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原理与实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1.2 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

1.实现会计核算工作的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的最终目的是为管理、决策服务。要达到这个目标,主要通过4个方面的措施来实现:一是利用计算机计算准确、处理数据量大的特点处理会计业务,从而更全面、更准确地提供管理、决策所需的财务信息;二是利用计算机处理数据速度快的特点处理会计业务,从而更快捷、更及时地提供各种管理、决策所需的财务信息;三是利用计算机对数据分类整理的优势,按管理的需要,对会计核算数据进行各种分类、加工和处理,从而筛选出管理所需的信息;四是使会计人员从繁杂的手工核算工作中解脱出来,利用他们懂财务、了解情况的优势,参与分析、参与管理、参与决策。要达到以上4个方面的要求,首先就要实现会计核算工作的电算化,可以说,会计核算工作的电算化是一切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基础。

2.循序渐进地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

会计电算化工作涉及企业工作的各个方面,因此,在开展这项工作之前,就需要做好各种规划工作,考虑到问题的方方面面,做好各项安排,为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全面开展、为实现全面信息化打下基础。

我国各单位的现实条件及会计电算化的实践证明,想一步到位,一次就建立一个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或管理信息系统,成功的概率较小。多数成功的单位往往是首先搞好规划工作,从急需的一项或几项业务的电算化开始,最终建立一个完整的电算化会计系统。

会计电算化有单项业务的电算化、多项业务的电算化、整个会计核算业务的电算化、整个会计信息系统的电算化之分。具体企业可根据自身的信息化水平情况先实行单项业务或会计核算业务的电算化,进而逐步实现整个会计信息系统的电算化。

3.以系统化的思想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

会计电算化关系到具体的会计管理工作、会计软件、计算机和企业领导以及操作使用人员,它是涉及方方面面的一项系统工程。

会计电算化不仅包括建立电算化会计系统的过程,还包括电算化会计系统的使用、维护、管理以及其他有关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如计算机审计、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等。从宏观到微观,各项会计电算化工作都是相互联系的;无论是宏观的会计电算化管理,还是微观的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各项工作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且需要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

会计电算化是整个信息化的组成部分。电算化会计系统是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子系统,会计部门的电算化工作与其他部门的信息化工作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应搞好与其他各部门的协调工作,使电算化会计系统成为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会计工作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会计信息系统,各项会计业务之间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开展一项会计业务的电算化工作,应考虑到与其他业务的关系,对其他会计业务的影响,为全面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打下基础,为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铺下基石。

4.建立会计电算化后的组织应用工作

会计电算化的最终目的是利用计算机更好地完成会计工作的任务,提高会计信息收集、整理、反馈的灵敏度与准确度,更好地发挥会计参与管理的职能,为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服务。因此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建立仅仅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始,更重要的是在会计电算化系统建立后的组织管理、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等工作。这些工作是直接为达到会计电算化目标服务的,是长期实现会计电算化目标的保证,是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的本职工作。

5.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最终目的是为管理、决策服务

会计是价值管理的主要手段,处理的信息量大,要求快捷准确。在手工记账时,会计人员将大量精力主要用于数据处理中,参与管理工作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使广大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减轻劳动强度,是会计电算化的目的之一。但会计电算化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核算手段和财会管理决策手段的现代化,提高会计信息收集、整理、传输、反馈的及时性和准确度,提高会计的分析决策能力,更好地满足管理的需要,提供管理所需的会计信息,从而更好地发挥会计参与管理、参与决策的职能,为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由此,应认识到两点:第一,满足管理的需要,为管理服务,提高经济效益是一切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点,是会计电算化的核心;第二,会计电算化不是单纯的数据搬家,是按管理的需要对现行会计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是会计管理工作的一个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