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国家队”的困惑(3)
2007年,央企大长国威,赚了1万亿。而在该年的“中国优秀企业公民”表彰大会上,仅有一家央企入围。当某报纸一位记者试图调查我国一家电信巨头企业的公益慈善情况时,得到的答复是“我们没什么可说的”。
2006年时,美国《财富》杂志对2006年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了排名,国家电网得分居然为零,排名倒数第一(2007年时,情况有所改观,在同样的评估中,中石化、国家电网、中石油分列第59位、第60位和第80位,但评分仍低于平均分。其评估对象为世界500强前100位的企业)。这样的答卷无论如何是不可能让央企的“股东”们满意的。这些还只是已经公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央企情况,那些被屡次催促却迟迟没有公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央企不知做何应对。
不过,即使国企想捐也没那么容易,国企的钱是国家的,不是领导人想捐就能捐的。捐少了大家质疑,捐多了会有人认为他们在拿着国家的钱挥霍。可见,央企的领导人不好做。央企的“股东”们很“挑剔”,他们希望央企既要“名”,又要“利”。然而实际情况是,“股东”们不仅没有得到回报,反而有种被套牢的嫌疑。
另一方面,经常被提及的垄断局面又当如何呢?
2010年年底,中石油内蒙古一家加油站门前冷冷清清,已经歇业,仅剩的几家质量无法保证的民营加油站门口反而排起了待加油的汽车长龙。因为最近国内正在闹“油荒”,据石油公司称,由于各公司均将炼厂设备检修安排在此时,导致炼厂炼化能力不足,柴油供不应求。很多车等待一两个小时候才能加到油,并且每次只能加200元的油,有时甚至要给加油站服务人员塞几十块钱小费。而这些车中很多是载重几十吨的长途运煤车,很“吃油”,200元的油实在无法满足其需要,于是这些车只得跑到半路再次补油。长途跋涉的货车司机们本来就疲惫不堪,现在更被这一次次排队耗得筋疲力尽,纷纷叫苦。这种柴油“质”不能保、“量”也不能保的景象,只是当时“油荒”的一个缩影。而此次的“油荒”已使得4000家民营加油站面临倒闭。关于“油荒”的原因,各方自然各执一词,两巨头说经济发展、拉闸限电、炒作导致了需求急剧加大;然而民间的多数机构却不这么看,它们认为两大巨头在国内上掌资源开采,中控资源加工,下握分销渠道,对外掌握进口,全流程控制,然其计划赶不上市场的变化,最终导致了“油荒”。这样的机制下,“油荒到头,心慌难止”!
不过,中国国企的垄断并非特例,国际上很多国家,其国计民生的许多领域也均由国有公司控制甚至垄断:现在俄罗斯的经济命脉——石油、天然气依然掌控在国家手中;新加坡经济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美国的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几家石油公司垄断了美国绝大部分市场。但是为何这些国家的国企没有出现如此多的问题呢?这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它们的经验或许也是我国国企改革的一种助力。
20世纪80年代,我国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政企分开、承包制等一系列举措让国有企业痛苦地从“母体”分离,成为真正的企业;90年代,我国开始尝试在国企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放开搞活国有企业,进一步规范了国企的公司治理,并将一部分国企推向了股市,经受资本市场的洗礼;进入21世纪,央企有了“管家”——国资委,国企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国有企业的管理得到不断完善,虽历经波折,却在教训中不断前行。
我国的石油、电力、电信等行业,的确处于被几家大型央企控制的局面。不过仍有众多领域不断在放开,众多央企在竞争性领域拼搏,如食品、建材、化工品等。而央企一旦走出国门,与跨国公司共舞,其能力所受到的考验就更为严峻。
全世界的国有企业都必须忍受社会方方面面的批评:亏损时的经营不善,盈利时的“与民争利”;规模巨大之时会被批垄断,业绩衰落之时会被怀疑缺乏竞争力、创新力。这也是国有企业自身的产权属性所决定的。可以说,有国有企业就会有对国有企业的批判,它们是共生的,这是国有企业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助力。
回头审视我国的状况,国企改革之路从未停止,然而却背离了十几年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初衷。然而竞争是市场的基本属性,国企改革之路理应回归本源,抓重点,有进有退,而非只进不退——只进不退导致的后果便是舆论普遍宣扬的“与民争利”。
当下国企的改革仍在继续,而关于国企改革的讨论会和国企改革相伴相生。在若隐若现的明天,国企的改革也不会止步,与此相伴的批评和赞同之声也不会消失。如何使国企改革复归本意,寻找到有利于中国经济整体健康发展的改革路径才是国企改革的关键。
但真正的出路,究竟在何方呢?
出路何在——如何走出困局
国有经济改革、金融改革、财政改革、建设法治基础上的现代市场体系,应该放在首位。法治基础上的现代市场体系,包括非禁即入,平等保护产权,平等竞争,良好的立法和司法体系。
——着名经济学家吴敬琏
对现代核心价值观、对未来模式和路径重新认识、定位的历史使命,是一个决定中国未来走向的、不可逾越的现实问题。
——招商局集团前任董事长秦晓
中国的国企从未像今天这么强大、强势,在国际上接连不断地力压巨头、实施大手笔并购,在国内各领域“圈地”、掌控众多关键行业。
中国的国企从未像今天这么矛盾、困惑,不断利用自身政策、资源优势挤压民企,“与民争利”、垄断、获取巨额利润。
中国的国企从未像今天这么吸引眼球,受到了中外各行各业的关注。人们也存在疑问,貌似强大的国企,其真正的竞争力究竟如何?
这透露出的是一种隐忧。假设有一天失去了国家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优势,国企与外企、民企真正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已有的优势局面能否保持?能保持多久?这些都是未知数。
现在的形势下,有一点是很明确的,国企要发展肯定要改革,但是走什么样的路还存在分歧。于是学者、企业家、民众纷纷给国企改革出谋划策,希望这个庞大的“象群”将来能够昂首挺胸屹立于国际优秀企业之林。
首先,人们想到的是“一劳永逸”的办法,即对国有资产进行私有化。但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的“私有化”风波历历在目,权贵私有化打破了人民一直以来对全民富裕的憧憬,反而造成经济效益恶化、竞争力下降、贫富差距急剧增大等诸多问题,酿成了悲剧。这种休克疗法①不仅在俄罗斯国内引起了长时间的反思,中国学者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试图从中找到可供中国国企改革借鉴的东西。先不说此种模式在世界上尚未有成功的先例,单就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社会属性来说,休克式的私有化疗法也是行不通的。
2004年9月,一头灰白头发、性情刚烈的香港科技大学教授郎咸平,在复旦大学的演讲台上做了《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的演讲,矛头直指当时盛行的国企管理层收购模式(MBO)。称其为顶着“抢救”国有资产的名义而获得“改革”的正当性,干的却是以各种方式侵吞或私分国有资产的勾当。这一演讲引发了着名的“郎顾之争”,也引发了各界对于国企管理层收购模式的关注和批判。最后,大型国企的管理层收购被国资委叫停,事实上也延缓了中小企业的MBO步伐。众多的案例和批评证明这一模式是非常艰难的。
联想到俄罗斯早期进行的私有化革命,众多学者和企业家的共识是:简单的私有化在中国的国企改革中行不通,必须探寻另外一条更为合理的途径。
而真正的国企私有化,已经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它应当是指引入竞争,打破国企垄断,给民营公司、外资控股或个人等非国有资本以平等竞争的机会,通过机会平等、引入竞争促进整个行业的进步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改革国企体制并非消灭国企,而是立足于行业和企业的共同进步。
这应当是直接转让国有产权以达到私有化目标的另外一种选择,也可能是更好的一种选择。
一位着名的中国企业家领袖,早些年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曾说:“即使我们完全放开了,让民营企业来接国有企业,民企也根本没有这个能力。如果全部放开的话,绝对是一个灾难。”
①休克疗法(Shock Therapy):原是医学上临床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后被当作经济术语使用,形容一套激进的反经济危机措施和毕其功于一役的经济转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