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战略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4.宁夏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面对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大规模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和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形势,宁夏发挥“小省区能办大事情”的气魄,综合运用优化水资源配置、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探索先进的防沙治沙技术、实施生态移民等措施,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逐步走出了一条与气候变化相结合的扶贫攻坚、改善民生、发展经济之路,被国际社会誉为“宁夏经验”,使宁夏成为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典型省区,“宁夏经验”也成为南非德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一大亮点,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宁夏适应气候变化的积极态度和实际行动。

4.1 强化政府引导,增强制度保障

加强机构建设。为加强对宁夏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十一五”期间,宁夏成立了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2011年,在自治区发改委成立了应对气候变化处,完善和健全了宁夏应对气候变化的组织领导。

实施规划先行。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2000年,宁夏就依据自治区气象局预测的未来20年宁夏气候变化趋势和可能产生的影响,把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正式列入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将应对气候变化内容纳入省级“十一五”规划的省区。与此同时,还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一系列专项规划。如《宁夏“十一五”太阳能开发利用规划》《宁夏循环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宁夏节能“十一五”规划》等。跨入“十二五”时期,在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同时,又出台了《宁夏“十二五”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宁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宁夏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等,以高质量的科学规划引导宁夏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促使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常态化。

健全法规保障。为不断强化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举措,宁夏政府十分重视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法规的制定,近年来,先后颁布实施了《宁夏节约用水条例》《宁夏气象条例》《宁夏人工影响天气条例》《宁夏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宁夏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地方性法规。2009年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积极编制了《宁夏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等,为宁夏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和法规保障。

4.2 优化水资源配置,缓解瓶颈制约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最主要的瓶颈之一。针对气候变暖、降水和黄河来水减少等形势,宁夏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理念,并进而启动了病险水库加固改造和节水型灌区建设工程,采取引黄、扬黄工程、节水工程、水权转换等多措并举的方式优化水资源配置,缓解水资源问题。

为统筹区域发展,宁夏根据三大区域水资源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优化水资源配置,为适应气候变化走出了一条具有宁夏特色的发展之路。北部引黄灌区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大幅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加快灌区节水改造和水权置换,保障不断增长的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2003年宁夏实施水权转换试点,将农业灌溉用水转换为工业用水,当前批复水权转换总规模2.3亿m3,转换价格为12元/m3,“十一五”期间,通过水权转换,共节约农业用水40亿立方,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38提高到0.42,在不增加黄河取水量的条件下满足了工业用水的增长需求,万元GDP用水量由1288立方米下降到541立方米。中部干旱带通过实施扶贫扬黄工程,加强了地下水勘察,扩大供水范围,建设集雨设施,建设积雨场、贮水窖和人畜饮水工程,确保人畜饮水安全,缓解农业缺水问题。现在宁夏平均年扬黄水总量7.3亿m3,增加中南部地区灌溉面积165万亩。南部黄土丘陵区以流域为单元,开源与节流并重,加强生态保护与水源涵养,研究适度开发泾河水资源,建立了大中小型工程并举、库坝窖池联用的供水体系。

4.3 加快结构调整,夯实农业地位

面对气候变化给宁夏农业带来的影响,宁夏主动出击、积极应对。2000年,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意见》,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了农业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引黄灌区加快了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培育壮大枸杞、酿酒葡萄、优质粮食、奶产业等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积极推广水稻旱育稀植和控灌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水资源的耗用量。充分利用气候变暖的有利条件,大力推行“冬麦北移,两茬平作”耕作制,使引黄灌区农作物种植由一季变两季,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水平,满足了银川—吴忠奶牛产业带对青贮饲料的需求。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提出的“中南部山区压夏增秋,加大抗旱、节水、特色农作物种植力度”的指导方针,2003年提出的加快建设节水型灌区,积极发展避灾农业、旱作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等现代农业理念,中部干旱区大力发展了高效节水特色农业,积极发展温棚种植,扩大硒砂瓜、红枣、枸杞等种植面积。南部山区积极发展以小杂粮为主的避灾农业。加大马铃薯三级种薯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推广舍饲圈养技术,进一步发展草畜产业。同时,针对宁夏秋季降雨相对集中的现象,按照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的理念,在中南部地区大力推广秋季覆膜保墒、坐水点种、积雨窖灌、膜下滴灌、膜侧栽培、垄沟栽培等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充分利用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截至2010年,全区设施农业总面积已经达105.8万亩,引黄灌区和中南部山区分别占62%和38%,已建成50万亩葡萄基地、85万亩红枣产业基地、70万亩枸杞产业带、60万亩甘草产业带,环香山100万亩硒砂瓜产业带,环六盘山400万亩马铃薯产业带,中南部山区600万亩牧草产业带,全区200万头肉牛和1300万只肉羊的清真牛羊肉产业带。冬麦和玉米适宜区也明显扩大,2010年,仅引黄灌区冬麦种植已达60万亩。规划2015年银川至吴忠一线形成“80万亩冬麦—80万亩青贮玉米—80万头优质奶牛—200万吨乳制品加工”高效循环的现代农业产业链。这些措施,不但提高了干旱加剧情况下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还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大大改善了民生状况。

4.4 加强生态保护,提高适应能力

针对宁夏生态环境脆弱的现状和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自治区政府在2002年8月出台了《关于加快中部干旱带生态建设及种草养畜业发展的意见》,召开了全区第一次生态建设工作会议,从2003年5月1日起率先在全国实行全省境内的封山禁牧。当年,380万只放牧羊全部下山实行舍饲圈养,3240万亩天然草原承包到农户。8年来,有近100万亩流动、半流动沙丘变成了固定沙丘,500万亩已垦草原实行了退耕还草,近3000万亩天然草原进行了围栏封育,新增多年生人工草地500多万亩。从而使草原植被迅速恢复,林草资源总量逐步增加,水土流失和沙化面积逐年减少,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取得了山绿、沙退、草茂、畜壮、人富的生态经济效益。

在防沙治沙方面,宁夏首创了享誉国内外的草方格治沙方法,通过沙漠边缘治沙、草原沙地治沙和绿洲腹地流沙治理三种模式,使宁夏治沙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成为全国第一个治理速度大于沙化速度的省区、全国第一个将防沙治沙列入法治轨道的省区、防沙治沙机制全国最先进的省区,成立了全国第一座防沙治沙大学的省区。这些极大地改善了宁夏生态系统,增强了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减缓了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从1999年开始,扭转了沙化面积多年扩大的局面,荒漠化面积总体呈趋减态势,荒漠化程度也逐渐减轻。1999~2009年期间,荒漠化面积由320.7万公顷减少到289.9万公顷,减少30.8万公顷,其中1999~2004年年均减少4.66万公顷,2004~2009年年均减少1.5万公顷;重度和中度荒漠化面积明显减少,2009年比1999年分别减少了73.4万公顷和6.0万公顷。

4.5 狠抓移民工程,统筹区域发展

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类生存和生产环境恶劣,人口超载严重。自治区党委政府按照人随水走和山上的问题山下解决、山内的问题山外解决的创新思路,将生态移民作为宁夏扶贫开发的主要形式,自20世纪80年代初至2010年,累计迁移人口66万多人,生态移民迁出区的300万亩土地用于恢复生态,既有效缓解了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生计问题,也提高了自然生态恢复的能力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在移民迁入区实施扬黄灌溉、集雨工程和发展节水农业、设施农业等措施,使移民迁入区的水、土资源条件能够满足生态移民搬迁的需要,充分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极大地提高,也大大促进了宁夏中南部地区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使宁夏贫困地区农民素质不断提高、收入不断增加,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促进了山川互济,统筹发展。2009年宁夏中南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919.7元,比1983年的178.2元增长了15倍。以2009年人均年收入1196元的贫困线计算,宁夏中南部地区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是贫困线的2.4倍,推进了宁夏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宁夏生态移民也成为2011年12月南非德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一大亮点,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4.6 发展清洁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宁夏有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宁夏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以及生物质能源等清洁能源产业,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和温室气体的排放,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做了很大的努力,收效显著。一方面,充分利用宁夏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优势,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产业。2003年宁夏开工建设第一座大型示范性风电场——贺兰山风电厂。到2010年底,宁夏建成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22万千瓦,占宁夏全部电力装机容量的8.5%,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装机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大大优化了宁夏的能源结构;年发电量可替代110多万吨标准煤,减排近400万吨二氧化碳,2010年宁夏万元GDP能耗下降4.3%。另一方面,积极推广CDM项目,大力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到2010年,已推广农村户用沼气池24万口、太阳灶30多万台、太阳能热水器25万台;宁夏CDM项目成效显著,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截至2011年9月,仅宁夏CDM环保服务中心一家企业就有33个自主开发的CDM项目在联合国主管机构成功注册,其中13个已获得供41次减排量签发,另外还有60余个项目处在申请注册审定,获取LOA及前期开发的阶段。

4.7 加大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认知

宁夏十分重视环境与气候变化领域的教育、宣传与公众意识的提高。近年来,加大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宣传教育力度,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知识讲座和报告会。2005年,在银川召开的中国西部论坛上,宁夏科技工作者的“全球气候变暖与宁夏气候变化”的报告,得到了科学界及社会公众的广泛反响。2007年,宁夏科协、宁夏气象学会和兰州区域气候中心联合举办了“气候变化及其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及对策高级研修班”;宁夏气象部门利用“3·23”气象日,为科技工作者、公众和媒体做了“气候变化及其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的报告;自治区团委响应共青团中央号召,开展了“我与祖国共奋进——青年科学家走进校园系列辅导讲座”活动,在广大学生中进行了“对气候认识观念的转变及了解气候变化”科普讲座。2009年,宁夏制作的专题片《中国宁夏:行动带来改变》的宣传片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播放,得到了世界的广泛关注,2011年12月,在南非德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专题片《抉择——宁夏适应气候变化与反贫困案例》《西部报道——中国绿色大使宁夏科考纪实》再次抓住各国代表的眼球,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宁夏应对气候变化的成功经验。以上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提高了全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为推进宁夏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4.8 重视科学研究,提供科技支撑

为不断提高宁夏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相关科研支撑能力,宁夏十分重视科研平台和信息平台建设,先后成立了宁夏防灾减灾中心、宁夏气候中心和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建立健全了相关信息化监测网,及时发布年度气候公报和年度气候影响评价报告等。同时,加大对宁夏气候变化的事实和影响的深入研究,积极参与国内外科研项目,提高科研能力。宁夏在国家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和宁夏自治区政府的支持下,从“十五”时期开始,就先后组织进行了中英气候变化双边合作研究项目“全球环境变化对策与支撑技术研究”、子专题“气候变化对宁夏农业影响的模拟研究”、国家科技部公益项目“宁夏气候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机制研究”“宁夏气候变化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及其对策预研究”“气候变化对宁夏主要农作物及适应性影响研究”“气候变化下北方五省区草地畜牧业脆弱性评价”“气候变暖对宁夏中部干旱带降水资源变化的影响研究”等;组织编写了“宁夏近五十年气候变化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宁夏气候与气候变化”“气候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等研究报告。同时,CDM(清洁发展机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CDM工作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