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解密情绪:因为了解才能够读懂(2)
2.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短暂的情绪存在形式。激情属于在“激动—平静”维量中偏激动极的情绪。激情常常是由意外事件或对立意向冲突所引起的。激情可以是正性的,也可以是负性的。暴怒、惊恐、狂喜、悲痛、绝望的激烈状态都是激情的例子。
激情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整个人都被卷进。在激情状态下,人的认识活动范围往往会缩小,在短暂中,理智分析和控制能力均会减弱。因此,对负性的过分激动应当避免。例如,使注意转移以冲淡激情爆发的程度。积极性质的激动虽有动员人的力量的作用,但过度激动并不十分可取。
3.应激
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例如,汽车司机在驾驶过程中出现危险情景的时刻,地震、火灾等时刻,都会使人发生应激状态。应激被认为是一种紧张而带有不愉快的情绪。应激英文stress是由拉丁语stringer所派生,意为“费力地抽取”或“紧紧地捆扎”。运用于心理生理反应中,含有紧张的意思。指紧张而带有压力的情绪状态。应激与其他情绪相结合可以形成各种复合性的情绪。如与痛苦、惧怕、失望等情绪相结合表现为抑郁性紧张;如与恐惧、厌恶、愠怒等情绪相结合,表现为焦虑性紧张等等。引起应激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它们通常不能直接引起个体的应激。
研究表明,在刺激与应激之间还有许多中间因素,如生活经验、应付能力、个性特点、健康状况、认知评价、理想和信念、社会支持等等。产生应激状态的认知原因有:
(1)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当前所面临任务的新要求不相一致或者是新异情境的要求是过去所从未经历过的,这时就会导致应激状态。
(2)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使人对当前的境遇感到无能为力,也会导致应激状态。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下,对健康不利,甚至会有危险。加拿大生理学家谢尔耶等人的研究表明,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会击溃一个人的生物化学保护机制,使人的抵抗力降低,容易得病,引起“一般适应综合征”。在生活中要尽量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应激状态,并且还要学会科学地对待应激状态。
4.情绪还有一种表现状态,就是表情
表情是表达情感状态的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变化模式。表情动作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情绪语言,它以有形的方式体现出感情的内在体验,成为人际间感情交流和相互理解的工具之一,也是了解感情的主观体验的客观指标之一。
(1)表情类别
表情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声调表情。面部表情是额眉、鼻颊、口唇等全部颜面肌肉的变化所组成的模式。例如,愉快时额眉平展、面颊上提、嘴角上翘;悲伤时额眉紧锁、上下眼睑趋近闭合,嘴角下拉;轻蔑时嘴角微撇、鼻子耸起、双目斜视等,形成标定各种具体情绪的模式。由于面部表情模式能最精细地区分出不同性质的情绪,因而是鉴别情绪的主要标志。姿态表情是除颜面以外身体其他部分的表情动作,例如,狂喜时捧腹大笑,悔恨时捶胸顿足,愤怒时摩拳擦掌等。其中,手势是一种重要的姿态表情,它协同或补充表达言语内容的情绪信息。手势表情是后天习得的,由于社会文化、传统习惯的影响而往往具有民族或团体的差异。
面部表情和姿态表情均由随意运动所支配,因此可在一定程度上被随意地控制。姿态表情虽不像面部表情那样能细微地区分各种情绪,但它能与面部表情一起表露情绪信息。也往往在人有意地控制面部表情时,而由身体姿态泄露真情。例如,一个人用和蔼微笑的面容去掩饰对对方的愤怒时,他那紧握的拳头、僵硬的肢体却明白无误地泄露了真情实感。除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外,声调也是表达情绪的一种形式。声调表情指情绪发生时在语言的音调、节奏和速度方面的变化。例如,悲哀时语调低沉,语速缓慢;喜悦时语调高昂,语速较快。此外,感叹、烦闷、讥讽、鄙视等也都有一定的音调变化。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言语中音调的高低、强弱,节奏的快慢等所表达的情绪,则成为言语交际的重要辅助手段。在上述三种表情形式中,姿态表情和声调表情都不具有标定特定情绪的特异模式,唯独面部表情所携带的情绪信息具有特异性。因此,面部表情在情绪的通讯交流中起主导作用,姿态和声调表情则是表情的辅助形式。
(2)面部表情的先天预成性与后天习得性
面部表情是先天程序化的模式。达尔文在《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一书中总结道:“表情是动物和人类进化过程中适应性动作的遗迹。”在种族进化过程中,有些对机体生存具有适应价值的面部动作,最初并不是有意识地传达情绪的。但由于其适应意义,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固定的生理解剖痕迹而遗传下来,发展成为表达特殊情绪的面部肌肉模式。
例如,啼哭时嘴角下撇、眉眼皱起的面部模式源自人类祖先在困难、痛苦中求援的适应性动作;愤怒时咬牙切齿、鼻孔张大的面型是准备搏斗时的适应性动作;厌恶表情源自呕吐的面部动作。这说明面部表情是具有原始的生物学根据的。
许多研究都证明了面部表情的先天预成性。首先,婴儿生来就具有表情,在出生后一年内,婴儿逐渐显露出兴趣、愉快、厌恶、痛苦等基本情绪表情,这些表情是随着婴儿的生理成熟而逐渐显现的。其次,先天盲婴在发生早期显露与正常婴儿同样的面部表情。只是由于盲婴得不到来自成人面部表情的视觉强化,他们的表情才在以后逐渐变得淡薄。再次,跨文化研究表明,基本情绪的面部表情模式通见于全人类,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艾克曼在上世纪60年代做的一项研究表明,从未与西方文化有过任何接触的新几内亚原始部落民族,按照向他们讲述的故事情节,能准确判别西方人的面部表情(照片);而这些原始部落人的表情模式也能被西方人的面部表情(照片)所感染;而这些原始部落人的表情是先天预成的程序化模式。正如艾克曼所说的那样,外国人的表情不是“外国语”;表情在很大程度上使人相通。表情在个体发展中不断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使得表情的显露从先天预成性向整合性、随意性转化。
诚如前述,为了适应社会情境、文化规范以及人际关系的需要,表情经常被主体所修饰。表情的随意性体现了情绪的社会适应性,是情绪的生物适应性在人类身上的延伸。面部表情的社会化使得人类表情极大地复杂化起来,具有后天习得的性质,所以面部表情兼有先天预成性和后天习得性。
先天盲童的表情不像常人那样灵活与丰富,且日见匮乏和单调,这种情况说明,社会强化对于表情的维持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面部表情社会化的另一结果是形成文化差异。在不同民族之间,某些带有特定文化意义的表情信号可能是不相通的,而且在表情规范方面也存在着文化差异。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含蓄,情绪的喜怒不形于色;日本人强调礼仪,在陌生场合绝不表现愠怒;而美国人则追求个性,情绪表达较为开放。
情绪的钟摆效应
情绪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情绪就如世上所有事物一样,应以对人生的成功快乐有没有贡献为衡量标准,有没有这个效果决定了一种情绪状态是好还是坏。传统上,我们认为某些情绪是不好的,例如愤怒、悲伤,称它们为负面情绪,于是,世上就有了正面(好的)情绪和负面(不好的)情绪。
有人因为压力太大,受不了情绪上的折磨,学会了“麻木感觉”,听之任之,意思是不再对事情有同样的情绪反应。这是一种保护机制,短期如此,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长期这样,就会对这个人有很大的损害了。也就是常说的情绪适应不良。
原来,当一个人在某种情绪上调减了反应的强度时,他在所有其他情绪上也会有同样的减少。那些所谓负面的情绪减少了,正面的情绪也会同样地减少,就如同钟摆的摆动一样。
对别人的责骂,这个人“反应麻木”了,不觉得像以前那样愤怒;看了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他也不会像其他人那样难受:“有什么好哭的,只不过是电影而已!”同时,对一个笑话他也不会感到好笑:“有什么好笑的?只不过是笑话而已。”不好的事不会创伤他,好的事也不会使他欢欣、喜悦、满意和骄傲。
情绪麻木,日久天长,他就会对任何事情都没有了感觉,变成一个能够走动的植物人了!每天的生活枯燥乏味,有一天他醒来会问自己:“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每天的挣扎,难道只为延续这种没有乐趣的存在?”
应该怎样做?与那个人刚好相反,把自己的情绪强度尽量扩大。如此,每天每件事给我们的喜悦、满足、自豪、信心,我们会完全得到,并达到极点,心中充满人生的意义和乐趣。偶然有一次,事情给我们负面的情绪,虽然强度达到,但因为每天所得的喜悦、满足、自豪、信心太多,我们也能承受得了。何况,我们有种类繁多的技巧去处理“负面”的情绪:消除、化淡、运用、配合。
“正面”情绪我们充分享受,完全拥有;“负面”情绪有这么多的方法去处理,成功快乐的人生,便是如此掌握。
认识自己的情绪
一个好斗的武士向一位正在打坐静思的老禅师询问天堂和地狱的区别。
老禅师说:“你性格暴躁,行为粗鄙,我没有时间和你这样的人论道。”
武士顿时恼羞成怒,拔剑架在老禅师的脖子上大吼:“你敢对我无礼,看我一剑杀了你!”
禅师慢慢地说道:“这,就是地狱!”
武士恍然大悟,心平气和地放下剑,伏地鞠躬,感激禅师的指点。
禅师又说:“这,就是天堂!”
像那位武士一样,我们求助的原因众多,其中不乏因为对本人,对他人,甚至对所身处的环境感到困惑。这些困惑常经由不同的情绪状态表达出来。有人沮丧,有人忧心忡忡,有人深感自卑,觉得处处不如人,有人吸毒、酗酒,有人得了胃溃疡,更严重的有人精神崩溃,甚至以自杀来结束生命。
往往我们在陷入某种情绪的时候并不清楚自己已经深入魔道,总是在事情发生后,经过有意识的反省才会发觉。
你的情绪健康吗?
请问自己下列问题:
担心焦虑症发作会限制我的现在/未来的生活吗?
我是否每天躲避这些反应呢?
我是否常常感到紧张?
如果自己回答“是”的话,请注意照顾好自己。
了解负面情绪的征兆
当自己生气的时候,自己一定会察觉到“我在生气”吗?未必!我们的情绪起了变化的时候,注意力会放在引起情绪反应的事情上,也就是陷入情绪当中,无法“跳出来”,经常在事后才察觉到“我刚才很生气”。试着在有情绪反应时,除了注意到引起情绪的事件之外,也能分些注意力去体察自己内心的情绪状态。
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应对情绪变化的准备。
格尔曼认为,几乎所有的情绪都是进化配制好的程序,是驱动人们应付环境、即刻行动的反应冲动。
人类情绪反应的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各有其不同的生物特征。以下就是格尔曼列举的,促使有机体做出不同反应的情绪生理机制:
1.人在愤怒时,血液涌向手部,便于抓住武器,打击敌人。此时心率加快,肾上腺素类激素分泌猛增,注入血液,产生强大的能量,应付激烈的行动。
2.人在恐惧时,血液流向大骨骼肌,如流向大腿,以便于奔跑;脸部则因缺血而变得惨白,同时会有血液流式的“冰冷”感觉。而能有一瞬间,躯体僵化,也许是争取时间来衡量藏匿是否为上策。大脑的情绪回路中枢激发大量激素,使躯体处于全面警戒状态,一触即发,密切注视逼近的威胁,随时采取最佳的反应行动。
3.人在快乐时,大脑中枢抑制消极情绪的部位激活,产生忧虑情绪的部位则沉寂,准备行动等能量增加。不过,除这种静止状态外,并无其他特殊的生理变化,这将有利于机体从消极情绪的生理激发状态迅速恢复。这一机制不仅可使机体以逸待劳,而且还有养精蓄锐之意,可随时迎接一起挑战。
4.人在温柔、性满足时则激活复交感神经系统,在生理反应上,刚好与恐惧和愤怒引发的“战斗或逃跑”反应相反。复交感神经系统主要是“放松反应”,使机体处于一种平静和满足的状态,乐于合作、配合。
5.人在惊讶时,眉毛上扬,扩大了视觉搜索范围。视网膜上接收到更多的刺激,可获取意外事件的更多信息,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事件性质及策划最佳行动方案。
6.人在厌恶时,上唇扭向一边,鼻子微皱。这种表情几乎全世界都一样,它明白无误地显示:某种气味令人恶心。达尔文认为这是为了关闭鼻孔,阻击吸入讨厌的气味,或是张嘴呕出有毒食物。
7.悲哀的主要功能是帮助调试严重的失落感,诸如最亲近的人失去或重大失败等。悲哀减退了生命的活力与热情,对消遣娱乐已全无兴致,继续下去几成抑郁,机体的新陈代谢也因之减慢。但这种回撤提供了一个反省的机会:悲悼所失,同时细嚼生命希望之所在,重聚能量,重整旗鼓,从头再来。
悲哀可能是能量暂时衰退,就早期人类而言,可把他们留在家里,因为此时他们较脆弱,易遭受伤害。其实这是一种安全保护机制。
很多时候,人们在尚未知晓有某事发生之前,已出现该种感受的生理反应。举例来说,当怕蛇的人看到蛇的图片时,皮肤的感觉器可观察到汗水冒出来,这就是焦虑的征兆,但这个人并不一定感觉害怕。
甚至在图片只是快速闪过时,他并没有明确意识到看见了什么,当然也不可能开始感到焦虑,但仍然还是会有冒汗的情形。
当这种潜意识下的情绪刺激持续增强时,最后将凸显于意识层。可以说人们都有意识和无意识两层情绪,情绪到达意识层的那一刻,表现在前额叶皮质留下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