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之旅:一位记者的行走笔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嘉峪关:苍凉的守望

“天下第一雄关”

嘉峪,在匈奴语中,意为美好的峡谷。嘉峪关市因嘉峪关而得名。嘉峪关则因嘉峪山而得名。嘉峪山,以山凭险,汉代设“玉石障”,五代有“天门关”,元代更名“嘉峪山”,取“林泉秀美,涧壑寂寥”之意。但是,这样的记载也只能出现在史书里了:“走出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向上看,天是灰蒙蒙的天;向下看,全是戈壁滩。”一首民谣这样形容当时的嘉峪关。

嘉峪关市辖域,先秦为西羌地,秦为乌孙地,西汉初为匈奴昆邪王地。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击破匈奴右地,“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从此,嘉峪关一带属酒泉辖地。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它比“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早建9年。这里地势险要,南是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北是连绵起伏的黑山,两山之间只有30华里,是河西走廊西部最狭窄的地方,被称作“河西第一隘口”。关西的大草滩,黄草平沙,地域开阔,素为古战场,关东是丝路重镇酒泉,紧靠关东南坡下,有著名的峪泉活水,“九眼泉”冬夏澄清,终年不竭,可供人马饮用,并可灌溉良田。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险要的地理位置,是这里建关的主要原因。早在汉代,就在距关城北7里的石关峡口设有玉石障,依山凭险,设兵防守。据史料记载,明代以前,这里一直是“有关无城”。

明王朝建立后,为了加强河西的军事防御,征虏大将军冯胜收复河西后,在此选址建关,以控制西去的交通要道。据历史记载,嘉峪关从建关到成为坚固的防御工程,经历了160多年时间。明洪武五年(1372)首筑土城,周长220丈,高2丈许,就是现在的内城夯筑部分,当时只是有关无楼。明弘冶八年(148),肃州兵各道李端澄主持在西罗城嘉峪关正门项修建嘉峪关关楼,也就是说,嘉峪关关楼是关城建成100多年之后方修建的。

11年后,也就是明正德元年(1506)8月至次年2月,李端澄又按照先年所建关的样式、规格修建了内城光化楼和柔远楼,同时,还修建了官厅、仓库等附属建筑物。嘉靖十八年(1539),尚书翟銮视察河西防务,认为这里必须加强防务,于是大兴土木加固关城,在关城上增修敌楼、角楼等,并在关南关北修筑两翼长城和烽火台等。至此,一座规模浩大、建筑宏伟的古雄关挺立在戈壁岩岗之上,它像一队威武雄壮的战士,屹立在两山之间,伸出双臂,牢牢地守卫着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

存在和湮灭

在雨水的敲打里,我们走进嘉峪关。我们没有直接走进内城,而是沿着城墙游走。

雨下得很猛烈,相机的取景框和远处的箭楼模糊,脚下泥泞,沙砾被雨水冲刷得亮晶晶的,四周寂静,高大的城墙,古色古香的门楼建筑,灰暗的天空,以及这个秋天的嘉峪关,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让我们忘记这里曾有长达600多年的金戈铁马、硝烟四起的苍茫历史。

嘉峪关城以内城为主,是关城的核心和主要工程。关城周长733.3米,高11.7米,面积33500多平方米;墙体中心部分是以粉碎后加水拌合均匀的黄土夯实而成,其紧实度要达到箭射深度不超过3寸(10公分),土墙两侧砌以百里之外烧制的城砖,雄伟坚固。内城只设东西两门,东为“光华门”,意为紫气东升,光华普照;西为“柔远门”,意为怀柔而致远,安定西陲。东西门并不径通,而是各有一座翁城围护,使关城更为幽深肃穆。东门翁城叫“朝宗”,西门翁城叫“会极”。西门翁城位于内城南部,城门南开,从西门进来,进门后须沿宽约3米的巷道,先左拐再右拐才能经过翁城,进入内城。如遇敌人来犯,城墙上的守城将士可于城门、巷道、翁城层层射杀,大大增加了敌人的攻城难度。

墙顶外沿砌有“锯齿形”墙垛,并在“锯齿形”中心留一正方形孔洞。这种墙垛造型,除了使它同样具有墙顶护栏功能外,还在增加城墙美观的同时,大大增强了其御敌功能。当敌人架云梯攻城时,为防墙顶守军反击(投巨石、从凹口刺杀等),一般总是将云梯架在凸齿处,守城将士既可凭借凸齿掩护自己,又可从凸齿中间的小孔设法掀翻敌人的云梯。在现代人看来,这种墙垛造型十分简单,但在冷兵器时代,却可谓是构思缜密周详。

关城墙上建有东、中、西三座城楼,巍然对峙,气势壮观。登关楼远眺,长城似游龙浮于戈壁瀚海,若断若续,忽隐忽现,塞上风光尽收眼底。内城墙上还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楼等共14座。内城北侧建有砖铺地面的宽阔斜坡马道,直通城顶,修建关楼时,役工可经此运送材料至墙顶,平时可作守城将士上下的通道。

关城内建有游击将军府、井亭、文昌阁;东门外建有关帝庙、版楼、戏楼等。整个建筑布局精巧,气势雄浑,与远隔万里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遥相呼应,闻名于天下。

嘉峪关城在修建过程中,演绎出定城砖、击石燕鸣、冰道运石、山羊驮砖等动人故事,至今还在当地百姓中广为流传。对这些故事和传说,我们其实没什么兴趣,这些表面看来饶有趣味的故事,不知掩盖了多少工匠、民夫的血泪,对此,我们的忽视已经成为正常。就像那些在雨水冲刷下用黄土夯筑的渐渐失却宏伟气势的城墙,没有人会关注它的存在和湮灭。

孤城岁月

嘉峪关自建立以来,屡有战事。明正德年间(1515~1522),吐鲁番满速尔兵数犯河西。当时嘉峪关只是座孤城,以致满速尔兵两破关城,并屡掠附近民众牛羊。直到1539年嘉峪关建成为一座完整的军事防御工程后,关城锁钥边陲,又有明墙暗壁相合,才真正成为固若金汤的天下第一雄关。

但是,就是这样一座固若金汤、耗费几百年时间不知用去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的天下第一雄关,却逐渐成为一座孤城,不仅失去了军事价值,军事设施更是残破不堪,驻守军队薄弱。

1907年,沙皇俄国瑞典裔马达汉以探险家的身份作掩护,来到嘉峪关,他在《马达汉西域考察日记1906-1908》一书中这样写道:“这支队伍跟安西的守备队一样,属于民防性质的组织……只有在中国农历2月和8月进行操练。从不练习打靶,只进行散射。武器装备只有100支点燃引线发射的步枪,2门老式的铜炮,17支老式统子枪和20把大刀。”

嘉峪关的衰落,使我们困惑,仅靠城高墙厚,就能挡敌于墙外?

和很多朋友聊天,他们都言称不喜读明史与清史,理由很简单,明清是中国最为羸弱和昏庸的王朝,两个王朝除了仅有的几个皇帝有些作为,大部分都十分昏聩。而中国也由此错过了最好的发展机遇,从此进入了被列强侵略和瓜分的黑暗年代,明清两朝,不能让史书兴奋,不能令华夏自豪。

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早修筑的长城,应该是在6000年前的半坡遗址,位于平原高地的半坡遗址村庄周围,环绕有一条全长300米,宽6至8米,深5至6米的大围沟;沟底部宽约4米,并发现有木柱的痕迹,可能在围沟底部和两旁设有防御之类的障碍物。类似的大围沟在其他一些同时期遗址中也有发现,除防水、排水作用外,还起着避免野兽侵扰、防止各部落之间氏族成员因血统复仇而发生冲突的作用。考古学家考证说,半坡遗址大围沟的总出土量为1.1万立方米,如用载重3吨的卡车,可载装3600多辆。如此艰巨的工程,在6000年前用简陋粗笨的石器工具完成,如此庞大,不啻于秦汉时期的长城。

而在秦长城之前,有燕、赵等国长城;秦之后,除汉大修长城外,北魏、北齐、隋、金等朝,先后役民数万修筑长城。

历史上修长城最为突出的两个王朝,就是汉朝和明朝。汉朝是因强盛而修长城,拓展疆土。而明朝却是因国力衰弱,修长城冀其护御。在明王朝270年统治期内,从未停止修筑长城和经营长城的防御体系,工程之大,在中国历代王朝中首屈一指,其防御工程技术,也远远超过了以前历代所筑的长城,建筑结构更加完善坚固。

简单说来,明修长城,是为了战争防御;汉唐修长城,则是为了开拓疆域,这个明显的区别,让我们思索良久。

从嘉峪关修建的历史,我们也许能发现些什么。嘉峪关修成100余年后,从明正德年间,至1539年嘉靖年间,明王朝将关城外以西的居民,悉数内迁,将大片土地抛弃。巍峨雄关嘉峪关,竟成为闭关锁国之城垣,留下长城一段伤心惨痛的历史。明朝的亡国,也非其城垣不坚,筑城不广。根源在于自毁另一核心“长城”——治朝政祸殃无辜良民,居庙庭残杀忠贞将臣。史书记载,选址建嘉峪关的征虏大将军冯胜后来被朱元璋赐酒毒死,后来的历任官员也都不同程度被朝廷罢官、贬官或者流放等。更有意思的是,与嘉峪关呼应的山海关,也可谓固若金汤,却不战而降。“离合悲欢演往事,愚贤忠佞认当场”,嘉峪关关帝庙前戏台上的对联真是入木三分。

走到城门楼下,嘉峪关巍峨的城楼与城墙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更远的地方,是戈壁和荒滩,雨下得更大了,风使劲地吹着,却仍有把自己捂得很严实的妇女和中年男人,拉着骆驼向不多的游客大声招揽生意。沙场的呐喊厮杀早已沉于历史,几千年漫漫历史长河一下定格于眼前的生存现实,瞩望默默地矗立的嘉峪关,不由得想起王之涣那首著名的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