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钞票君!(简七理财005)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投资自己】

破茧成蝶,中专生的逆袭(下)

【简七导读】

大家还记得蝴蝶薇安分享的创业日记吗?可知道蝴蝶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

看到有朋友留言,说奋斗无用,这个社会如何如何,自己身边的同事如何如何。

简七想告诉大家,你缺乏的,是你自己的信念和行动而已。

全文地址:http://www.jane7.com/portal.php?mod=view&aid=21

当你下定决心清零进入了新的世界,突然发现自己和刚入行的小白无甚区别时,你会选择咬牙厚着脸皮忍受嘲讽和白眼坚持下去,还是干脆放弃,回到那个你熟悉并且安全的世界里去?

我实在低估了清零进入新行业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公司是由几个微软和google离职出来的成员合伙创业,组织架构不完善,做的项目也相对较新。这可不像进入一个成熟的行业和公司,你会遇到一个有经验的上司带你,只需要凭模仿你就可以学得像模像样。在这家公司,不仅是我,就连这些经验丰富的合伙人们可能都要想办法学习如何去面对新的事物。而我,甚至连关联行业经验都没有。

进公司短短数周,我就已经有点要崩溃。IT行业经验严重匮乏、工作语言以英语为主带来沟通障碍,由于不是新人,大家不会像对待刚毕业的学生那样对待我,多重压力让我几乎要支撑不下去。听到的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接到的工作任务又是从来都没有完成过的,有些东西甚至在网上都寻不到踪迹。我埋头通宵加班赶出来的文档,满怀期待地交上去,然后就被扔在一边,问及反馈的时候,老板总是摇摇头。我忍不住开始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

这时有朋友挖我,力数IT行业的种种艰辛,对我这种一把年纪从头开始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表示嗤之以鼻,以高薪引诱我回到原来的行业。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回到原来的行业很简单,但是再想找到转行的良好契机和环境就太难了,这是一场艰辛的战役,但是我的对手其实不是这家公司,也不是这个全新的行业,这个对手就是我自己。

这点苦头都吃不下来,我还是那个vivian吗?

我厚着脸皮坚持了下来,但凡能找到参考资料的事情,一定做到最好,让人挑不出毛病——我断然不能在这个阶段被踢出局。找不到的,就去向同事请教。听不懂的绝不犹豫,当场就问。我变成了一个问题少年,每天向各种各样的人问十万个为什么。最后我发现,其实去向一位美国同事问问题是最好的,他是标准的技术人员,只要他有时间,就会给你特别仔细地把这件事情从头到尾讲明白,然后告诉你,他建议这个事情怎么做,为什么。凡是有他帮助的部分,我总是学得特别快,语言交流能力也在快速提升。

仅有他的帮助还不够,我总不能买断别人的工作时间。我开始疯狂搜刮各种相关的产品设计文档、方案,买了一大堆书利用上下班的时间在地铁里看,稍微掌握了一点诀窍之后,公司通知我,由于某个岗位缺人,可能需要暂时调我过去做一阵子,招到合适的人我就可以做回原来的工作。我欣然接受,于是全新的岗位,完全陌生的世界,整个从零开始的过程再次重复上演。

很快遇到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因为我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肯吃苦干活的劲头,在全球性的裁员风波中幸免于难。和几位离职的同事吃告别餐的时候,我很清楚,让我留下的原因绝对不是能力,仅仅是因为态度。能力这一课一天补不上,我的处境就会一直堪忧。

就这样战战兢兢的工作了一年多,由于我还算好用,在这家公司我跳跃在各种职位和工种上。有时我也忍不住自嘲,说自己就像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但是我也明白,这一年多下来,我确实觉得自己更适合也更喜欢做产品,而非其他。可是放眼望去,我离回到产品的岗位上似乎还遥遥无期,不仅如此,由于在每个岗位上待的时间都不够长,缺乏足够的经验积累。老板还时不时向我会表现出“我们需要更有经验的人去做产品”这样的态度,更是让人心生绝望。

怎么办?

人生哪有处处顺境的时候,顺境和逆境总是交替来临,有时候甚至说不好哪个的周期会更长一些。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它其实都是非常有趣的人生经历。最坏的结果,无非是失去一份工作,失去收入。可是换个角度想,工作总归是能找到的呀,即便暂时薪水不满意,它终归是会高起来的呀。没有经历过逆境,没有战胜过逆境里的挫败、郁闷、低落、绝望的情绪,你又如何有资格迎来顺境?这个残酷世界并不是为幸运儿准备的。

顺境时我们享受成果,逆境时我们更要面带微笑,做好一切能力范围内的准备,系好鞋带,这样才能更快的向着顺境的方向冲刺,冲破那团让人心生绝望的迷雾。冲出来了你才会发现,其实就那么一小团雾,是你看不见路途,困住自己原地转圈圈而已。

如果环境并不是你期望的成长土壤,那么多久才是真正合适的跳槽时间?

在这家公司工作一年多之后,由于公司的发展方向缺乏连贯性,产品不停进行定位更换,这和我一开始的期望严重不相符,我开始思考跳槽的可能性。在一个岗位上没有连续的经验积累意味着离职后,我不太可能找到理想中比较合适的工作。

离开很简单,但是离开之后,我想做什么,以及能够得到什么样的职位呢?

我仔细比较了市场/产品/运营/项目管理等多个职位之后发现,无论哪个职位对我来说都是难事,因为我并不具备这些职位要求的经验,即使在这个行业工作了一年多,没有任何成功案例的支撑,甚至没有得到过完整的职业训练,我的简历是没有价值的。

这么说来,我不能轻易离职,我需要在这家公司坚持到产品面市,这样,简历就不会太过苍白,并且在产品面市的整个过程中,我可以得到真实的经验累积,从而实现下一个职位的跳跃。

回到原点,我分析了各大公司招聘产品经理的要求,发现我最喜欢的产品工作需要具备以下技能:

首先要会做产品设计,必须要懂得产品设计的流程和方法;

其次要懂用户,因为设计出来的东西是要为他们提供服务的,那么我得明白他们想要什么,如何去迎合他们的需要,做出他们真正喜欢的产品;

再者还要清楚这个产品究竟怎么样能被运营出最理想的效果,如何让用户付费,如何让创造出的价值利益最大化;

最后,我还得懂得如何和程序员们沟通协调,以确保他们不会把我的设计扔回到我的脸上对我说:“你个傻子怎么设计出这种破玩意儿”,还必须要能明确的判断,他们说一个需求要开发3周,究竟是在蒙我,是真的需要3周,还是最后发现可能需要5周才能搞定。

那么,动起来吧,为了更好的未来,我开始进行有针对性的补课。产品设计的问题很好解决,我开始看书看案例,尝试自己写一个完整的产品设计,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小功能,然后丢给公司新来的负责产品的同事看,请他们指点我。

从他们那里得到的好消息是他们认为我的逻辑很强,很适合做产品设计,并且实实在在得到了经验丰富的制作人的教导,设计越做越像样子。最后他离职的时候,我的用例已经写得非常不错。空余时间我还开始看各种各样的游戏产品、互联网产品,去想它们有哪些可以参考借鉴的点,把这些点经过调整后充分使用在我做的产品设计上。

用户的需求分析,我采取了迂回的策略,在玩不同的产品的时候,尝试把自己当成普通用户去看里面的各种细节设计,和用这个产品的用户交流,去看大家提的建议和意见,甚至是骂人的部分。

时间长了,我发现同类型产品,用户的需求会有一些基础的共性,而一个产品怎么样能让用户真正喜欢,更多取决于细节的设计。只要让用户觉得易用好用,并且有持续不间断使用的理由,这个产品基本就成功了一半。

运营工作一直到我最终离职前几个月才真正接触,平时在使用其他产品的时候,自己开始尝试去解析和判断他们的运营活动的设计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活动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是我,我应该怎么做?

这种代入式和解析式的思维方式很有用,时间长了,会从几个固定的点去判断一个产品,很快就知道什么好什么不好,如何改进,对自己有什么启发。

3半年过去,最终我还是离开了这家公司,没过多久,这家公司就被另外一家后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庞大互联公司收购。在这家公司3年半里,我学会了很多,例如说学会放低自己,学会忍耐,学会在不理想的环境里自己找到生存和更有效的学习方法。最大的收获是交了一些很不错的朋友,意外的学了点英语。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能力。环境不好,你可以选择更换一个更好的环境,也可以选择改变自己,在暂时不能离开的环境里用迂回的方式尝试学习和进步。这个世界并不会为你提供一个正好一切都顺遂心愿的环境,与其失望,不如行动起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当然,我并不是劝每个人在这样的状况下都选择坚持,而是你必须想清楚,你离开了这个环境,下一个环境是否真的能有改善?如果能,那么可以选择离开,奔向更好的未来。

如果换一个地方恐怕还是如此,那么我建议谨慎频繁更换工作,太过频繁更换工作和我之前的频繁调岗一样,它不会给你带来任何有价值的经验积累。只要掌握了方法,在哪里都能学习,充其量是学多学少的问题而已。

现在流行的创业-融资-企业做大-上市路径,是你所渴望的未来吗?

一些互联网公司以火箭般的速度崛起并直奔资本市场,创始人四处路演,激情四射地讲述他们如何通过一个创意灵感发现市场机会,从而开创了一个新世界的历程。

整个行业一片沸腾,全世界都开始疯狂地创业,创业:我也要做一个可以在纳斯达克敲钟的公司!

那段时间我们最常说的笑话是:现在程序员真的太难找啦,好的在创业,不太好的?也创业去了。

当然,我也被卷进了这股浪潮中。

我被邀请加入一家公司,这家公司由几个具有很好顾问背景的人合伙投了些初始资金,想要做一些互联网类的新项目。我正好憋了三年的劲儿,一心想着要做出个像样的项目来,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很快,我们就确定要做一个和旅行相关的跨平台项目。之所以锁定这个方向,是因为旅游业每年都呈上升态势,但是好用的平台和软件却又寥寥。分析了境外出游的行为之后,我们发现其中是隐藏着商业机会的。

我们花了半年时间确认商业模式,设计产品的基础功能,制作demo,然后带着商业计划书开始各处见VC。只花了几天,我就从最开始的拘谨变得可以神采飞扬介绍项目。

VC们来来去去问的无非就是那些问题,熟悉他们的套路和打法之后,很快就能建立起条件反射。

公司是由几个合伙人投的初始资金,他们并不打算投入更多的资金去真正开发产品,因此我们止步在demo阶段,相当于拿着一个产品概念和demo开始融资。

其实这样也有机会拿到钱,应该转向寻找天使投资人,只是能拿到的资金会少一些。但是合伙人们坚持要从VC的方向获得更大的资金投入(超过两千万元人民币),同时又在出让股份的部分犹豫不决。

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也一天比一天失望。几家vc都对我们的产品非常有兴趣,希望能往下推进合作,但我们内部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总也无法达成共识。

很快,国内一个知名旅游网站抄袭了我们引以为豪的设计思路和部分UE,并且加快步伐增设了相关的栏目,我仿佛看到时间越来越紧迫,而我们坐在飘摇的小船上,总也无法越过阻挡我们的风,眼看着一点点离目标越来越远。

最后一次见到一名非常知名的VC的时候,我下了定了离开的决心,因为我又听到了团队成员在股份比例上的坚持。其实这时的我们都很清楚,其实已经没有太多的机会可以浪费。

这是我第一次在讲解项目的时候走了神,我花了几分钟快速回顾了一下这小半年的经历,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决定退出。

这小半年来,我大概明白了这样一种模式它意味着什么,只要有资金进入,创始人的股份就一定会被稀释。

假如你遇到了比较好的投资人,他们可能会让你按照既定的方向走下去,他们只是不停的给你提供各种资源和协助,最终帮助你达成目标,也帮自己获得最大的收益。

但是假如遇到一个控制欲很强并且认为自己很有权威性的投资人,而你又不是异常坚定能够坚持抗争的性格,那么搞不好就会被投资人所左右,偏离最初的方向。

一旦创始人的股份被稀释到了一定程度,存在多个股东的时候,股东们是可以通过决议否决创始人的很多东西的。

不不不,这样的游戏我不喜欢。

我坐在桌边冷眼旁观那几个还在和vc争执股份比例的合伙人,深深感觉这种创业模式的艰难。你的伙伴必须和你具有相同的思维方式,你们得是同一种人,才能确保你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能一起走得更远。

就这样,在这看似时髦的游戏里我走了一遭,知道了它到底是怎么回事,也知道了自己到底要什么。我需要的其实是一个比较单纯的小公司,规模不需要很大,大家齐心协力做好一两件事情,并且从中得到乐趣,我觉得这就够了。

你呢?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吗?

很多人看到有公司上市,创始人赚的盆满钵满名气十足,就非常向往,认为他们的成功自己可以复制。

但是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小公司出生,能活过三年的是少数,能撑到纳斯达克的更是凤毛麟角。

有理想是非常棒的,但是首先我们要先清楚地认识自我:这样的资本游戏是我真的想要的吗?我有足够的能力玩转这样的游戏模式吗?我认为我能行的产品和它的商业模式,真的能活下来并且谋求发展吗?

有些年轻人会说:哎呀我看到了一片蓝海,这个市场上没有竞争对手!这是绝佳的机会,我一定要快速进入并且扩张,占领这片蓝海,成为老大!

年轻的时候我会跟着一起激动,但是现在,我只会笑一笑,然后问他:你确定这真的是一片没有人发现的蓝海,而不是沙滩上躺着无数先烈尸体,仔细一看,发现是一个早已被证明其实没有进入价值的市场?

请所有想要创业的同学,好好想想自己到底想做什么,想得到什么,需要什么样的伙伴,如何把这件想做的事情做成一件能长久维持下去并获得发展的生意,需要什么样的资源和协助,在哪里得到它们。

想好了再出发,虽然不一定能成功,但是至少可以让你走得稍微远一点,多看一点风景。

除了工作,你的生活还剩下什么?

工作11年,回首我的人生,一片心酸。这11年来,我的生活乏善可陈。不太会做饭,倒是煮得一手好泡面;大部分不忙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工作、看书、泡网、玩游戏,偶尔打打羽毛球,基本上没有什么其他兴趣爱好。

发现这个事实的时候,我已经30岁,当场就有种活的简直太悲凉了的感觉。

恰好工作上进入了与各路VC谈判的半停滞环节,生活里突然多了大块的可用时间,我觉得该把培养兴趣爱好的事情提上日程了。

我开始在网上翻各种菜谱,学着在厨房里做饭菜、做烘焙。很意外的是,跟着菜谱学做菜的成功率竟然高达99%。我仿佛发现了一片新大陆,从此全心投入到烹饪事业中。

我把自己做的菜都拍了照传到网上作为一种纪念。照片越来越多,收到的夸奖越来越多,我的信心也越来越强,这个兴趣爱好被我很好地坚持了下来。前阵子我心血来潮作了一次统计,从零开始下厨,22个月共计做了563种食物,接近每天一种,拼接出来的照片密密麻麻很是惊人。而这个时候,我做出来的很多东西都已经像模像样,很像那么回事了。

除了把自己和家人都喂的更胖了一点之外,烹饪这件事还给我带来了什么额外的收获呢?

我和很多人从此增加了新的共同语言,大家都对我做的食物的照片垂涎不已。我开始在和客户、渠道商见面的时候带上一些包装好的自己做的小点心——它们出乎意料地很受欢迎,并且很多人隔三差五的点名要再吃某某东西,于是我额外多了很多和我的客户们见面的机会。

在以烹饪作为主要兴趣爱好的这段时间里,我还同步开发了其他的兴趣爱好:我在家里建立起了一个小型的植物园。对植物特性的了解其实非常容易,于是一整个夏天我都是在花团锦簇中度过的。我捡起了丢弃多年的钢琴,隔三差五的练一些自己特别喜欢的曲子,于是有时候在电梯里遇到楼上的邻居,他会笑着对我说啊琴弹得真不错。然后我还学着画水彩画,短短的一年时间,我就眼看着自己的作品进步越来越大,甚至开始有朋友对我说:可以送一张画给我吗?。

我这才发现原来的生活,那哪里叫生活,那只能叫活着。

两年后,我过着一种安宁的生活:植物园的成员扩大到三十多盆,我每隔几天都会花二十分钟剪枝照顾它们,有时还和它们说说话。它们则还我以枝繁叶茂,满屋芬芳;每个周末我都会做一些烘焙的点心,然后在我喜欢的沙发上愉快地喝下午茶。还经常邀请朋友来家里吃饭,淡定地变出一桌从前菜到饮料甜品全都由我一手包办的小宴席,再和她们一起看一场好看的电影,大家都很喜欢到我家来做客;我的客户们也很喜欢我,因为我不仅很努力地工作,隔三差五还总给大家带好吃的;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就画画,通常一张画下来,人就心平气和,无比愉快。

这些很棒的兴趣爱好,把我从一个焦躁不安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变成了一个稳定沉着,懂得生活,知道如何调剂自己的人。我非常感激这第一段失败的创业经历,因为虽然创业失败了,但是它却赋予了我更丰富和更完满的人生,让我不仅仅是活着,而是认识到原来这世界上有那么多细微的美好,学会珍惜和享受这些美好。

我的小植物园:

我做的小点心:

我的画:

总有人说,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全心奋斗。包括我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是如此。我们活着,但是活得毫无质量,活得毫无乐趣,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只会工作的机器人。事实上我们确实应该努力奋斗,拼命学习,但是除此之外呢?真的不能让享受美好和努力拼搏并存吗?我并不这么认为。

好的兴趣爱好不仅仅能带来生活乐趣,提升自己,甚至有时候会带来一些意外的收获。也许有人会说,享受生活会让人消磨斗志。不不,亲爱的,你只有见过什么是好的,才会为了让自己能够一直享受这种美好的东西而拼命努力,竭力踮起脚去打开那扇能看到更美世界的窗。

没有那么难,请从这个周末开始,看两个小时的书,然后给自己倒杯咖啡,吃一点美味的小点心,静静享受午后的阳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