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5 北京奥运文化遗产的特征

熊晓正教授等人认为,奥运遗产具有以下独特之处:有形性与无形性的统一,特殊性与普适性的统一,体育性与超体育性的统一,专属性与公益性的统一熊晓正,王润斌. 对北京奥运会“独特遗产”的理解—实现“跟着讲”向“接着讲”的跨越[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10):5.。谭琳认为,“北京奥运遗产”这一复杂的综合体具有如下3个主要特征:多种存在形式;多重覆盖范围;多样价值体系熊晓正,王润斌. 对北京奥运会“独特遗产”的理解—实现“跟着讲”向“接着讲”的跨越[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10):5.。倪依克等在研究中将北京奥运遗产的特点总结为,体育性和超体育性,有形性与无形性,本土化与全球化,传统、现代与未来——“一份具有持久影响的遗产,既要有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要有现代社会变迁的烙印,还要有面对未来的发展空间”倪依克,曹月勇. 从2008年北京奥运遗产展望广州2010年亚运遗产仁[J]体育学刊,2009(10):14-19.

上述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奥运文化遗产特点的分析,虽然对北京奥运文化遗产的特点也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但对“北京”性的特征分析比较欠缺。我们认为,北京奥运文化遗产,一方面具有一般奥运会文化遗产的普遍性特征;另一方面它还具有其“北京”性的“独一无二性”。

5.1 北京奥运文化遗产人文价值取向的统一

5.1.1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在人文精神上的统一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文化意义的理论命题和行动目标,它体现了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融先进科学技术、生态伦理和文化精神于一体的综合价值取向和整体的实践战略。“绿色奥运体现的是当代人类发展中生态伦理学价值取向,科技奥运所体现的是当代科技发展的技术功能价值取向,而人文奥运所体现的是最基础的精神价值取向”,袁懋栓. 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文奥运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27-228.三者看似相对独立关系,实则辩证统一,共同构成了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体。在“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者之间的关系中,“人文奥运”对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最内在、最基础的价值取向和理念基点,它既包括“绿色奥运”和“科技奥运”,又是“绿色奥运”和“科技奥运”的升华。

其一,“所谓‘人文’就是人所创造的文化世界及其所体现的文化精神、价值取向,是根据人的内在需要与外部世界的客观规律有目的地创造出来的人的世界,是主观精神和客观世界、社会时代的发展与历史人文传承相统一的人与文化构成的世界。因此,不仅是精神性的价值和意识构成了人文文化和渗透着人的精神,而且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性的世界也成为了人类对外在世界认识的客观规律的精神和意识的载体,也是以物质性的形式承载着人类有目的的认识世界和创造世界的文化精神。”不管是“绿色奥运”还是“科技奥运”都是从不同的领域,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展现了我们“以人为本”营造更环保的奥运环境,更高效服务于北京奥运会的人文价值取向。

其二,北京2008年奥运会提出“人文奥运”理念,既挖掘了奥林匹克主义的哲学文化内涵,又拓展了奥林匹克运动普适性的外延。“人文奥运”倡导通过体育运动与教育和文化的结合,促进人的和谐发展,进而促进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谐社会的建立。“‘人文奥运’是以人为本的奥运,它在竞技运动严重异化的当代体坛,竭力主张:屏蔽政治和金钱的影响,充分尊重运动员的主体地位,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提供实实在在的保障,从而激发其潜能,体现竞技的真谛。”孙葆丽.“人文奥运”的无形遗产[J].领导文萃,2008(3):21.“人文奥运”理念和人文价值取向,紧紧抓住了人类主观认知的内在尺度与客观世界规律性变化的外在尺度之间的切合点,弥补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裂缝,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5.1.2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在人文精神上的统一

第一,两者都强调“身心合一”。中国古代先秦时代的“六艺之教”作为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来源,深刻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深远。“孔子的教育以人格养成为中心,孔子把人格教育分成3个层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雍也》)这是一种达到感悟的境界。孔子同时还提出一个命题:“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里说的“艺”包含着射,主要指竞技、游戏体育这一类,其中主要包括射和御。德国著名的美学家席勒在审美教育里提到:“人类最高的境界是心灵和身体的互动,心身合一就是游戏的最高境界。”孔子说的“艺”也是“心身合一”的最高境界袁济喜. 从传统的“六艺之教”看今日人文奥运[EB/OL]. 中国网http://www.china.com. cn/sport/txt/2006-10/30/content_7290417.htm.

第二,两者都注重“以人为本”。《论语·述而》有言,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些都与《奥林匹克宪章》提出的“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的思想不谋而合。奥林匹克主义作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哲学基础,把人的和谐全面发展、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通过体育运动的形式与维护社会和平的崇高使命紧密融合在一起,体现融个体、群体与整个人类社会于一体的综合人文价值取向。两者都突出了“以人为本”,将人格培养作为核心,重在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一致性。

5.2 北京奥运文化遗产表现形式的复杂性与系统性的统一

5.2.1 存在形式的多样性

东方文明的博大精深和西方文明的勇于创新共同决定了北京奥运文化遗产的存在形式的多样性。北京奥运文化遗产的存在形式主要有:运动成绩的记录、新的体育运动技术、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与奥运相关的主题、理念、口号、政策及档案文献,奖牌、奖杯、吉祥物、宣传画、视频资料等纪念品,奥林匹克揭示的人性中的竞争、奋发、力量及其所倡导的和平、平等、博爱等精神,还有中国人的国民心态变化和国民素养的变化。

5.2.2 价值范畴的交互性

北京奥运文化遗产在价值范畴的归类上有有形与无形、体育与非体育、国内性与国际性的之分,实则相互交织、相互包含、难以区分。

5.2.3 涉及领域的广泛性

北京奥运文化遗产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态,社会等众多领域,牵涉到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关乎到人类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是跨种族、跨地域、跨文化交流的文化结晶。尽管北京奥运文化遗产具有表现形式的复杂性,但具有一个完整的系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