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说NO的孩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回归童年的父母

我们应该坚持沿着自然为我们规划好的道路走下去,

永远也不要偏离这条道路。对于遵循自然规律的人,

一切都是容易的、坦直的;

对于违背自然规律的人,

则一切都犹如逆水行舟。


塞涅卡塞涅卡: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悲剧作家、雄辩家、新斯多噶主义的代表。

大多数父母在还不明白怎么回事的时候,已经担当了孩子各个发展时期的教育职责,包括婴儿、幼儿、少年以及青年等人生重要阶段。仿佛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在瞬间完成。

为人父母的技术含量

1.整天谈论孩子的母亲

一位刚参加工作的朋友告诉我,在他的办公室,坐着数位女性同事,全部已生育,于是他有机会每天旁听她们谈论自己的孩子。这些话题内容庞杂,事情琐碎,从严肃的教育到日常的母子对话,点点滴滴都不愿放过,甚至到了可笑的地步。比如,她们会把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某件事情在不同的时间段一再重复,每次描述都保持着同样的激情,生怕漏过任何细节。

这位朋友年纪尚轻,经历比较单纯,对女同事们每天育儿亲子的话题充满嘲讽之意。我告诉这位年轻的伙伴,根据推己及人的原理,一个人对自己所热爱的事情,都有着反复倾诉、回忆、琢磨的欲望。正如追求爱情的青年,最狂热的时候,也会像女同事一样,跟人反复唠叨自己爱人的事,确实有股癫狂迷醉的痴劲。

所以,女同事们一定有些他体会不到的快乐。

2.养育孩子是低技术含量的工作吗

许多人,倾向于将养育孩子看做是一件低技术含量的工作。很显然,生命的过程周而复始,家庭的组建、孩子的长大都是自然发生,好像所有过程都会自动完成。于是,大家也就毫无悬念地等待着这一切的来临,没有创造,不需动脑。

还有许多人偶尔会有些迷惑,生活中有许多快乐而有趣的事情值得去做,为什么母亲却对带孩子这件累人烦人的事情情有独钟?孩子真能给父母带来这么大的喜悦吗?做父母会像恋爱一样甜蜜吗?为什么一些父母表现得好像是操劳多于喜悦?是不是他们未把喜悦与孩子分享?抑或他们自己都无法分辨哪些是苦,哪些是乐?

其实,为人父母既不似爱情般甜蜜,也不同于艰苦的劳役,它是一份艰辛、深奥、富于乐趣、又充满挑战性的工作,当有人面对自己的孩子痛心疾首、束手无策,哀求、恐吓、引诱、说理都不起作用,孩子依旧我行我素时,而另一些父母却可以赢得孩子的尊重、热爱和追随。

对于教育学者而言,父母就是教师,他们的思想言行深刻影响着孩子,父母虽不能跟随孩子终身,却是不折不扣的终身导师,因为人们所有的根深蒂固的性格习性皆在家庭中养成。

更要命的是,虽然同为教育者,职业教师可以通过数十年周而复始的教育经历,不断改正错误、积累经验,使自己的教育水平臻于完善;但父母教育自家孩子的机会却只有一次,大多数父母在还不明白怎么回事的时候,已经担当了孩子各个发展时期的教育职责,包括婴儿、幼儿、少年以及青年等人生重要阶段。仿佛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在瞬间完成。

至于教育成果,除非时光倒流,否则是好是坏当下立现,不能后悔、不可复制。这一切足以证明,养孩子是件技术密集型,需要高智慧才能应付的工作。

当母亲们聚在一起时,看似鸡零狗碎的家长里短,其中却包含着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各种基本问题,可用经典原理解释的案例俯拾皆是。比如,“孩子被欺负却不还手,家长应该怎么办?”这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跨学科问题,难怪母亲们会如此地热衷,细心发现,其中充满着智慧的交锋、挑战的乐趣,说它是场学术讨论应该也不为过。所以,才有专家在报纸上提出三条教育建议:

(1)在高中和大学,为女学生开设有关生育孩子、护理孩子知识的选修课,为她们日后成为母亲提供知识的准备。

(2)在女性怀孕之后,直到生产之前,整个妊娠期间,孕妇应该进一步接受生孩子、养孩子、护理孩子的知识培训。

(3)母亲生下孩子后,至少享受3年产假。孩子3岁之内是其基本素质开发和发展的关键期,他在此期间奠定对于世界的基本感知和感受,所以,此期间他最需要关爱,最需要各种细心的呵护,最需要丰富的信息打开他的各种感觉器官、刺激他的各种神经细胞和相关机能的发育和发展。在此期间,如果把孩子交给老人、保姆、托儿所,无法保证孩子的基本素质得到良好的开发和成长,只有在母爱的滋润下和母性的呵护中才可能做到这一点。

以上讲到的都是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如何念叨,因为我确实很少发现父亲们聚在一起探讨这些问题。那么父亲做了些什么,父母如何分工呢?

父亲影响了孩子长远的人生观念,母亲影响了孩子待人处事的风格……在我的咨询个案中,许多情绪紧张的来访者往往有位焦虑急躁的母亲。

父母的教育分工

1.被父亲激发出来的潜能

有一个缺乏阳刚气的男人小李,大家都认为他不够坚强,如果远离家庭可能难以适应社会,不料这样的人偏偏移民去了一个靠近北极圈的国家。历时3年,居然活得充实,这期间他走完了所有新移民都曾走过的艰辛困苦的过程,并在那里取得学位,找到工作,还带回一个女儿,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普通人创造的成功。小李坦言,在最初的大半年时间里,他每晚都与父亲在网上聊天,向其报告近况,虽然远隔万里,但父亲的精神陪伴却如一股巨大的能量,灌入儿子的内心,令他获得力量和支持,在失业失学的窘迫中,熬过了北极圈的第一个严冬。

孩子的人格基座图

2.父亲的背影

为什么找父亲聊天而不是母亲,这涉及父母在传统家庭教育中的功能定位问题。在教育方面,父母的分工各不相同,给予孩子的影响也体现在人格的不同层面上。

台湾心理学家王珮玲收集整理了很多资料,归纳出父亲这一角色对于儿童的性别角色、道德、智力、成就以及社交能力与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不必否认,我们生活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男性处于强势地位,父亲是我们精神上第一个崇拜与模仿的对象。美国心理学家西斯(Heath)发现,父亲促成了孩子对自身的了解以及自我观念的形成,因此,我们的职业理想与父亲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奋斗目标,仅仅是向父亲证明自己。

如日本人所说,“我们的孩子是看着父亲的背影长大的”,即传统父亲常以伟岸背影示人,善以自身为表率,启发孩子对人生以及未来前程的思考与探索。由此也可知,对孩子而言,没有什么比父亲道德权威的崩塌更具精神摧毁性了。

一个从前的学生,叫小周,他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发现与父亲的背影有着密切关系。

小周的父亲是科学工作者,不用坐班,整天呆在家里搞课题,算早期的soho。小周看着父亲工作的背影,羡慕不已,悄悄立志,长大以后如果也可以在家工作,不用为上班上学赶早起床就好了。若干年后,他终于实现了他那并不高远的理想——天天呆在家里,还可以维持生计,因为他是自由职业者,拥有了广告策划人、自由撰稿人、企业形象咨询顾问等不同的身份。

有趣的是,在人生理想被父亲激励着的同时,小周的个性风格却也脱不了母亲的影响,平素总显现出温柔敦厚的散淡神情,一副一不小心就可能迷失自我的样子。

传统家庭中,坚强、懦弱、自制、放纵等精神品格与父亲表率皆有关联,同情、冷漠、敏感、多疑、乐观、大度等情绪体验则与母亲的气质密不可分。男孩从父亲那里模仿男子汉的气概;女孩从父亲那里学习跟异性接触和交往的经验。

很多研究证明,父爱的缺失令孩子在未来发展上丧失方向感,遇事缺少主见,依赖性强,在人际关系上有不安全感,对别人抱有警惕心,自尊心也比较低,常常表现出焦虑不安,不容易和别人相处。正如Extreme乐队在our father(《我们的父亲》)中咏叹:

“I’m in need of some one to tie my shoe,or take hold of my hand;Oh Daddy please,come watch us growing,when I become afraid will I follow into;don’t leave there’s so much that we want to know before you go.”(我需要有人为我系鞋带,牵着我的手,哦,爸爸请陪伴我成长;当我害怕时,跟随他走出困境;请不要离开父亲,在你离开之前,我还有太多需要知道。)

当生活遭遇困顿,感到身心俱疲,相信许多人都会想起父亲,希望得到父亲适时的忠告,想知道他曾走过怎样的路。

3.母亲的风格

美国心理学家波尔莱克(Pollack)经长期研究得出结论,母亲的功能在于舒缓孩子的情绪,父亲的功能在于激发孩子的情绪,使孩子在更广阔的范围上,对自我与世界展开探索。

可见,母爱令孩子遇到困难时,可以从容应对;父爱引发孩子的活力、激活孩子的意志,令其更有斗志,形成一定的精神品格。进一步说,父亲影响了孩子长远的人生观念,母亲影响了孩子待人处事的风格。这是因为,在传统家庭中,母亲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比父亲多,孩子的情感表达和情绪管理风格,较多地受到母亲的影响。所以,一些人虽然事业上吃苦耐劳意志坚定,处事待人风格却仍是犹豫和摇摆不定,这种矛盾便是父母影响留下的痕迹。

曾有位来访者剖析了自己慢性子的来由。小时候,当好脾气的母亲在家时,他进食速度极慢,吃饭时间像法国人的宴会一样漫长,因为母亲会等,实在吃不下还会把剩下的打扫干净。如果偶逢母亲出差,父亲在旁伺候,悠长的餐宴即还原为日常的进食,在父亲的严厉催促下,食物被风卷残云般一扫而光,如果吃不下,也只有强塞进肚子,不会有人帮忙,更不允许倒掉。可惜,母亲并不常出差,细嚼慢咽的绅士风范被保留下来,最后,这位朋友终于成了一个公认的、做派慢条斯理的典范。

母亲可使孩子的情绪放松,也可使孩子的情绪时刻焦虑紧张。在我咨询的个案中,许多情绪紧张的来访者往往有位焦虑急躁的母亲。

另一方面,得不到母爱的孩子在情感上则可能是残缺的,因为没有值得信赖的人为他们排解忧愁,舒缓紧张情绪,这些孩子与人交往时表现出较严重的防御和敌对,无法有效克制自己的坏脾气。与生人交往尚可掩饰,一旦朝夕相处,则常显得不可理喻,这一切,将使他(她)日后的婚姻和家庭面临严重危机。事实证明,许多离婚个案,都能在早期的不和谐亲子关系中找到原因。

4.缺乏母爱支撑的正义之举

军人郑某,自称最富正义感,好打抱不平。如果在公交汽车上看到有乘客吸烟,他会上前劝说,倘若不听,即报以老拳,同样遭到暴打的还有不愿意给老人让座,经“教育”不思悔改的乘客。这样维护社会公德显然是很有问题的。终于有天碰到了一个懂法的乘客,报警找来警察,经调解,军人最后赔偿了几百元,并被政委狠狠臭骂一顿。

习惯以暴力解决问题的人,必定来自情感不和谐的家庭。这个军人与母亲的关系极差,彼此甚至达到了互相憎恨的地步,一个人记忆中如果缺少母亲的抚慰与温情,情绪是愤怒的,情感是残缺的,因此当他自以为在主持正义时,实际上是在发泄愤怒的情绪,向人们展示的也不是什么正义之举,而是亮出了一道情感的伤痕。

5.传统家庭与新潮家庭的共同点

父母的教育分工只是相对而言,他们对孩子性格产生的不同层面的影响是互相纠缠在一起的。在传统家庭中,这些分工还较为常见,但现在的新潮家庭,女方的事业成就往往不亚于男方,“家庭主男”已不鲜见,这意味着,父亲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多。因此谁也不能说,母亲对孩子人生观的影响一定少于父亲,或孩子的待人处事的风格完全没有父亲的痕迹。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大人现在这副样子,大部分都是拜父母所赐,并在童年时期打下牢固基础,当自己做了父母,又会不知不觉影响下一代。

美国心理学家西斯经过长期跟踪研究表明,父亲与孩子的关系模式具有传承性,即某人若与自己的父亲关系良好,当他担任父亲角色时,也会与自己的下一代建立良好关系。所以,一旦为人父母,千万别忘了,父母曾经也是孩子。可别因为升级做了“长辈”,就忘了童年的老底,可能现在自以为是的长辈姿态,不过是童年记忆的折射罢了。

有能力回忆童年,对理解、教育孩子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孩子不是灌溉鲜花,而是一个伙伴向另一个伙伴传授自己的经验,意味着“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唤醒孩子的决定力量在于教育者认识自我的能力,能够不时审视自己的灵魂,没有忘了自己的过去。

父母曾经也是孩子

1.飞越幼儿园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年)是苏联当代最有名望的教育家。他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等教育专著。告诫教育者:要感到和孩子交往是种乐趣,最重要的是,要时刻不忘自己也曾是孩子。

父母曾是孩子,如果意识到这一点,家长将更容易和孩子沟通。

我的孩童记忆始于幼儿园,那时的伙伴日后大都还有联系,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大学,直至成家立业,这群人一直没有离开我的视线,就算没有直接的联系,也时不时通过别人了解到他们的近况。这些经历对别人而言算不上什么特别,对于我却有不凡的价值,因为我毫不费力就拥有了一批宝贵的长期观察样本。

三十多年时间里,我亲眼看到一群人飞越幼儿园,由小毛蛋变成急于长大的学生,青春期沦为四面楚歌的失恋者,接着又为开拓事业寝食难安,然后陆续结婚买房,直至为人父母。当人生的历程告一段落,大家再次聚首,我发现大部分人的基本性格、对人对事的反应方式,仍然让我把他们与幼儿园的样子联系起来:霸道的还是霸道、忠厚的尽管忠厚、爱管闲事的继续传播谣言、泼辣不羁的那位已经离了两次婚……

当然,这算不上什么重大发现。社会心理学有“首因效应”的概念,即在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总是最深刻的,所以伙伴们给我的第一印象永远停留在幼儿园了。更何况,精神分析学派早就得出结论,童年期形成的人格特质将会终身相随,从现在的父母看到他们童年的影子,一点都不奇怪。

不经意间,我突然意识到一个简单的事实,而它却被我遗忘多年——父母曾经也是孩子。时至今日,有些人可能仍然是孩子,还有些人可能自己是孩子而不自知,却已承担起为人父母的重任。而如果是后者的话,那么他的家庭教育状况恐怕就有些不妙了。

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其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近百年来一直对世界幼儿教育产生积极影响。蒙台梭利教育法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及潜能开发的科学教育模式,主要特点表现为:以儿童为中心;把握儿童成长的敏感期;混龄教育;丰富的教材与教具等。写了一本书,叫做《童年秘密》,书中告诫我们:“儿童心理学和儿童的教育一直是从成人的角度,而不是从儿童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因此,他们的结论必须从根本上予以重新审查。”父母教育孩子,首先应当认识自己的过去,教育应当回归到儿童生活中去。所以,做父母前不妨问自己:“我真的准备好了吗,我知道如何去准备吗?”

2.反应慢半拍的男孩

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家长如果还能记起自己的童年,会发现,孩子的每个想法、每个行为、每种心理活动,自己都曾体验和经历。反过来,每个人现在的想法、行为也都可以回溯到童年。一个来访者在他的成长报告中这样描述自己的经历。

某男孩,待在一所普通的幼儿园里,凡事慢半拍。

一次,班上组织春游,途经闹市,与他牵手同行的一个伙伴突然抽出手说要去找爸爸,接着离队而去。过了一分钟某男孩才想起向老师报告,此时,伙伴早已消失无踪,老师寻了一天才寻到。回来后,全园上下人神共愤,不为伙伴的离队,却为某男孩的失职。

这位来访者成人后,不比那时高明多少,他会在晚上临睡前猛然意识到,某人早上说的那句话原来是针对自己的,或当领导举杯很久还不知道敬酒时刻到了。

这些经历常使来访者怀疑自己智力低下,担心今后处境悲惨。随着年龄增长,他渐渐发现,自己并不是无药可救,虽然别人知道的道理,他可能不太清楚,但自己早已明白的道理,别人同样知之甚少,许多人甚至要等多年后才明白。某男逐渐认识到,从小到大发生的一系列遗憾事件与智商关系不大,究其原因,乃是天性使然。自小个性较为封闭,耽于沉思,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有着丰富细微的感知,却常常忽略外部世界的变化,当外部刺激发生,反应自然慢半拍。

这样的人其实不少,许多学生写的成长报告都提到过类似经历。

3.追忆童年,找到自我

精神分析学大师荣格荣格(1875~1961年):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因提出集体无意识和心理类型的理论,奠定心理学泰斗地位。早期曾和弗洛伊德合作,后来由于观点不同,关系破裂。说:“儿童的无意识的生活是今后一切意识生活的根基。”无意识即人们在不知不觉的时候做的事情。儿童生活对于许多人而言,记忆是模糊而遥远的,甚至已经变成空白,相对于清醒的现在,便是无意识。不能回忆并不意味着记忆丧失,就像我们可能暂时写不出某个熟悉的英语单词,但只要它出现在眼前,必定会有印象。

童年的经历虽然难以回忆,却深刻决定着成人后的行为,正所谓“从来不需回忆、永远不会忘记”。

荣格在自传里回忆自己的童年,也曾强调儿时经历对未来事业的影响。他从小即着迷神秘现象。一次,家里桌子突然自行崩裂开一条缝,令他百思不解,直到中年仍然记忆深刻。从事心理学研究后,荣格便把这种天生兴趣贯彻到研究中,将东方神秘学与西方现代精神分析学相结合,开创了独具一格的新精神分析学派。

推己及人,大家大概可以想到,自己的个性里肯定也会存在一些与众不同的成分,这些成分促使我们的行为从小到大具有某种一贯性。

这种行为的一贯性带来许多客观的结果,不过,并不总是有利的结果,但也不会朝坏的方向走得太远,关键看自己如何把握,以及时运是否眷顾。比如,性情急躁的人既可以表现为积极主动、事事争先的竞争性格,也可能因为自己的急躁、缺乏忍耐力而断送长远的前程。人生正是由这些不变的行为一贯性,以正反交替的笔触,写就了输赢成败的奇妙篇章。

4.基因遗传的奥秘

从小到大,人们某些行为的一贯性,其实就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著名心理学家陈会昌,在《幼儿心理特征与家庭教育的任务》的讲座中提到,近来实验研究表明,孩子的胆子大小,从两岁开始就已经看出区别。实验中,妈妈带着孩子到实验室,桌子中间摆着玩具,有些孩子很快地离开妈妈去玩玩具;有的孩子在10分钟的时间里一直抱着妈妈的腿,不敢离开妈妈。研究发现抑制性的孩子(害怕、胆小)在中国有20%,在美国只有10%。从生理学上分析,胆小的孩子脑颞页的脑电波的特点和胆大的孩子不一样。有些孩子从小无法无天,兴趣也特别广泛,一两岁的小孩,能很长时间专注地盯着一样东西,这些行为的一贯性,都是基因遗传的结果。

研究还证明一件有趣的事,当把孩子抱在妈妈的腿上,戴上各种测量仪,测量呼吸、心跳频率、皮肤电、皮肤汗腺分泌等指标,然后给孩子讲一个故事,讲到激动的时候,有些孩子心跳非常快,而且一直快下去,有的孩子变化就比较小。各类指标变化显著的孩子,一般富有同情心,但自我保护意识强,胆子比较小;而心跳幅度不大的孩子,往往胆子大,但对细腻情感的感受力却不敏锐。

5.庄子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年):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继承并发展老子“道法自然”观点,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为文汪洋恣肆,想象奇丽。所著有《庄子》。作为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思想被称为“老庄哲学”。对基因遗传的态度

《庄子·天运第十四章》有这么一个故事。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创始者。相传先后有三千人弟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提倡“忠恕”之道,又以为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又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拜见老子,讨论仁义。老子说:“海鸥不是天天洗白才变白,乌鸦也不是天天染黑才变黑,黑色、白色都是自然的本性,没有好坏之分。”意思是告诉孔子,不要太执著于用绝对的仁义标准来判断善恶,只有了解自然的本性,才可能发现真理。

无论从科学的角度还是哲学的角度,乌鸦并不代表恶,海鸥也并不更善,它们都是自然的造物。对待孩子,也不妨采取这种不预先设定好坏的态度。我们常常把孩子假设分为好孩子与坏孩子,标准很简单,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不听话的孩子就是坏孩子。这样的划分,往往把许多天性独立,不愿附和大人的孩子打入另册,造成教育上的失误。既然孩子的先天素质摆在这里,大人的当务之急,便是发现孩子的特点,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他们的长处得以发挥,而忙着划分好孩子和坏孩子,倒可能真把孩子“逼上梁山”,变成反抗社会的对立分子了。

6.孩子是否不可理喻

大人常苦恼,不知道孩子的小脑瓜里到底装了些什么东西,为什么那么难以琢磨,就像不可理喻的小动物。有时,大人的苦恼来自另一方向,为孩子的不懂事而灰心丧气。其实,大人不懂的部分,可能是不了解孩子生而具有的一贯天性。比如有些孩子做一件事情时,总喜欢没完没了问“愚蠢”问题,令家长不胜其烦,但实际上,这恰好体现了孩子天性中具有细心严谨的特点,可能是做研究工作的好苗子。

而有些父母认为孩子不懂事,则可能是大人与孩子的个性相反,导致行为观念上的冲突。比如,艺术气质的孩子可能不懂世事艰难,追求虚无高远的人生目标,常常把循规蹈矩、现实功利的父亲气得半死;还有一些父母,虽然自己缺乏想象力,却生了一个富于科学幻想、爱看科学探索书刊的孩子,由于父母缺乏想象力,所以常把学习成绩当作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因而觉得自己爱幻想的孩子太过怪异,无法理解。

达不到父母要求的孩子,长期冤枉挨骂,尤其是性格相反时,在日常生活中就会出现各种冲突。例如父母节奏快,孩子节奏慢;父母脾气大,孩子没有脾气;父母轻而易举完成的事情,孩子却表现得能力低下……这样的家庭,在教育上往往容易犯严重的错误。

7.巴甫利克的奇迹

现在看起来迟钝的孩子,并不会永远迟钝下去。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迟钝,是大脑发育尚未成熟的反映,当大脑小脑的控制能力成熟匹配,反应速度则可能突然变快。

巴甫利克,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著作中提到的一个孩子,在学习上被称作“思维迟钝的孩子”。同班同学已经能够把字母拼成音节并大声朗诵出来,他却连将两个字母区分开来都还要费很大的力气。同样的内容,他要学一遍又一遍,比别的孩子多两三倍的时间。一道习题,甚至最简单的一个从属关系,他都要考虑半天。但升入五年级后,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增加了一些要动手的课,给巴甫利克带来了乐趣,其中的植物课他最感兴趣。教师发现:“他的智慧就在手指尖上。”他不但能够巧妙地给果树嫁接,还提出不通过嫁接就直接培育树苗的想法,并自己建造了一个温室,培育出树苗,总结出从树的哪部分取下的枝条能活,哪部分取下的枝条不能活的经验……巴甫利克学习上的恐惧心理慢慢消失,他回答问题不用回忆书本上哪个地方写什么,而是一边回答一边思考,从他的见闻和体会观察中总结出自己的结论。几年过去后,他培育出了一些抗寒的果树品种,后来考上了农学院。

8.耐心宽容失败的孩子

其实,当年令父母伤心失望的孩子,日后创造傲人业绩的例子比比皆是,因为他们的某种一贯性在适当的时机被调动起来,使其潜在的禀赋转化为实现理想的才华。

台湾著名音乐人李宗盛以及著名漫画家朱德庸在少年时代都是差等生,他们的成绩都曾让父母无颜见人,其日后的成功很大程度得益于父母的宽容。同时,逐渐开放多元的台湾社会也为他们提供了新的舞台,避免了跌落应试独木桥的悲惨命运。因此当他们自己做了父母,对孩子往往异常宽容,善于发现孩子的美和真。

李宗盛本人就常常提起女儿的憨态,并陶醉其中,也从不为看起来不够机灵的女儿的前程担忧。他从自己的成长经历认识到,只要有自由和宽容的环境,孩子永远不会失去创造奇迹的力量。

父母理解孩子的前提就是追忆童年,了解自己,之后才能培育好孩子。等准备停当、一切就绪,剩下的就是储备耐心,耐心等待孩子的成熟,耐心宽容孩子的失败。

父母的好记性

1.推己及人的父亲

所谓“知子莫如父”,“知”的根据在于,父亲从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从前,他回忆起自己的孩提时代,也会产生类似的冲动、欲望、需要、困惑,并推断出孩子需要的心理强度和迷惑的方向,家长对自己了解越多,对孩子的判断就越准确,教育方式也就越有耐心。

成功的父亲是充满耐心的,曾听一个学生这样描述他和父亲的关系:

父亲看到上小学的儿子逃学、迟到、成绩差,除了加强必要的管束,并没有着急上火、寝食不安,因为自己小学的时候不但逃学迟到,还曾玩丢过书包;儿子跨入中学,仍不见好转,上课走神、作业应付,考试跟着失败,父亲虽忧心忡忡,却隐忍不发,没有在精神和心理上伤害孩子,因为他上完初中也就没读书了;读完中学,儿子好不容易混进一所普通职业学院,还是无所事事、无所依托。直到临近毕业,在一次工厂实习的过程中,儿子偶然了解到,原来有技术特长的人在单位上普遍受到尊重,不但可以到外面赚很多钱,找到的女朋友大多还很漂亮。这个简单而庸俗的事实虽然出现得有点迟,而且得出的人生结论也毫无诗意,却足以让儿子幡然醒悟,认识到人生的意义,从此开始奋起直追。

父亲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儿子来找他,要求学点东西,父亲告诉儿子,自己也是工作后方才努力自学,以初中学历直接考上大学,改变了人生。

2.什么叫“明心见性”

有人或许会问,这么简单的道理,父亲为什么要白等十几年,却不早点告诉孩子?其实,这正是父亲的高明之处。

如果还记得自己的童年,小时候,父母何尝没有向我们唠叨过许多简单的人生道理,但当时我们听进去了吗?虽然灌输与唠叨在教育中不可缺少,但只有亲身经历,看似简单的道理才能内化为复杂的性格和行为。

佛家讲“明心见性”,什么叫“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就是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本性,这是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需要不断启发智慧。虽然最后的成果会以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让人觉得“人生原来如此简单”,但艰辛的过程却是不容省略的。如果教育孩子仅靠灌输道理就可以完成,为人父母将不再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情。

3.存有青春期记忆的母亲

一个叫赛琪的留美学生记述了这么一个见闻。

一位美国母亲发现她的宝贝女儿恋爱了,因为最近她开始画彩妆,眼线画得很浓。这位母亲是基督徒,思想比较保守,坚决反对婚前性行为。

怎样才能既不干涉女儿的自由,又给女儿一定的指导呢?

母亲说话的方式很有技巧。她跟女儿说:“嗯,最近我从Mary的妈妈那儿听说你在约会。其实你不跟我说也没关系啦,这毕竟是你的隐私。可是,作为你的老妈,却要从别人那儿听说你在约会,你说我多没面子啊!”这么说,既表示了尊重,同时又表现出作为老妈的“委屈”。

果然,女儿听了这话,心一软,把恋爱情况一五一十全告诉了老妈。包括刚刚跟那个小男生kiss(吻)。初中就开始约会,14岁就献出初吻,似乎有点早。但母亲什么都没说,只是很酷地“哦”了一声,毕竟只是一个吻,还不是很出格,如果大惊小怪,倒容易刺激孩子的逆反心理,以后想“套”她的话就不容易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母亲记得,在她十四五岁的时候,也经常暗暗憧憬能有人kiss自己……

母亲平静地听完女儿的叙述,告诉她,自己是基督徒,而且希望女儿也能按教义的要求去做,但同时,女儿有选择自己生活和信仰的权利。关键是,做出选择时,不能牺牲自己的将来,最好还能跟妈妈商量一下。有了母亲的一番尊重和理解,相信这位宝贝女儿将会有足够的从容和自信度过自己的青春期。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谈到少年期的爱情时说:“要善于尊重和理解少年的爱情,这是成年人和少年在精神领域协调一致的重要前提……粗暴干预他人的恋爱,就像对人的心脏施行手术一样残忍。”

4.青春期怎样才能对爱不糊涂

青春期对爱的迷惘与渴望,令许多孩子感到烦恼,其实,父母也经过青春期,如果他们还残存着回忆,就应该对这个阶段的孩子特别予以关注和引导。

爱情对现代人而言,既是必需品,也是危险品。孩子拥有自由恋爱的权利,但前提是,父母对爱不糊涂,能够划出底线、告诉规则,这些底线和规则的详细内容,与父母对自己青春期的记忆和理解有着很大的关系。

比如,母亲因为早年恋爱失败,可能会禁止女儿恋爱;也可能会对女儿的恋爱给予更多成熟的建议。倘若母亲早年没有恋爱经历,可能将无法指导女儿恋爱;也有可能旁观者清,对孩子青春期的适应问题,拥有独特而理性的审视。

一些女孩,因为父母对青春期问题的回避,很早就受到男性的骚扰却无力反抗;还有一些孩子,则由于父母的过度压抑,反而比其他孩子更容易出轨。

即使上了大学,许多女生在与男生交往的过程中仍然感到迷惘,不知道与异性交往的界限在哪里,也不知道如何与男生维持适当的距离,经常造成男生的误解,或导致自己受到伤害。她们会追问为什么父母没有把规则告诉她们?其实这类父母对男女感情之事本来就不太了解,他们或是经历过于简单,或是文化程度不高,无法教导女儿应付复杂的青春期难题。

所以,苏霍姆林斯基建议,从童年、少年时期起,教育者就要在孩子心田中播下“高尚的爱情种子”,为未来的爱情做好情感上的准备。首先培养儿童的善良情感,让儿童学会关心动物、关爱他人、约束自己。特别是男孩,从他们进入集体的第一天起,就培养男孩对女孩的尊重和爱护。在尚未有追求异性的需要之前,教会他们多给予少索取,将奉献作为快乐的本源,防范今后伤害女生的事件发生。

结语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

一位父亲自诉,刚开始升级为“长辈”的一段时间,他完全遗忘了自己的童年,既然做了家长,就好像进化了,变成与孩子完全不同的生物。这种叫做家长的生物,获得了上天赋予的管教孩子的权力,于是,他开始探索权力运作的方法和秘诀,四处收集育儿宝典、参加教育培训,目标是管好孩子、让孩子听话。当然,这样做的结果是给孩子留下了阴影,这位父亲曾在两岁的孩子脸上甩过巴掌,至今想起仍觉得惭愧。

父母阅读育儿书籍十分重要,每本书绝对都有科学依据,具体方法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可在缺乏对自己了解的前提下读这些书,我坚信,即使读了,也很难灵活运用。

比如,一个内心充满权威意识的家长,在他意识到自己的权威人格之前,说得更远一些,当他记起自己的童年经验,知道权威人格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之前,将很难实施鼓励教育。因为鼓励会使孩子获得自信,一旦有了自信,孩子将会独立思考,学会自己拿主意。独立主张难免与父母的期望发生冲突,对习惯独断专行的权威型父母,这是无论如何难以接受的,最后的结果自然是放弃鼓励。

在塑造人格、培育心灵方面,家庭教育起着决定作用,重要性远胜学校。在我接触的形形色色人物中,善良、宽容、坚强、自信等品质与家庭教育紧密相连,与高学历并没有必然联系。这意味着,家长担负着孩子心理保健的任务,因为如今的教师已经逐步转变为专业的知识传播者,灵魂工程师的职责将更多的由家长承担。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雅斯贝尔斯:德国哲学家,精神病学家,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雅斯贝尔斯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描述人的存在的意义,认为人的存在有4种形式,即“此在”、一般意识或意识本身、精神、生存。他强调只有生存才是人的真正存在的形式,而唯一能达到生存的途径是显示生存,即发现人的各种可能性。他承认个人的生存和自由受到限制,但又认为通过“超越存在”的追求可达到无限和完满,并指出要想达到超越存在,只有借助非理性的内心体验以及信仰,著有《理性和生存》等。说:“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呼唤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称其为教育。”触动孩子心灵的决定力量在于教育者认识自我的能力,能够不断审视自己的灵魂,没有忘了自己的过去,在教育前,首先应该做“一棵树”,做“一朵云”,以“共同遭遇者”或伙伴的身份进入孩子的心灵世界,亲近、倾听、对话、分享,以不教之教,达到教育的高境界。所以雅斯贝尔斯才说:“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

既然为人父母、教育子女是这么高深的学问,我们有必要从更独特的视角、更深入的层面来探讨有关父母的话题,下面将就最根本的问题“什么是父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