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美丽澳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公建设施 西式建筑风格与东方文化元素的融合与嫁接

一座图书馆、一家老剧院、一幢新兴的政府大楼,可能就是你对这座城市的第一眼印象。澳门是一座中西结合的花园城市,几乎在每一处公建设施中都同时流露出西式建筑风格与东方文化元素。这里有中国第一所西式剧院岗顶剧院,有澳门唯一的阿拉伯式建筑港务局大楼、澳门第一幢别墅式花园住宅东方基金会会址,还有豪华气派的民政总署大楼与何东图书馆,甚至连一片坟场也能找出关于东方和西方的历史背景。

岗顶剧院

岗顶剧院又名“伯多禄五世剧院”,澳门人称它为“马蛟戏院”,是为了纪念葡萄牙国王伯多禄五世而建。它是澳门唯一的仿欧式剧院,也是中国大地上的第一所西式剧院。

迎面看去,建筑的正中是宽15.7米的由3个券洞构成的门廊,这些高大的券洞每个宽3米,高6米,被4组爱奥尼亚柱式的构柱拱卫着,构柱又共同支撑起了门廊顶端的三角形山花。这8根高达6米的构柱,都有着大约1米高的底座,使得建筑更加雄伟,颇有艺术殿堂的伟岸神圣感。

岗顶剧院主色为绿色,衬托着墨绿色的门窗。

岗顶剧院是一座神庙式的建筑,属于新古典主义的建筑风格。当年由一些在澳门的葡萄牙人共同集资兴建,1860年完工后,又于1873年加建了柱廊、拱廊及有着新古典主义三角楣的入口立面。这栋建筑长41.5米,宽22米,整体小巧,却不失其雄浑。

建筑的上方采用了中式坡屋顶的设计,拥有12米高的屋脊和高7.5米的屋檐,看起来颇具威严。坡屋顶整体都是红色的,一路流畅地降到白色屋檐上,再落到粉刷成绿色的墙体上,整体的颜色比较鲜艳,却也不落入俗套,张扬着自己独特的个性。

顺着美丽的坡屋顶向下看去,在41.5米长的剧院侧面开有9个罗马圆拱式落地大窗,这些大窗完美地镶嵌进了整个墙面,加强了屋面的水平感。这些窗每个宽2.45米,窗上配以粗线条的白色圆拱窗楣,更表现出了大方浑厚的威严感。其实九扇窗正中的那个并不是窗,而是装饰成窗户的一扇门,承担着演出结束后观众疏散的功能。

岗顶剧院的内部功能齐全,设置有剧场、舞厅、桌球室、阅书楼等,收藏着诸多的英、法、葡文古籍书供大家阅读,既可以供演出剧目和开音乐会,也可用来放映电影。意想不到的是,剧院中甚至还有一家葡国菜餐厅,小巧别致。来客看完一场电影或者欣赏完一场演出之后,悠闲地坐在餐厅里品味一次正宗的葡式大餐,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穿过入口的大堂,掀开厚重的门帘,就进入了剧院内部。入眼,首先有十根金黄色的柱子,呈圆弧形从门口向舞台依次伸展,支撑起了二楼的看台,在柔和的灯光照耀下,有一种说不出的美。

沿着过道向舞台方向走去,要经过十排红色丝绒软椅,由于剧院内部呈圆弧形,座位显得错落有致,每排座位或九或八或六不等,一楼一共有160余个座位。

岗顶剧院

与正立面不同的是面向岗顶前地之侧立面,其墙上连续开满9个宽2.45米的落地大窗。

走近才发现,在离舞台约两米远的地方,横亘着一道扇形的白底墨绿色扶手的栏杆,这在普通剧院中是不多见的。站在栏杆前,仰望舞台,可以发现,岗顶剧院的舞台偏高,比观众的座位更高一些,这似乎并不符合现代舞台的设计理念,在多次的翻修过程中,曾有人提出将舞台的高度降低一些,最终为了保持原汁原味的建筑风貌,还是尊重了历史。

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一部分,岗顶剧院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也许又是对它存在价值的一次重要的肯定。

港务局大楼

沿着妈阁斜坡往上,港务局大楼出现在眼前。整座大楼修建在由花岗岩石条围筑而成的平台上,随着山势的上升,花岗岩石条渐渐隐藏到山体中,绕过西北角,就可以看到它开在视线后方的正门了。

澳门港务局大楼建造于1874年,由意大利人卡苏杜(Cassuto)设计,当时是作为到澳门执勤的印度士兵使用的营地,能容纳200余人。虽然被称为“大楼”,但除了中央局部达到6.6米,设计为两层之外,其他都是单层设计。占地面积也不大,长67.5米,宽37米,正好是1/3个足球场,真可谓“小巧玲珑”。或许因为不太惹眼,它虽处在妈阁庙不远处,参观的人却很少。当然,也有可能因为大楼目前还承载着办公用途,没有作为重要景点对外宣传吧。

港务局大楼外观

港务局大楼,旧时被称为“摩尔兵营”,俗称“水师营”。

作为澳门唯一的阿拉伯式风格的建筑,它掺入了大量的哥特式建筑的元素,不过仍然挡不住浓郁的中东异域风情。外墙的柱窗,都是穆斯林式的穹顶,散发着阿拉伯建筑的特有味道。建筑的整体被粉刷成黄色,以白色花纹衬托,无论色彩还是质感上,都与粗糙的花岗岩石墙基形成了强烈反差,这黄白相间的颜色,倒与澳门整体优雅闲适的城市氛围十分协调。

大楼除了妈阁山一侧,其余的三个方向都建有回廊,用网格式的矮栅环绕着。三面回廊的连接处,楼顶的高度也稍微提高,打破了建筑物强烈的水平感。在相互垂直的外墙上,分别开有三个宽约1米的由四条细小圆柱支承的伊斯兰式尖拱。回廊的其他墙身上也开满了尖拱,都是1.5米宽的。特别是最长的那段回廊,连续开有19个这样的券洞,券洞之间有着同样的三叶图案点缀,加之女墙有如雉堞式般有节奏地排列着方尖形的装饰,形成强烈的韵律感。

现在的外观并不是港务局大楼本来的面貌,澳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期间,这里经历过一次大的修复工程,由澳门本土建筑师利安豪(Rui Leao)和卡洛塔·布鲁尼(Carlotta Bruni)主持。

现在的北入口,就是修复工程中重要的一环。过去作为兵营,建筑的北立面是靠在妈阁山脚的,经过修复、改建,原有的三面回廊与加建的墙面形成了对内部的合围,使原本独立的楼层在剖面上相互联系,最后所有相互联系的交通流线都集中于入口大厅。

从最初的设计图中可以看出,整座建筑是按对称布局来设计的,但由于实际的入口在侧面,所以未能体现出建筑的轴线。而修复的时候就特别注意了这一点,把入口开在北面,加建了两侧的圆柱形弧墙,呈现出中心对称的布局,轴线层次都很分明。再看墙的内部,开出了圆形空间,能增内部采光,并借此和东西两面的回廊连通,将整个外部回廊形成一个整体。再通过楼梯,将上下层空间相连。

其最大特色是外墙柱窗为穆斯林式穹顶。

整个回廊被伊斯兰式尖拱环绕,配合通花围栏,甚具阿拉伯的建筑风格。

北入口大厅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无论柱子还是屋顶,虽然最大程度上保持了与原建筑一致的风格,细节上却看得出受到印度建筑风格的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南面的入口则没有太大的改动,基本是原来的装饰和装修。无论格局、色彩、用料,都维持了老派洋楼的典雅、沉稳的特色,与大楼的历史相吻合。

何东图书馆

澳门有许多美丽又历史悠久的西式建筑,能够集历史、文化、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大概唯有何东图书馆了。它坐落在美丽的岗顶前地,可以说是澳门所有图书馆中最大、最豪华、最有气质的图书馆。这里以其清幽的环境、开放式的阅览、别具一格的氛围以及浓厚的欧陆情调赢得了澳门人与外地游客的青睐;又因内藏许多何东爵士捐献的珍贵图书、名贵手扶椅等而具有了尊贵、豪华的感觉。身处何东图书馆内,犹如置身古董豪宅中一般。

图书馆的老建筑始建于1894年,初时是一幢三层高的楼房,外加花园,最早的主人是澳门的官也夫人(D.Carolina Cunha)。1918年,它被香港富绅何东以1.6万元购入。1958年,何东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这栋建筑也于2005年成为澳门历史城区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何东图书馆目前是澳门最大的公共图书馆和唯一的一座园林式图书馆。整体的建筑面积达到了2800多平方米,座位超过400个。馆内设有藏书楼,藏书达到了11万多册。馆内的设施极其完备,不但有多功能厅、多媒体视听区、休息区、自修室、书库、行政区等不同的功能区,就连阅览区都分为室内、户外、儿童三个阅览空间。能提供的服务更是涵括了图书借阅、视听资料、期刊阅览、宽频上网、音乐和电影观赏、参考咨询、展览、讲座等各种与图书相关的服务。

何东图书馆有着浓郁的西方建筑风格,是在澳门较常见的新古典主义风格。从“圣若瑟修院”相连的那个墙角转过来的第三个壁柱较宽的拱券,就是进入图书馆院落的正门了。

推开墨绿色的铁门,里面是一片开阔的前庭。图书馆的大门到大楼正门有一条石板甬路,路旁栽种着一排矮树,左侧有假山和喷水池。或许出于绿化和遮阴的考虑,院里也种植了不少高大的乔木,带来不少清凉。院落里,有一片室外阅读区,在这里阅读,有大树为自己挡住毒辣的阳光,惬意地享受绿树成荫、凉风习习,别有一番消暑的滋味。

图书馆的老楼有3层,底层开有5个券洞,设置了一米多宽的游廊,二、三层是拱券式的窗户,窗户里有内廊,拱券之间的墙体有爱奥尼亚柱式的薄薄的壁柱。馆内的一楼现在已经作为阅览室使用。

最著名的“何东藏书楼”在这栋建筑的二楼。这里陈设高雅,摆设着前主人何东爵士收藏的各种楹联、名贵的扶手椅、云石台板,以及4000多册中文古籍。其中最为珍贵的,当属近代著名藏书家刘承干收藏的16种典籍,其中包括翁方纲的《四库全书提要稿》、查继佐的《罪惟录》、张星曜编的《通鉴记事本末补后编》稿本、何景明的《雍大记》、李祖陶编辑并评点的《资治通鉴大事录》稿本等。加上四壁的古籍、善本,整个藏书楼被烘托出中式古典书斋的味道。

图书馆的外墙由6个拱券式的门洞组成。

何东图书馆内高高的书架

何东图书馆多媒体阅览室

现在的何东图书馆包括旧楼与新楼。新大楼是澳门特区政府为了增加图书馆功能于2002年开始加建的,2006年完工。旧楼与新楼之间并不是独立的,有好几处连接的通道。

走出旧楼的后门有一个中庭,是一个通风的玻璃大厅,抬头就能看到三条通道在新旧大楼之间横跨着。中庭里保留着一口古井,沿着古井正对的楼梯就可以直达新楼大厅了。而两楼连接最有特色的通道是一条带有天窗的长梯,这里空间狭长,好像行走在一条时光隧道上,从一二百年前的老时光直接穿越到新大楼的阅览处。

新大楼的外观呈“L”形,长边与旧大楼平行。由于澳门文化局有规定,加建的建筑不得高于原有建筑,所以新建筑往往通过桩柱抬升高度。新大楼就将底层设置成了半开放式的阅读空间,凹入地面一米,不过并没有压抑的感觉,并且借这个空间将中庭和后花园完好地融为了一体。L长边的这面,除了一层,其余均采用了玻璃幕墙,既能提供充足的自然采光,也能拓宽视野,使读者在室内观赏到庭院的风景。

从花园看加建大楼

再看新大楼的短边,却是呈斜面的,它与旧大楼保持了适当的间隔空间。新楼的下方两层是高开窗的石砌墙面,馆藏11万多册图书的主书库就设置在这里。向上的楼层是通透的玻璃体块,儿童阅览区和一些功能区被安排在这里。

无论新大楼“L”形的长边或短边,只要靠近玻璃幕墙,就可以将后花园美景尽收眼底。图书馆的后花园是结合地势做成的台地形状,丰富了空间层次。原有的两个花坛被改造成一座景观喷泉,既可紧急时用于消防,又为这座悠久美丽的建筑增添了风情。

澳门特区政府在对这栋老建筑的维护中,有效地保护了历史留下的印迹;在新建筑的加建中,也融入了众多的现代材料,大量地使用幕墙以及开敞空间,与周围环境形成丰富的联系。整座建筑不仅仅体现出繁复精致的细节,也在空间布局上巧妙地与原有建筑进行了融合,成为经典的新旧建筑结合体。

民政总署大楼

民政总署大楼的位置上原来建有一座中式亭楼,葡萄牙人侵占澳门以后,常在亭楼里与明朝官员会面。澳门议事公局成立后,葡萄牙人曾打算购买亭楼与周边的屋宇,但事情一直拖到了清朝年间。1784年,他们用8万两白银买走这块地皮,建起一座葡式风格的议事公局大楼,此处遂成为葡萄牙人在当地的政治中心,经常举办一些市政活动与重大庆典活动。

民政总署大楼

2002年1月,澳门民政总署成立,这座大楼随之改称为民政总署大楼。大楼现在的一楼图书馆里收藏着许多17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的外文书籍,包括葡萄牙人在非洲及远东的历史文献。大楼后面辟有一座葡式花园,园内建有浑天仪形状的花圃和葡萄牙诗人贾梅士的半身像。每年圣诞节时,民政总署大楼就会装饰一新,处处流露着浓郁的葡式风情。

东方基金会会址

东方基金会会址建于1770年,原先是葡国贵族俾利喇的私人别墅,后来租给了东印度公司,作为该公司驻华商务监督、大班及英国驻中国高级官员的住所。1885年,这幢房屋成为澳葡政府的财产,到了20世纪60年代,此地一度改作贾梅士博物馆,现在成为东方基金会澳门办事处的会址。

会址的入口处建有西班牙式大台阶,屋前的花坛改为水池,室内现在已被辟为各个展览空间,附近有白鸽巢公园、三巴坊、大炮台等著名景点。根据当地史料记载,东方基金会会址可能是澳门第一幢别墅式花园的豪华住宅。

基督教坟场

基督教坟场原称东印度公司坟场,位于澳门的西北部,地处圣安多尼教堂的北面,东方基金会会址的右侧。1821年以前,天主教在澳门占有特殊的地位,不愿意让新教徒的遗体葬于城墙之内,而中国人不允许外国人安葬在关闸以北的地方。一些外国商人只好把新教徒的遗体偷偷葬在城墙与关闸之间。为了防止先人的遗骨被别人破坏,他们在离开澳门时还不得不毁坟灭尸。1821年,基督教第一个来华传教士马礼逊的妻子去世。当时的地区委员会决定购置一块地皮,并与葡方在法律问题上达成共识。后来所有外国人都可以在此安息,原先葬于别处的新教徒遗体也跟着迁入此地。其后几十年里,此地又陆续安葬了来自英国、美国、荷兰、丹麦、瑞典和德国的多位国民。1858年,基督教坟场正式关闭。现在它已成为一处环境清幽的澳门古迹,每年都有不少外国游客前来瞻仰凭吊,坟场内至今还保留着一座罗马风格的小教堂。

澳门基督教坟场

东方基金会会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