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的“分级”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天文学家们的夜晚总是要比普通人长得多。大多数人在夜色中安然沉浸在梦乡中的时候,正是他们忙碌工作的时候。他们怎么能舍得去睡觉呢?瞧这夜幕上满满镶嵌着的星辰,它们是如此地繁华璀璨,就像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份无穷无尽的宝藏,无比深邃神秘,好像怎么数也数不清。不过,这些天上的珍宝乍一看都是如此的相似,要怎样才能把它们分门别类编成目录,好记载下来慢慢研究呢?
春夜的星空(北)
公元前134年的一天,一位智者正在完成这样的工作。他计划把天上主要的一千来颗恒星编成星表,一一记录下它们的位置和亮度。据他所知,此前还没有人做过类似的工作(他并不知道,在两个世纪以前,遥远的中国已经有了一本包括300多颗恒星的星表,名叫《甘石星经》),他的成果将会非常重要。他对照着晚上观测好的数据,在书桌旁聚精会神地奋笔疾书。不过渐渐地,书写的速度变慢了下来,写字的人也皱起了眉头。终于,他搁下了鹅毛笔,摇了摇头,自言自语:“不行,光是说亮,很亮,非常亮,这怎么能说清楚呢?”
正在观测的依巴谷
得想个好办法才行。
办法不久就想出来了。全天的星星很多,亮暗不一,但总可以大致分成几个等级。星星的亮度是通过比较才能得出的,先把最亮的那些星星找出来,把它们算作一等,然后把比它们暗一些的星星规定为二等,比二等再暗一些的星星规定为三等,这样逐次比较,最后刚刚能被肉眼看到的那些星星规定为六等。这样,只要看一下星表上的等级,就能马上知道两颗星谁亮谁暗,不用苦苦等待它们同时出现在天空中才能进行比较啦。
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这位天文学家很快完成了自己的星表。这就是西方最早的星表:依巴谷星表。它以作者的名字命名,收录了1022颗星,把全天的星星分为六等。“星等”这个概念从此进入了天文学家的工作领域。
依巴谷最初规定的星等其实是比较模糊的。他把全天最亮的21颗星算作1等星,但实际上这21颗星的亮度也是不一致的,最亮的天狼星的亮度几乎是第二亮的老人星的两倍。到底哪颗恰好是1等星呢?再说,比这些1等星暗多少算是2等星呢?比2等星暗多少算是3等星呢?这依赖于人的主观判断,每个人的判断恐怕都不一样。还有,根据视力的不同,刚好能看到的最暗的星的亮度那就更加大相径庭了。依巴谷本人的视力非常好,据说他用肉眼就能看到巨蟹座的蜂巢星团,是第一个发现这个疏散星团的人。但如果观测的人视力不那么好,他认定的6等星就要比依巴谷判定的6等星亮得多。一直到差不多两千年后,星等的判定都是一件主观的事情。天文学家们只能经过严格的训练来保证彼此的观测不会差得太远,但实在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来判断谁对谁错。
这个问题直到1856年才得到了解决。英国天文学家普森发现,1等星比6等星亮一百倍。这样,星等的判定就有了明确的标准:1等星的亮度是2等星的2.512倍,2等星的亮度是3等星的2.512倍,依次类推,5等星的亮度是6等星的2.512倍。而且,星等的序列也能向两端延伸:每增亮2.512倍,星等的数值就减1;每变暗2.512倍,星等的数值就加1。
随着测量手段越来越先进,现在星等的数值已经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夜空中最亮的恒星是天狼星,星等是-1.46等。太阳为-26.74等,满月为-12.74等,金星最亮时为-4.6等。通常为了说起来方便,把0.5~1.5等的星称为1等星,1.5~2.5等的星称为2等星,依次类推。星等数值越小,星星的亮度就越大。人眼一般能看到6等星,地球上的大型望远镜能看到24等星,哈勃空间望远镜能看到30等星。
光是规定星等之间的亮度差,还不足以把星等的数值固定下来。必须先确定一颗星作为亮度的标准,这叫“定标”。就像我们平时量东西,光有尺子还不够,得先把尺子的一端固定在需要的地方。天文学家把星等这把尺子的一端固定在了织女星上,规定织女星的星等恰好是0等。比织女星亮的天体,星等是负数,比如-1.46等的天狼星和-0.72等的老人星。后来,测量星等的手段发生了变化,织女星不再作为定标星,它的星等被更精确地测定为0.03等。用肉眼观察的时候,全天共有21颗1.5等以上的亮星。在望远镜的视野里可以发现,有的亮星其实是聚集在一起互相绕转的好几颗星,其中南门二和五车二的成员里各有两颗星在星等排名里名列前茅,因此下表里除了太阳和满月之外,共有23颗亮星:
老人星
织女星
知识链接
绝对星等
在依巴谷的时代,人们只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天空。恒星们像是镶嵌在夜空的宝石,只有亮度和颜色的区别,分不出谁远谁近。后来,天文学家测出了许多恒星的距离,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别非常大。这样,光是用从地球表面测量出的亮度差别来衡量星等,对离得远的恒星就太不公平了。比如星等排名第一的天狼星,它之所以这么明亮,就是因为离地球的距离只有8.6光年。要是把它放到几百光年远的地方,就会埋没在一大群暗星里,不可能像现在这样脱颖而出。所以,天文学家们想了个新办法,在假想中把所有的星星都放在同样远的地方,计算出它们在同等距离处(天文学家使用的距离是10个秒差距,等于32.6光年,光年和秒差距都是距离的单位)显示出的星等,这就是“绝对星等”。为了表示区别,把原本的星等概念称为“视星等”。视星等代表的是地球上的观察者在星空中看到的恒星亮度,绝对星等代表的是恒星发光量的多少。大多数恒星的绝对星等数值在-10到+17之间。
延伸阅读
依巴谷——方位天文学之父
依巴谷(有时也写作喜帕恰斯)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天文学家之一。他生活在公元前2世纪的希腊,一生中有至少20年的时间坚持不懈地进行着天文观测和研究。除了编撰星表之外,依巴谷作出的了不起的天文学贡献还有一大堆。比如,他在两千多年前就测定了一年的长度,和现在的数值误差只有6分多钟;测定的朔望月周期和现在的数值几乎完全一样。依巴谷还发现四季的长度不均匀,冬至点比夏至点离太阳近。他在月食的时候比较月亮的直径和地球影子的直径,从而计算出了月亮离地球的距离。通过对前人观测结果的研究,依巴谷首先发现秋分点会在黄道上移动,这就是“分点岁差”现象。他还是三角学的创始人,因为要精确测量和计算恒星的位置坐标,必须创造出一种合用的数学工具——数学的发展往往在科学的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这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依巴谷的观测是非常精确的,一千八百多年后,哈雷正是根据他的观测数据,才发现了恒星的“自行”,也就是恒星在宇宙空间中相对于太阳系的真实运动。
依巴谷现在被称为“方位天文学之父”,但在当时的声望远远比不上亚里士多德。好在时光验证了他的正确和亚里士多德的谬误,也证明了在天文学这门学科中,脚踏实地的观察和思考往往比空想更重要。
依巴谷本人没有留下什么著作,我们对他的了解多数来自他的学生、后来的著名天文学家托勒密在著作中的介绍。1989年,为了纪念这位首创了星等概念、编制出西方最早的恒星星表的科学家,欧洲空间局把一颗专门用于天体测量的卫星命名为“依巴谷卫星”。这颗卫星的全称是“依巴谷高精视差测量卫星”,任务是测量恒星的视差(也就是距离)和自行,分为“依巴谷计划”和第谷计划”两部分,这两位天文学家都以长期而精确的天文观测名垂青史。其中,依巴谷计划测量了120000颗恒星,精度非常高;第谷计划测量了另外400000颗恒星,位置精度稍差一些。依巴谷计划观测的12万颗恒星被编制成一个庞大的星表,沿用了“依巴谷星表”的名字。前后两个依巴谷星表相隔两千多年的时光,在人类的天文学史上互相辉映,堪称一段佳话。
中世纪绘本上的托勒密画像
蜂巢星团
依巴谷卫星
知识链接
光年
“光年”不是年,而是光在一年内走过的距离。它是一个距离单位。我们知道,光的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准确值是299792458米)。一年有多少秒呢?天文学家们使用的“年”不是平常我们日历上说的年,而是每年恰好365.25天、每天86400秒的“儒略年”。所以,一光年等于86400×365.25×299792458=9460730472580800米,大约9万4千6百亿千米。这个数字够大了吧?可是有时候天文学家还嫌“光年”这个单位不够大,必须使用另一个更大的单位“秒差距”。1秒差距=3.26光年。说起银河系外那些遥远的天体,动不动就需要用到“百万秒差距”这种单位。难怪人家形容数字特别大的时候,都说是“天文数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