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美丽澳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古屋大宅 深藏城市记忆里的名门烟云

再繁华的都市,都可能隐藏着几幢古韵悠然的老宅大屋。走近它们,就像走近一座城市的记忆里,那些斑驳老墙、青石板路与摇曳树影、淡雅书香总能让人想起过去的人与过去的故事。卢家大屋与郑家大屋就是澳门的两座老宅,一座是隐世独立的富豪之家,一座是触发思潮的名人故居。谁是大宅的主人?谁是故事的主角?翻开过往,原来城市的记忆深处竟是如此动人心弦。

卢家大屋

卢家大屋又叫金玉堂,是澳门一代富商卢华绍家族的旧居。作为望族宅院,它曾经坐拥富贵,显露风雅,而在久经岁月风霜后,褪尽奢华,遗世独立,仍然拥有着迷人的魅力。

卢家大屋是三开三进的两层建筑格局,在澳门的文化遗迹中堪称大气。它的主立面内凹、左右对称,这种建筑制式遵循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风,含蓄中正,不偏不倚,是为了身居其中,倡导“和为贵”的家风。

穿梭其间,处处透着粤地之风,精致纤秀、质朴典雅。这座仿照广州西关大屋建成的宅院,几乎全用厚青砖砌就,布局规整严谨,是传统的中式大宅,充分体现了晚清粤中民居温婉纤细的建筑特色。置身其中,整个身心被一种悠远的历史氛围感染着,分明触摸到了历史的陈年气息,恍若隔世。

宅院中,考究的设计之外配有恰到好处的装饰品,最富有情趣的是灰雕艺术。卢家大屋共有16幅灰雕作品。每一幅灰雕造型独特,寓意深刻。一幅名为“云停”的灰雕上,有雄鹰展翅、牡丹花开,有憨态可掬的熊,还有波光婉转的宝瓶,匠人运用石灰将这些艺术装饰品在墙体上立体生动地表达出来,栩栩如生。人们百看不厌,细细玩味,传统文化尽在其中。可想而知,卢氏一族颇具风雅。

卢家大屋窗饰

宅院中,一座神龛上的砖雕也格外引人瞩目。它与青灰色宅院融为一体,只用浮出的图案传达着吉祥富贵的气息,没有人能真正解透其中的寓意。人们只能在素雅之中欣赏着秀美质朴,体味一种失传的民间艺术。

这一片青灰色之中,“金玉堂”没有金碧辉煌,没有鲜见的华贵,只有暗香盈袖的雅致灵秀,隐隐透出这个家族曾经的考究、富贵、不同凡响的过往,在物是人非的历史长河中,静静地遗世独立。

整套院落颇具规模,每一进院子中,相拥围抱的建筑间都巧妙地设置了天井。每一个天井的门窗都有每一个内庭的风格。而站在其间,抬头仰望,一角天光映衬着雕梁画栋的朱漆门窗,略显狭促的空间里却丝毫不缺少光线,竟然也不缺少徐徐而来的清风。这样的设计恰恰适应了炎热的澳门气候,阴凉又通风。

卢家大屋内景,正厅的陈设

卢家大屋的满洲窗

事实上,天井中有不少玄机。对于在商界中施展大手笔的卢家,他们非常看重风水。所以,在取光口处,主立面的入口部分都是内凹的,并且主入口都设置有屏风。据说这样有阻挡煞气的作用。从这小小细节,也可见每一个家族在历经沧桑巨变时的心理状态。光与影的变化中,卢家大屋在中式传统中也在暗暗契合着西方建筑学的采光原则。光线和谐,人心平定,此时,风水学的奥妙恰与西方建筑学遥相呼应。当然,整座宅院本身就是融合东西方的建筑元素而成,在门窗和墙体上表现明显。

卢家大院的每一道门都精雕细琢,或镂刻图案,或有别具一格的窗菱格花。站在天井中向上看,正面是葡萄牙式百叶窗,上面又加上半圆的彩色玻璃,玻璃之上是灰塑装饰。一扇扇窗户嵌在青砖墙面上,棕色的木质雕制出错落有致的吉祥图案,古朴多样,虽不华贵,却美妙绝伦,再配上套色玻璃的蚀刻图案,如此纯美的工艺品在天光下与这宅院浑然一体。有了它们,宅院不需要过多装点,在或开或合或半掩的窗中,已经浸透着秀雅妩媚的岭南味道。

卢家大屋在妩媚中还透着近代西洋建筑之风。走在庭院中,突然闪出一座内庭,里面有铁艺缠绕着绚丽的玻璃窗,在青砖墙体上绽放如花,像凡·高的向日葵。这些西洋工艺在青灰棕褐的色调中刹那间点亮了古朴的宅院,陡然增添了无限的明媚热烈。

位于大堂巷79号的“卢家大屋”,又名“金玉堂”,是澳门卢九家族的大宅之一。

卢家大屋的天井和雕花装饰

于是,青砖、木质门窗、彩色玻璃配上缠绕的铁艺,呈现出这座精美宅院纤秀婉转、曼妙多姿,精美如艺术品的气质。

郑家大屋

走在妈阁街上,远远望见一棵老树和几张石凳桌椅,这便是郑家大屋的门前。一座高高的宅门,在昔日迎接主人的归来,在今日静候着过客的穿梭。

1869年,郑观应的父亲郑文瑞筹建了这座宅院。它是一组家族式建筑群,占地面积达到4000平方米,这在地狭街窄的澳门,堪称豪宅。

大宅有两层高的宅门,长13米,深7.9米。宅门的入口处在白色的墙身上内凹,形成了一道廊檐,门上开着棕褐色的大窗,没有匾额,也没有装饰,但是颇具气势,散发着浓郁的古朴清雅。这是郑家大屋的门面,也是唯一显露在妈阁街边的郑家建筑。

走进院落,首先是一条轿道,走在轿道上,抬眼可见郑家大花园中的翠树碧草,透出浓郁的岭南之风。长长的轿道尽头,可以拐到通往主院落的门廊,门廊一旁是文昌厅。廊前高悬着一块牌匾,上面书写“荣禄第”三个大字,此为清廷所赐,“荣禄第”后面的是山西巡抚曾国荃题写的“崇德厚施”的匾额。

融合中西特色的郑家大屋

穿过轿道,通过回廊,才能进入郑家的前院和主建筑区,也在这时才能见到郑家大屋的真面目。宅院的前排建筑是两幢两层三间的硬山式建筑,分别是庆余堂、积善堂;后面是内院,也是三间式的两层建筑,与前排建筑构成了四合院的建筑形制。整个建筑群布局工整,讲究对称。

前院后面是后门楼,与前门楼遥相呼应,空间上可进可退。前院正中的一幢二层楼房上,门楣上悬着“通奉第”的大匾,一副“前迎镜海,后枕莲峰”的对联,让人遥想老宅昔日依山傍水的情景,不愧是自在的家居之所。它的楼上是庆余堂,有着抬梁式的传统木结构屋顶,宽敞又庄严。堂内陈列着古朴的桌椅,端正严肃,一块庄重的匾额上以行楷书写着“庆余”两个大字,字体透出郑家人正气凛然、挥洒自如的气度。

在郑家大屋的人事之中,最令人瞩目的是郑观应与他的《盛世危言》。庆余堂内,匾额上写着“日月光华”的一间居室,是郑观应曾奋笔疾书的地方。

漫步于大宅院落间,将这座宅院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一览无余。

先看外墙的檐壁,上面是精美绝伦的彩色灰雕装饰;再看檐下的梁柱间,有着令人目不暇接的精雕细刻的花纹与山水花鸟的彩绘;再欣赏古朴幽雅的雕花门窗与屏风,风雅俊俏的趟拢门以及檐口内凹的入口主体建筑设计和门廊大厅内的楹联匾额,一切的设计都充满了中国传统味。

这座岭南大宅也正如主人郑观应放眼世界一样,采用了西洋元素的点缀。比如,室内的天花、门楣、窗楣的式样,檐口线,拱形的门洞,处处流露出西方元素的痕迹。不过,这也仅仅是点缀,绝对没有喧宾夺主,而是恰到好处地为古朴含蓄的宅院增添了明快的调子,有种锦上添花、中西合璧的美感。

郑家大屋二进门

郑家大屋郑观应书房,中国近代名著《盛世危言》在此写就。

西方特色体现在古典建筑装饰风格中。

郑家大屋已被列入澳门历史城区一部分。

修葺一新的郑家大屋迎接着参观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