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1个天才与1000个助手”
实现跨越的公司组建强大管理者队伍。相形之下,我们吃惊地发现那么多的对照公司遵循的是“1个天才与1000个助手”的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公司只不过是某个奇才个人的舞台。此种情况下,只要有他在公司,这位举足轻重的天才个人就是公司最大的财富,也是公司成功的原动力所在。这些天才从不需要后援团的帮助,因为他们根本不需要也不想要。如果你是天才,就不需要有富国银行这样的人马,在你的面前经常晃来晃去。决不,你需要的只是一队听话的好士兵,能够帮助你实行那些天才的主意。但是,一旦天才离开了,剩下的人就会如无头苍蝇般茫然不知所措。抑或更糟,他们尽力想要模仿前任,做出些看似勇敢又有远见卓识的举措(其实是无异于打肿脸充胖子),往往只能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爱克德公司就因此而上过大当,它的一位领导在制定“做什么”上很有一手,几近完美,但在聚集起一个合适的领导班子方面,却糟糕透顶,令人无法恭维。杰克·爱克德有着过人的精力(他在经营公司的同时,还参加佛罗里达州州长竞选),对市场有敏锐的洞察力,再加上有一个精明的生意头脑,使他靠在特拉华州威尔明顿的两家小商店白手起家,建立起一个遍布美国南部的有着上千个连锁店的庞大公司。到70年代末,爱克德公司的资产可以与沃尔格林公司相抗衡。看起来,公司似乎可以在工业界取得巨大的成功。可是就在此时,杰克·爱克德把兴趣转移到政治上,积极竞选议员,并加入了华盛顿的福特政府部门。没有了他的天才领导,爱克德公司很快就走下坡路,落得个被J·C·潘尼公司收购的结局。
杰克·爱克德与科克·沃尔格林的不同命运实在是令人惊讶:杰克·爱克德很会挑选合适的商店收购;科克·沃尔格林在挑选合适的人才上很在行。杰克·爱克德知道该把商店坐落于什么地方;科克·沃尔格林则善于给手下安排合适的职位。杰克·爱克德在选择一个恰当的后继人上,困难重重;科克·沃尔格林则有一群合适的候选人,从中挑出最杰出的那个,甚至比他自己还能干。杰克·爱克德没有一套管理班子,有的只是一群很会辅佐杰出天才的助手;科克·沃尔格林有最好的管理者队伍。爱克德公司的领导来自杰克·爱克德的个人努力,他运筹帷幄,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科克·沃尔格林管理则蕴涵在集体讨论之中,体现了集体的智慧。
“一个天才与1000个助手”的模式,在未能长盛不衰的对照公司中尤为盛行。最为突出的,莫过于以“斯芬克斯”(The Sphinx)而遐迩闻名的特力得公司的亨利·辛格尔顿。他生于得克萨斯州,出身卑微,却有鸿鹄之志。还在孩童时代,辛格尔顿就立志有朝一日要成为一个杰出的生意人。拿到麻省理工的博士学位后,他就成立了自己的特力得公司。特力得最早来源于希腊语,是影响很大的意思,用在亨利·辛格尔顿身上,很是恰当,他的公司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央集权制。
通过收购吞并,辛格尔顿把自己的公司由一家小公司,一跃而为美国的500强之一,排在第293位。10年之中,他吞并了不下100家公司,最终建立了一家有着130个利润中心,包括从稀有金属到保险业的庞大集团公司,影响深远。最不可思议的是整个系统运行十分顺利,而辛格尔顿就像是一剂让公司各个部门紧密相连的粘合剂。他自己也承认:“对于我的工作,我觉得最大的好处就在于:无论何时,我都有最大的自由来做任何自己觉得对公司有益的事。”《福布斯》杂志在1978年的时候提到:“辛格尔顿不会因为他谦逊的为人而青史留名,但是没有人可以不为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喝彩叫好。”直到70多岁了,公司的运营情况还极佳,没有给他的后继者遗留下任何棘手的问题。为什么要在乎公司的延续问题呢?要知道整件事的关键,只不过是要给杰出的天才提供一个可以施展拳脚的舞台。“如果说这样的宏伟图画还有什么缺点的话,”《福布斯》杂志说,“特力得只能说是一个个人原则的杰出结果,而非一个完整的系统。”
图3.2
但这种缺点,最终证明是致命的。到了80年代,辛格尔顿退出了公司的日常管理,这个一度强大的王国就开始瓦解了。从1986年底起,到1995年与阿里格尼公司合并,公司的股票跌了66个百分点。辛格尔顿无疑是实现了他儿时的梦想,成为了一个杰出的生意人,但是他却没有完成建立一个卓越公司的任务。请见图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