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世之治元明易代史事者谅识俞本其人,主因其为研治此一时期历史必须参考之别史《纪事录》作者,然而今日大多史家皆透过明史巨擘钱谦益(牧斋,1582—1664)编纂之《开国群雄事略》或称《国初群雄事略》,及其名著《太祖实录辨证》所摘录之《纪事录》而略知其人及其书之贡献。此因自钱谦益摘引,即有言此书已于清顺治七年(1650) 毁于钱氏藏书阁绛云楼之火,不复有存本流行于世,其事究竟应作探索。今先略言钱氏史学对明史事研究之贡献。钱谦益传记见闵尔吉编辑:《碑传集补》(北平: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1923 )卷四四,页1下—8下;金鹤冲:《钱牧斋年谱》(北平,1941);L。 Carrington Goodrich/ J。C。 Yang撰传,载Eminent Chinese of the Ch‘ing Period, 16441912, ed。 Arthur W。 Hummel (Washington, D。C。: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1944), vol。1,pp。 14850. 又略见吴晗:《“社会贤达”钱牧斋》 ,载同作者,《读史札记》(北京:三联书店,1956) ,页342—358.吴氏此文系借钱牧斋讽刺当时国民大会代表王云五(18881979),此种影射史学今日并无意义,不过此为有关钱氏一主要论文,故列举于此。
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江苏常熟人,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 举进士,授翰林编修,天启时(1621—1627)主试浙江,坐累告归。后起为左谕德,进少詹事,因阉宦魏忠贤(1568—1672) 罗织东林党人再次削籍归里。崇祯时(1628—1644)任礼部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弘光朝(1645) 为礼部尚书。及清兵南下,降归新朝,任内秘书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充明史馆副总裁,旋致仕。牧斋虽然出仕二朝为世责难,但对明史钻研一时无出其右,晚年专意著史,考窍抉疑,广征博引,收获赡丰,不幸所撰史稿,顺治初于绛云楼书阁之火付之一炬,但其编纂巨著,除《开国功臣事略》散失,《开国群雄事略》及《太祖实录辨证》俱存,为研究此段国史之必备史籍。钱氏编撰《开国群雄事略》经过见书序,收入《牧斋初学集》,《四部丛刊》本,卷二八, 页2下—4上(是书各刊本俱收录此序, 见下注)。 参考朱鸿林:《钱谦益“国初群雄事略”撰作经过与成书年代推考》,《明清史集刊》第1卷(香港大学中文系,1985),页77—103;蔡美彪:《钱谦益“群雄事略”沈抄张尔田藏本及章钰藏本书后》,《中华文史论丛》第41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页283—295.钱氏另一名著《“太祖实录”辨证》收入《牧斋初学集》卷一〇〇—一〇五; 又见包遵彭编: 《明史论丛》之二: 《明史考证抉微》(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8), 页189—237.
明初人物、史事、传说第二篇俞本《纪事录》与元末明初史料 牧斋所编之《开国群雄事略》最为重要,是书成于天启六年(1626)前后, 共十五卷,勾勒不少当代珍贵史料, 考订排比,摘录原书详记韩林儿(卒于1366年底或1367年初)、 郭子兴(?—1355)、 徐寿辉(?—1360)、 陈友谅(1320或1321—1363)、 明玉珍(1331—1366)、 陈友定(?—1368)、 何真(1322—1388)等事迹。 牧斋成书后未刻,赖钞本流传, 清代列为“禁书”。 民国二年(1913) ,乌程张钧衡始将两种钞本校订, 厘为十二卷, 刻入《适园丛书》, 更名《国初群雄事略》, 近年各地有据不同钞本排印及影刊行世。见姚觐元编:《禁书总目“补遗”》(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页12. 《国初群雄事略》有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张德信等点校本,及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影印社1986年影印张钧衡编辑《适园丛书》(1913)刻本。《群雄事略》辑存不少元明之际罕见史料,而首要一种厥为俞本之《纪事录》, 一称《皇明纪事录》(近世版刻多将“纪”字刻作“记”)。 钱氏书十二卷所引逾五十条, 长短不一, 其中一则(记朱元璋与陈友谅鏖战大胜港事)且误注出自刘辰(1335—1412)《国初事迹》, 亦有三数失载出处。牧斋撰《太祖实录辨证》及同时人潘柽章(1626—1663)著《国史考异》,考证龙凤年间史事多征引《纪事录》,足见其书之史料价值。
《纪事录》之下落如何? 黄虞稷(1629—1691)《千顷堂书目》及清修《明史·艺文志》俱言“俞本《纪事录》二卷”, 钱牧斋所摘录入《群雄事略》者宜应如是。见黄虞稷:《千顷堂书目》,《适园丛书》本,卷五, 页1上; 张廷玉等纂修:《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卷九七, 页2381.惟是钱氏于《复吴江、潘力田书》有言: “俞本《纪录》作绛云灰烬”(答复前者借书之请),即是说其书已毁于绛云藏书楼之灾。然而,是书似有刻本或钞本流通, 因为潘氏《国史考异》所引俞氏《纪事录》,其间若干文字并不见钱书, 足征另有来源。《牧斋有学集》,《丛刊》本,卷三九, 页15下。《国史考异》所引俞本《纪事录》见是书《续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卷一, 页9下、10上、12上、26下、30下;卷二,页14下、36上;卷三,页3上、34上。不过,20世纪明史学者如王崇武及吴晗,所著《明本纪校注》及《朱元璋传》俱转引钱氏书摘录之《纪事录》,未直引原书, 似乎未有单行本传世,或以其书已亡佚。见王崇武:《明本纪校注》(四川李庄: 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45;上海商务1948年重印);吴晗:《朱元璋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修订本)。实则, 此书有刻本,且尚存人寰,不过因为明人窜改, 更易书名,故鲜为人知。此书即天启张大同编之《明兴野记》,今台北“国家”(前“中央”)图书馆有藏, 有无名氏朱砂批点并偶作评语, 其著录云:“《明兴野记》二卷二册。明俞本撰,张大同删定。明刊本。”此一稀本之发现,对研究元末明初史事有重大意义。见《“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1986),页153. 是书介绍略见Edward L。 Dreyer, “The Chishih lu of Yu Pen: A Note on the Sources for the Founding of the Ming Dynasty, ”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31.4 (August 1972):9014. 此短文仅就《纪事录》所记载至正二十至二十三年(1360—1364)、朱元璋征战陈友谅与即吴王位, 据《明太祖实录》及近人论著参校对此书史料作一初步评述(参见52页注②)。
今本《明兴野记》幸存编者张大同于天启丙寅(六年[1626])所撰序言数行, 及终卷俞本之后记残篇, 足以证明是书即俞本《纪事录》之改编。张序云:……驳之。噫,本生于当时,耳目多真, 后世览者, 闻所未闻, 虽野史亦信史也。特命名不雅, 僭易名《明兴野记》云。天启丙寅冬日张大同识。(卷上, 页1上)张大同未审何人,按今本《明兴野记》卷下首二行题:“甓湖愚人俞本从道甫编次”、“颍水渔父张大同同甫删定”,可知大同字同甫, 号颍水渔父。按明代舆地,颍水在安徽凤阳府颍州太和县之南。《明史》卷四〇《地理一》“颍州”下记:“领县二:颍上。州东南, 东有颍河, 南有淮河, 东北有西肥水。 太和。州西北,南有颍水,亦名沙河, 北有西肥水。”民国安徽《太和县志》卷三《水利志·河道》又言:“沙河, 县六十里。《尔雅·释文》: “颍别为沙”, 发源于河南。沙河即颍水,计长八十二里,出阜阳界。”《明史》卷四〇, 页914—915;丁丙烺修, 吴承志等纂:《太平县志》(1925)卷三,页1上。张大同以水名为号,俨为颍州太和人氏,独惜方志未见其他有关记载, 可知者暂止于此。大同谅是熟识国史之文士, 晚明盛行改编载籍,俞本《纪事录》为记叙龙凤事迹一重要著作,宜为书贾垂青对象。张氏所以更名为《明兴野记》或不因《纪事录》命名不雅, 而系其时距开国已二百余年, 必须以较凸显之书名始能引起读者注意。今以钱谦益《事略》摘引《纪事录》史文核对,张氏“删定”本并未作刻意更动,大致保存原貌。不过,张大同之擅自更改书名,对后世治目录学及元明史事者有极大困扰,以致失之交臂,误认此书为另一杂史,以为《纪事录》经已失传。
《纪事录》之内容略见俞本“自述”残篇,系于卷下末端,有言:予自冠年从事行伍, 御卫大驾,今逾耳顺矣。自元之辛卯,至大明之丁丑, 四十七年之间,历观兴〔亡?〕成败,如一梦耳。凡将相升黜,华夷顺逆,本末颇记,万……。(下阙)据此《纪事录》系一编年体私史, 起自元顺帝至正辛卯(十一年[1351]), 终于明洪武丁丑(三十年[1397])其间“兴〔亡?〕成败”,举凡“将相升黜, 华夷顺逆”等本末皆有记述。 审视其内容, 则以本曾参与之事役比较赡详, 如冠年入伍, 亲历开国前之战役, 而在洪武之后, 除记目睹之时事, 又详述亲履之事务, 至十一年为止。此后迄于洪武末所记闻见逐渐简略, 似多采自传闻, 史料价值亦较逊色。今本所见纪事于洪武三十年后, 尚有残存半页(原本谅有一二页),简叙太祖朱元璋(1368—1398在位)之出身及生卒年,并记其有子二十三人, 然后书“洪武三十二年正月改建文元年(1399),至建文四年(1402)六月自焚,永乐即位矣”。随言:宝玺奉天之宝, 此唐宋受命传宝藏,镇中国, 惟祀天用之。制诰之宝,一品至五品□命用之。勅命之宝,六品至九品敕命用之。皇帝宝诏,圣旨用之。皇帝行宝,册立建封及赏用之。皇帝信宝,召亲王大臣及调兵用之。天子之宝,祀鬼神用之。天子行宝,封建外国及赐用之。天子信宝,召外夷及调兵用之。谨身殿宝(下阙)。以上所述传国宝玺事与前此纪事体裁不符,又未终篇,今日传本谅有脱漏,其后即为《自述》残篇。由此可见,《纪事录》应在太宗(成租)永乐元年(1403)后始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