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企业物流管理的概念
物流活动自古已有,人类虽在数千年的物流活动中具备了一定的物流意识,但在二战后,系统的物流理论才得以形成。正如美国物流学者伯纳德·拉·隆德(BernardJ.LaLonde)所言:物流活动源于由地区产品剩余导致的地区间产品交换,而生产力在工业革命后的迅速发展,则推动着物流活动不断发展。现代物流管理思想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得以丰富、完善。企业物流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
1.1.1 企业物流与企业物流管理
企业是为社会提供产品或某些服务的经济实体。一个制造企业从购进原材料开始,经过若干工序的加工,到形成产品后再销售出去的全过程,在企业经营范围内由生产或服务活动所形成的企业内部的物品实物运动,即企业物流。
我国机械行业的“物流”是从英文的“Material handling”翻译过来的。在工厂规划与改造项目中,在决定各个相关设施(建筑物、车间等)的位置时,需要进行统计,计算相互间的“搬运量”,并由此决定它们之间的“密切度”,决定它们之间的总图位置。以分析生产过程中物料运动及其增值过程着手,以此选定生产方式和决定相关设施,设备布局。
在我国近二十年的企业物流实践中,许多大中型企业在生产流程、物流搬运、库存控制、定位管理、物流系统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一批如青岛海尔、上海华联、广东宝供等建立在电子化、网络化、共同化、自动化基础上的企业顺势而为,它们代表着当前我国企业物流的最高水平。
企业物流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分支,是对企业内部的物流活动(诸如物资的采购、运输、配送、储备等)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的活动。而针对企业整个物流活动所进行的计划—实施—评价的工作是反复循环进行的。企业物流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企业内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和配合,在保证物流服务水平的前提下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1.1.2 企业物流的特点
1.企业生产物流的连续性
企业的生产物流活动不但充实、完善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作业活动,而且把整个生产企业的所有孤立的作业点、作业区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一个连续不断的企业内部生产物流。
企业内部生产物流是由静态和动态相结点和连接在一起的网络结构。静态的“点”,表示物料处在空间位置不变的状态,如相关装卸、搬运、运输等企业的厂区配置、运输条件、生产布局等。
生产物流动态运动的方向、流量、流速等正是使企业生产有节奏、有次序、连续不断地运行的基础。
2.物料流转是企业生产物流的关键特征
物料流转的手段是物料搬运。在企业生产中,物料流转贯穿于生产、加工制造过程的始终。无论是在厂区之间、库存之间,还是在车间之间、工序之间、机台之间,都存在着大量、频繁的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和产品的流转运动。
生产物流的目标应该是提供畅通无阻的物料流转,以保证生产过程顺利、高效地进行。
3.企业物流成本的二律背反性
“二律背反”主要是指企业各物流功能间或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之间的二重矛盾,即追求一方则必须舍弃另一方的一种状态,即两者之间的对立状态。
企业物流管理肩负着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和提高服务水平两大任务,这是一对相互矛盾的对立关系。整个物流合理化,需要用总成本评价,这反映出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二律背反特征及企业物流是整体概念的重要性。
1.1.3 企业物流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管理科学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不同层次进行划分,可划分为理论管理学、基础管理学和应用管理学。企业管理、物流管理都属于微观层次的应用管理学。
1911年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泰罗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突破了传统经验管理格局,提出了通过对工作方法的科学研究来改善生产效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此学说的指导下,企业产生了三大最基本的职能管理,即市场管理、运营管理和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并未列入其中。企业物流习惯上被分为3段:采购物流、制造物流、销售物流,因而相应的管理业务被归入企业的采购部门、制造部门和市场营销部门,企业未专设一个独立的物流业务部门,各部门各司其职。采购经理关心的是供应商的选择,采购谈判,希望获得尽可能低的采购价格。但低价格往往以大批量采购为代价,价格上得到的好处很快被高额的库存费用抵消了;销售经理考虑的是如何扩大销售量,为保证供货,很少考虑产品的供货方式、成品仓库地点的选择、仓库的数量、库存量的控制、运输方式的选择等,因而销售费用水平也难遂人意;制造经理最感兴趣的就是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希望将产品季节性需求所带来的影响最小化,然而人们不可能总是能够完全预测这种需求,因此只能依靠大量的在制品库存来维持。可见,在整个生产制造过程中,到处存在大量库存和费用,大量的流动资金被当时未被重视的“物流黑洞”吞噬了。
直到20世纪40年代系统论的产生,人们才开始用系统的观点来解决不适当的库存问题。20世纪60年代物流管理被认为是对企业的原材料采购、运输、原材料和在制品的库存管理;而配送管理是对企业的输出物流的管理,包括需求预测、产品库存、运输、库存管理和用户服务。1961年美国著名学者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在《财富》杂志上发表了《经济的黑色大陆》一文,提出物流是“一块经济的黑暗大陆”,是企业重要的利润源泉,强调应高度重视流通以及流通过程中的物流管理,引发了企业对物流管理的重视,推动了物流管理思想的广泛传播与应用。当时物流的概念以“实体配送”(Physical Distribution,PD)出现于商业文献,其后物流管理发展成为企业的重要职能。20世纪70至80年代间,企业物流管理主要是对进货物流和出货物流进行管理。20世纪80年代,企业的输入、输出以及市场和制造功能被集成起来,企业物流管理才真正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西方企业将物流战略视为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开始对物流全过程实施统一管理。管理者将企业物流管理贯穿于从原料采购到成品交付的整个环节,消除了企业内部物料流动之间的障碍,减少了库存量,使企业整体物流成本降低,并从战略角度促成物流管理和企业营销及生产各部门的协调,提高了客户服务水平,强化企业营利能力,企业内部物流一体化成为企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同期,许多美国企业增设了物流高级主管职位,企业物流管理的战略地位得到了肯定。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市场竞争加剧,促使企业将其物流活动扩大到顾客和供应商相结合的方面。通过与供应链上游的制造商、原料供应商和位于下游的批发零售商之间的紧密合作,强化了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益,实现整个供应链范围的物流系统效益最大化。这种供应链上各个合作伙伴共赢的境地有助于企业顺利实现其经营目标并促进其不断发展。
日本物流发展是以制造业物流为先导的。日本于1963年正式引进了物流的概念,将之理解为“在连接生产和消费间对物资履行保管、运输、装卸、包装和加工等功能,以及作为控制这类功能后援的信息功能,它在物资销售中起了桥梁作用”。20世纪70年代,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指出物流是除了资源领域、人力领域的“不为人知的第三利润源泉”。随着对物流研究的深入,促成了企业适时管理等思想手段的更新,准时制从最初的生产库存制度成为日本物流的重要理念。根据日本通产省1999年的调查,日本物流总成本为52兆日元,其中制造业物流成本为26.4兆日元,超过物流总成本的50%。随着物流技术和运作模式的不断改善,日本制造业物流费用占营业额的比重由1975年的10.2%下降到1999年的8.1%。可以说,没有高度发达的制造业物流就没有日本物流的今天。
中国早期的物流概念来自于日本。但在建国后到1979年我国对物流几乎没有认识。在1979年到20世纪90年代国内主要着重于宏观物流研究,对物流的认识和理解仅限于“物资流通”。20世纪90年代后,企业物流管理理念逐步得到企业管理者的认同与实践,但真正受到重视和发展还是近几年的事情。虽然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企业实践上看,我国企业物流管理距世界水平相差甚远,但如海尔等少数行业内领先的大型企业已策划企业物流管理战略,并设立物流部或物流公司对企业内部物流进行统一规划控制。我国目前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制造业的发展,4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50%的财政收入,80%以上的出口及近75%的外汇收入均来自制造业,可以说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是以制造业物流发展为主导的,制造业物流的现状制约了物流业的发展和物流经营水平的提高。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紧密融合,市场竞争加剧,从物流发展现状出发,我国应充分利用和整合企业现有的物流资源,积极推动企业物流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推进物流社会化、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