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服饰习俗
关于羌人古代服饰的资料很少。大致说来,多以皮裘、毛麻织品为衣。羌族古代服饰中以披毡最具特色。毡的制作工艺远比纺织毛布简单,其产生应该也是3000年前的事。据文献记载,两汉时甘青羌人“女披大华毡以为盛饰”,而与之相同时期的滇族等羌支民族的贵族男子也多披毡。可见,披毡原为羌族最古老的服饰之一。
唐宋时期,羌族披毡已较普遍。《新唐书·党项传》称:“男女衣裘褐,被毡。”这一服饰传统,至今仍在羌支民族彝族中保存。
明清以来,羌族形成的传统服饰总体来说较为朴素。男女皆包头帕,穿麻布长衫、羊皮坎肩,束腰带,裹绑腿。头帕多为青色或白色。青年妇女常包绣有各色图案的头帕,或在头上顶瓦状的青布,再以两根发辫缠绕其上作髻。一般冬季包四方头巾,春秋季包绣花头帕。松潘、黑水一带的羌族男子蓄发,以丝绒编成辫子后,在脑后绕成发髻。羌族男子长衫过膝,女子衫长及踝。麻布长衫多以自产的火麻经加工后纺线织成,俗称麻布衫;或以牛羊毛吊线后织成,俗称毪衫,亦有布衫,以青色为多。羌族妇女喜穿有花边的衣衫,衣领及袖口上镶排梅花形银饰。男女皆束腰带,男子喜欢在腰带上佩挂嵌着珊瑚的火镰和刀,并佩带银质烟盒一个。女束花围腰与飘带,腰带上织着各色花纹图案,并在腰上佩银质针线盒一个。男女都在长衫外套一件无袖子的羊皮坎肩,俗称“皮褂褂”。这种褂子可两面穿用,晴天毛向内,雨天毛向外,用来防寒挡雨,有时还可当坐垫。还有一种背心是羊毛毡子做的,较前者略长。男子穿草鞋、布鞋或牛皮靴,行路时多赤足。妇女着尖钩鞋,鞋面素净或绣花。男子也有穿尖钩鞋的。这种尖钩鞋也称云云鞋,通常鞋帮绣有彩色云卷图案,鞋尖微翘,状似小船,十分别致。腿上裹牛、羊毛制的毡子绑腿,绑腿有保温和护腿的作用。年轻女子还在绑腿上缠红条带子。
羌族服饰
松潘镇坪妇女
羌族妇女喜戴银簪、耳环、领花、银牌、银圈子和戒指等饰物,富有人家还在戒指上镶嵌玛瑙、玉石及珊瑚。其中,被称为“别鲁”的椭圆形项链,通常缀有银丝编织的珊瑚珠。
羌族妇女与男子衣服最大的不同之处是领边、袖口、腰带和鞋子上常挑绣有几何花纹图案,衣领上镶有一排小的梅花形图案银饰。挑绣的图案多反映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象,如植物中的牡丹、梅花,动物中的喜鹊、蝴蝶、羊等。所挑绣之景物,无不栩栩如生,内容则多含吉祥如意以及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渴望的寓意,如“团花似锦”“富贵牡丹”“喜鹊闹梅”等。
现代羌族服饰发生了很大变化。在靠近汉区和城镇附近的羌族人民,受汉族服饰影响,多着汉装,只在喜庆节日才穿本民族服饰。改革开放以后,农村青年也普遍开始着西装、穿皮鞋或旅游鞋。男性老年人则开始穿中山服、列宁服和军干服。生活在高半山的羌族人大多还穿着传统的民族服装。
羌族男子一般穿蓝布长衫,也穿羊皮坎肩,下身穿衣料颜色多为灰、蓝、黑、军绿色等。腰间系腰带和围腰。头裹帕子或戴帽子,通常穿解放鞋或云云鞋,年轻人则多穿旅游鞋。羌族老年妇人多穿蓝色或绿色的花边长衫,腰系绣花围裙和飘带,戴黑色头帕。在茂县黑虎乡一带,妇女们多戴白色头帕。妇女包帕有一定的讲究,姑娘头梳辫盘头,包绣花头帕;已婚妇女梳髻,再包绣花头帕。羌族青年女子的服饰大多用蓝色、红色、青色布料做长衫,在花边、围腰、腰带、布鞋、头帕上所选的颜色更为艳丽。女孩喜欢佩戴特大的银质耳环和项圈。
羌村各寨的服饰风格各异。
一、汶川绵篪地区服饰(包括绵篪镇羌锋、和平等村服饰)
头缠白布或黑布头帕,长1.5~2米,宽30~50厘米,无图案。穿大襟或对襟黑色、蓝色长衫,小领。长衫的材料在传统上一般是麻布,后逐渐使用现代布料。领边到布制扣子处有花边,胸前有宽约20厘米的花饰,通常为黑色棉线图案。坎肩有多套,有厚薄之分。腰带无图案,用牛羊毛织成。围腰以黑色为底,用白棉线挑绣“云云花”“群狮图”等。腿扎黑色、白色或黑白相间的绑腿,牛羊毛或麻布织成。脚穿以黑白颜色为主的云云鞋,过去穿草鞋。
二、汶川威州、雁门地区服饰
头缠白色头帕,老年人喜缠黑色头帕,头帕上无挑花,沿头缘缠绕。妇女扎发髻插银簪。上身喜穿羊皮坎肩、黑色棉花布坎肩和蓝色、黑色、绿色长衫,戴绣花袖套;下身喜穿蓝、黑布长裤,扎黑、白麻布裹腿;脚穿草鞋或黑白布鞋。
三、汶川龙溪服饰
男子服饰已无民族特色。妇女头缠黑色或白色头帕,帕端有挑花做装饰。上衣喜玉蓝色,老人喜黑色。长衫的前襟短至腰部,后襟长及小腿。外套布坎肩,腰系各色棉线织成的花腰带,打绑腿,脚穿绣花鞋。
四、理县蒲溪服饰
服饰宽松,袖口大,颜色艳丽。衣服上的花纹图案不用手绣,用彩色的布剪出云朵、蝴蝶、小鸟等图形,再用针线缝制到装饰位置上。男子缠黑白相间头帕,男青年的帕式多为人字形,左右两边各竖起一块布角,状似牛角。穿对襟白长衫,外套黑色毡子坎肩,系黑白色麻布腰带,下着麻布大裤脚,打绑腿,绑腿内插烟杆。妇女则包绣花的黑头帕,头发编辫后盘于帕内。戴银饰、佩耳环,束蓝、黑布挑花围腰和红、绿色腰带,外披绣花坎肩。裤子宽大,裤脚绣花边。
五、茂县黑虎乡服饰
头饰为纯白布造型,妇女梳双辫盘于头顶,包白头帕。额前白帕折叠成檐,帕头高高耸起,如虎头。后部帕头下垂至肩,似戴孝,老百姓称之为“万年孝”,相传是为了纪念该寨明朝时一位为保护羌民壮烈牺牲的羌族将领——黑虎将军,有诗曰:“红漆方子赏将军,千民为你戴普孝。”节庆时也包绣花头帕。喜穿蓝色和淡绿色上衣,腰束黑色腰带,外穿坎肩,裹绑腿。男子则穿白布长衫,外套羊皮褂,喜一身白,夏天包白帕,冬天包黑帕,不打绑腿。
六、茂县赤不苏服饰
男子穿大领麻布长衫,包尖鞋。妇女头顶瓦状绣花头帕,喜用银牌、环扣点缀。系红、黑腰带,不系围腰。红、白、黑色绑腿极其显眼。
七、茂县牛尾巴寨服饰
胸襟不绣花边,但有10厘米左右的彩色带子镶边。用银牌做胸前装饰品,银牌有方形和圆形,以浮雕形式表现花鸟或兽型图案,边缘有花瓣围绕,据说有辟邪的作用。扎黑白相间大腰带,大腰带上再搭一条彩色花腰带,围腰花纹饰满花绣,全是挑花。
八、茂县三龙乡服饰
男子头戴黑色纱帕。妇女服饰变化较多样,头戴彩色绣花头巾或绣花头帕。上衣肩部与前襟右腋绣花边。外披皮坎肩。围腰为黑色,无花纹图案,缠羊毛织花腰带。
九、童帽
羌族儿童从小戴帽,童帽制作精致。男孩3岁前多戴猪、牛、羊、猴头形帽,女孩多戴金鸡帽,富有童趣。帽檐镶彩色花边,额头边缘钉数个银牌,中间为观世音菩萨或镶“寿”字,两边分别刻有“长命百岁”“富贵吉祥”“长命富贵”“荣华富贵”等字样的银牌。帽后挂4~6个小银铃,小孩摇头时,银铃就发出清脆的铃铛声。帽顶后正中做一“香叭”,内装豹油、红雉颈毛或山羊、兔、狗等动物尾巴,有驱邪之意。
十、羊皮坎肩
羌族传统特色服饰。一件羊皮坎肩一般需要两张羊皮。将羊皮放于草木灰中浸泡发酵,用木锉子除去腐肉、油污,直至羊皮光滑后再缝制。羊皮坎肩四季可穿,有“羊皮褂子两面穿,天晴下雨不离肩”的俗语。坎肩无领、无袖、无扣,四周露出羊毛,晴天毛向内穿,雨天毛向外穿,可作垫背、负重等,也可防寒、避雨。
十一、围腰
羌族妇女服饰。有半襟和满襟两种,多用深蓝或黑色布料。半襟围腰略呈长方形,长约70厘米,宽约60厘米,图案完全对称。围腰上的袋包是重点装饰部分。满襟围腰上窄下宽,呈“凸”形,一般长为90厘米,底宽74厘米,胸宽20厘米,袋包多为一个大包或两个相连的小包,位于围腰中心。围腰上满饰各种图案,有团花、火盆花、升子印、窗格子、灯笼须、吊吊花、角花、边花等等。围腰花纹图案复杂繁多,结构巧妙,集中体现了羌族的挑绣工艺,具有浓厚的羌族民俗风情。
十二、腰带
羌族妇女服饰。羌族刺绣腰带不仅有普通腰带的固定作用,还有装饰作用。腰带宽7~8厘米,长2~3米,两端各留寸长的落缨。其色彩对比强烈,多以黑、白、红、黄、绿等棉线参差分条排列编织而成,绚丽夺目如五彩霓虹。一条窄窄的腰带,集中体现了羌族妇女精湛的编织技艺。
十三、裹肚
羌族男子盛装必佩的服饰。一般用35厘米宽双层蓝布、黑布或白布斜角对折缝制,呈三角形或梯形。正面为饰花。
十四、羌鞋
羌族早期的鞋子系用树皮纤维制作的草鞋,一般是为男人所制;后期的绣花鞋是受汉藏文化影响的产物,是为妇女所制。其中,尤以自制的“云云鞋”独具特色。未婚男子和姑娘穿绣花鞋,以蓝、红、黑、绿为底色,彩色花卉为图案;已婚男女穿云云鞋、尖尖鞋、包包鞋、草鞋;中老年人则穿素色圆口布鞋,以麻线扎缝;底极厚实,有的夹有胶底,既耐穿,又防滑。老人去世时,要穿特制的白底青面绣花云云鞋。
十五、云云鞋
羌族云云鞋
羌族特色服饰。鞋尖微翘,貌似小船。鞋底较厚,以各色布包边,用麻线密纳,增强了鞋子的耐磨性。鞋帮绣有各形的彩色云纹、水波或杜鹃花纹样图案,故名“云云鞋”,也称“花鞋”。羌族姑娘常将自己亲手制作的花鞋送给小伙子,当做定情信物。在当代,羌族人们将云云鞋作为节日的盛装,只有在重大节日之时才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