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导论
1.1选题依据
1.1.1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角度,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并列的突出位置,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性别和谐与经济和谐、阶层和谐、民族和谐、区域和谐等一样,都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与内在要求。从根本上讲,和谐社会本质上就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三大矛盾全面和谐的社会。在这三对和谐关系中,人自身的和谐既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同时又是自然和谐、社会和谐的必然产物。而人的和谐根本上离不开男性和女性的关系,女性、男性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体,其和谐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前提。妇女的发展和性别平等既是性别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的基本尺度,性别不平等和两性的发展差距不仅仅是妇女权利的问题,而且也是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因素,性别和谐是实现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与内在要求。
正如社会和谐中性别和谐的重要性,社会体育参与中的性别和谐是和谐体育、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从和谐体育的角度来看,两性体育和谐发展是体育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内容和前提条件。和谐体育不仅指体育的快速、繁荣地发展,更包涵了两性体育的协调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育,必然是男女两性体育协调发展的。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增强全民体质与造福人类的系统工程。妇女群体的社会体育参与状况直接影响着这一计划的进程和质量,若妇女群体不能同男子一样广泛参与到社会体育活动中来,性别失衡的发展将成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现与社会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它不仅无法推动社会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会成为我国体育发展的巨大包袱,成为影响体育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社会体育参与中的性别差异、平等与和谐状况,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和谐体育构建的进程,决定着和谐体育目标的实现。从和谐社会角度来说,和谐社会的核心与动力是人与人的和谐,当然包括了男女两性的平等与和谐,性别和谐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社会体育参与中的性别平衡,对促使男女两性从社会发展中同等获益,对促进妇女解放和全面的发展、推动性别和谐发展均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男女两性广泛与平等地参与社会体育,不仅对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推动男女平等地从社会发展中获益、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社会体育参与中的性别和谐是和谐体育与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但在社会体育的现实发展历程中,性别平等仍然只是目标,而不是现实,社会体育发展中的性别和谐面临着许多问题与矛盾。我国社会体育自萌芽至今,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萌芽到繁荣发展的风雨历程,并走上了较为平坦的征程,在它的发展历程中遭遇了各种各样的阻力,显露着众多的问题,其中性别问题的存在与发展是颇为悠远、长久和突出的。在传统社会时期,我国妇女绝大部分时间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其社会地位低下,行为处处受到限制,很少有机会参与体育活动,这一时期社会体育发展中一直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失衡现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女性得到进一步的解放,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领域获得了更多的平等权利,获得了更多的发展,女子体育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不但竞技体育举世瞩目,而且社会体育作为社会文化活动内容之一,也得到快速发展,其中的性别平等与差异现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影响性别和谐发展的社会因素仍然存在,社会体育参与中的性别和谐仍未实现。
1.1.2目的意义
长期以来,人们总习惯于将社会体育参与中的性别差异归结为生理差别的原因,而忽视或轻视社会因素在其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及它的可变性。但随着西方社会性别理论的引入与运用,此观点引起了我们更深刻的思考。在我国社会体育发展中引入社会性别理论,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出发描述、解释其中的性别差异现象,用社会性别基本立场和观点来审视和批判社会体育发展中的性别失衡问题,不仅能够展现或说明社会体育发展中的部分问题或状况,而且使研究立足于妇女的社会体育需求与实际;不仅对社会体育的健康发展和整个体育事业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实际意义,同时对我国男女两性和谐、平等发展理论地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从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来看,可促进对社会体育参与中性别问题的认识、重视与解决,促进社会体育理论体系的完善和体育事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体育问题如何多角度、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是人们不断发现体育问题,进而不断接近体育发展规律的重要前提。本研究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和弱嵌入性理论,对社会体育发展中出现的性别差异进行研究,还有解读隐藏在其差异背后的各种文化含义,使人们不但能进一步认清妇女社会体育发展弱势的社会根源,而且还大大地扩展了妇女社会体育研究的社会、文化背景,扩展它的研究领域,丰富社会体育研究的内容,进一步完善社会体育理论体系,为体育制度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历史越是向前发展,社会就越应重视两性之间的差异——包括历史上的和今天的日趋复杂的差异,正是为了寻求平等、缩小差距,才致力于发现和认识社会体育参与中的性别差异。本研究力图透过对社会体育中性别差距的研究,为当今缩小差距、构建平等的实践服务。社会性别理论对当前社会体育发展中存在性别问题的应答,目的是明确缩小差距过程中国家、社会和个人应做的努力,防止两性不平等状况的继续发展,避免两性体育机会和权利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促进两性社会体育的平衡协调发展,进而促进整个体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从妇女发展角度来说,体育的平等参与能促进妇女进一步解放和全面发展,并对传统性别观念的改变有着显著影响。从妇女参与体育与女性地位改变的关系看,女性体育问题与妇女的进步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妇女参与体育运动的历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历程;反过来,妇女在体育中地位和权利的获得,又促进了妇女的全面发展与进步。现在,我国已完成了妇女解放的第一步:政治、法律上的平等,这是历史的重大进步,但对妇女解放来说,仅是第一步,是起始。实现文化、心理上的平等已成为时代的任务,只有包括社会体育在内的文化方面实现平等,才能进一步促进妇女解放与发展。本研究不仅对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认识体育促进妇女解放与平等的作用,对推动男女平等的观念,并向具有性别歧视特征的传统性别观念挑战、开始建构新的以男女平等为理想的性别知识文化体系等也具有重要意义。
1.2相关文献综述
1.2.1关于社会性别的研究
1.2.1.1国外社会性别研究的综述
社会性别是现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主要范畴和新概念,以社会性别为视角,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进行性别分析,在西方社会已成为一个颇具特色的研究范畴,它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对千百年来习以为常的性别问题和性别观念的变革,而且体现在一种全新看待历史、社会、文化甚至知识传统的性别视角的出现。社会性别史、妇女研究或女性主义的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西方国家开始,多年来形成了许多派别,但社会性别概念却始终是其核心的概念和基本范畴。
与生理性别相比,社会性别是一种文化构成物,是通过社会实践的作用发展而成的女性和男性之间的角色、行为、思想和感情特征方面的差别。在60年代末,社会性别概念与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几乎是同时出现的,至少从那时开始,它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而是被作为一个分析类别,并进而成为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中的一个中心概念。在前辈思想家为社会性别观念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之后,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中还有一些女性主义学者为这一思想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首先应当提出的是安·奥克利,她是最早在性别和社会性别之间做出明确划分的学者之一,她是从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托勒那里得到启发的,她认为社会性别并非生物性别的直接产物,生物性别是表示生物学意义上的男性和女性的解剖学和心理学的特点,而社会性别是社会建构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另一个对社会性别做出重要论述的是盖尔·卢宾,其最有影响的文章是“女人交易”,与奥克利略有所不同,卢宾认为,社会性别应被定义为“一种由社会强加的两性区分”,是“性别的社会关系的产物”。在对社会性别概念的论述中,不少女性主义者总是将它与权利联系在一起,舒拉米斯·费尔斯通的《性别的辩证法》就是这一论点的典型代表,它将社会性别的思考推进了一步,曾指出“社会性别的差别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这些差别是在男性占支配地位的社会中一个精心组织的体系”。在70年代,女性主义学者用“性别角色”和“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等社会学概念来加强社会性别分析的基础,来探讨各种各样的社会力量是怎样在人的一生中发挥作用,并使其形成相应的社会性别的,她们当时研究的范围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广泛的社会层面。
到20世纪80年代,女性主义理论家们开始寻求对社会性别进行更为相近的阐述,主要方法则是通过强调社会性别和阶级、种族和其他权利形式的相互联系,来分析社会性别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层面的能动性,试图将社会性别作为一种认识文化现实的分析工具,从而使其理论化。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非常多元的思想体系,里面包含了各种各样的主义、观点和立场,但正是社会性别概念的提出,使女性主义者有机会考察那些此前一直被视为是自然的和永恒不变的东西,并从新的和更多元的角度来考察妇女的地位和受压迫的根源。尽管社会性别这一概念在研究者使用中还存在千差万别,但逐渐成为妇女研究中的不可缺失的视角,弥补着以往妇女研究中存在的“性别盲点”。
今天,在西方学界被广泛运用的性别分析方法和性别理论,是以社会性别为出发点,研究和探讨女性在历史、文化和社会中处于从属地位的根源。社会性别也是切入文学、教育、心理、经济、政治、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和数学等多学科研究的视角,并在这些领域拓展了基本理论和范畴,社会性别分析方法与视角已对很多领域和学科的发展研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人类认识性别的世界里,社会性别已动摇甚至替代自然性别(sex)所构成的传统性别神话,并开始建构新的以男女平等为理想的性别知识文化体系。在人类实践领域,社会性别也逐渐转化为人类实现性别平等的行动和主张。
1.2.1.2社会性别理论在我国的研究运用
中国通过妇女解放运动和对男女平等的长期倡导,已经建立了基本的保护各种妇女权益的制度,但是在文化和观念的深层,性别歧视仍然存在,而且由此而产生的社会问题依然突出,当今许多紧迫且复杂的严峻社会问题中隐寓着深刻的社会性别意义,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为社会性别和女性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社会图景,因此社会性别和女性主义研究的发展,既是学术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呼唤。
在社会性别研究方面,中西方的差距是明显的。20世纪90年代“社会性别”这个概念才进入我国学界并开始使用。自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以来,这一概念被引入我国女性学教学和研究,并且出现在政府性文件《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中。从总体上讲,我国社会性别的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从1992年到1997年将近6年的时间,翻译和介绍社会性别概念及其内容,成为推行社会性别意识的第一个阶段。“拿来主义”几乎可以概括这一阶段女性研究对社会性别的基本态度。从1993年天津第一届妇女与发展研讨会上,“社会性别”概念的第一次正式引入,到1997年南京妇女与发展研讨会社会性别内容的讨论,几乎都是介绍和翻译西方的著作,介绍和传播西方的性别概念和探讨有关内容,即便是出版的教材,基本都是挪用了国外现成的社会性别教材的框架复制成中国的案例编写而成。自1997年至今,女性研究领域推行社会性别意识,正在从第一阶段转向第二阶段,即把社会性别概念引入社会历史与现实领域,从妇女的视角研究其社会性别结构、社会性别文化乃至社会性别制度,剖析社会性别与民族、阶级、国家、经济体制的互动关系。1998年杜芳琴女士的“中国妇女学史学科建设的理论思考”是自觉引进社会性别范畴的具有理论性和本土性的论文。此后,一大批将社会性别与本土紧密联系研究的学者与论著出现:郑新蓉、杜芳琴主编的《社会性别与妇女发展》、郑玉顺主编的《妇女与发展》、杜芳琴主编的《中国社会性别的历史文化寻踪》等等,这标志着社会性别理论在中国的研究逐步走向成熟。
在第二个阶段,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的召开和中国妇女研究会的成立极大地促进了社会性别理论的研究。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它是一个全球的妇女组织和学者相互交流、妇女/性别研究成果广泛传播、妇女/性别理论研究与妇女运动实践密切结合、相互推动的系统过程。从世妇会的筹备和召开,到后来举行的北京+5和北京+10等一系列的活动,世妇会的原则和理念得到不断强化,这些理念凝结和渗透在妇女理论研究领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性别理论的研究与发展。1999年中国妇女研究会成立,先后组织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研究活动,促进了妇女理论的交流与研究,也极大地促进了社会性别理论的发展,我国的社会性别理论本土化研究不断深入与成熟。
在社会性别研究引入中国历史和现实领域的研究中,更为关注全球视野下与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妇女就业权利、经济利益、政治参与机会、受教育程度和知识结构中的妇女角色和地位问题,即性别平等与差异的研究成果集中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三大领域,对于不同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经济状况给予了特别关照与研究,而包括社会体育的参与在内的日常生活领域的平等与差异问题,常常被视为“私人领域”而遭到忽视。
1.2.2妇女体育与性别问题的研究
1.2.2.1关于国外妇女体育与性别问题的研究
众所周知,在许多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虽然它十分强调自由、民主、平等和法律,但男女两性不平等现象仍显而易见。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妇女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女权主义运动,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妇女的地位。1966年全国妇女组织(NOW)诞生了,她们努力的目标开始实现,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70年代,女权运动开始走向世界,成为国际性运动。联合国宣布1975年为“国际妇女年”,宣布1975~1985年为“联合国妇女十年”,四次重要的妇女大会先后召开:第一次于1975年在墨西哥召开;第二次于1980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第三次于1985年在内罗毕召开;第四次于1995年在北京召开。虽然世界范围内的女权运动远未实现性别平等,但却促使全球妇女在许多领域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在体育方面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
女权运动的起始阶段,人们并未注意到体育中的不平等现象,虽然它长期而明显地存在着。以美国为例,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美国男子现代运动成长的一个关键时期,体育运动的项目和规则开始完善,体育在这一时期上层阶级男士闲暇生活中占了主要部分,然而同时期美国妇女的体育运动仍未得到普遍认可和支持。因此在这股明显发展的运动趋势中,呈现出一种微妙的非均衡状态:妇女体育运动与男子体育运动相比,发展相对滞后和不同步。妇女体育运动虽有所发展,但其活动的内容却主要是平衡、灵活和持久性的体育运动,因为此类运动项目被普遍认为可以体现和保持女性的特质。70年代后,妇女体育成为妇女运动的一个关注点。在女权主义运动的影响下,体育女权主义于70年代初在北美产生,其针对的对象主要是体育运动中的男女不平等现象和女性研究忽视的性别问题。在女权主义运动的影响下,一些国家针对妇女体育中的性别问题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条例:70年代美国相继颁布了一些法律和条例以消除对妇女的歧视和不公平的待遇,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1972年教育修正案第9条(即TITLEIX修正案)。该项法令规定不同性别的人具有同等受教育和参加体育运动、使用体育设施的权利。1984年7月6日法国颁布了《体育法》,其中第一条就明确规定:“体育活动是每个公民身体协调发展,保持健康和增强体质的重要因素,也是教育、社会文化生活的基本要素。发展体育活动受到普遍关注,参加体育活动,不论其性别、年龄、能力或社会地位如何,都是每个公民应享受的权利。”除上述国家以外,还有许多国家也在体育的发展方面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与女子体育有关的制度和法规,它对女性的体育参与权利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对于消除对妇女的歧视和偏见、促进妇女体育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在女权运动、各女子运动协会的推动下,女性体育运动逐步发展,并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到70年代后,西方妇女体育逐渐成为跨学科研究的热点,出现了一大批研究体育平等与差异的学者。如Jay J.coakley,Theberge,Susan J.Birrell,Ann Hall,Karla A.Henderson,M.Deboran Bialeschk,Susan M.Shaw,Valeria J.Freysinger等,她们的研究各有重点:体育运动中性别角色与心理的变量研究,性别文化的驱动力问题,性别意识形态问题等。在这些学者的不断努力下,体育中性别问题的研究硕果累累,逐渐走向成熟,其一,范围不断扩展,研究对象从运动员扩大到了教练员和管理人员,研究内容从运动内容、形式到运动目的、感受等的性别差异,从专业运动中的性别问题到体育休闲中的差距等;其二,研究运用的理论更加丰富,理论层次不断加深,有体育学科分支的、女权主义的、文化批判主义的及马克思妇女理论等,研究的层次从非理论性的一般调查上升到了理性的、批判性的分析等等。体育中性别差异的研究已从对男女生物差异构造归同的探讨,到男女差异社会化结果的分析,男女性别差异的文化研究等,使妇女体育的研究经历了从生理上两性的差异到文化上两性差异研究的发展过程。
1.2.2.2国内妇女社会体育与性别差异的研究现状
根据文献检索,共检索到传统社会时期妇女体育的文章17篇,现当代妇女社会体育方面的期刊论文66篇。关于妇女体育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走向:一是对妇女体育发展的历史回顾,分析传统社会时期妇女体育发展、特点及社会背景等,追寻理论基础;二是现状的研究,主要对当前妇女社会体育发展的现状、出现的问题等进行分析研究。
(1)传统社会时期妇女体育的历史回顾研究
研究传统社会时期体育历史的书籍、文章众多,但专门以妇女体育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却很少,关于这一时期妇女体育活动的记载,大都零散地分布于卷帙浩瀚的典籍当中,且多是寥寥几笔的勾勒,可查到的文章仅有17篇。
①妇女体育发展原因的研究
对古代妇女体育发展原因探究的有黄健的“唐代女子体育的兴盛及其原因”、刘芳梅的“试论我国唐代女子体育活动的特点及其原因”、张琴的“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妇女体育活动”等,这些文章从主客观方面对妇女体育活动发展的原因进行了探究,黄健和刘芳梅认为经济繁荣、社会秩序的安定、封建礼教纲常束缚的减弱、审美观念的变化、民间节日等促进了唐朝妇女体育的发展。张琴认为古代妇女体育的发展主要是古代民间节日的促进,再是封建帝王后妃的有意组织和达官贵人娱乐的需要,也是妇女自发活动的结果。以上研究大多把妇女体育放在社会大背景下进行研究,并与社会性别文化有了一定的联结。对近代妇女体育发展原因进行研究的有郑志林的“略论我国近代女子体育的兴起”、王玉立的“中国近代女子体育的兴起与发展”、夏晓陵的“中国近代女子体育与近代妇女运动”等。这些文章多把妇女体育发展的原因归结为妇女运动、新文化运动等,把近代妇女体育的发展与妇女解放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重点在于相互的促进作用。
②妇女体育内容、体育思想的研究
对古代妇女体育项目进行研究的是林琳的“古代妇女蹴鞠运动”、李薇的“宋代女子体育项目及其特点”等,文章以丰富翔实的资料,考证了古代妇女蹴鞠、秋千等项目的开展情况。而近代少有对妇女体育项目发展的专门研究,仅在近代体育史书中略有提及。对近代妇女体育思想进行研究的是王玉立的“蔡元培的妇女体育思想”和“蔡元培的女子体育观及历史地位”,王玉立认为蔡元培妇女体育思想是一定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与发展起来的,蔡元培从妇女与民族的发展与竞争的关系,从德、智、体全面发展和尚武的角度来认识与提倡妇女体育的,其体育思想对于妇女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2)关于现当代妇女社会体育参与与性别差异的研究
对现当代妇女社会体育进行专门研究的论文较多,共查询到66篇,这些文章研究的内容比较集中,多是对妇女社会体育现状的调研,而且对象主要是中老年妇女和职业妇女。专门以社会体育参与中性别差异为研究对象的文章较少,仅查到5篇。
①对中老年妇女、职业妇女社会体育活动的调研
郑文玲的“内陆城镇中老年妇女体育健身现状的调查与研究”、王景亮“西安市中老年妇女体育健身活动现状调查”等从参加项目、锻炼时间、锻炼场所到健身观念等方面入手,研究中老年妇女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及主要制约因素,认为中老年妇女是妇女体育的主要参与者,锻炼动机主要来源于生理方面的需要,内容主要是散步、慢跑、武术、羽毛球等,场所主要是家周围的空场地及单位场所,家务繁重、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是影响参与的主要因素等。王景亮的“西安市不同职业妇女体育健身现状调查”、黎莎的“我国职业妇女健身观念的社会学分析”、卢元镇“北京市城区四种不同职业已婚妇女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的研究”等对我国职业妇女体育现状及动机、制约因素等进行了研究,认为职业妇女的体育行为与体育态度之间存在背离倾向,工作太忙、家务繁重、没有时间是影响职业妇女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等。
②社会体育参与中性别差异的研究
近几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关注社会体育中的性别差异问题,一些研究成果也陆续出现。吴绪东的“河南省不同性别人口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一文,对河南省体育人口的数量、性别结构、锻炼项目、锻炼需求等状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体育人口较低,男性体育人口大于女性体育人口,时间问题是制约其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徐箐、肖焕禹的“从上海市体育人口的性别结构透视其妇女体育的开展”研究结果为,在上海市体育人口中,女性体育人口大大低于男性体育人口,其主要的制约因素是妇女在社会中的多重角色、体育人文环境、经济状况、体育观念和场地设施等。孟凡强的“我国体育人口性别结构的社会学分析”一文对我国体育人口性别结构加以分析、研究,认为造成我国体育人口性别结构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性别角色的差异、现代社会职业生活、已婚妇女家庭生活、宗教与民间习俗、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等。这些论文对妇女社会体育参与的弱势开始关注,并对社会体育中的性别差异给予了一定的重视。
从以上的文献回顾来看,近几年来,妇女体育成为体育社会学关注的热点之一,并且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扩展,有关妇女社会体育的学术研究成果丰硕,在理论上和实证上都有所创新,并存在以下特点:虽然对于传统社会时期妇女体育研究的文献不多,但研究的内容比较广泛,涉及到体育项目、发展原因、体育思想等方面,而且注重了研究对象与社会历史背景的联系,并对性别文化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但由于史料记载有限,对其研究不是很系统,也缺乏整体性的把握。现当代妇女社会体育研究的文章较多,研究内容较为集中,多是对中老年和职业妇女体育参与的目的、项目等进行调研,从而使我们对当前妇女社会体育活动现状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但由于缺乏从多角度、多学科对其进行全面研究,使我们对其发展背景、趋势的认识等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专门对社会体育参与中性别问题研究的文章较少,而且多局限在参与现状比较方面,而缺乏具体对策性的研究。以上研究成果既开阔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又留下了足够的研究空间。
1.3研究方法、思路、框架、视角与理论基础
1.3.1研究方法
本论文综合运用了社会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知识,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
1.3.1.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阅读了《妇女学和妇女史的本土探索》、《女性与社会发展》、《社会性别与发展译文集》、《中国历史中的妇女与性别》等30余本有关社会性别与妇女发展理论的书籍与文章,查阅了有关妇女体育与性别差异的论文100余篇。另外,还从中国大众体育网和国家体育总局网上查阅了大量网上资料。通过了解前人的研究,开阔了思路,丰富了研究资料,为本研究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1.3.1.2问卷调查法
为了解当代学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性别差异状况,采用了问卷调查方法,针对以下内容进行调查:学校体育隐性课程中师生互动、教师期望等方面的性别差异。目的是探究当前学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性别差异及其对男女两性社会体育参与的不同影响。问卷主要包括体育教师性别倾向问卷和相应的专家效度调查问卷。为保证问卷的质量,将问卷呈送8位有关专家进行效度检验,在充分参考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补充与修订了问卷。共发放体育教师性别倾向问卷300份,收回286份,问卷回收率95%,有效275份,有效率为96.1%。
1.3.1.3专家访谈法
通过与2位体育社会学、2位女性学专家、1位心理学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和电话访谈,征求她们对本论文的意见和建议,访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释妇女社会体育参与与社会性别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是对文献法和调查法的有效补充。
1.3.1.4比较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是本文贯穿始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已得资料的分析,运用横向和纵向比较相结合的原则,对不同历史时期社会体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性别差异及社会性别制约因素等进行比较分析,对认识社会体育中参与中性别差异的变化,把握社会体育参与中性别平等与差异的发展提供了有力论据。
1.3.1.5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调查所得数据以及其他相关数据性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
1.3.2研究思路、框架、视角与理论基础
1.3.2.1研究思路与框架
本文对社会体育参与中的妇女与性别差异的研究,基本上是以纵向和横向两条主线展开的。纵向研究以社会性别关系的历史演变作为线索和划分研究时段的依据,论述了传统社会时期、计划经济时期和社会转型三个时期社会体育参与中妇女与性别差异状况;横向研究对每一历史时期妇女社会体育参与的社会背景、妇女社会体育参与概况、社会体育参与中性别差异的表现、产生与存在的社会因素、平等状况等几个因素展开论述,并根据其中的历史经验与启示,提出了构建社会体育参与中性别平等的策略。
1.3.2.2研究的视角:社会性别视角
本研究采用社会性别的研究视角,运用社会学、心理学以及史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社会性别的变迁和妇女社会体育参与的关系。社会性别最初基于男女的生理差别,后来变得制度化,就把男女关系分为等级层次,变成一个处于优势支配弱势的权力关系,并由此影响着妇女社会体育的发展。分析社会性别的变迁对妇女社会体育发展的影响,是为了说明社会体育发展中由社会性别造成的两性不平等与差距是可以改变的。社会性别研究的出发点是揭示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不平等的性别关系,揭示社会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状况,揭露性别不平等背后的制度性和结构性因素,也就是说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中哪些因素造成和影响了性别不平等的形成。在揭示性别不平等状况的基础上,社会性别研究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分析性别不平等产生的原因,特别是要发现性别不平等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之间的联系,分析性别不平等与差异产生和得以延续的社会机制。妇女社会体育参与研究中引入社会性别视角的分析,重视作为社会现象和行为的最重要的解释变量——性别因素的作用,把社会文化、经济、教育作为媒介,探讨在社会体育活动中,这个因素如何规范着妇女的思想,影响着妇女的活动,确定了妇女群体在社会体育发展中的位置,造成了与男性社会体育参与之间差异的。
1.3.2.3研究理论基础
(1)社会性别理论
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社会性别理论对妇女运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很快成为女性主义的基本方法,为妇女学的存在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女性主义学术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同时极大地促进了有关妇女发展的政策和实践。社会性别理论在其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已经成为西方学术的一个重要范畴,成为国际妇女运动中的重要理论。社会性别理论以强调男女两性社会差异为主要内容,在肯定男女两性的生物学差异的基础上,强调他们的社会特征与角色,强调社会文化对性别差异的影响,强调他们的社会特征与角色,该理论认为,妇女扮演的性别角色并非都由女性的生理所决定的,是与生俱来的恒定事实。社会性别是特定文化中形成的性别规范、性别角色及两性的行为方式,是后天文化习俗影响的结果,而且因时间、民族地域而异,因此社会性别理论从揭示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的复杂关系入手,打破了性别决定论的神话,对传统的性别观念发起了挑战。社会性别理论反对孤立的研究女性和女性问题,同时也反对把女性视为男性的对立面,它认为考察认识妇女问题时,将其置于男女两性的社会角色和权力结构之中,在对其性别文化、性别制度和性别结构的分析过程中,我们既可以观察到两性之间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同时也可以看到两性受到的不同限制和制约,从而有助于两性共同反思传统性别规范对于自身发展的束缚,有助于两性汇集成反传统性别文化的合力。女性主义致力于把性别分析运用于发展,注重研究具体政策或项目对于两性产生的不同结果,并致力于消除发展中的不平等和歧视。从1997年至今,社会性别理论在中国得到了真正的发展,社会性别概念被引入了我国的历史与现实领域,从事妇女理论研究的学者们开始运用社会性别概念研究女性问题,研究社会性别结构,社会性别文化乃至社会性别制度,分析社会关系与民族、阶级、国家及经济体制的互动关系,由此推动了妇女理论研究的深入。
社会性别这一概念和理论是在女性主义理论发展的过程中被挖掘和制造出来的。它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普及而被社会所认识和发展,在社会性别方面的流派主要有两种:本质论和社会建构论。社会性别的本质论又被分为生物本质论和文化本质论两种。生物本质论是指社会性别被假设成为一种“自然”现象,认为性别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而且这种性别差异是生物决定的,是本质的、普遍的。在主流心理学中,生物决定论广泛见于心理分析理论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将男性与男性的生理解剖作为人类的标准,女性与女性的生理解剖被看作是对这个标准的偏离,在他看来,男性的优势、女性的劣势及人格的形成均是生理结构造成的,生理即命运。帕森斯的性别角色理论是本质主义的,他认为,性别角色是固定的和二分的,因而也是分离的和彼此对立的,男性是工具倾向的,女性是表达倾向的。帕森斯的性别角色理论为区分男性与女性的活动领域提供了基础。文化本质论主要体现在文化女性主义理论中,它强调女性文化,认为性别的差异不在于生物学的区别,而在于早期生活所受到的教养,来源于婴孩与童年时期的经验——母亲与婴孩之间的联系及父亲在早期亲子关系中的相对缺失。
随着女性主义理论的不断发展,社会性别的本质论面临的困境受到更多的关注,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与批判,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是本质论的普适问题;第二,本质论的性别政治问题;第三,本质论的男性中心主义问题;第四,本质论的方法论问题。社会性别建构论否认本质的、固定的或普遍的说法,强调每个人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的特殊性。社会建构论者亨德森指出:“社会性别的意义是社会的建构的,我们中的每一分子均被纳入这种建构,因此社会性别是指一系列社会建构的关系,它产生并再现于人们的行动中。”【1】社会性别是社会建构的产物,正是在这意义上,社会建构论者威斯特(West,C.)指出:“人不是拥有性别,而是塑造性别。”【2】当代女性主义对于社会性别理解从本质论向社会建构论转变,对于社会性别的理论与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它将社会性别看作是一种社会的建构物,可以促使人们更为关注“差异的社会性别”的建构中所隐含的文化意义;第二,它包容了女性经验的多样性,并将情境作为多元性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强调在社会情境中理解社会性别,认为应将女性放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情境中。它认为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环境必然产生不同的社会性别构建,因此应将对女性的理解嵌入到具体的政治框架中,应将种族、阶级、民族、性别等与女性的理解放在一起;第三,它倡导多元性思维。它不仅关注社会性别之间的差异,而且关注女性的社会地位、阶级、文化的差异,突出差异性和多元性是社会性别建构论的一个重要特点,这种多元论使社会性别研究能够包容复杂性和矛盾性,促进对女性生活的深入而正确的把握。
本文的研究运用了社会性别的建构理论,在研究中承认社会体育参与中的性别平等与差异是在生理性别差异的基础上社会建构的结果,而不是本质的,尽量地包容多阶层、阶级社会体育参与性别问题的多样性,并把它们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考察,认同性别内的差异是同时存在的。
(2)弱嵌入性理论
1985年美国的新经济学家格兰诺维特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了“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一文,从嵌入性的角度出发对交易成本经济学提出了批评,后来他在“经济社会学的解释性问题”一文中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释。格兰诺维特提出的嵌入性概念是一种弱嵌入性概念,它不同于强嵌入性和零嵌入性概念,一方面它承认经济嵌入于社会关系之中,另一方面它还承认经济过程的自主性,即一方面指出了结构对行动者的制约,另一方面又不把行动者当成行动的奴隶。格兰诺维特的弱嵌入性概念既反对社会化不足的概念,也反对过度社会化的概念,并对嵌入性做了发挥,认为嵌入性可分为两种:一是关系性嵌入,即经济行动者是嵌入于其所在的关系网络中并受其影响和决定的;二是结构性嵌入,在更宏大层面上,行为者们所构成的关系网络是嵌入于由其构成的社会结构之中,并受到来自社会结构的文化、价值因素的影响或决定。
弱嵌入性理论从开始的关注于人的经济行为到逐渐被运用到其他社会学现象的分析中,将社会行为嵌入到其具体所在的社会关系中和社会背景下,使分析更有实际意义。中国社会的多元化,其中包括我国社会性别非同质性趋势越来越显著,有的学者开始将此理论运用到妇女研究中来。面对当今纷繁多元的中国妇女状况,孟宪范主编的《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一书,是根据格兰诺维特的“弱嵌入性”概念及结构化理论分析了当代社会性别关系多元化趋势。本书提出应重视女性研究“去社会性”的危险倾向,主张将性别问题嵌入社会关系系统中思考,描述和揭示了社会变革时期不同妇女群体的生存状况。作者在书中特别介绍了格兰诺维特的“弱嵌入性”理论,认为在现实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系统中,“弱嵌入性”具有普适性。“弱嵌入性”理论对于思考妇女研究的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需要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大系统中关注妇女和社会性别,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女性相比,中国妇女有其同为妇女的共同性,也有处于社会文化制度下的差异性,因此在关注有别于男子的共同性的同时,也要避免对中国妇女社会体育参与研究时以普遍性代替多样性、以共同性代替特殊性。本研究注重社会历史背景、影响及变化,并将妇女社会体育发展、社会体育参与中的性别差异放到与阶级、阶层等概念交叉的网络关系中去考察其发展,以期获得更客观与全面的认识。
注释:
【1】 Henderson,.A.(1994).Perspectives on analyzing gender,women,and leisur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26(2).121
【2】 Bohan,J.S.(1997).“Regarding Gender:Essentialism,Constructionism,and Feminist Psychology.”In M.M.Gergen&S.N.Davis(Ed.),Toward an psychology of gender(p35).New Y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