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设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转变交互设计思维

想要做出一个好的移动应用,除了参照前面所说的几点,以及在应用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用心设计外,采取不同于PC设计的思维也是一个应用能否成功的关键。

有很多移动应用的产生是因为其本身有非常成熟的PC端业务。有许多设计师也是从PC端设计转移到移动端设计的。但是,千万不要认为移动应用的设计与PC端的设计是一样的。

当然,两者在设计方法论上是类似的,要有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从用户的核心价值、目标和用户的特征出发来思考设计,有自己的设计原则,关注产品内容的组织,提供符合用户期望的信息架构,使用用户熟悉和高效的导航操作,以及进行有趣的细节设计。

但是,如果移动应用在业务功能、设计的操作模式上全部复制PC应用,必定较难取得成功。移动端的设计与PC端的设计有较大的不同,具体表现在下述的几个方面。

移动应用多样化的使用情景

很明显,PC用户的使用情景都是以坐在电脑前为主,用户与所处环境的互动较小。移动应用的情景则非常复杂,包括情景特征、用户的姿态、网络特征、使用时间,等等,这都对设计产生了较大影响。目前在手机上也早已有了一些简单的应用考虑了这些问题,比如通过传感器来感知环境的亮度、声音嘈杂度等,来给用户提供特定的手机设置(是否需要自动设定大音量,或者是否需要自动设定振动等)。

在移动情景下,各种环境因素带来的复杂特性都会给设计带来挑战,那么在当前的应用设计时,该如何考虑情景对设计的影响呢?用户使用应用的具体情景肯定不止一个,而是多样化的。那我们需要抽象出最主要的情景,并据此来进行设计。

我们可以考虑三种主要的情景:休闲中、等候中和忙碌中。

休闲中:许多用户会坐在家里或者咖啡厅的沙发上,很悠闲地使用手机。这时的网络状态较好,用户的心情也较放松,姿态也轻松,有长时间使用应用的可能性。

等候中:许多用户会在等候公交车或者上厕所这么短暂的时间内使用手机。这时的应用使用很容易中断,网络也不一定好用,用户的使用时间很短暂,任务需要被分解得更简单,并且能够保存状态等。

忙碌中:许多用户旅行在外,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也会使用手机。这时手机的电量使用情况、网络的连接状态都值得考虑。可能应用设有离线状态也是很必要的。另外用户也有可能同时在做多种事情,需要考虑操作对象的大小等。

以上简化了情景对移动设计的影响,如何更进一步地思考情景对设计的影响,请参见第2章“特征”中的内容阐述。

移动设备与PC不一样的物理和交互特征

从物理和交互特性上来说,二者有很大不同。

PC是固定的,不需要考虑是否会耗光电量;移动端要考虑的因素比PC多很多。用户每次拿着手机出门时,还要看一眼电量是不是足够,是不是需要省着点用。

PC的显示屏幕也越来越大,可以一次呈现足够数量的信息,很方便地处理手头的工作;手机屏幕则较小,展示的信息有限,一屏只能处理一件事情。

PC上一旦联网成功后,网络就会相对稳定;而移动基站的通信特点和覆盖情况都会影响网络的稳定性。PC的带宽较大;而手机网速在2G下就慢得可怜。PC用户在缴费后,不需要再考虑流量的问题;而移动用户由于流量包月的原因,不得不在月末小心翼翼地使用移动应用。PC端还没有多少传感器的应用;而在移动端有许多有趣的传感器技术来增强手机的能力,并能成为设计师们的利器。

在PC的条件下,用户可以使用键盘舒服地输入信息,用鼠标来精确地指向被操作的对象。鼠标的直接操作配合键盘的快捷方式,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整合模式;在移动端则是以手势为基础的设计,手势的输入更自然,但是精度不高。在小屏幕中,通过手势进行编辑等操作则较为不便。

对手机物理特征的研究能给应用的体验带来较大的提升,那从设计的角度应该如何系统地来思考这些问题?在第2章“特征”中,我们将详细阐述哪些移动特征会对应用设计产生影响。

移动设备端操作与PC端操作的差异

小而美的移动应用框架

不管PC还是移动应用,信息架构的设计都是需要被首要考虑的。信息架构的组织方式都是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聚类的,对信息架构的深度与广度的权衡也是设计师们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在PC上思考问题的方式,在移动设备上并不一定适用。移动设备的设计受屏幕大小的限制,在移动设备上呈现的信息有限,广度不能太大;移动设备的碎片化使用时间也导致了信息架构的深度不能太深。

在Web设计上,常用的导航架构主要有横栏标签形式和竖栏标签形式。而在移动应用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导航框架的使用,有宫格式、标签式、列表式、导航式,还有现在很流行的抽屉式、点聚式等。那为什么要采用其中的一种呢?这需要设计师们对所有的内容对象进行分析,内容对用户需求的优先级不同就会导致采用不同的导航架构,具体如何来选择导航架构、如何来设计内容的深广度,请参见第4章“框架”中关于移动应用框架设计的相关内容。

海量屏幕尺寸下的用户体验

在Web设计中,最近这两年才有设计师提出响应式设计的概念来适配多个屏幕的设计,而它的目的是想要通过一套设计来涵盖手机、平板与PC的屏幕,提供一套体验系统。而这与手机应用的适配还存在着较大的不同,手机应用的适配是根据手机屏幕的多样性,对手机的屏幕宽度与高度进行满屏适配的方案,适配会对应用中的图片、文字排列、内容数量等进行适配。

相比iPhone4,iPhone5的手机屏幕的高度变得更大,因此,应用内的所有页面的高度都需要再适配一下,以适应新屏幕的需求。而Android手机则面临着更为繁重的适配工作,不同型号的Android手机的屏幕分辨率与像素密度都有非常大的差异,这需要设计师更多从适配的角度来思考设计,使应用能适配更多型号的手机,具体的适配设计方法与响应式设计请参见第7章“适配”的相关内容。

发掘意想不到的产品创意

经过多年在Web端产品设计的经验累积,很多企业及其设计师目前已经有了一整套的设计模式,这些设计模式(组件)是抽象出来的交互方式,可以运用到不同网站设计中。

而在移动应用的设计过程中,应以移动的思路开始设计,一定要批判性地去接受PC设计过程中形成的设计经验。因为移动情景不同于PC,在移动情景下,设计模式在PC中的优势可能不复存在,甚至优势可能变成了劣势。因此,我们在设计移动应用时,要反思并改进PC端的设计模式,使其能符合移动应用的思维逻辑。

在进行反思及移动设计模式再创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掌握一些启发设计思路的基本方法。在以前传统的工业设计中常用的创新方法都可以借鉴,这样能使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得到一些新的灵感,能使设计有一些突破。

在移动应用设计上,设计的唯一性和首创性也非常重要。它能让用户很容易记住,并形成口碑传播效应,而没有设计亮点的应用很容易迷失在浩瀚的应用海洋中。

在本书的第8章“创新”中,我们会详细地介绍一些启发应用设计的方法与案例,将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设计思维方法。

决定应用品质与神韵的动效设计

几乎在每个移动应用上都能看到动效的身影。而在Web端发展的某个阶段上也有很多动效的使用,只是过度地使用动效干扰了用户的正常注意力,大大降低了网站的可用性,导致现在的网站反而很少使用动效。

对于移动应用的设计,手机屏幕小,用户的视觉几乎能聚焦到整个屏幕,这时动效带来的注意力引导作用会变得更强烈。动效在移动应用中的作用非常值得思考,只有确保动效是有目的的,它才能发挥作用,它的使用才是有意义的。

动效能引导用户如何操作,并提示内容的逻辑层次关系,让用户能更好地理解应用并能知道它的状态,引诱用户点击,同时能传达品牌特征让用户更好地记住它。移动应用需要一些设计的独特性,才能让用户更好地记住,在同类产品中胜出。使用动效是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移动应用中应该如何设计动效?设计师们应该如何来给出动效的设计规范,让开发工程师能100%的还原设计?这部分知识请参见第5章“细节”的相关内容。

尊重、保护好用户隐私

大家经常会说,什么东西都可以不带,但是不能忘记带手机。现在人们日常接触时间最长的东西也是手机。许多人不管是上厕所,甚至洗澡都带着手机。同时,手机上也存储了许多用户最私密的信息,包括通讯录、短信息、日程安排,甚至手机产生的各种信息,如照片、视频、日记等。这些信息都是用户最隐私的东西。因此,在移动端更需要保护用户的隐私,不能侵犯用户的权益。

用户隐私

但是,不管是设备厂商还是移动应用开发者,都对用户数据非常感兴趣,这些数据是用户关系和用户行为分析的关键性资料。因此,也接连爆出了许多随意收集用户数据的事件——既有iOS系统收集用户地理位置信息,也有Path等应用在上传用户的通讯录到自家的服务器中——这进一步引起了人们对使用移动设备和移动应用的一些担心。

操作系统厂商也汲取了之前的经验教训,对于用户隐私的保护力度也加大了。在此基础上,也经常可以听到许多应用被下架处理的消息。因此,做好App Store中应用的隐私保护机制,并在设计中体现也至关重要。

作为一个以用户为中心而设计的应用,也一定要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在用户允许的情况下去使用用户的数据,这样也可以规避由于收集用户数据而造成的在App Store下架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