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六 头部疾病
【学习目的】
学习耳部、颌面部、舌部和齿等组织和器官的病变、病因,掌握对宠物常见颈部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原则。
【技能目标】
能够对宠物耳血肿、耳道增生、外耳炎等常见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对颌面部疾病有深入了解。掌握对龋齿、牙周炎、齿石等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
宠物发生的头部疾病包括耳部疾病、咽喉部疾病、口腔疾病以及鼻病。受犬和猫品种差异的影响,耳部疾病的发生也呈现其固有特点,如外耳道增生、耳血肿等疾病,都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原因也具有相应的种属差异性。颜面部疾病中,面神经麻痹、深部腺体囊肿和腭裂等疾病的诊断治疗也成为行业热点。随着宠物传染病逐步得到控制,宠物寿命也随之增加,口腔疾病在宠物临床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齿病成为临床诊疗不可或缺的项目。
任务一 耳的疾病
一、耳血肿
耳血肿是耳部较大血管破裂,血液流至耳软骨与皮肤之间形成的血肿。多发生于耳廓内面,也见于耳廓外面或两侧。各种动物均可发生,但多见于犬和猫。
1.病因
机械性损伤,如对耳壳的压迫、挫伤、抓伤、咬伤等均可导致耳血肿;耳部疾患,如外耳道炎等引起耳部瘙痒,动物剧烈摇头甩耳也能损伤血管而发病。
2.症状
耳廓内面的耳前动脉损伤时,于耳廓内面迅速形成肿胀,触之有波动及疼痛反应。后因出血凝固,析出纤维蛋白,触诊有捻发音。沿耳廓软骨外面行走的耳内动脉损伤时,可在耳廓外面形成相似的肿胀。血肿形成后,耳增厚数倍,下垂。耳部皮肤色白者,变成暗紫色。穿刺可见有血液或血色液体流出。肿胀阻塞耳道时,可引起听觉障碍。血肿感染后可形成脓肿。
3.治疗
小血肿不经治疗也能自愈。血肿形成的第一天内宜用干性冷敷并结合压迫绷带制止出血。大血肿不宜过早手术,因术后出血较多。一般在肿胀形成数日后,可于肿胀最明显处切开,排出积血和凝血块后密闭缝合(见图6-1),装置压迫绷带。耳部保持安静,必要时可使用止血剂。
图6-1 耳血肿切除及缝合方法
(1)正确的缝合方法(2)不正确的缝合方法(3)缝线全层通过耳廓,结打在耳外面
二、外耳炎
外耳炎指发生于外耳道的炎症。犬、猫多发,且垂耳或外耳道多毛品种的犬更易发生。
1.病因
外耳道内有异物进入(如泥土、昆虫、带刺的植物种子等),存在有较多耳垢,进水或有寄生虫寄生(如疥螨),垂耳或耳廓内被毛较多时使水分不易蒸发而导致外耳道内长期湿润,湿疹、耳根皮炎的蔓延等诸多因素均可刺激外耳道皮肤引起炎症。
2.症状
由外耳道内排出不同颜色带臭味的分泌物,其量不等。大量分泌物流出时,可黏着耳廓周边被毛,并浸渍皮肤发炎,甚至形成溃疡。耳内分泌物的刺激可引起耳部瘙痒,小动物常用后爪搔耳抓痒。由于炎症引起疼痛,指压耳根部动物敏感。慢性外耳炎时,分泌物浓稠,外耳道上皮肥大、增生,可堵塞外耳道,使动物听力减弱。
3.治疗
对因耳部疼痛而高度敏感的动物,可在处置前向外耳道内注入可卡因油(可卡因0.1g,甘油10mL)。用3%过氧化氢溶液充分清洗外耳道,再用灭菌棉球擦干,涂以1%~2%甲紫溶液或1∶4碘甘油溶液,促进患区干燥、结痂,兼有止痒效果。也可涂布氧化锌软膏。细菌性感染时,用抗生素溶液滴耳。寄生虫感染时,可用伊维菌素进行治疗。
中兽医学认为本病多为外因风湿热邪侵袭,内因肝胆二经郁热,外邪内热邪毒壅塞耳窍所致。治疗当以清热解毒燥湿为主。因此,对化脓性外耳炎的治疗,经外科处理后,滴入洁尔阴洗液原液3~5滴,每天1~2次。洁尔阴洗液的主要药物有蛇床子、黄柏、苦参、苍术等,其中黄柏、苦参、蛇床子清热解毒、燥湿,苍术健脾燥湿,适用于治疗本病。
三、中耳炎
中耳炎是指鼓室及耳咽管的炎症。各种动物均可发生,但以犬和兔多发。
1.病因
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其炎症蔓延至耳咽管,再蔓延至中耳而引起。此外,外耳炎、鼓膜穿孔也可引起中耳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是中耳炎常见的病原菌。
2.症状
单侧性中耳炎时,动物将头倾向患侧,患耳下垂,有时出现回转运动。双侧性中耳炎时,动物头颈伸长,以鼻触地。化脓性中耳炎时,动物体温升高,食欲缺乏,精神沉郁,有时横卧或出现阵发性痉挛。炎症蔓延至内耳时,动物表现耳聋、平衡失调、转圈、头颈倾斜而倒地。
3.预后
非化脓性中耳炎一般预后良好,化脓性中耳炎常因继发内耳炎和败血症而预后不良。
4.治疗
必须及早诊断,趁炎症还局限在欧氏管或中耳时,采用下列方法进行治疗。
(1)局部和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 充分清洗外耳后,滴入抗生素药水,并配合全身应用抗生素,以使药物进入中耳腔。用药前,应对耳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抗生素治疗至少连用7~10天。
(2)中耳腔冲洗 上述治疗临床症状未改善时,可行鼓室冲洗治疗。动物全身麻醉。术者头带额镜,先用灭菌生理盐水冲洗外耳道,再用耳镜检查鼓膜。如鼓膜已穿孔或无鼓膜,可将细吸管插入中耳深部进行冲洗;如鼓膜未破,可先施行鼓膜切开术或直接用吸管穿破鼓膜,伸入鼓室锤骨后方注液冲洗。冲洗时,细管不可移动,以防撕破鼓膜。
(3)中耳腔刮除 严重慢性中耳炎,上述方法无效时,可施行中耳腔刮除治疗。先施行外耳道切除术和冲洗水平外耳道,用耳匙经鼓膜插入鼓室进行广泛的刮除。其组织碎片用灭菌生理盐水清除掉。术后几周,全身应用抗生素和皮质激素药物。
四、犬耳耵聍腺肿瘤
耵聍腺肿瘤是指发生在外耳道的具有腺样结构的肿瘤,肿瘤起源于外耳道软骨部耵聍腺导管上皮和肌上皮。近年来,犬耳耵聍腺癌的发病率有所提高。
1.病因
还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与犬的年龄、品种及遗传基因关系密切。犬的外耳道软骨长期受外界不良因素(如耳螨、中耳炎等)刺激是造成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2.症状
患犬听力严重下降,耳痛、甩耳、挠耳,常惊叫不安,食欲下降、呕吐,可见外耳道被肿物堵塞。
3.治疗
保守治疗常无效,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进行外耳道部分切除或全切除。良性肿瘤常预后良好。
五、犬耳道增生
1.病因
严重的外耳炎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会使犬的耳道内产生大量的增生物。
2.症状
犬有摇头搔耳的异常行为,耳道内偶有恶臭出现。犬有时因耳部疼痛而改变行为,如脾气暴躁、对主人具攻击性、哀鸣哭泣;因搔痒导致自我伤害、耳翼表皮剥落、耳翼脱毛。当上述情况伴随细菌或真菌感染时,耳道排出物成为脓性且潮湿,有臭味。肉眼可见犬耳道内有大量的污秽的增生物。
3.治疗与护理
加强护理,经常用灭菌干棉球清除耳垢和保持耳道清洁,尤其注意给犬洗澡时不要让水流入耳道内。如不小心流入,必须及时清除干净。特别是在犬患有皮肤病期间要格外注意耳道的变化。
症状较轻的犬可保守治疗,首先用棉球轻轻地彻底清除耳内分泌物,再用宠物专用耳油将增生物软化,后用棉球将污物彻底清理干净,涂抹抗生素药膏或滴耳油等。
严重的外耳道的增生,增生物会与外耳道软骨广泛粘连,建议进行手术治疗,做外耳道的部分切除或全切除。
任务二 颌面部疾病
一、颌骨骨折
颌骨骨折一般分为颌前骨骨折、上颌骨骨折和下颌骨骨折。犬、猫等小动物常有发生。
(一)颌前骨骨折
1.症状
颌前骨骨折多数为骨体横骨折,与上切齿相连的断骨折断下垂,受伤的同时常伤及切齿,故有时并发切齿脱落,折断的颌前骨只能靠硬腭及齿龈等软组织相连,因此出现咬合不正,口腔失去闭合能力。伴发大出血,主要来自切齿的血管、硬腭的静脉丛或腭唇动脉等。
2.治疗
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整复固定。术前应首先处理外伤,查清颌前骨骨折线。术者一手按住鼻梁部,另一手将下弯的断骨拉出来,用适当的力量使骨折断端对合,若上下齿咬合一致则表示已整复到位。固定方法较多,可选用金属缝线缠绕于一排上切齿上,并牢牢地箍紧,同时做口腔外的固定。另外,也可用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
(二)上颌骨骨折
1.症状
骨折部位多在硬腭及齿槽间隙的边缘,有时波及前臼齿,常可见动物口、鼻流血或流涎,丧失咀嚼功能,由于组织炎症及断骨移位而使上颌部变形,用手按压骨折处出现骨摩擦音,切齿咬合不一致。
2.治疗
对封闭性骨折又无断骨片转位病例,不必进行外科手术,仅使动物保持安静,全身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即可。对开放性骨折又有断骨片转位病例,应在全身麻醉下整复固定,可用接骨板或骨螺丝作内固定。
(三)下颌骨骨折
是最常见的一类颌骨骨折,发生部位以沿正中矢面骨折或齿槽间隙边缘一侧或两侧较为多见。犬、猫常因车辆撞击等意外导致下颌骨骨折。
1.症状
因受伤部位不同而异。开放性骨折患部变形,骨端外露、出血与肿胀、疼痛,并出现异常活动,采食和咀嚼困难,一般经数日后由破口处流出脓性渗出物。如果正中联合发生骨折,则两侧的骨体和下颌支活动,切齿不能保持在一条线上;如果在齿槽间隙发生骨折,则下颌骨体切齿部下垂;如果下颌骨体臼齿部骨折,则局部变形并伴有碎骨片造成的舌、颊组织的损伤。此外,下颌骨后角折断时常伤及颈部血管,下颌骨关节突和冠状突骨折时常伤及颌关节、舌根及咽。口腔检查常可见到残留饲料,并有酸臭气味,日久动物消瘦。
2.治疗
根据骨折的部位选择治疗方法。为了确保复位固定过程的可靠性,最好采取病侧在上的侧卧保定,全身麻醉。首先应对创伤进行彻底的外科处理。下颌骨体正中联合骨折可在口腔内用金属丝套住两侧的隅齿加以固定;横骨折则分别套住两侧的犬齿和隅齿进行固定;其他情况的骨折可按同理选择相应的牙齿用金属丝固定,必要时可在骨上钻孔后再环扎,或者采用接骨板或骨髓钉加不锈钢钢丝作内固定。国外有用卷轴绷带固定疗法治疗齿槽间隙处骨折的成功经验,先将折断的颌骨用绷带从齿龈部搂住,绷带一端绕过两耳后枕部达对侧的面嵴与绷带另一端相遇,然后两绷带相扭,一端从背部(经过鼻梁部),另一端从腹部(经过颌凹部)缠绕到另一侧面嵴相遇而打结。
二、颌关节炎
1.病因
创伤、打击、关节韧带牵张(粗暴地使用开口器等)以及关节内骨折等是引起颌关节炎的主要原因。颌关节附近组织蜂窝织炎的蔓延、脓毒症的转移及牙齿疾病、面神经或三叉神经麻痹造成的偏侧咀嚼等也易引起本病的发生。
2.症状
主要特征是咀嚼障碍和颌关节部肿胀。急性浆液性颌关节炎时,局部肿胀并有轻微波动,触诊及开张口腔时动物疼痛显著,采食时咀嚼缓慢,仅以一侧咀嚼。慢性颌关节炎时,仅有局部肿胀及关节强拘,有时可能因颌关节粘连而表现牙关紧闭,患侧咬肌逐渐萎缩,动物瘦弱。
3.治疗
急性期以消炎、镇痛、制止渗出、促进吸收、防止感染为原则,病初用冷疗,以后用温热疗法,局部涂擦鱼石脂软膏、消炎软膏等,也可用红外线照射,每日2次,每次25~30min。慢性颌关节炎时,可局部使用强刺激剂、CO2激光照射、感应电流刺激、离子透入等电疗。对化脓性颌关节炎则应充分排出脓汁,用消毒液洗涤,充分引流。局部和全身应用抗生素。
三、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麻痹中兽医称为“歪嘴风”,犬多发于6~7岁的西班牙长耳犬和拳师犬。面神经控制面部肌肉的活动、感觉和唾液分泌等,面神经麻痹临床上以单侧性多见。根据损伤程度分为全麻痹和不全麻痹,根据损伤部位分为中枢性麻痹和末梢性麻痹。
1.病因
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多半是因脑部神经受压,如脑的肿瘤、血肿、挫伤、脓肿、结核病灶、指形丝状线虫微丝蚴进入脑内的迷路感染等,其次是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传染性脑炎、乙型脑炎、李氏杆菌病等均可出现综合性面神经麻痹。犬患犬瘟热、中耳炎、内耳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等时可伴发本病。
2.症状
由于神经损伤的部位和程度不同,功能障碍和麻痹区的分布、范围各异,症状上也不完全一样。
犬患病后,患侧上唇下垂,鼻歪向健侧,耳自主活动消失。
单侧性上颊支神经麻痹时,耳及眼睑功能正常,仅患侧上唇麻痹、鼻孔下塌且歪向健侧。单侧性下颊支神经麻痹时,患侧下唇下垂并歪向健侧。
双侧性面神经全麻痹多是中枢病变的结果,除呈现双侧性的上述症状外,因两侧鼻孔塌陷,导致通气不畅,呼吸困难。由于唇麻痹,动物将嘴伸入饲料中用齿采食,伸入水中用舌舀水,咀嚼音低、流涎,两颊部残留大量饲料,并有咽下困难等症状。
3.治疗
由中枢性或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面神经麻痹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预后视原发病的转归而异。由于外伤、受压等引起的末梢性面神经麻痹,在消除致病因素后可选择下列方法治疗:①在神经通路上进行按摩,温热疗法。在神经通路附近或相应穴位交替注射硝酸士的宁(或藜芦碱)和樟脑油,隔日1次,3~5次为一疗程。②采用电针疗法,以开关、锁口为主穴,分水、抱腮为配穴。也可根据临床症状判断发生神经麻痹的部位,在神经通路上选穴。电针刺激20~30min,每日1次,6~10次为一疗程。③采用红外线疗法、感应电疗法或硝酸士的宁离子透入疗法,也有一定效果。
四、犬下颌关节脱位
1.病因
大多是外力作用,如相互撕咬,撞伤、摔伤或挤伤等。
2.症状
患犬突然下颌麻痹,不能咬合,张口流涎,嚎叫,焦躁不安。
3.诊断
通过临床症状、触诊及X线检查可迅速确诊。
4.治疗
行下颌关节复位术。将患犬全身麻醉,俯卧保定,术者右手拇指用3~4层无菌纱布包裹,站于患犬前方。助手将患犬口拉开,将拇指指腹放于左侧臼齿,示指放于下颌前方,同时要将患犬口再拉大,当术者指下感到向下移动时,应顺势下按并向前拉,有下颌向前下滑动的感觉,此时拇指轻用力向后推,示指向上顶,下颌骨会自动向后上滑动,可听到入臼声。当拇指下有向后上滑动感觉时,拇指应立刻离开臼齿,以免影响复位。对侧再操作一次,注意此次复位时不要使犬张口太大,拇指和示指要稍向患侧牵拉,以免对侧脱位。
五、犬口腔乳头状瘤
犬口腔乳头状瘤是由犬口腔乳头状瘤病毒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幼犬多发。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患犬多于数周乃至数月内自然康复,但由于在口腔黏膜形成的大量瘤体,可直接影响动物的采食,且瘤体表面的破损可继发细菌感染,导致口腔炎症、异臭等不良后果,因此早期手术治疗是较好的选择。
1.病因
多数由病毒感染引起,多见于患犬之间的相互传染。
2.症状
患犬一般精神状况良好,犬唇上有异样突起,口腔检查可见唇、颊、腭等处分布有多量直径1mm、高5~10mm细长突起状及菜花状小瘤,口腔分泌液增多,有轻度异味。
3.诊断
根据发病特征(幼犬发生)及典型症状可确诊本病。
4.治疗
在发病早期进行手术治疗一般预后良好。术前应用抗生素,术前15min注射阿托品,防止术中大量流涎,应对口腔进行冲洗消毒。术中应将肿瘤从根部彻底切除,采用电烙止血。术后应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应用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术后一周内给予流食,静脉输液,补充体液和营养。
任务三 舌损伤
犬和猫的舌损伤是由骨碎片、鱼刺等引起,工作犬训练衔物时也可能误伤舌部。
1.症状
初期表现为口炎症状,流涎并混有血液,虽有食欲,但进食困难或不能进食。口腔检查可见多种形式的损伤,轻度损伤仅擦伤黏膜,但大部分病例伤及肌肉,发生舌的撕裂、缺损或断离。时间较久后,损伤的舌面坏死,颜色发白,有恶臭,缺乏弹性。刺创常在舌组织深部残留有异物。
2.治疗
首先除去病因,对损伤面小的可用0.1%高锰酸钾液冲洗,再涂布碘甘油或撒布青黛散(青黛、黄柏、儿茶各30g,冰片3g,明矾15g,研末过细箩筛)。一般采用口衔纱布条法,由一块大纱布包裹足量的青黛散卷成条状,将其衔于口内,两边各一条纱布通过颊部绕到耳后打结固定,随着舌的不断活动,使青黛散与舌损伤处接触。
若创口裂开较大,包括舌尖部的断裂,不要轻易将其剪除,应尽量进行舌缝合。
动物取站立保定,全身麻醉或舌神经传导麻醉。对初发生的新鲜创,除去口腔内的异物,用0.1%高锰酸钾等消毒液彻底清洗口腔,将舌经口角缓缓引出,用消毒绷带在舌体后方系紧,起止血与固定作用,清洗舌创面后作水平纽孔缝合,并在创缘对合处补充以间断缝合(见图6-2)。对陈旧性严重舌损伤应首先作适当的修整术,造成新鲜创面,发生舌坏死时,应将坏死部分切除,创面做成楔状,清洗消毒后施行缝合。
缝合时应在舌背侧打结,缝线穿过舌组织时要距舌腹侧黏膜2mm以上,不宜穿透舌腹侧黏膜,以免缝线刺激口腔底的黏膜。
3.护理
术后5日内禁止动物采食,但可饮水。喂饲后要用温盐水或0.1%高锰酸钾冲洗口腔。经10~12天后可拆线。
图6-2 舌缝合术
(1)作2~4个水平纽孔缝合(2)在创缘做补充间断缝合
任务四 舌下囊肿
舌下囊肿是指舌下腺或腺管损伤,唾液积聚其周围组织,引起口腔底部舌下组织的囊性肿胀,是犬、猫唾液黏液囊肿中最易发生的一种,多发生于犬。
1.病因
最常见的原因是犬在咀嚼时,舌下腺腺体及导管被食物中的骨骼、鱼刺或草籽等刺破,诱发炎症,导致黏液或唾液排出受阻而发病。由于舌下腺一部分与颌下腺紧密相连,被同一结缔组织囊所包裹,共用一输出管开口于口腔,故舌下腺和颌下腺常同时受侵害。
2.症状
在舌下或颌下出现无炎症、逐渐增大、有波动的肿块,大量流涎,舌下囊肿有时可被牙磨破,此时会有血液进入口腔或饮水时血液滴入饮水盘中。囊肿的穿刺液黏稠,呈淡黄色或黄褐色,呈线状从针孔流出。可用糖原染色法(PAS)试验与因异物所致的浆液血液囊肿相区别。
3.治疗
定期抽吸可促使囊肿形成瘢痕组织,阻止唾液漏出,但多数病例6~8周后复发。也可在麻醉条件下,大量切除囊肿壁,排出内容物,用硝酸盐、氯化铁酊剂或5%碘酊等腐蚀其内壁;或者施行造袋术,即切除舌下囊肿前壁,用金属线将其边缘与舌基部口腔黏膜缝合,以建立永久性引流通道。
上述疗法无效时,可采用腺体摘除术,临床上较常用颌下腺—舌下腺摘除术。单纯作舌下腺切除较困难,往往同时切除颌下腺和舌下腺。
动物做全身麻醉,半仰卧保定,下颌间隙和颈前部作无菌准备。在位于下颌支后缘、颈外静脉前方的颌外静脉与舌静脉间的三角区内,对准颌下腺切开皮肤4~6cm(见图6-3);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和薄层颈阔肌,再向深层分离,显露颌下腺纤维囊(正常囊壁为银灰色,腺体橙红色,呈分叶状);切开纤维囊,暴露腺体;用组织钳夹持腺体向外牵引,同时用钝性和锐性分离方法使腺体与囊壁分离,直至整个腺体和腺管进入二腹肌下方;在腺体内侧有动、静脉进入腺体,分离到二腹肌时,有一条舌动脉弯向后方行至于腺体,将这些血管结扎并切断;用剪刀或手指继续向前分离,在二腹肌下分出一条通道或将二腹肌切断,以便尽可能多地暴露舌下腺;用止血钳夹住游离舌下腺的最前部并向后拉,再用另一把止血钳钳住刚露出的舌下腺,两把止血钳按此方法交替钳夹向后拉,直至舌下腺及其腺管拉断为止,不必再结扎腺体和导管;在纤维囊内安置一引流管,引出体外;连续缝合腺体囊壁和皮下组织;最后结节闭合皮肤和固定引流管。
图6-3 颌下腺-舌下腺摘除术
1—腮腺 2—颌外静脉 3—颌下腺 4—颈外静脉 5—舌面静脉 6—黏液囊肿 7—颌下腺导管
4.护理
术后局部轻度肿胀,一般不必使用抗生素治疗。术后3~5天拆除引流管。并发症包括局部血肿、感染或再发生唾液腺囊肿。
任务五 齿的疾病
一、牙齿异常
动物的牙齿异常是指乳齿或恒齿数目的减少或增加,齿的排列、大小、形状和结构的改变,以及生齿、换齿、齿磨灭异常。临床上多见的是齿发育异常和牙齿磨灭不正。臼齿牙齿异常的发病率比切齿高。
(一)牙齿发育异常
1.赘生齿
在动物齿数定额以外所新生的牙齿均称为赘生齿(因牙齿更换推迟而有乳齿残留者不属此范围)。赘生的牙齿常位于正常牙齿的侧方,也有臼齿赘生位于后方,此时均能引起该侧口腔黏膜、齿龈等发生机械性损伤。
2.牙齿更换不正常
除后臼齿外,切齿和前臼齿都是首先生乳齿,然后在一定的生长发育期间再更换为恒齿,同时乳齿脱落。在更换牙齿的时候,常有门齿的乳齿遗留而恒齿并列地发生于乳门齿的内侧,前臼齿也可能有同样的情况发生。
3.牙齿失位
指颌骨发育不良,齿列不整齐,结果牙齿齿面不能正确相对,凡先天性的上门齿过长,突出于下颌者称为鲤口,反之下门齿突出前方者称为鲛口。若下颌骨各向一方捻转,或向侧方移位,称为交叉齿。
4.齿间隙过大
多因先天性牙齿发育不良而造成,易留食物、造成机械性损伤。特别是相对应的齿过长时,往往伤及齿龈和齿槽骨。
(二)牙齿磨灭不正
1.斜齿(锐齿)
下颌过度狭窄及经常限于一侧臼齿咀嚼而引起。上臼齿外缘及下臼齿内缘特别尖锐,故易伤及舌或颊部。
2.过长齿
臼齿中有一个特别长,突出至对侧,常发生在对侧臼齿短缺的部位。
3.波状齿
常以下颌第四臼齿为最低,上颌第四臼齿为最长,整个齿列的咀嚼面略呈凹凸不平的线条。凡是臼齿磨灭不正而造成的上下臼齿咀嚼面高低不平呈波浪状称为波状齿。一旦凹陷的臼齿磨成与齿龈相齐,则对方臼齿将压迫齿龈而产生疼痛,甚至引起齿槽骨膜炎。
4.阶状齿
基本原理同波状齿,但形成的是如同阶梯状的病齿。
5.滑齿
指臼齿失去正常的咀嚼面,不利于食物的嚼碎,多见于老龄动物。幼龄动物发本病是由于先天性牙齿釉质缺乏硬度。
(三)治疗
根据牙齿异常的种类及其情况分别选用下列疗法。
1.过长齿
用齿剪或齿刨打去过长的齿冠,再用粗、细齿锉进行修整。
2.锐齿
可用齿剪或齿刨打去尖锐的齿尖,再用齿锉适当修整其残端。下臼齿的锐齿重点在内侧缘,上臼齿的重点在外侧缘。同时,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2%氯酸钾溶液反复冲洗口腔。舌、颊黏膜的伤口或溃疡可用碘甘油合剂涂擦。用电动锉功效较高,可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
3.齿间隙过大
定时清洗口腔,出现严重感染症状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二、龋齿
龋齿是部分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的慢性、进行性破坏,同时伴有牙齿硬组织的缺损,各种动物均可发病。
1.症状
随着龋齿的发展,逐渐由暗黑色小斑变为黑褐色,形成凹陷空洞,然而龋齿腔与齿髓腔之间仍有较厚的齿质相隔,称为二度龋齿或中度龋齿,再向深处发展两个腔相邻时,称为三度龋齿。凡是损害波及全部齿冠者则称为全龋齿,常继发齿髓炎与齿槽骨膜炎。
犬的龋齿常从釉质开始,常发部位为第一上臼齿齿冠。猫则多见于露出的臼齿根或犬齿。
病初常易被忽视,待出现咀嚼障碍时,损害往往已波及齿髓腔或齿周围。当龋齿破坏范围变大时,口臭显著,咀嚼无力或困难,经常呈偏侧咀嚼,流涎或将咀嚼过的食物由口角漏出,饮水缓慢。检查口腔时轻轻叩击病齿有痛感。牙齿松动,并易引起齿裂,且能并发齿槽骨膜炎或齿瘘。
2.防治
平时宜多注意动物采食、咀嚼和饮水的状态,定期检查牙齿,早发现早治疗。一度龋齿可用硝酸银饱和溶液涂擦龋齿面,以阻止其继续向深处崩解。二度龋齿应彻底除去病变组织,消毒并充填固齿粉,三度龋齿应实行拔牙术。
犬龋齿的治疗,对二度以上的龋齿用齿刮或齿锉除去病变组织,冲洗消毒,最后充填修补。如已累及齿髓腔,应先治疗齿髓炎,症状缓解后再修补。严重龋齿可施拔牙术。
三、犬牙周炎
犬牙周炎是犬牙龈炎的进一步发展,累及牙周较深层组织,是牙周膜的炎症,多为慢性炎症。主要特征是形成牙周袋,并伴有牙齿松动和不同程度的化脓,所以临床上又称齿槽脓溢。X线检查显示齿槽骨缓慢吸收。以上特征可与牙龈炎相鉴别,牙周袋是龈沟加深而形成,大型犬正常的龈沟深约2mm。
1.病因
齿龈炎、口腔不卫生、齿石、食物塞的机械性刺激、菌斑的存在和细菌的侵入使炎症由牙龈向深部组织蔓延导致牙周炎,对于某些短头品种犬,齿形和齿位不正、闭合不全、软腭过长、下颌功能不全、缺乏咀嚼及齿周活动障碍等,也可能是引发本病的因素。不适当饲养和全身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肾炎、钙磷代谢失调和糖尿病等都易继发牙周炎。
2.症状
急性期齿龈红肿、变软,转为慢性时,齿龈萎缩、增生。由于炎症的刺激,牙周韧带破坏,使正常的齿沟加深破坏,形成积脓的牙周袋,轻压齿龈,牙周有脓汁排出。由于牙周组织的破坏,出现牙齿松动,影响咀嚼。突出的临床症状是口腔恶臭,其他症状包括口腔出血、畏食、不能咀嚼硬质食物、体重减轻等。X线检查可见牙齿间隙增宽,齿槽骨吸收。
3.治疗
治疗原则是除去病因,防止病程进展,恢复组织健康。局部治疗主要是刮除齿石,除去菌斑,充填龋齿和矫治食物塞。无法救治的松动牙齿应拔除。用生理盐水冲洗齿周,涂以碘甘油。切除或用电烧烙器除去肥大的齿龈组织,消除牙周袋。如牙周形成脓肿,应切开引流。术后全身给予抗生素、维生素B、烟酸等。数日内喂给软食。
四、齿石
1.分类
齿石是由牙菌斑矿化而成、黏附于牙齿表面的钙化团块,常见于犬和猫。根据形成部位分为龈上齿石和龈下齿石,前者位于龈缘上方牙面上,直接可见,通常为黄白色并有一定硬度,后者位于龈沟或牙周袋内,牢固附着于牙面,质地坚硬致密。齿石是牙周病持续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2.防治
除去齿石主要采用刮治法。可用刮石器或超声波除石器除去齿石。清除龈下齿石不宜使用超声波除石器,以防损伤牙周组织。预防主要是定期清洁牙齿,喂给犬含糖较多的食物(饼干、糕点等)后应清洗口腔。
五、齿槽骨膜炎
齿槽骨膜炎是齿根和齿槽壁之间软组织的炎症,是牙周病发展的另一种形式。
1.病因
凡能引起牙齿、齿龈、齿槽、颌骨等损伤或炎症的各种原因(包括齿病处理不当时的机械性损伤)均是本病的直接原因。另外,溃疡性口炎时发生的齿龈疾病、牙齿疾病(如齿裂、龋齿、齿髓炎等)、颌骨骨折、放线菌病,以及粗饲料、异物、齿石入齿龈与齿槽之间而使齿龈与齿分离等均可继发本病。
2.症状
动物患非化脓性齿槽骨膜炎时,只发生暂时性采食障碍,咀嚼异常,经6~8天症状减轻或消失,但多数转为慢性,继发骨膜炎时,齿根部骨质增生形成骨赘,发生齿根与齿槽完全粘连。弥散性齿槽骨膜炎可见食物和坏死组织混合,发出奇臭气味,病齿在齿槽中松动,严重时甚至可用手拔出,有时病齿失位。患化脓性齿槽骨膜炎时,齿龈水肿、出血、剧痛,并有恶臭,病齿四周有化脓性瘘管,并由此排出少量脓汁;下颌臼齿瘘管开口于下颌间隙、下颌骨边缘或外壁;上颌齿瘘管则通向上颌窦,引起化脓性上颌窦炎及同侧鼻孔流脓;齿根部化脓用X射线检查时,可见到齿根部与齿槽间透光区增大呈椭圆形或梨形。判断瘘管的通道可先用造影剂碘油灌注瘘管,再进行X线摄片。
3.治疗
对非化脓性齿槽骨膜炎,给予柔软食物,每次饲喂后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口腔,齿龈部涂布碘甘油。对弥散性齿槽骨膜炎,应尽早拔齿,术后冲洗,填塞抗生素纱布条于齿槽内,直至生长肉芽为止。对化脓性齿槽骨膜炎,应在齿龈部刺破或切开排脓,已松动的病齿应拔除,但不可单纯考虑拔牙,应注意其瘘管波及的范围。发生在上臼齿时往往因为从口腔来的食物进入上颌窦而造成上颌窦积脓。发生在下颌骨骨髓炎的瘘管则应扩大瘘管孔,尤其是骨的部分,需要剔出死骨,用锐匙刮净腔内感染物,骨腔内用消毒药液冲洗后填上油质纱布条引流,或用干纱布外压吸脓,消毒后用火棉胶封闭,防止杂菌感染。随着脓汁的逐渐减少可延长换药时间,直至伤口愈合为止。当有全身症状时配合全身性应用抗生素。
【病案分析12】猫耳血肿
(一)病例简介
猫,4岁,雌性。右侧耳朵靠近耳廓外侧有一肿胀物,大小约为3cm×4cm,在耳廓边缘有一个小裂口,同时左侧耳廓有小的伤口,类擦伤样。该猫在出现耳廓肿胀前经常搔抓耳朵,耳道和耳廓有黑色痂皮样分泌物。肿胀物形成已经有5天,逐渐增大。
(二)临床诊断
(1)临床检查 精神状态正常,无全身症状。右耳廓内侧有一个3cm×4cm的肿胀物,自耳根开始到达耳尖下约2cm,外达耳廓边缘。触诊坚实,无热,有痛感,肿块呈暗紫色。左耳廓外侧有抓伤,两耳道均有大量棕黑色痂皮样分泌物。
(2)实验室检查 为了明确血肿形成原因,做耳道分泌物的镜检:用棉签分别掏取双侧耳道分泌物,在载玻片上均匀抹平,在显微镜低倍镜下观察。镜下均见到有耳螨存在。初步诊断为耳螨感染后因搔抓耳朵,造成耳廓内面的血管破裂形成血肿。
(3)诊断 穿刺肿胀内容物为血液和组织渗出液,确诊为耳血肿。
(三)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血肿 清洗耳廓和耳道,清除棕黑色分泌物。耳血肿部位剃毛,麻醉保定。于肿胀最明显处切开血肿,排除积血和血凝块,纱布压迫,充分挤出肿胀部的内容物,清理干净耳廓。进行肿胀部位的密闭缝合,按照自耳尖到耳根的方向做水平穿透性纽扣褥式缝合,即缝针由耳廓外侧入针,穿透耳廓后由内侧穿出,打结于耳廓外侧,相同的术式缝合全部肿胀及周围部位。尽量密闭血肿腔,防止新的渗出液潴留。术部用碘酊消毒。
(2)耳螨病治疗 采用多拉菌素皮下注射0.1mL/kg,每次间隔7~10日,局部外用螨虫杀剂。术后注射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8天后拆线,血肿未见复发。耳螨经过4个疗程后治愈。
(四)病例分析
(1)宠物耳血肿发病原因 耳血肿多由于外伤引起。当耳壳瘙痒或患外耳炎时,猫会搔抓耳朵、频频摇头、甩耳,导致耳壳皮下出血。猫与其他动物打架咬伤耳壳也可直接引起血肿。同时猫还可因为耳螨、蜱等叮咬引起耳壳血肿。耳壳血肿形成迅速,根据耳壳迅速出现的肿胀及穿刺结果,较容易确诊本病。
(2)对原发病的治疗 治疗血肿的同时须治疗原发病,如外耳炎、耳部寄生虫等,防止反复发作,同时也可以防止继发脓肿。术后动物摇头抓耳,烦躁不安时,可以适当给予镇静剂,以防血肿复发。
(3)手术治疗的时机选择 小的局限性耳血肿猫可自行吸收,也可以用细的针头皮下穿刺,抽出积血,配合支持疗法治疗。较严重的血肿可用手术切开缝合法进行治疗。如果血肿发生时间较短,可暂不急于手术,因为过早手术治疗,术后容易出血。待血肿形成较大或10~14天后再手术治疗。
【病案分析13】犬外耳道肿瘤
(一)病例简介
犬,4岁,18kg,感染螨虫(包括耳道),经皮下注射伊维菌素,双甲脒水浴后,螨虫得到有效控制,但耳垢逐渐呈棕色,恶臭,且左耳内有一个半粒米大小的增生物,并逐渐增生到玉米粒大小,经局部涂擦三氯醋酸和红霉素软膏一个月后,外耳道增生物看似消失,耳道壁越来越厚,间隙越来越小。
(二)诊断
(1)临床检查 该犬体温、呼吸、脉搏、精神、食欲均正常。病变主要集中在左侧耳根部,垂直外耳道壁充血、严重增生、外耳道严重阻塞,用耳镊用力开张才勉强可见一条缝隙。触诊耳根部外围比对侧明显增粗变硬。
(2)病理组织学检查 取耳道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显示皮下组织大量淋巴细胞聚集,出现炎症反应灶,大量充血、出血;皮下组织内见多量异形耵聍腺浸润,腺腔大小不一,腺细胞核小深染。
(3)诊断 通过检查确诊为耵聍腺癌,需实施垂直外耳道切除术治疗。
(三)治疗
(1)术前准备 全身应用抗生素,5%葡萄糖氯化钠200mL、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5mg/kg,静脉滴注,连用5天彻底控制炎症。全身麻醉后作右侧卧保定,患耳内外及耳根四周剃毛消毒。
(2)手术切除 用球头探针插入患侧外耳道探明其深度,并在垂直于水平外耳道交界处的皮肤上作一标记;于耳屏近缘作“T”字形皮肤切口,垂直切口延伸至标记处;沿着皮肤切口将皮肤向两侧翻转,分离皮下组织,显露垂直外耳道软骨的外侧面;用组织剪钝性分离垂直外耳道软骨周围的组织,使整个垂直外耳道软骨游离;在水平外耳道上方1~2cm处切断垂直外耳道,然后将上段垂直外耳道切除;从上向下将剩余的垂直外耳道劈开,形成内、外侧两个软骨瓣,术部进行冲洗和彻底止血,外侧软骨瓣向下翻折后,将两个软骨瓣分别缝合于修剪好的皮肤上,形成一个与外界相通的孔,在外耳道远端安置引流管,固定在皮肤上,最后按“T”字形常规闭合各层组织。
(3)术后护理 术后控制炎症,防止继发感染。局部清洗,再涂擦碘酊、金霉素软膏;术后第10天拔除引流管,第14天拆线,预后良好。
(四)病例分析
(1)发病原因 耳道软骨长期受外界不良因素(如耳螨、中耳炎等)刺激是造成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2)发病机制 外耳道自耳膜延伸而出,由两块软骨支撑,在软骨的表面覆有皮肤,皮肤含有丰富的毛囊、皮脂腺和耵聍腺,后两者分泌耳蜡,如果引流不畅,耳道空气流动性变差,耳道内环境改变且易积聚耳垢,耳垢成分改变,刺激外耳道皮肤,引起炎症。
(3)关键技术 犬外耳道结构复杂,因此在耵聍腺癌手术中掌握犬外耳道正常解剖结构和对病变组织的识别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病案分析14】犬口腔乳头状瘤
(一)病例简介
犬,雄性,6月龄,体重23kg。与其他成年工作犬合养在一起,发现该犬唇上有异样突起,而其他犬均未发病。
(二)临床诊断
(1)临床检查 动物一般状况良好,口腔检查可见唇、颊、腭等处分布有多量直径0.1cm、高0.5~1cm的细长突起状及菜花状小瘤,口腔分泌液增多,有轻度异味。
(2)诊断 根据发病特征(幼犬发生)及典型症状,临床诊断为犬口腔乳头状瘤。
(三)治疗方法
(1)手术过程 全身麻醉保定,术部准备。打开患犬口腔,以0.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消毒。夹住肿瘤基部,用手术刀从瘤的根部将其切除,立即用电烙铁烧烙创面止血,直到将所有肿瘤全部切除。
(2)术后护理 防止术后感染,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一周。配合抗病毒治疗,注射犬用干扰素,连续用药3~5天。
经过上述治疗后,患犬恢复良好,3个月后随访,未再有新的肿瘤发生。
(四)病例分析
(1)发病原因 该病幼犬多发,多为病毒感染所致,多为良性瘤。术后在给予抗生素的同时要给予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防止其复发。
(2)治疗原则 切除肿瘤过程中,一定要切除肿瘤根蒂,否则易复发,可见的初发肿瘤必须一并切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