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像素与解像力
把拍摄的数码照片放大观察,会发现这些连续色调其实是由许多色彩相近的小点所组成的,这些小点就是构成图形图像的最小单位“像素”(Pixel),每个像素点的明暗程度和色彩各不相同,聚集在一起形成数码图像的明暗和色彩。数码单反相机参数中标识的像素数,就是指一定面积上的像素数量,如450D的像素为1220万,5D Mark II的像素为2110万。像素数越高,其拥有的像素点也就越丰富,越能表达颜色和画面明暗的真实感,画面质量相应也就越高。Canon EOS 5D Mark II拥有2110万像素,是当前像素较高的数码单反相机。
原照片
放大10倍后可以分辨出像素点
放大30倍后每个像素点都非常清晰
可以看到,将照片放大10倍(1000%)后,画面的像素点已经能够分辨出来,放大到30倍(3000%)时,像素点的轮廓已经非常清晰,可以发现照片是由明暗与色彩都不相同的小像素点组成的。
像素越高,相应的照片画质也越出色,但像素并不是画质的唯一决定因素,这还涉及解像力的概念。读者可能对解像力的概念比较陌生,因为使用较少。其实解像力就是图像的分辨率。这个指标主要用于对照相机镜头的还原能力进行测试,测试的方法是用相机拍摄逐渐变细的条纹,然后在电脑中使用10~50倍甚至更高倍数的放大效果来观察拍摄的画面。例如,在相同面积的两个区域中有100条黑线,有的镜头拍出来的影像只能辨认10条线,有的镜头拍出来的影像能辨认到100条线,则可以认为后者的“解像力”比前者高。在数码单反相机中,解像力主要是针对镜头来说的。下面看一下使用相同相机、不同镜头测试的结果。
原图38条线,自左到右逐渐变灰
镜头1分辨出36条线,无法分辨出最右侧2条线
镜头2分辨出34条线,无法分辨出最右侧4条线
由此可以知道,镜头1的解像力要好于镜头2的解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