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争夺用户心智的战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传播渠道堵塞

以广告为例。美国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6%,但广告消费占世界消费总量的57%。(你以为美国人能源消耗够奢侈了吧?可是,美国人的能源消耗才占世界总量的33%而已。)

营销思想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是过去20年最引人注目的进步之一。许多发达国家的广告量直逼美国。现在,美国广告量不足世界总量的1/3。

当然,如果说传播是一条江的话,广告就是其中的一个小支流。

再以书籍为例。美国平均每年大约出版3万本新书。年复一年,每年都有3万本新书问世。听起来好像不算多,可是你意识到了吗?你必须每天阅读24个小时,连续17年不间断,才能把一年出版的新书读完。

现在,每天发行1000种新图书。国会图书馆藏书量以每年30万种新书的速度增长。

谁能跟得上呢?

再以报纸为例。每年美国报业消耗1000多万吨油墨,也就是说,人均每年消耗94磅?1磅≈0.454千克。(大致和人均牛肉消费量持平)。

互联网

电视

广播

杂志

报纸

书籍

原有的媒体并没有被新出现的媒体所代替,但两者都因此而改变和变革。过去,广播只是一种娱乐媒体。如今,广播已经成为一个集新闻、音乐、对话为一体的媒体。仅休斯敦市就有185个频道,全美电台达12458个。没有迹象表明信息骚扰在未来不会愈演愈烈。《纽约时报》的周日版平均字数在50万左右。

问题是,普通人怎么能消化得了这么大的信息量呢?像《纽约时报》这类都市报,发行量大,周日版的字数可能高达50万字左右。以平均每分钟300个字的速度算,要通读一遍,大概要花28个小时。不但你的周日完蛋了,平常还得搭上不少时间呢。

而其中又有多少信息能传递出去呢?

再以电视为例。电视问世还不到30年,就已经成为一种影响巨大、无处不在的媒介。但广播、报纸或杂志这三种传统媒介并没有被电视所取代;相反,它们比以往更强更大。

电视容易让人上瘾,其带来的传播量非常惊人。

98%的美国家庭至少拥有一台电视。(1/3的家庭至少有两台。)

96%的家庭至少能收看4个频道。(1/3的家庭至少能收看10个频道。)

美国家庭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是7小时22分钟(平均每周约为51个小时)。

和电影一样,电视画面实际上是静态的,每秒切换30帧,也就是说,一个美国家庭平均每天大约要看79.5万张图片。

不但看图片能把我们累死,各种文件也能把我们烦死。以办公用的施乐打印机为例。目前,美国商界手头的各种文件高达3240多亿份,每年还会新增720亿份。(每年光打印费就高达40亿美元。)

光是为了美国国防部的公文流转,五角大楼的各个复印机每天就要吭哧吭哧地复印35万张纸,相当于1000本大部头的小说。

尽管美国企业大量使用个人电脑,但我们依然沉没在纸质材料的汪洋大海中。办公室文员平均每年要用掉250磅的复印纸。无纸化办公似乎还是很遥远的事情。

陆军元帅蒙哥马利(Field Marshal Mont-gomery)曾说过:“等参战国的纸用完,二战就会结束了。”

再以包装为例。一包不到0.5千克重的Total牌早餐麦片(Total Breakfast Cereal),包装上就印了1268个字。另外,还免费赠送一本大约3200字的营养手册哦!

骚扰心智的形式还有很多种。美国国会每年大概通过500部法律(这已经够糟糕的了),各个管理部门每年还要新颁布1万多部行政命令和法规。

现在的美国联邦法规有8万多页,而且还在以每年5000页的速度在增加。

在州一级,每年要提出25万多个议案,获议会通过的也有2.5万个,随后就消失在法律迷宫中了。

民众对法律的无知并非颁布这么多法令的借口,立法者的无知才是原因所在。我们那些立法者们持续不断地通过法令,数量成千上万,令人应接不暇。就算能跟得上立法的速度,你也根本记不清各个州的法律到底有什么区别。

信息汹涌而来,谁又读得了,看得了,听得了呢?

大脑就像条收费的高速公路,堵塞严重,引擎过热,不断升温,脾气也越来越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