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国内外典型高新区发展经验借鉴(2)
二、国内典型高新区发展经验
(一)台湾新竹科技园
新竹科技园是中国台湾于1980年12月在台北市新竹县设立的中国台湾第一个高新区。它是仿效美国硅谷模式而建立的,是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硅谷模式“复制者”。新竹工业园区占地580公顷,目前拥有265家大小高科技公司,其中103家是海外留学者回来建立的,共创造了68000多个就业机会,年产值高达4000亿台币。新竹科学园区的诞生,带动了中国台湾经济的蓬勃发展,还使中国台湾许多科技产业名列全岛前列。园区电子产品,像网络卡、影像扫描器、终端机、桌上电脑等产值,均占全岛50%以上。中国台湾地区IC产业的制造,包括电路设计、集成电路等,也由该园区垄断了,由于它的存在,中国台湾地区在世界半导体工业制造方面的地位举足轻重。经过20多年的开发建设,新竹科技园成功地实现了该地区的产业升级。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值得借鉴的经验。
1.合理的规划
从建园之初,中国台湾地区就对园区进行了规划,包括一系列硬规划和软规划。规划设计了园区功能齐全的各类主体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制定了《科学园区未来十年发展远景规划方案》等规划,为园区选择了电子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精密仪器机械、生物工程、集成电路、通信、光电等具有十分广阔前景的六大高科技领域,同时还制定了一系列法规、章程以保障规划的实施。
2.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
近30年来,新竹科技园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政策不断完善,使园区管理逐渐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例如,《科学工业园区设置条例》对投资商的权利义务、园区的优惠政策、行政管理内容等都做了明确而详尽的规定。1986年,园区又先后修订和制定了《科学工业园区外汇管理办法》、《科学工业园区贸易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重要规章条例。
3.完善的服务支撑体系
一是有集中高效的行政管理。园区的工作由园区指导委员会和园区管理局共同筹划,指导委员会负责有关园区宏观重大问题的决策,并对园区建设和运行事宜进行沟通和处理。管理局负责具体规划和日常业务管理。二是有完善的服务保障。园区内设有整套服务机构,厂商所需办理的手续都可在园区内简单、高效地完成。
4.多样化的中介机构
新竹科技园内有大量中介服务机构,包括同业公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管理顾问公司、金融机构等。这些中介机构不仅为园区内企业提供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创新要素,而且还在企业之间或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沟通协调等多方面起着积极作用。例如,台湾电力电子制造商协会为园区的IC和半导体产业提供专业性服务;园区的贸易协会和产品发展协会在开拓岛内外市场、提升企业竞争力上均发挥了积极作用。
新竹科技园的发展既有科技园的共性特点,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充分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建设背景与中国台湾的经济转型紧密相关,充分体现了中国台湾产业结构升级的迫切需要。在新竹科技园开始建设的20世纪70年代,世界高新技术飞速发展,尤其是以自动化和计算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大量应用于工业化。而当时,中国台湾经济以出口加工和劳动密集为主要特点。随着劳动力成本逐年升高,新台币对美元汇率大幅度升值,使台湾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下降,其出口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衰落。同时,欧美国家频繁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对中国台湾产品的进口。20世纪70年代再度爆发的能源危机,又使中国台湾重化工业受到严重打击。在这种形势下,台湾迫切需要通过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善产业结构,来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新竹科技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2)海外归台人员,特别是硅谷归台人员对园区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促进作用。在园区建设初期,台湾接受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特曼(硅谷创始人之一)的建议,吸引在美国的台湾工程师回台创业。在当局优惠政策的刺激下,一大批留学人员回台创业。到1998年,园区已有40%的公司是由硅谷归台科技人员创办的。这些创业者基本都在硅谷工作过多年,在学术上、业务上、产业上与硅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例如,园区管理局第一任局长何官慈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博士,曾在波音公司和IBM公司担任工程师及经理,并参加过斯坦福研究园的工作。海外归台人才,尤其是硅谷归台人才占据了新竹科技园吸引的海外人才的大部分。这些海外留学人员的回归带来了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方法,为中国台湾地区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制造业的腾飞奠定了人才和技术基础。在人才政策方面,新竹园区允许科技人员以高于一般比例的专利权或专利技术作为股份投资,其作价最高达总投资额的25%。同时,新竹园区也十分注重对本地区科技人员的培养,其规定:①入区企业雇佣台湾本地科技人员的总数必须占科技人员的50%以上,否则撤销当年免征营利事业税的奖励;②中国台湾出资在园区办理企业员工培训并邀请专家定期讲座;③推动园区厂商与当地学术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联系,奖励园区的科技人员在职进修。
(3)新的困惑与瓶颈,即园区生命周期。从理论上讲,任何园区都存在生命周期,主要分为四个阶段:起步—繁荣—衰退—萧条。一般来说,园区生命周期有两个方面的表现较为明显:一方面,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聚集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园区的土地使用成本不断上涨,再加上环境、能源、交通等方面的压力,园区与周边地区的梯度差异逐渐消失,最终融为一体,理论上标志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命周期的终结。另一方面,任何产业也都有其生命周期,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曾经繁荣的产业最终会被新的产业替代。一旦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主导产业走向衰败,也标志着科技园生命周期的终结。这时候就需要进行产业调整和转型,进入一个全新的生命周期。
目前,新竹科技园已经显现出一些生命周期末期的特征:一方面,园区内外交通拥挤,停车场地缺乏;土地稀缺,居住环境质量下降;地价高涨,扩展空间有限。另一方面,新竹科技园偏重于硬件制造,其中尤以芯片制造业为主。而目前的硬件制造方面的利润率已经大不如前,相关产业也已大规模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由于相关部门没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新竹科技园逐渐衰落下来。
(二)上海张江高新区
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7月,位于浦东新区中部,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分为技术创新区、高科技产业区、科研教育区、生活区等功能小区。经过17年的开发,园区构筑了生物医药创新链和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框架。目前,园区建有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国家信息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国家863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东部)基地、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多个国家级基地。在科技创新方面,园区拥有多模式、多类型的孵化器,建有国家火炬创业园、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
目前,张江高新区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汽车、计算机软硬件和通信等产业在全国高新区具有领先地位。截止到2008年年底,园区进驻企业达1540家。2008年,园区工业总产值421.4亿元[数据来源:上海张江高新区网页,http://www.zjpark.com/Item.aspx?infoitem_id=5。],在全国高新区中处于前列。2007年,高新区内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616家;年收入上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133家,年收入上10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26家。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和值得借鉴的经验。
1.整合优势资源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张江园区的产业集聚度高,特色鲜明,发展速度快,正是源于政府及园区整合优势资源,优化创新环境,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结果。其中,不断引进创新企业成为张江园区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经验。跨国公司和创新企业的大批进入,为张江园区创新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张江园区已集聚国内外各类研发机构200多家。例如,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国家高性能集成电路(上海)设计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科研机构;还聚集了中兴通信、TCL等一批国内著名企业研发中心。此外,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如罗氏全球研发中心、GE中国研发中心等也在张江设立了机构。这些研发机构设立在张江,使中国迅速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2.重视高端、实用型人才的集聚和培养
在张江高新区,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一方面,通过各种措施吸引海内外高端人才,并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让他们的技术与管理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通过高端人才的“溢出”效应,充分整合园区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大力培养新一代创新、创业人才。通过人才聚集,目前,张江已拥有20多位两院院士、2000多名博士、7200多名硕士和近4500位具有海外留学、工作经历的创业人员。此外,园区通过创新学院的建设,开展实用新型人才的培训、实训、就业、储备,形成了国际知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用性人才培训网络。例如,由北京大学等13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园区内18家生物医药、信息技术企业启动的张江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已成为园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基地。
3.重视园区内创新环境的优化
优秀创新企业、人才集聚张江,源于张江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张江高新区的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一是园区树立了“新九通一平”理念,即“信息通、市场通、法规通、配套通、物流通、资金通、人才通、技术通、服务通”和“面向21世纪的新经济平台”,为园区经济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不断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和模式,如张江核心园、金桥园等打破了原有政府投资模式,实行政企分开,金桥和张江开发公司先后上市,有效地推动了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许多政策在园区先行先试,成效显著,并被推广应用或上升到法律规范。例如,2001年,市政府出台的《上海市促进张江高新区发展的若干规定》,规定了对入园企业的优惠政策,还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四是各分园还十分注重内部环境管理建设,金桥园、中纺城园和张江核心园等园区先后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4.多元开发和多元投融资体系
张江高新区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以政府基金为引导、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创业投融资服务格局。一是在基金方面,从小额资助及国家开发银行的政策贷款,已经形成了由各孵化主体或开发主体推荐,由创业中心负责审查与申报的机制。二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贷款中的担保瓶颈问题,创业中心正联合各孵化主体或开发主体一方面积极物色机制灵活的民营担保,吸引民营担保公司进驻园区,另一方面筹建“张江企业担保互助基金”,把有贷款需求的企业组织起来,同时筹建“园区企业信用数据库”。三是在风险投资方面,基本覆盖了从种子基金到战略投资全过程的投资服务体系。到2005年,园区就吸收了46家风险投资公司和咨询机构,境外风险基金也以托管的形式进入园区,其中8家为纯外资风险投资公司。这些风险投资基金分布到了各个孵化主体或开发主体,直接面向各孵化器内的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各类投资公司已在园区投资2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直接或间接投资额近10亿人民币。此外,10多家相关银行、2家担保公司、近40家科技及投资中介机构也聚集张江,为张江园区企业提供了从投融资咨询、贷款、担保、会计、法律、评估等一系列服务。
(三)苏州高新区
苏州高新区于1990年开始开发建设,是最早一批国家高新区,并先后成为首家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国家示范区、全国首批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首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全国首批开展循环经济的试点单位。2002年,苏州高新区的面积从最初的6.8平方千米,扩大到258平方千米。同年,园区定位调整为“科技、生态、文化、高效”,即“以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休闲观光、国际科研中心和高品质居住为主导,融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于一体,建设成科技、文化、生态、高效的现代化新城市”,实现了“一区多园”的布局。园区分为行政商业和金融服务中心、苏州科技城、国际教育园、国家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浒关工业园、出口加工区、生态产业园、滨湖新城及其他居住区。目前,园区已形成了以高新技术研发与生产为主的产业格局。其中,在高新技术研发方面,园区集聚了大批实力雄厚的研发企业及机构,已有10多家跨国公司在园区建立了研发中心,如日本佳能全球数码视频软件技术研发中心、明基电脑综合科技园、中国台湾华硕电脑华鼎科技有限公司、飞思卡尔IC技术研究设计中心和手机软件开发中心、美国网迅公司的软件开发中心等。同时,留学归国人员创立的企业,也成为区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主力军,自1998年苏州创业园成立以来,已吸引了400多名留学人员创业。该高新区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和值得借鉴的经验。
1.分步规划、滚动开发
苏州高新区开发建设伊始,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主要靠政府财政投入。当时,苏州高新区没有什么财政收入,又正逢银根收紧,资金压力大。由于开发初期缺乏资金投入和开发经验,苏州高新区选择了分步规划、滚动发展的开发模式,即园区的规划分步进行,并用初期有限的资金先开发一小片土地,等有了收益,再用收益投入到下一片土地的开发中去。在开发过程中,苏州高新区重点满足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建立生产基地的需求,逐步积累资源和能力,进入开发的良性循环,推动开发区经济快速发展。在开发实力增强的同时,苏州高新区逐步提高园区的开发标准,并确立了建设知识型、生态型、适宜居住型园区的发展目标。
2.园区管委会与开发总公司初期结合后期分离
苏州高新集团是苏州高新区的全资国有企业,是高新区的开发主体。1999年以前,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和苏州高新集团采取政企合一方式,即“两块牌子,一套人马”;1999年以后,两者适时分离,明确了各自职权关系,高新区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开始向市场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实践证明,“政企合一”的管理架构在园区建设初期有利于集中力量克服各种困难;后期的政企分离,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发挥管委会的管理职能;另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发挥高新集团经济职能和服务职能,实现了二者之间的优势互补和合理分工。
3.园区收入来源多元化
苏州高新区拥有管委会和开发公司,两者的收入都可看做是开发区的收入来源。管委会的收入主要是税收和土地出让金及很少量的规费;开发公司的收入比较多元化,包括房地产业、基础设施及经营业、物流、环保、旅游及高新技术等产业收入。苏州新区高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苏州高新集团的核心公司,目前的主业为房地产及旅游,未来支柱产业为基础设施经营,未来培养产业为高科技投资及其他。从近几年苏州高新集团的收入来源看,房地产收入都占了较大份额,其次是基础设施经营收入、代建、专业服务、旅游、高科技投资等。产业的多样化保证了收入的多元化,而多元化的收入来源有效地保障了苏州高新区的快速、可持续的发展。
(四)西安高新区
西安高新区是1991年3月经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国家级高新区。18年来,西安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迅猛,综合指标位于全国54个国家级高新区前列。西安高新区在推动技术创新、发展拥有民族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全区累计转化科技成果近8000项,其中90%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已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好、市场化程度高、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成为陕西最强劲的经济增长极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成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2008年12月,西安高新区与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东湖、无锡高新区一起,率先成为全国54个国家级高新区中的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在促进园区发展的政策经验方面也积累了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
1.多角度、全方位完善投融资和产业推进体系
西安高新区非常重视完善投融资和产业推进体系,在产业发展扶持、融资与中介服务、产业推进服务、树立品牌和市场推广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促进措施。如高新区每年拿出财政资金3亿元设立产业发展扶持基金,用于企业发展、招商引资、高端人才引进、人才培训、院士创业、企业上市奖励、知识产权补贴、环境体系认证等;实施“515”龙头企业扶持计划和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扶持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快速发展;出台了《关于加强高新区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设立了5亿元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大力推进“政府、银行、担保公司风险补偿合作机制”的建设,促进银行对区内企业的信贷支持;定期为企业免费制作项目册,并在资本发达的地区召开项目推介会,推介项目、宣传企业,帮助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设立“青年创业基金”、“留学人员创业基金”、“中小企业担保贷款基金”、“知识产权保护基金”、研发机构补贴等多项产业扶持基金,帮助企业快速发展;每年组织企业赴海外考察、交流,帮助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组织新闻媒体,对入区企业进行宣传报道、帮助企业进行相关新闻发布等。
2.不断优化商务基础设施与配套环境
西安高新区出台了一系列人性化的政策措施,如《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关于鼓励污染物减排奖励暂行办法(西高新发[2008]480号)》、《西安高新区鼓励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参加EMBA学习的暂行办法(西高新发[2007]559)》、《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对研发机构实行房租补贴的暂行办法(西高新发[2007]20号)》等文件,加快建设“协同办公系统”、“对外门户”、“档案管理系统”、“数据中心”等数字化服务项目;按欧美教育标准建设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国际学校——高新国际学校,满足区内国际学生就学的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棋盘式路网格局,交通十分方便等。逐步优化园区商务办公环境、基础教育环境、居住环境、物流交通环境和商务办公环境。
3.营造良好创业创新服务氛围
良好创业创新服务氛围是高新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西安高新区围绕创业创新氛围的营造,出台了《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大力扶持重点科技创新项目的暂行办法(西高新发[2007]16号)》、《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关于扶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暂行办法(西高新发[2007]21号)》、《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关于促进企业发展知识产权的暂行办法(西高新发〔2006〕313号)》等文件,促进形成完整的中小企业孵化体系、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留学生创业园和大学科技产业园,着力营造国内一流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其主要政策措施有: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或国家发明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的,分别一次性给予500万元、300万元、200万元奖励;对工商注册及财税关系在西安高新区的孵化器,按孵化器上年度毕业企业中工商、财税关系在西安高新区的企业纳税总额的10%,给予企业孵化器建设专项经费;对工商注册地及财税关系不在西安高新区的孵化器,按孵化器上年度毕业企业中工商、财税关系在西安高新区的企业纳税总额的5%,给予企业孵化器建设专项经费;无偿资助资金用于自主创新性强、技术先进、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显著的留学人员企业项目研究开发;对于在2007-2010年期间,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给予30万元奖励;获得省著名商标的企业,给予5万元奖励;每年安排40万元经费,由高新区知识产权办公室用于维护专题数据库、引进专业服务和建设知识产权小分队,并组织区内企业参加知识产权培训等能力建设。
三、国内外高新区发展对莱芜高新区的启示
(一)注重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的有机结合
通过对国内外高新区发展实践的研究,我们发现一个共同点:任何高新区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参与。例如,虽然硅谷的产生完全是市场力量作用的结果,但在其发展中仍然离不开政府采购等政府的间接扶持和参与;日本筑波科学城是由首相办公室下面设立的“科学城推进本部”来管理;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是中国台湾唯一由“国科会”主管的工业园区。
莱芜高新区作为政府积极推动的产物,无论从目前的发展态势还是从今后的发展需求看,都不能缺少政府力量的参与。例如,开发区的基础建设既需要巨大财政资金支持,又需要处理好与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关系,很难说服私利机构承担此项开发建设任务;开发区整个软环境的建设没有政府的参与,很难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各项政策的有效实施。
在高新区的发展中,政府的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关键取决于如何把握政府的参与领域和参与程度。例如,日本筑波科学城政府绝对主导管理,造成组织结构不完善,整个园区缺乏自我生存机制和造血功能,各部门之间缺乏合作交流,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讲,与政府“有形的手”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另一资源配置手段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为实现未来莱芜高新区的有效管理和持续发展,必须创新管理模式,借鉴成功高新区的发展经验在管理体制中引入市场机制。但不管是政府还是市场,都存在失灵或失效的风险,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是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的关键。例如,通过在管理体制中引入市场要素或搭建共同参与的管理平台,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实现管理民主化和科学化;通过成立管理服务公司或外包给专业化的服务机构,将部分政府服务职能市场化,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最终打造“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政府服务而不干预,支持而不干涉”的开发区管理模式,实现政府和市场的有机结合。
(二)注重与所属地一体化发展的有机结合
无论哪种力量推动形成的高新区,其发展都离不开属地的支持,二者之间是一种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联动关系。与属地完全脱离联系的高新区就是所谓的“科技孤岛”,这种模式既不符合我国发展高新区的目的,也不利于园区的有效持续发展。
莱芜高新区在发展过程中,无论土地、政策,还是财政税收,市政府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与配合。为避免出现“科技孤岛”现象,如何实现在保证高新区快速发展的同时兼顾地方经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高新区回馈地方经济,维持健康发展环境的重要途径。
首先,通过成果转化、产业化,走产学研发展道路。通过配套相应的产业孵化基地或加强大型企业与地方产业的融合对接,实现研发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达到双赢的发展格局;其次,注重与上级政府的沟通交流,构建联动管理机制。台湾新竹科学城行政上隶属于“国家科学委员会”,相关问题都是由负责相关业务的对口单位直接协调解决,超越了新竹市和县政府,地方政府也就不热衷于与其合作。莱芜高新区同样也是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形成的,为防止步新竹科学城后尘,在未来的管理中应该重视与上级政府的沟通协商。
(三)注重吸引人才与培养人才的有机结合
自主创新是保障高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人才是创新的源泉,而实现自主创新的关键又在于本土人才的培养。在硅谷、筑波科技城、新竹科技园、张江高新区等国内外高新区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人才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在吸引人才方面,莱芜高新区可仿效国内外成熟高新区经验,制定一系列吸引人才的政策(包括税收、居住等多方面),营造好良好的工作、生活、科研与创业环境。同时,鼓励企业采取各种方式,建立合理的人才合作机制,比如采取股权、期权等激励方式,实现人才、企业和园区的长效合作。
其次,一方面,莱芜高新区可通过制定人才合作与培养法规,在法律法规层面上促进人才培养,如新竹科学园区就规定,企业雇佣台湾本地科技人员的人数必须占科技人员总数的50%以上,以台湾本土人才;另一方面,可充分利用山东省乃至全国的高校、科研机构及大型企业,通过产学研一体化,以产带学,以学促产,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训体系,通过建设研究所培养等机制实现本土人才的培养,如张江高新区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和创新体系的建设培养了大批本土人才,实现了高科技人才的接续发展。
(四)注重短期规划与长期规划的有机结合
科学合理的前期规划(包括硬规划和软规划)是高新区发展的关键。从国内外高新区的发展过程来看,前期规划要重点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随着入驻企业的增多,功能的扩展与完善,高新区将不可避免地面临空间扩展的问题;另一方面,高科技产业在逐渐达到寿命周期后,新的高科技产业会逐步取得主导地位,高新区将不得不进行产业升级与转型,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
以新竹科技园为例,在经过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高速发展后,园区土地资源逐渐枯竭,地价高涨,严重制约了园区的发展。但由于园区进行了科学的前期规划,园区分为四期进行建设,解决了土地资源瓶颈问题。另一方面,园区早期以发展IT技术产业为主,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这项产业的附加值逐渐降低,产业也逐渐转移到中国大陆等地。同时,随着新的网络科技逐渐兴起,新竹科技园的优势逐渐丧失。这些问题还出现在硅谷及128公路科技园等园区。
莱芜高新区是以高科技产业为主的高新区,也可能面临这些高新区发展的共性问题。因此,对莱芜高新区来说,可以借鉴国内外高新区的经验教训,一方面,要做好土地利用和空间规划,在园区内部预留部分空间,保证园区空间利用的合理性,同时在园区外部预留拓展空间,以备未来扩展之需。另一方面,做好产业发展等软规划。针对高新区的定位特点,选择发展空间大、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高科技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并且针对高科技产业生命周期的特点,未雨绸缪,及时调整规划,发展新兴产业,以适应世界科技发展的新形势,引导高新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五)注重配套服务的“软”与“硬”结合
成功高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是高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配套服务体系的缺失或缺陷会制约甚至会严重影响高新区功能的充分发挥和可持续发展。高新区的配套服务体系可以分为“硬服务”和“软服务”两个方面。“硬服务”包括商业金融、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卫生、行政管理设施,以及市政基础设施等硬件设施。“软服务”主要包括行政、管理、信息、投融资服务等。
莱芜高新区是引领莱芜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前沿阵地,必须具备高水平且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
结合上述经验教训,从高新区具体情况出发,首先,在硬件设施方面,高新区要充分调研、前瞻性规划,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并根据具体发展情况适时调整建设,充分满足高新区在科研、生产和生活等各方面对硬件设施的要求。
其次,在“软服务”方面,要制定完善的行政与管理体制,实现高效的管理,园区管理与各级政府的协调,利益的一致;高水平建设信息、网络和投融资等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高水平、高效率的信息和网络服务,提高园区整体运作效率,为企业提供投融资支持,促进园区及入驻企业的良性发展;制定完整高效的法律法规体系,包括人才、税收、金融、管理等各项法律法规,保障园区运行有法可依。
四、莱芜高新区产业发展规划研究思路
基于对国内外高新区发展情况的理论概述和典型高新区发展经验的分析研究,在深入进行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上,本规划研究通过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分析、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征和趋势判断、同类高新区比较研究,根据莱芜高新区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和现实外部条件对其产业发展进行科学定位和预测,并通过多方案比较确立具有良好弹性的规划框架。研究重点包括高新区SWOT分析与发展阶段判断、产业发展定位与目标、产业发展原则与路径、重点产业选择与发展思路、土地利用与开发、空间布局、特色区域创新体系、特色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配套措施等关键问题,强调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使规划适应不同时期的发展需要。
本规划研究密切依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山东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莱芜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及《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力求使研究成果与国家和地方的战略发展方向相契合。同时,特别注重将国家在创新体系、循环经济、物流业发展和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融入研究报告中,并尽可能依据《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高新区认定办法》等设置相关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