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宣公卷第十二(起元年尽十八年)(1)
宣公元年
(公元前六百零八年)
经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译文】
元年春天,周历正月,宣公即位。
传继故而言即位,与闻乎故也。
【译文】
继承非正常故去的君位,记载即位,表明参与了篡位之争。
经公子遂如齐逆女。
【译文】
公子遂到齐国迎亲。
经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
【译文】
三月,带姜氏从齐国回来,告祭祖庙。
传其不言氏,丧未毕,故略之也。其曰妇,缘姑言之之辞也。遂之挈由上致之也。
【译文】
不称姜氏,因为文公丧期未满,所以省略它。称妇,是对婆婆而言。公子遂领著,由君王告祭祖庙。
经夏,季系行父如齐。
【译文】
夏天,季系行父到齐国去。
经晋放其大夫胥甲父于卫。
【译文】
晋国放逐它的大夫,胥甲父到卫国。
传放,犹屏也。称国以放,放无罪也。
【译文】
放遂,就是指摒弃不用。举出国名说放逐某某,放逐的是没罪的人。
经公会齐侯于平州。
【译文】
宣公和齐侯在平州会见。
经公子遂如齐。
【译文】
公子遂到齐国去。
经六月,齐人取济西田。
【译文】
六月,齐国取得济水以西的土地。
传内不言取,言取,授之也,以是为赂齐也。
【译文】
外国得了鲁的土地不能说取,说取,表明是送给的,鲁用土地贿赂齐国。
经秋,邾子来朝。
【译文】
秋天,邾国国君来朝见宣公。
经楚子、郑人侵陈,遂侵宋。晋赵盾帅师救陈。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会晋师于棐林,伐郑。
【译文】
楚郑二国侵略陈国然后侵宋,晋国赵盾领兵救陈。宋、陈、卫、曹和晋在棐林会师,攻伐郑国。
传遂,继事也。善救陈也。列数诸侯而会晋赵盾,大赵盾之事也。其曰师何也?以其大之也。于棐林,地而后伐郑,疑辞也。此其地何?则著其美也。
【译文】
用遂字,表示紧接着后一件事。援救陈国是好事。列数诸侯,然后说和赵盾会师,是强调赵盾的重要地位。称晋师,也是为显示它人数众多。在棐林会师,先记会师地点,然后记攻伐,表示对攻伐有疑虑(需会合商讨)。这次记地点是为什么?是赞美赵盾主会的功绩。
经冬,晋赵穿帅师侵崇。
【译文】
冬天,晋国的赵穿领兵侵略崇国。
经晋人、宋人伐郑。
【译文】
晋国、宋国攻伐郑国。
宣公二年
(公元前六百零七年)
经二年,春,王二月,壬子,宋华元帅师及郑公子归生帅师,战于大棘,宋师败绩,获宋华元。
【译文】
宣公二年春,周历二月壬子日,宋国华元领兵,郑国公子归生领兵在大棘作战,宋军失败,华元被俘。
传获者,不与之辞也。言尽其众,以救其将也。以三军敌华元。华元虽获,不病矣。
【译文】
用获字,表示不赞许的意思。宋军全力救自己的主将。郑国方面全军抵挡华元。华元虽然被擒,也不该责备。
经秦师伐晋。
【译文】
秦军攻伐晋国。
经夏,晋人、宋人、卫人、陈人侵郑。
【译文】
夏天,晋国、宋国、卫国和陈国侵略郑国。
经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
【译文】
秋天,九月乙丑日,晋国赵盾杀死君王夷皋。
传穿弑也,盾不弑,而曰盾弑何也?以罪盾也。其以罪盾何也?曰灵公朝诸大夫而暴弹之,观其辟丸也。赵盾入谏,不听。出亡,至于郊。赵穿弑公,而后反赵盾。史狐书贼曰:“赵盾弑公”。盾曰:“天乎!天乎!予无罪,孰为盾而忍弑其君者乎?”史狐曰:“子为正卿,入谏不听,出亡不远。君弑,反不讨贼,则志同。志同则书重,非子而谁?”故书之曰,晋赵盾杀其君夷皋者,过在下也。曰,于盾也,见忠臣之至,于许世子止,见孝子之至。
【译文】
是赵穿弑君,赵盾没弑君。为什么记赵盾弑君?认为赵盾有罪。为什么认为赵盾有罪?说,晋灵公朝见大夫时,残暴地用弹丸射入,观看人躲避弹丸的狼狈样儿。赵盾劝谏,灵公不听,赵盾要逃出晋国,跑到国都效外。赵穿杀死灵公,赵盾听说后返回国都。史官狐记载杀人凶手,写道:赵盾杀君。赵盾说:“天哪!天哪!我没罪,谁认为我能忍心杀国君呢?”狐说:“你是正卿,劝谏王不听,要出逃又没走多远,君王被杀,你回来不讨伐罪人,那就说明你和赵穿相同。想法相同,就记载地位高的,不是你是谁?”因此说,经文记赵盾杀君王,其实凶手在下边。可以说,在赵盾身上,看到了最好的忠臣;在许太子身上,看到了最好的孝子。
经冬,十月,乙亥,天王崩。
【译文】
冬天,十月乙亥日,周匡王驾崩。
宣公三年
(公元前六百零六年)
经三年,春,王正月,郊牛之口伤。
【译文】
三年春,周历正月,郊祭用的牛的嘴受伤。
传之口,缓辞也,伤自牛作也。改卜牛,牛死,乃不郊,事之变也。乃者,亡乎人之辞也。犹三望。
【译文】
郊祭用的牛嘴受了伤,表示祭祀要延缓的意思。是牛自己伤的。又另占卜选择牛,牛又死了,便不能举行郊祭,事情有了变故。用乃字,表示没有贤人的意思。还是举行了三次望祭。
经葬匡王。
【译文】
安葬周匡王。
经楚子伐陆浑戎。
【译文】
楚王攻伐戎人。
经夏,楚人侵郑。
【译文】
夏天,楚国侵略宋国。
【译文】
秋季,赤狄侵犯齐国。
经宋师围曹。
【译文】
宋军包围了曹国。
经冬,十月,丙戌,郑伯兰卒。
【译文】
冬季,十月丙戌日,郑穆公去世。
经葬郑穆公。
【译文】
安葬郑穆公。
宣公四年
(公元前六百零五年)
经四年,春,王正月,公及齐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公伐莒,取向。
【译文】
四年春,周历正月,齐侯要跟莒国、郯国讲和,莒国不肯,宣公伐莒,攻下向邑。
传及者,内为志焉尔。平,成也。不肯者,可以肯也。伐犹可,取向甚矣。
莒人辞不受治也。伐莒,义兵也。取向,非也,乘义而为利也。
【译文】
用及字,表明是鲁国提出的主意。平是讲和的意思。不肯,正表明可以肯。讨伐莒国还可以,占领向邑就过分了。莒国不接受管辖。攻伐莒,是为正义而出兵;占领向邑,是不对的,是乘做好事之机捞取利益。
经秦伯稻卒。
【译文】
秦共公去世。
经夏,六月,乙酉,郑公子归生杀其君夷。
【译文】
夏季,六月乙酉日,郑国公子归生杀了郑灵公。
经赤狄侵齐。
【译文】
狄人侵犯齐国。
经秋,公如齐。
【译文】
宣公到齐国去。
经公至自齐。
【译文】
宣公从齐国归来,告祭祖庙。
经冬,楚子伐郑。
【译文】
冬天,楚国攻伐郑国。
宣公五年
(公元前六百零四年)
经五年,春,公如齐。
【译文】
五年,春天,宣公到齐国去。
经夏,公至自齐。
【译文】
夏天,宣公从齐返回国,告祭祖庙。
经秋,九月,齐高固来迎子叔姬。
【译文】
秋九月,齐国的高固来鲁,迎娶子叔姬。
传诸侯之嫁子于大夫,主大夫以与之。来者,接内也。不正其接内,故不与夫妇之称也。
【译文】
诸侯嫁女给别国大夫,应由主婚大夫去送女。来,是到鲁国来接的意思。这是不对的,所以不用夫妇的称呼。
经叔孙得臣卒。
【译文】
叔孙得臣去世。
经冬,齐高固及子叔姬来。
【译文】
冬天,齐国的高固和子叔姬一同来鲁国。
传及者,及吾子叔姬也。为使来者,不使得归之意也。
【译文】
用及字,是强调跟我们鲁女子叔姬一道来的。以使臣身分来,(和妻子同来)就不能回去了。
经楚人伐郑。
【译文】
楚国攻伐郑国。
宣公六年
(公元前六百零三年)
经六年,春,晋赵盾、卫孙免侵陈。
【译文】
六年春,晋国赵盾、和卫国孙免领兵攻陈。
传此帅师也,其不言帅师何也?不正其败前事,故不与帅师也。
【译文】
这次是率领军队攻打陈国。为什么不说率领军队?赵盾败坏了先前所做的好事,是不对的,不赞同他领兵攻陈。
经夏,四月。
【译文】
夏季,四月。
经秋,八月,螽。
【译文】
秋季,八月,蝗虫成灾。
经冬,十月。
【译文】
冬季,十月。
宣公七年
(公元前六百零二年)
经七年,春,卫侯使孙良夫来盟。
【译文】
七年春,卫侯派孙良夫来鲁签盟。
传来盟,前定也。不言及者,以国与之。不言其人,亦以国与之。不日,前定之盟不日。
【译文】
记“来盟”,表明是先前商定好的。不记孙良夫跟谁签盟,鲁国是以国家名义跟卫结盟。不记具体签盟的人,也是以国家名义签订。不记日期,是因为事前商定好的都不记日期。
经夏,公会齐侯伐莱。
【译文】
夏天,宣公会合齐国,攻伐莱国。
经公至自伐莱。
【译文】
秋天,宣公伐莱后回国,告祭祖庙。
经冬,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于黑壤。
【译文】
冬天,宣公和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在黑壤会盟。
宣公八年
(公元前六百零一年)
经八年,春,公至自会。
【译文】
八年,春,宣公从黑壤回国,告祭祖庙。
经夏,六月,公子遂如齐,至黄乃复。
【译文】
夏季六月,公子遂到齐国去,到黄地就返回了。
传乃者,亡乎人之辞也。复者,事毕也,不专公命也。
【译文】
用乃字,表明没有人(可派)的意思。用复字,表示办完事回国报告,对君命不独断专行。
经辛巳,有事于大庙。仲遂卒于垂。壬午,犹绎。万入,去籥。
【译文】
辛巳日,在周公庙举行祭祀。仲遂死在垂地。壬午日,连着举行祭祀,跳万舞,去掉籥乐。
传为若反命而后卒也。此公子也,其曰仲何也?疏之也。何为疏之也?是不卒者也。不疏则无用见其不卒也。则其卒子何也?以讥乎宣也。其讥乎宣何也?闻大夫之丧,则去乐卒事。犹者,可以已之辞也。绎者,祭之旦日之享宾也。以其为之变,讥之也。
【译文】
(经文所记)就像仲遂回国复命后才死。这人是公子,为什么称仲遂?是表示疏远他。为什么表示疏远他?因为这个人死不该记载,不疏远,就没法表明不该记他的死。那为什么还记他的死?是用以讥斥宣公。为什么讥斥宣公?听说大夫死,就应该撤去乐舞,结束祭祀。用犹字,表示可以停止的意思。绎,指祭祀的第二天用酒食宴享宾客。因为宣公变换方法,撤去籥器祭祀,讥斥他。
经戊子,夫人熊氏薨。
【译文】
戊子日,文公夫人去世。
经晋师、白狄伐秦。
【译文】
晋国和狄人攻打秦国。
经楚人灭舒鄝。
【译文】
楚国灭掉舒鄝国。
经秋,七月,甲子,日有食之,既。
【译文】
秋季,七月甲子日,出现日蚀,日全蚀。
经冬,十月,己丑,葬我小君顷熊。雨,不克葬。庚寅,日中而克葬。
【译文】
冬季十月己丑日,安葬文公夫人顷熊,下雨,不能下葬。庚寅日,中午才下葬。
传葬既有日,不为雨止,礼也。雨不克葬,丧不以制也。而,缓辞也,足乎日之辞也。
【译文】
安葬既然有确定的日子,就不能因为有雨而停止,这是礼。如果因雨就不下葬,丧礼就不是按礼制的规定办了。而,表示宽缓,时间充裕的意思。
经城平阳。
【译文】
在平阳修城墙。
经楚师伐陈。
【译文】
楚军攻打陈国。
宣公九年
(公元前六百年)
经九年,春,王正月,公如齐。
【译文】
九年,春天,周历正月,宣公到齐国去。
经公至自齐。
【译文】
宣公从齐国返回,告祭祖庙。
经夏,仲孙蔑如京师。
【译文】
仲孙蔑到京城去。
经齐侯伐莱。
【译文】
齐侯攻伐莱国。
经秋,取根牟。
【译文】
秋天,鲁国占领了根牟。
经八月,腾子卒。
【译文】
八月,腾昭公去世。
经九月,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会于扈。
【译文】
九月,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在扈地会盟。
经晋荀林父帅师伐陈。
【译文】
晋国由荀林父率兵攻伐陈国。
经辛酉,晋侯黑臀卒于扈。
【译文】
辛酉日,晋侯黑臀死在扈地。
传其地,于外也。其日,未逾竟也。
【译文】
记载地点,因为他死在外地。记载日期,因为没越过国境。
经冬,十月,癸酉,卫侯郑卒。
【译文】
冬,十月癸酉日,卫成公去世。
经宋人围腾。
【译文】
宋国包围滕国。
经楚子伐郑。
【译文】
楚国攻伐郑国。
经晋却缺帅师救郑。
【译文】
晋国由却缺领兵援救郑国。
经陈杀其大夫泄治。
【译文】
陈国杀大夫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