲其團聚京師。雖有罪不肯輕棄。乾隆年間生齒日繁。慮其敗壞風氣。將不肖逐漸汰除。此在乾隆年間為因時變通。而在今日則為遵循舊例。無如後來諸臣。往往以姑息為慈祥。自嘉慶二三年間。刑部將逃走發遣之例。改為投回免罪。仍准挑差。嗣後諸例漸次廢弛。犯竊者則作百檢十。一切例應刺字者。俱為之曲法開脫。以致旗人肆無顧忌。窩竊窩娼窩賭。或棍徒無故擾害。或教誘宗室為匪。種種不法。皆由水懦易玩。犯者愈。甚至託言謀生。廉恥盡喪。登臺唱戲。及十錦雜耍。習為優伶下賤之役。接受賞賜。請安叩頭。上玷祖父。下辱子孫。實係旗人敗類。有傷體制。雖於嘉慶十一年。一經查辦發遣。而其事祇將本身銷檔。子孫仍在旗食糧。此等人家子弟。耳濡目染。少成若性。安能亢宗幹蠱。改務正業。近年沾染惡習者。更復不少。臣等以為。稂莠不除。嘉禾不生。與其姑容以長澆風。何如漸汰以安良善。應請嗣後旗人犯竊。即行銷除旗檔。如罪止笞杖。姑念初犯。免其刺字。仍許復為良民。若改入民籍之後。再犯及罪止徒流以上者。再行刺字。逃走初次。或實由病迷。仍准投回挑差。如逾限一月後。無論投回拏獲。及二次逃走者。均即行銷檔。若官員有心逃走。一次即行革職銷檔。旗人登臺賣藝。寡廉喪恥者。免其發遣治罪。連子孫一併銷檔。該管參佐領。限三月內據實報出。所有以前失察處分。概予寬免。如逾限不報。仍照例分別議處。至窩竊窩盜。及一切誆騙之類。俱銷除旗檔。照民人例一體問擬。不准折枷。則舊例之應實力奉行。而不當有意從寬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