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批评他人,修正自己:说话艺术之巧妙批评
以比喻巧批评
在社交或其他场合,人们往往会遇到不便直言之事。这时,一些说话高手就会运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来含蓄地批评他人的错误言行。
有一次,俄国著名生物学教授弗·奥格瓦列夫正在给学生上课。
突然间,有个家伙故意捣乱,学起了公鸡的啼叫声,引起课堂里哄堂大笑。
当时,这位教授却不动声色地看一看自己的怀表,接着说:“我的这只表误时了,没想到现在已是凌晨。不过,同学们请相信我的话,公鸡报晓是低等动物的一种本能。”
课堂里顿时响起了一阵喝彩声。
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比直接地进行粗暴批评所获得的效果要强烈得多。
处世箴言:直接批评他人,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而一个生动形象的喻讽,则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使对方在容易接受的同时,心灵也能受到深深的震撼。
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批评
批评方式多样,本身无所谓好坏,也无所谓得失。但从听的人的角度来看,却有合不合的问题:合则听从,不合则拒绝。对方如果听从,便是你的成功;若是拒绝,便是你的失败。因此,任何一个说话高手在批评他人时,选择何种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批评意见就显得非常重要。
1989年年底,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物理楼,李政道博士为120多名中国留学生作学术报告。可是,坐在后排的学生有的不认真听讲,互相讲话。李政道非常生气,严肃地说:“请各位听着,你们有这个机会再不听的话,是没有前途的。你要自己尊重自己。你们考上中国—美国联合招考的物理学研究生算得了什么?你们考第一名又算得了什么?难道中国青年就是这样吗?你们谁学了东西?请举手。你们对得起自己吗?你们必须努力。100年来中国人是受压迫的,炎黄子孙是要抬头的。你们是精华,你们必须尊重自己,你们是要负责任的。”
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批评,适用于善于思考、性格内向、各方面比较成熟的人。这些人一般都有一定的思考接受能力,对自己的过失,多数情况下可以自我醒悟,把批评信息传给他们,他们就会加以注意并随之在思考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李政道博士对留学生采用了提问的批评方式,连用了5个诘问,以引发学生们的思考,使大家幡然醒悟,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并能积极改正。
处世箴言:提问批评的方式比较适用于善于思考、性格内向、各方面比较成熟的人使用。
用夸奖的方式批评
人和人之间,为一点小事而相互责备,以致最终伤了和气的人不在少数。其实,责备和批评只会带给双方更大的不满和怨恨。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自己和他人关系,不妨把批评的方式变成夸奖,这样的效果也许会更好。
同在一家公司的肖小姐和钟小姐素来不和。
有一天,肖小姐忍无可忍地对另一个同事夏先生说:“你去告诉钟小姐,我真受不了她,请她改改她的坏脾气。否则,没有人会愿意理她的!”
夏先生说:“好!我会处理这件事。”
以后肖小姐遇到钟小姐时,钟小姐果然是既和气又有礼,与从前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肖小姐向夏先生表示谢意,并且好奇地问:“你是怎么说的?竟有如此的神效。”
夏先生笑着说:“我跟钟小姐说,‘有好多人称赞你,尤其是肖小姐,说你又温柔又善良,脾气好,人缘更佳’!如此而已。”
处世箴言:赞美是所有声音中最甜的,也是杀伤力最强的。
遇事要多做自我批评
1964年,日本轻型电器业界因受经济不景气的影响而动荡不安。于是,松下电器企业公司决定召开全国销售会议。
由于会议中反映出不景气的状况,空气中充满了火药味。在170家公司中,只有20几家经营良好,其他有150多家的经营出现极严重的亏损赤字。
“有什么意见都可以说出来。”松下先生一语未了,某销售公司的经理立即冲破水闸般地发泄他的不满:“今天的赤字到这种地步,主要在于松下电器的指导方针太差。作为公司的负责人一点都不检讨自己是否有不足之处……”
“我方的指导当然有误,可再怎么困难也还有20几家同仁获利。各位不觉得你们太缺乏独立自主的精神,太依赖他人,以至于招致今天的后果吗?”松下先生反驳道。
“还谈什么精神,我们今天来的目的不是听你说教,是钱!”也有人这么露骨地反唇相讥。
3天13个小时,松下先生就站在台上不断地反驳他们的意见,而他们也立即反击,大骂松下公司。就在会议即将结束,决裂的局面即将出现时,情况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
第三天最后一次会见,松下先生走到台上:“过去两天多时间大家相互指责,该说的都说了,我想没有什么好再说的了。不过,我有些感想,给大家讲讲。过去的一切,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所有责任我们要共同负责。松下电器有错,身为最高负责人的我在此衷心向大家致歉。今后将会精心研究,让大家能稳定经营。同时,考虑大家的意见,不断改进。最后,请原谅松下电器的不足之处。”说完,松下先生向大家鞠躬。
突然间,整个会场出现了不可思议的现象——整个会场顿时静了下来,每个人都低着头,半数以上的人还拿出手帕擦泪。
“请董事长严加指导。我们缺点太多了,应该反省,也应该多加油去干!”
随着松下先生的低头,人人胸中思潮翻涌。随后又相互勉励,发誓要奋起振作。
由此可见,自我批评要比针锋相对的辩论、指责效果好得多。
处世箴言:任何一个人都会为自己的过失而辩护,但遇事多做自我批评,却可使对手谅解。
间接指出别人的错误
批评的话是逆耳之言,但它却是苦口良药。事实上,如果你真正懂得批评的艺术,就应该相信自己,有能力把逆耳之言说得好听,并且让人接受。
我们知道,许多后备军人在受训期间,最常抱怨的就是必须理头发,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仍算是普通老百姓。那么,假如你是军官,你会怎么做?是按照一般军人的管理方法去对士兵们大吼大叫或出言恐吓,还是会做得更好?
有位军官是这么做的,他对他的士兵们做了一次动情而又感人肺腑的演说:“诸位,你们都是未来的领导者,都知道军中对头发的规定。我今天就要按照规定去理发,虽然我的头发比你们还短得多。诸位等一下可以去照照镜子,如果觉得有必要,我们可以安排时间到理发室去。”结果,许多人真的去照了镜子,并且依规定理好了头发。这个军官避免了事与愿违的常规做法,采用了间接的批评方式,巧妙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处世箴言:改正他人错失的最好办法就是:间接提醒别人。
不妨一语双关
在说话时,尤其是在批评一个人时,故意使某些词语在特定环境中具有双重的意义。这样做,既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又可以增添言谈话语中的幽默感。
有一位年轻的作者到编辑部送稿,编辑看后问道:“小说是你自己写的吗?”
“是的。”年轻人回答,“我构思了一个月,整整坐了两天才写出来,写作太辛苦了!”
编辑突然大发感叹:“啊!伟大的契诃夫,您什么时候又复活了啊!”
年轻人红着脸,悄悄地退出了编辑部。
这位编辑利用包含在话语意义里的语义双关批评了年轻人,“伟大的契诃夫,您什么时候又复活了啊!”隐含着“你抄了契诃夫的作品”之意,既含蓄诙谐又具有强烈的讽刺力量。可以想见,这样的批评效果远比板着脸快语明言教训人要好得多,也更容易让人接受。
处世箴言:一语双关,既含蓄又有力量。这样的批评效果,远比板着脸直言教训人要好得多。
采取具有建议性的批评
用建议的方法代替批评,更容易让一个人改正错误,同时还不伤他人的自尊。
美国资深传记作家伊达·塔贝尔在写她的名著《欧文·扬传》的时候,曾和一位与扬先生共事三年的人谈话。这位先生宣称,他从没听到过欧文·扬指使别人——他只是建议,不是命令。譬如,欧文·扬不会说:“做这个,做那个。”或“别做这个,别做那个。”他会说:“你可以考虑这样。”或“你觉得那有用吗?”他常常在口授一封信之后,说:“你觉得这样如何?”在看过助手写的信之后,他会说:“也许这么写比较好些。”他不教助手做什么,而让他们自己去做,让他们自己在错误中学习。
由此可见,这种方法容易让一个人改正错误,可以保持个人的尊严。这种方法容易赢得合作,而不是不满或反感。
处世箴言:用建议的方法代替批评,在不伤害他人自尊的同时,更容易让人改正错误。
把批评隐藏在玩笑背后
很多谈话高手在批评别人时都会选择一种委婉的方式,把批评和责备隐藏于嬉笑怒骂之间,而不是直言直语。
某公司的待遇很差,职员苦不堪言。公司上级之所以不肯改善职员的待遇,是因为他认为下级职员是庸才,对公司不够忠心,工作不努力,而且多数人兼职。当有人拿其他同性质的公司作对比时,该上级说:“他们公司的职员都是正途出身,不像我的下属是杂牌军。”
有一天,该上级的一位高级职员针对公司近来迟到人数逐渐增多这一现象,对上级说:“初级职员简直没法到公司上班。”
“为什么?”上级奇怪地问。
“坐地铁吧,觉得车费太贵;坐公共汽车吧,又苦于挤不上去;而且每月所出的车费也不胜负担,让他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这位高级职员说。
“以步当车,一文不费,而且可以借此运动身体,不是一个好办法么?”上级说。
“不行,鞋袜走破了,他们买不起新的。我倒有一个办法,希望上级出一个布告,提倡赤足运动,号召大家赤脚走路上班,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么?谁让他们命运太坏,生在这个时候?谁让他们不去想发财的门路,却当苦命的职员?他们坐不起地铁、公共汽车,也不能鞋袜整齐地到公司上班,都是活该!”高级职员摇了摇头。
他一面说,一面笑,说得公司上级也不好意思起来,只好同意改善部属的待遇。
在这里,该公司高级职员批评上级的方法就是“嬉笑怒骂”。他用责备下属的语气,尽情表露他们的苦衷,用反面的方式表达正面意思:公司待遇太低。在语气上是嬉笑,实质上是怒骂,是批评。
谈话时把批评隐藏在玩笑背后,这种批评方式是极为隐蔽和巧妙的。由于这种方式比较委婉,不伤对方面子,对方很容易听进去。而且对方一旦觉悟到自己的过失,就容易接受批评,并立即改变不当的地方。
处世箴言:几乎没有人愿意听批评的话语,但当你把批评巧妙地隐藏于玩笑中时,别人就会欣然“笑纳”了。
“胡萝卜加大棒”
当你不得不批评他人时,为了达到批评的效果,同时又能照顾对方的自尊与面子,你不妨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就能防止只知批评不知赞扬而带来的不良后果。如同你刚在某人左脸上亲吻了一下,当他还在回味那甜蜜的感觉时,你再在他右脸上给一巴掌,这时他疼痛的感觉肯定没有只打不亲时强烈。
约瑟芬·卡耐基是19岁时来到纽约,给她的伯父戴尔·卡耐基当秘书。那时候,她中学毕业刚3年,工作经验不足,常常在工作中出差错。
卡耐基想让约瑟芬改正错误时,常常先这样说:“你出了个错误,约瑟芬。不过老天知道,比我曾经犯过的错误来说,你要轻得多。我对自己所做的傻事、蠢事很感内疚,因而并不想批评你或别人。不过,如果你这样做,你觉得是否更明智些?”
柯立芝在担任美国总统期间,一位先生应邀去总统的私人办公室时,听见柯立芝对他的一位女秘书说:“你穿的这件衣服很合身,你真是一位年轻迷人的小姐。”
这可能是沉默寡言的柯立芝对他的这位秘书的最大夸奖。女秘书的脸红了。
但柯立芝话锋一转,又说:“另外,我还想告诉你,以后抄写时标点符号要注意一下。”
面对别人所犯的错误,而不得不批评时,卡耐基和柯立芝让被批评者既有“面子”,又受到了教育。可以肯定地说,卡耐基和柯立芝都是批评人的高手。
处世箴言:当某人听到别人对他的某些长处表示赞赏之后,再听到对他的批评,心里往往会好受得多。
批评的话要点到为止
批评的艺术在于言语要简洁、扼要,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任何一个谈话高手都知道,批评的话最好不超过三四句。反之,话讲得多了,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对方会对你产生反感,反而会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点到为止的批评,效果则会好得多。
晏子是齐国一位善谏的大臣。晏子死了17年后,齐景公有一次请大夫们喝酒。酒后,景公射箭射到了靶子外面,满屋子的人却众口一词地称赞他。景公听后变了脸色,并叹了口气,把弓丢在一旁。
这时,弦章进来了。景公说:“弦章,自从我失去晏子到现在已经有17年了,从来没有听到别人对我过失的批评。今天,我箭射到了靶子外,他们却众口一词赞美我。”
弦章说:“这是那些大臣们的不好。他们本身素质不高,看不到国君哪些地方不好;他们勇气不够,不敢冒犯国君的尊严。但是,您应该注意一点,我听说,‘国君喜欢的衣服,那么大臣就会拿来替他穿上;国君喜欢的食物,大臣就会送给他吃’。像尺蠖这种虫子,吃了黄颜色的东西,它的身体就要变黄,吃了绿颜色的东西,它的身体就要变绿。作为国君,大概总会有人说奉承话吧!”
景公觉得弦章的话很有道理,明白了奉承者不过是投自己所好。如果自己对奉承话深恶痛绝的话,就很少会有人来讨好了。
弦章虽未直接批评是由于景公喜欢听奉承话才造成如此局面,但景公已深刻领悟到了这一点。事实上,若弦章再画蛇添足地批评景公一番,效果反而不如仅点到为止好。
当你发表批评意见时,千万不要滔滔不绝讲个不停,使当事人没有时间与机会来思考你所提出的意见。这种言语琐碎的行为,不仅冲淡了主题,而且也是对当事人不尊重的表现。因此,批评的话应点到为止。
处世箴言:说得多不一定就能说得透,有时说得少,才算是说得妙。
避免走进批评的误区
许多人总是对于以前曾犯过错误、受过处分甚至惩罚的人,抱有很深的成见。这样一来,在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把眼前的事和以前的事扯到一块儿,翻老账。而这往往就触动了别人最敏感的、最不愿意让他人触及的神经,从而使人产生极大反感。
一名车间工人因为工作失误,受到一个通报批评的处分。后来,他和一名同事吵了一架。于是,车间主任找他谈话,对他进行批评。可只进行了几句,就谈崩了。下边是他们的对话。
车间主任:“你对同事大打出手,可真够威风的啊。”
工人:“我……”
车间主任(打断工人):“你怎么样?上次那个通报你忘了吧?我可是没忘啊……”
工人:“那你就给我再来一个通报吧!一个我抱着,两个我背着!”
车间主任:“你……”
批评最忌翻陈年老账,将对方过去的问题一股脑儿地抖出来,以显示自己的理直气壮。殊不知,连珠炮式的指责只会加大对方的对抗情绪,使所遇到的问题更难解决。
“并不是我喜欢揭人的疮疤,而是他的态度实在太恶劣,一点悔过的意思都没有。我这才忍不住翻起旧账来的。”车间主任事后为自己辩解说。
说批评话要注意分寸。如果有必要指责其态度时,只要针对他的恶劣态度加以批评即可。每次只针对一件事,往往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如果一味翻陈年老账,揭人伤疤,既不会起到好的教育效果,还有可能使对方更加反感,而一再故意犯错。
处世箴言:批评只能就事论事,千万不要对人。
批评的语气要委婉
在言谈中,有驾驭语言功力的人,就会自如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不断探索多种语言风格。有些话,非直言不讳不行。但生活中并非处处都能“直”。特别是批评时,为了不伤他人的自尊,有时还非得含蓄、委婉,这样的语言表达效果将会更佳。
有一天,一个默默无闻的学者来看苏东坡,带着一本诗册,希望听到苏东坡的意见。他朗读着自己的诗作,音调抑扬顿挫,面露得意之色。
“大人觉得鄙作如何?”学者问道。
“可得十分。”苏东坡答道。
对方面露喜色。
苏东坡又说:“诗有三分,吟有七分。”
苏东坡以幽默的话语婉转地批评其作品的低劣,使听者有回味反省的余地。
批评他人时,如果语气委婉,被批评者就容易接受。因为对方认为你的委婉是给了自己“面子”,感激之余就会积极改正。反之,如果批评者语气火爆,对方会因其伤了自己的“自尊”而心生反感,这样就达不到批评教育人的目的。
处世箴言:批评十分:语言三分,语气七分。
把握好贬责的分寸
批评责备对方时,一定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不能一味蛮横指责,甚至羞辱他人,而应该把握好分寸,使批评的话说得恰到好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苛责他人时,应做到不以对方的人格为对象,而单就他的行为或举止进行批评,这样就可以避免刺激他人的自尊心。每个人所关心的,都是对方的行为。如果对方能够接受批评,可以再赞美他,从而提高他的自尊心。
“小李,据我所知,你以前从未犯过这种错误……”
“小李,我这么坦率地说,是因为知道像你这种人应该会做得更好一点。这次的事,实在不像是你做出来的。”
如果你这样说,一方面可以指出对方的错误,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励他努力向上。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上级、老师和家长没有把握好批评的分寸,往往以讽刺和挖苦来代替摆事实讲道理、分析利害、明辨是非的批评,这实际上是把批评降低为泄愤的手段了。
采用羞辱对方的批评方式往往既鲁莽又不恰当,常常会引起反作用。有益的批评应当把批评的事与人分开,表明批评是对事不对人。羞辱人的批评则是有意把事与人混为一谈,而且以偏概全。
处世箴言:批评、苛责对方时,一定要把握分寸,掌握好尺度。否则,就会事与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