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爱孩子,你就操心到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父母要和孩子和睦相处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有教育孩子的责任与义务。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家长都不知道应该怎样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家长由于与孩子沟通不畅,和孩子产生了隔阂和代沟。这种情况比较严重的话,不仅会影响家庭和睦,还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甚至是心理健康。

其实,与孩子和睦相处并不难。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第一,家长不应该让孩子对自己产生畏惧感。家长与孩子之间不只是亲子关系,还应该成为朋友。可是,这个朋友关系并不是那么容易建立的,毕竟家长与孩子之间存在着“上下级”的关系。如果家长脾气不好,或者动辄就批评孩子,孩子就会产生恐惧的情绪。

孩子做错了事,家长会发脾气;孩子的成绩有所下滑,家长也会着急,有时候甚至会很暴躁。如果家长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就会让自己和孩子形成一种对立的关系。此时,如果家长不问青红皂白就去责备孩子,就会让孩子的对立情绪更加严重。

对于孩子的成长,家长要学会耐心等待。有教育专家指出:“孩子避免失败的愿望比获取成功的愿望更加强烈。他们有时候为了防止可能的失败,宁愿降低努力的水平。”由此可见,家长给孩子施加过多压力的话,会让孩子产生恐惧情绪,他们很可能失去主动进取的愿望。

因此,当家长看到孩子的成绩并不是很理想时,不要急着去责备孩子,要考虑一下他的感受,多给他一点时间,不要让他对学习失去信心。家长应该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只注重结果。有了好的过程,才会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第二,要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求知欲很强,什么事情都喜欢刨根问底。他曾问老师“2+2为什么等于4”,这类提问给他带来了不少的麻烦,他刚进学校三个月,就被勒令退学。他的母亲感到很伤心,为了让儿子学到知识,也为了让儿子建立起自信,她决定亲自教育爱迪生。于是,她开始给爱迪生讲天文、物理以及化学知识。正是妈妈的悉心教导和自身对于科学的痴迷,让爱迪生最终成为了“发明大王”。成功来源于自信,如果做家长的都不赏识、信任自己的孩子,那么孩子的自信从哪里来呢?即使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家长也应该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孩子适当的鼓励,帮助他建立面对困难的信心。

不过,对于孩子的要求,家长也应该把握一个度,要明白什么事应该帮他,什么事应该让他自己完成。比如,孩子写作业时遇到了不会写的字,他就会问家长,很多家长就会随口告诉他。这种做法看上去很省事,也很节约时间,但是这种方法并不可取,因为孩子并没有从根本上掌握学习的方法。这时,家长应该教孩子如何查字典,等孩子掌握了查字典的方法之后,碰到不会写的字就可以自己查字典了。

第三,家长要和孩子交朋友,一起成长。当下,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家长曾经学习的很多知识在现在已经过时了,为了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家长也应该不断地学习新知识,紧跟时代步伐,并尽量了解孩子学习的内容。只有这样,家长才能够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教育孩子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家长要放下架子,和孩子做朋友,同他真诚地交流。如果家长能够消除自己身上那种长辈的压迫感,孩子就会感到很放松,交流的效果就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