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信息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
在对项目方案进行初步选择之后,就可以开展下一步的项目可行性研究,对项目方案进行最后的选择。项目方案选择对项目做出筛选仅仅是使用比较粗略的方法,对明显不符合要求的方案进行剔除,这种选择方法的好处是成本较低,时间较短,而且比较有效。但是,对于那些不是很明显的,从一些简单的定性指标上无法判断是否可行,或者说是无法进行优选的方案,有必要用详细可行性研究的方法,进一步研究。
2.2.1 信息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和依据
1.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就是识别项目的约束条件、可选方案及相关的各种假设,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可以被解决,同时衡量解决方案的利弊,从而判断信息系统项目目标和规模是否能够实现,以及项目完成后是否能够实现预期的效益和效果。
2.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进行信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包括:
(1)组织的整体战略、宗旨、愿景;
(2)项目建议书;
(3)项目约束条件、假设和限制,例如:
● 系统运行的寿命
● 方案比较的限制时间
● 经费、投资方面的来源及限制
● 法律、政策的约束
● 硬件、软件、开发和测试环境的条件和限制因素
● 可获取的资源
● 系统调试并投入使用的最迟时间
2.2.2 信息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1.经济可行性分析
开发一个新项目,首先要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利益最大化,因此,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首先要衡量该项目是否能带来经济效益。对于信息系统项目而言,最大的效益就是带来信息处理效率的提高和运营成本的降低,而其成本就是系统开发成本、系统转换成本和运行成本。经济可行性研究就是要综合计算成本和收益,只有长远的收益高于成本的项目才会得到投资方的支持。
系统的开发和运行是需要资金支持的。如果信息系统的规模比较大,就需要考虑客户的资金支持能力。比如,中石油的ERP系统的开发成本是数亿元,这对一个规模较小的公司来说在财务上就是不可行的。财务可行性分析也包括分析客户的资金筹措,要考虑客户是否能根据项目进度及时提供项目进展所需要的资金和资源。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资金筹措工作是对项目开发所需投入的固定资产和软件开发所需投入资金的估算进行方案设计和选择。在财务可行性研究中,需要对以下内容进行说明:
(1)项目总投资估算;
(2)固定资产总额;
(3)流动资产总额;
(4)资金来源;
(5)资金筹措方案;
(6)投资使用计划。
2.技术可行性
信息系统的开发依赖于信息技术,并不是组织需要的所有功能都能通过信息系统来实现,因此在对项目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时,要考虑技术上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对于项目方案所提供的功能是否能用计算机来实现。技术可行性研究并不是说一些功能不可能实现,而是同一个方案的功能和开发方法在技术上会有所冲突。比如,在开发方案中使用java、VB、C++等开发方法进行联合开发,使得信息系统项目中各子系统间产生不兼容现象,系统存在较高的不稳定性。
另外,在考虑了软件开发之后也要考虑硬件配置。开发后的软件需要什么样的硬件来运行,在技术上是否能获得这样的硬件配置。同时,新系统的性能和技术一定要优于现有系统,而不能有所倒退。此外,新系统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能在经济有效期内保持一定的先进性,也就是说,在系统预计使用年限内,不能出现因为系统过于落后而被淘汰换新系统的情况。这就要求系统分析人员在设计和选择项目的时候有较强的预见能力,能够预测到将来科技的发展趋势。
在完成技术可行性研究时,还需要对信息系统的局限性进行研究。主要研究信息系统在功能、运行模式、性能、处理速度等方面可能存在的缺陷,并把这些缺陷与系统需求说明进行对比,确定这些指标的重要程度。对于一些局限性,在完成系统主要功能的情况下是可以满足客户需求的;但对于一些较重大的缺陷,却可能导致项目的夭折。因此,有必要评价信息系统缺陷的重要程度,并制定相应解决方案。
3.管理可行性
信息系统的建立和运行需要由人来完成,一个完善的系统如果没有合适的人力资源体系来负责、管理和保障,也不会有任何作用。因此,所建立的信息系统必须要有相应的组织体系给予支持。同时,实施信息系统项目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工作者作为关键的资源成为影响项目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项目的独特性,使得提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成为信息项目实施的关键。随着劳动力等关键资源使用成本的增加,市场竞争的加剧,管理问题成为越来越多的信息系统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所以,保证信息系统项目的顺利实施离不开项目管理的支持。作为信息系统项目的实施组织必须结合自身情况,针对每一个信息项目的实际情况完善管理可行性分析。
4.社会可行性
主要分析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包括政治体制、方针政策、经济结构、法律道德、宗教民族、妇女儿童及社会稳定性等。
5.其他因素
其他因素,如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项目的社会影响力等也是影响项目进展的重要因素。
2.2.3 可行性研究的步骤
进行可行性研究是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发现和一些经得起考验的结论,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决策,完成项目。保证可行性研究的结果,离不开系统、可靠的过程保证。因此,明确可行性研究的过程,构建系统科学的研究步骤,是成功完成可行性研究的关键。下面给出一个能够成功实现可行性研究的5步工作法。
1.清晰定义研究目的和目标
写下正在做的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的目标。这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它能保证在以后的工作中保持正确的方向。在所作的工作中时刻把研究目标与当前工作进行比较,通过目标的指引不断地明确后续的研究方向,否则所做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将像在雾中的轮渡,随时都有触礁的危险。
2.明确研究中所需使用的资源
列出一个可能会用到的资源清单。在这个过程中尽量要求把项目中能够用到的资源全部列清楚,但并不需要列出资源的获取信息,然后按照某种优先级进行排序就可以了。通常这些资源的类型包括:
(1)以前的经验;
(2)其他项目的经验;
(3)专业杂志;
(4)网站;
(5)IT书籍;
(6)厂商产品说明。
3.选择适合的研究伙伴
完成可行性研究工作量较大,需要其他成员的帮助。可以先将研究工作分成几个部分,然后将其分配给团队成员去完成,这样工作将变得更加高效。
4.组织和归档
开始阅读和记录有关项目的信息。用书签等方式记录下所发现的有用的网页、书籍、杂志等内容。这样做的好处可以在需要它的时候能够轻松的找到这些资料。记录的内容还应包括你使用过的相关资料所在书刊杂志的名称和其所在页码,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返工。
5.评估并做进一步研究
将团队收集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汇编。当把所有团队完成的研究汇集到一起时,检查这些数据是否已经能够实现可行性研究的目标。如果可以,将转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工作;否则,将依照上述5步方法继续进行研究工作。
上述方法虽然简单,但却十分有效。关键的因素是时间,不要陷入永不停止的研究工作中,而忘记了可行性报告才是真正的交付物。当然高质量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离不开细致的研究工作,这也是不得不花费精力和时间才能完成的。记住在第4步要设置一个截止期限。
通过上述5个步骤,将研究结果最终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方式给予提交。
2.2.4 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可行性研究的结果和正式文件,也称为项目评价报告,是对项目方案是否可行做出的评定文件。对一个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必须在国家有关规划、政策、法规的指导下完成,还要有相应的各种技术资料。可行性研究既是为上级提供的报告,有时为客户和管理人员服务,同时也是给项目管理团队作为执行项目的依据。因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内容要达到国家要求的深度,同时尽量通俗易懂,并足够详细。另外,要避免单纯为了获得批准而将可行性研究报告做成“可批性研究报告”。
1.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
(1)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计划,部门与地区规划,经济建设方针、任务、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和技术经济政策,以及国家和地方法规。
(2)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相关的意向性协议等。
(3)国家、地区和行业的工程技术、经济方面的法令、法规、标准资料。
(4)国家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如社会折现率、行业基准收益率,影子价格换算系数、影子汇率等。
(5)市场调查报告。
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要求
由于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及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整个项目开发的重要性,为了保证它的科学性、客观性和真实公正性,防止遗漏和错误,对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有以下的要求:
(1)必须站在客观公正的基础上进行调查和研究,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分析工作。对于收集到的资料,要从客观实际情况进行论证评价,如实反映客观规律,经济规律。可行与否,应该从科学分析的数据结果来判断和回答,而不能先认定研究结果再去臆造数据。
(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深度和详细程度要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标准,基本内容要求完整,在成本合理的前提下,应使用尽量多的资料。在具体做法上要掌握以下几点:
● 坚持先论证,后决策的原则
● 把握好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这几个阶段的关系,在任何一个阶段发现不可行,都要停止项目研究
● 调查研究要贯穿始终,掌握切实可靠的资料、保证资料选取的全面性、客观性、连续性
● 坚持多方案比较选优
3.信息系统项目可行性报告框架
信息系统项目可行性报告的框架结构是完成整个信息系统项目可行性报告的基础,通过可行性报告的模板可以清晰地了解和掌握可行性报告的框架。本书在附录A中给出信息系统项目可行性报告的模板,以帮助读者了解信息系统项目可行性报告的框架结构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