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5章 序篇(5)

4.做一个读书笔记PPT,这需要在完成读书笔记的基础上才方便进行。把文字内容视觉化,往往也完成了你对这本书理解框架的重构,完成了你对这本书内容最后的内化过程。说到读书笔记PPT这个事情,我鼓励很多人去这么做,后来他们分享了非常多的好作品。你如果感兴趣,不妨去新浪微博关注@读书笔记PPT,下载我们学员或朋友分享的读书笔记PPT作品看看。

5.模仿作者的思维,在自己的博客或微信文章中写类似的文章,或者尝试用作者的思维推导其他的现象。如果这样的思维方式很有效,可以尝试引入自己的工作实践。

6.等有了一些心得,我就找个机会和一帮学生或者朋友聊聊,把自己看来的思想结合自己的体会再讲一遍,这是一个加深理解的非常好的办法。反正我是一有机会,就跟别人“吹牛”,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有些牛是我现学现卖的。

我觉得上面这些都是我写读书笔记的过程,不是说只有写笔记,才是做读书功课,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是怎样拆书的

很多朋友好奇我是如何坚持拆书的,先简单聊聊我自己。很多朋友不知道这个微信的运营者秋叶到底是干什么的,其实我是武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副教授,学机械,只教机械制图,在网上因为会做PPT被一些朋友称为“PPT大神”。

其实我不是什么“PPT大神”,PPT只是我的业余爱好之一,读书看世界、思考人性、研究各种营销手法,才是我业余最大的爱好。没有十几年的关于这些领域的阅读和思考积累,我是写不出拆书系列的。

一、我为什么想到拆书

我做拆书,是受到赵周老师的启发,就是提出“拆书帮”概念的赵周老师,他还写了一本好书《这样读书就够了》。

我觉得赵老师的理念有三点特别好:1.一本书并非只有通读才有收获,读明白一段就可以有大收获——这点特别适合我们碎片化学习。2.读书一定要联系自己的实际进行分析、总结和分享,这样才能真正通过读书提高自己的能力。3.好的读书方法,能把任何一本30块钱的书,读出参加三万块钱培训的效果。反之,有人读了500本书,还是苦恼为什么找不到工作。赵周老师提出一个重要的现象——现代人越来越忙,也的确越来越没有耐心看书,参加培训又太贵,有没有办法只看一小段书,也能像参加培训一样,收获到干货?

赵周老师提出的解决方案是RIA拆书读书法:1.R(reading)阅读图书片段;2.I(interpretation)拆书家引导促进;3.A(appropriation)学习者拆为己用。具体说,就是大家就一本书的一段话进行阅读和思考,然后由一个有经验的阅读者引导大家从这一段话中归纳出有效的工作思维或工作方法,变成自己可以应用在职场里面的技能,拆为己用。

赵周老师认为,必须有个“拆为己用”的环节——通过学习改变行为,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要在快速变化的职场中生存,需要的基础能力就是学习能力。

大家可以随便找一本书,小说也可以,比如赵周老师就找了一段杜拉拉向领导汇报工作的对话做案例,让大家分析杜拉拉是如何给领导汇报工作的,有没有效果?为什么她汇报的方法有效果?我们平时工作中做汇报和杜拉拉的差距在哪里?杜拉拉的汇报方式还能如何改进?我们能否在下一次工作中借鉴她的模式?

拆书家的作用就是引导大家从被动阅读转化成主动思考,我的理解是:一个好拆书家关键是有结构化提问的能力和相关专业领域的一定积累,能够帮助大家快速梳理出一段话里面的框架。

赵周老师的拆书模式还能引导大家在交流过程中碰撞出火花,然后拆书家还能引导汇总这些灵感,变成更系统的思维分享给现场所有的人,让大家拿着收获去活学活用。

由于一次只需要拆一段话,整个阅读活动可以做到定向、紧凑、高效,很适合现代职场人。

我认为拆书的方法本来就有,不过赵周老师精确提炼了“拆书”这个概念,并提出了一套可以操作和分享的方法,形成了一个活动范式——拆书帮。

赵周老师的方法帮助很多企业、学校丰富了自己的读书会活动。我认识赵周老师后,联想到我的微信“秋叶PPT”的很多读者都爱读书,微信也不能只讲PPT,毕竟没有人愿意天天看PPT,所以我就想在自己的微信导入拆书这个模式。微信的内容多样化以后,会吸引更多的订阅者,也有助于留下已有的订阅者。

同时我也希望能把这样的拆书方法分享给我们的读者,让大家也能学到一些实用好玩的读书方法,爱上阅读。

其实,我很早就是这样读书的,只是没有赵老师这么清晰,整理出一套完备的方法,我纯属误打误撞。所以我觉得与其让我来指导大家,不如让赵老师来指导大家读书,帮助大家掌握真正的自学能力。我把这个想法和赵周老师一沟通,他非常乐意来秋叶PPT主持拆书频道,他出题目,大家去微博交拆书作业。

第一期大家的热情很高,然后坚持者就少了。主持了三期后,我感觉将赵周老师的模式简单复制到微信上有些问题,于是我就亲自上阵。

从第四期开始就变成我亲自摸索,每周五分享一期拆书,没有想到这个栏目还很受欢迎,后台数据显示打开率很高,就慢慢坚持到了今天。

二、我在学习拆书的过程中发现什么问题

赵周老师的拆书法很好,但是如果移植到微信,会存在几个问题。

1.赵周老师的目的是培养可以长期合作的合格拆书家,这种拆书需要大量现场互动引导,这个在微信上操作比较困难。

2.赵周老师的拆书方法是选取一本书的精华,引导学员自己拆,然后分享。这需要学员在短时间内高度集中注意力,在微信碎片化阅读模式下,这对大家的要求太高。

3.赵周老师拆书时不在意是怎样的书,他认为只要学会拆书,所有人都可以从书中的一段话联系现实学以致用。这样做的缺点就是书的连续性不够好。于是我对赵周老师的拆书法做了很多改造,在某种意义上我用的可能已经不完全是赵周老师倡导的拆书模式,而是一种借用赵周老师品牌的创新。

我做的改造有三点:第一,选择一本书坚持拆,这样大家有连续感,有些人也会买书一起看,这样效果更好。第二,我把引导大家拆书变成我拆书给大家看,向大家展示我的思维模式,期望大家通过我的展示得到启发慢慢地自己也去思考,不强调一定要交作业。

我没有花太多心思去考虑如何引导大家互动,这样也符合微信的特点。说实话交PPT作业的人已经很多了,我都有一一回复,工作量非常大,我实际上在刻意控制交作业的量。

第三,我努力提高拆书内容和现实话题结合的趣味性,争取写得好玩一点儿,更适合碎片化阅读。

三、如何选一本书来拆

选择怎样的书来拆是一个难题,有些书特别有名,大家都看过,你拆起来会比较有共鸣,但是这样的书也许结构化程度很高,拆起来对你的学识积累要求也很高。所以我选择的标准是:

1.话题能够引发群体共鸣的,内容有一定的连续性,又容易结合现实的。像心理、营销、经济、管理模型是我觉得很适合连续拆书的方向,其实拆历史类的书也不错,不过这不是我强项。

2.书本身未必要好,最好就是那种整合型的书,书的内容不够深入,正好留下我进行发挥改造的空间。越是经典,我越不优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