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冠心病(1)
(第一节)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一、概述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是指心绞痛反复发作的临床表现持续在2个月以上,且心绞痛发作性质(如诱因、持续时间、缓解方式等)基本稳定,系因某种因素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发生急剧的暂时的心肌缺血、缺氧,引起阵发性、持续时间短暂、休息或应用硝酸酯制剂后可缓解的以心前区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劳累、情绪因素、高血压、吸烟、寒冷、饱餐等为常见诱因。
二、诊断要点
(一)冠心病危险因素
年龄因素(男性45岁、女性55岁),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冠心病家族史,其他如超重、活动减少、心理社会因素等。
(二)典型的心绞痛症状
劳累后胸骨后压榨样闷痛,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以缓解。患者多有典型的胸痛病史,该病可根据典型的病史即可作出明确诊断,因此认真采集病史对诊断和处理心绞痛是必需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典型发作时的诱因、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缓解方式如下。
1.诱因劳力性心绞痛发作常由体力活动引起,寒冷、精神紧张、饱餐等也可诱发。
2.部位大多数心绞痛位于胸骨后中、上13段,可波及心前区,向左肩、左上肢尺侧、下颌放射,也可向上腹部放射。少数患者以放射部位为主要不适部位。
3.性质心绞痛是一种钝痛,为压迫、憋闷、堵塞、紧缩等不适感,重者可伴出汗、濒死感。
4.持续时间较短暂,一般3-5min,不超过15min。可在数天或数星期发作1次,也可一日内多次发作。
5.缓解方式体力活动时发生的心绞痛如停止活动,休息数分钟即可缓解。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1-3min也可使心绞痛缓解。服硝酸甘油5-10min后症状不缓解,提示可能为非心绞痛或有严重心肌缺血。
(三)常规检查提示心肌缺血
1.静息心电图对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必须行静息心电图检查。尽管心电图对缺血性心脏病诊断的敏感性低,约50%以上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结果正常,但心电图仍可以提供有价值的诊断性信息:比如可见ST-T改变、病理Q波、传导阻滞及各种心律失常。特别是心绞痛发作时的ST-T动态改变:心绞痛时ST段水平形或下斜形压低,部分心绞痛发作时仅表现为T波倒置,而发作结束后ST-T改变明显减轻或恢复,即可作出明确诊断。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原有T波倒置,心绞痛发作时T波可变为直立(为正常化)。
2.运动心电图单用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敏感性较低(约75%)。在低发缺血性心脏病的人群中,假阳性率很高,尤其是无症状者。在年轻人和女性患者中假阳性率的发生率更高。运动试验有2个主要用途:①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和预后的判断。如果使用得当,运动试验是可靠的、操作方便的危险分层方法。②对鉴别高危患者和即将行介入手术的患者特别有用。但在临床上应注意其适应证,以免出现危险。
3.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是较运动试验更准确的诊断缺血性心脏病的方法,可显示缺血心肌的范围和部位,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运动试验高。但对运动试验已经诊断明确的高危者,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并不能提供更多的信息。对怀疑运动试验假阳性或假阴性而静息心电图异常的患者有诊断价值。对考虑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多支血管病变患者,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有助于确定哪支血管为罪犯血管。对左心室功能障碍的患者,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可鉴别冬眠心肌,从而通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获益。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的缺血范围与预后成正比。
4.静息和负荷超声心动图静息和运动时的左心室功能障碍预示患者预后不良。和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一样,负荷超声心动图是确诊缺血性心脏病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的方法。负荷超声心动图有助于判断冬眠心肌所致的心功能障碍,而冬眠心肌功能可通过冠状动脉介入术得到改善。
(四)多层螺旋CT
近年来应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无创地显示冠状动脉的解剖已逐渐成熟(后简称冠脉CT),目前常用的64-256层CT其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已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普遍认可。虽然冠状动脉导管造影(后简称冠脉造影)目前仍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在下列方面有其明显不足。
(1)因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变而进行的冠脉造影阳性率不足50%(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或闭塞),有些医院甚至不足20%。
(2)不少患者心存畏惧,不愿住院接有创的造影,且费用较高。虽然部分患者能够一次完成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但大多数患者却落得个“院白住,‘罪,白,钱白花”的结果。
(3)冠状动脉造影不能显示危险的类脂斑块,不能提出预警。这种斑块容易破裂,造成猝死(发病后1h甚至几分钟内死亡),几乎无抢救机会。患者生前从无相关症状,出现的第1个“症状”就是猝死。
冠脉CT目前虽还不能完全代替冠脉造影。但冠脉CT能可靠地显示冠状动脉壁上的类脂斑块,及时应用调脂药可有效地将其消除,从而大大减少或防止心脏性猝死的危险。冠脉CT还能无创地对冠状动脉支架或搭桥手术后的患者进行复查,相当准确地了解有无再狭窄或闭塞。
冠状动脉重度钙化时判断狭窄程度、对于心律失常患者如何获得好的图像以及辐射剂量较大是目前冠脉CT的最大不足。有资料显示,对120例患者的统计,冠状动脉正常或仅有1-2处病变的70例患者,冠脉CT对狭窄位置和程度诊断符合率可达99.2%,仅0.8%的患者对狭窄程度的诊断不够准确。但对多发病变(冠状动脉明显狭窄达5处以上),诊断的准确率仅88.4%,11.6%的病变对狭窄程度的诊断不够准确或严重的钙化导致难以诊断。此类患者多有重度的冠脉钙化,临床上也有典型的症状或心肌梗死的病史。
冠脉CT的技术还在迅速发展,机型几乎年年出新。最新机型使检查过程简化,适应证增宽(无须控制心率),屏气扫描时间缩短至1-4s,射线剂量和对比剂用量均远低于冠脉造影,在不断提高图像质量。
(五)冠状动脉造影术
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最可靠方法。适应证为:①临床及无创性检查不能明确诊断者。②临床及无创性检查提示有严重冠心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以选择做血运重建术,改善预后。③心绞痛内科治疗无效者。④需考虑做介入性手术者。尤其近年来多数患者采用经桡动脉途径,避免了患者术后必须卧床的需要,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六)鉴别诊断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要与以下疾病相鉴别。①急性冠脉综合征。②其他疾病引起的心绞痛,如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风湿性冠状动脉炎、梅毒性主动脉炎、肥厚型心肌病、心肌桥病变等均可引起心绞痛。③肋间神经痛和肋软骨炎。④心脏神经症。⑤不典型疼痛还需与反流性食管炎等食管疾病、膈疝、消化性溃疡、肠道疾病、颈椎病等相鉴别。
(一)治疗目标与措施
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主要有2个目标:①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和延长寿命。
②缓解心绞痛症状及减少发作频率以改善生活质量。第一个目标是最终目标。如果有数种策略可供选择,且都能够达到缓解心绞痛的效果,那么能否有效预防死亡将是其选择的主要依据。
对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措施选择包括减少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以及血运重建3个方面。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的差异和伴随疾病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二)改变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重要手段,因为它可以改善症状和预后,并且相对较经济,应该鼓励每个患者持之以恒。
1.戒烟吸烟是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戒烟可使冠心病病死率下降36%,其作用甚至超过单独应用他汀、阿司匹林的作用。因此,应积极劝诫吸烟患者进行戒烟治疗。
2.饮食干预以蔬菜、水果、鱼和家禽作为主食。饮食干预是调脂治疗的有效补充手段,单独低脂饮食就可使血清中的胆固醇成分平均降低5%。改变饮食习惯(如摄入地中海饮食或鱼油中的高w-3不饱和脂肪酸)能增加其预防心绞痛的作用。
3.控制体重肥胖与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目前还没有干预试验显示体重减轻可以减轻心绞痛的程度,但体重的减轻可以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且可能改善预后。现今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尤其是腹型肥胖),可出现以肥胖、胰岛素抵抗、脂质紊乱、高血压为特征的代谢综合征,后者可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增加。目前有新的治疗方法可减少肥胖和代谢综合征,大麻素1型体拮抗药联合低热量饮食,可显着减轻体重和减少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但其对冠心病肥胖患者的作用尚待确立。
4.糖尿病对所有糖尿病患者必须严格控制血糖,因其可减少长期并发症(包括冠心病)。一级预防试验及心肌梗死后的二级预防试验表明,强化降糖治疗可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且心肌梗死时血糖控制不佳提示预后不佳。
5.适度运动鼓励患者进行可以耐的体力活动,因为运动可以增加运动耐量,减少症状的发生,运动还可以减轻体重,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浓度,降低血压、血脂,还有助于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值得注意的是,每个患者应该根据自身的具体病情制订符合自身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最好咨询心脏科医生。
(三)药物治疗
以下将根据作用机制不同分述稳定型心绞痛内科治疗的药物。
1.抗血小板治疗
(1)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aspirin,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上的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同时通过抑制血栓素F(TXA2)的形成,抑制TXA所致的血管痉挛。因此阿司匹林虽不能直接改善心肌氧的供需关系,但能预防冠状动脉内微血栓或血栓形成,有助于预防心脏事件的发生。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采用小剂量75-150md。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等。颅内出血少见,在上述剂量情况下发生率0.1%年。在长期应用阿司匹林过程中,应该选择最小的有效剂量,达到治疗目的和胃肠道不良反应方面的平衡。
(2)ADP体拮抗药。噻氯匹定,或氯吡格雷首次剂量300m,然后75md,通过ADP体抑制血小板内钙离子活性,并抑制血小板之间纤维蛋白原的形成。本类药物与阿司匹林作用机制不同,合用时可明显增强疗效,但合用不作为常规治疗,而趋向于短期使用,如预防支架后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或用于有高凝倾向,近期有频繁休息时心绞痛或反复出现心内膜下梗死者。氯吡格雷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对胃黏膜没有直接作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可用于不能耐阿司匹林或对阿司匹林过敏的患者。
(3)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主要为抗凝血酶治疗,肝素为最有效的药物之一。近年来,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表明低分子肝素对降低心绞痛尤其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方面优于静脉普通肝素,故已作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常规用药,而不推荐作为抗血小板药物用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2.抗心绞痛药物
(1)(体阻滞药。体阻滞药通过阻断拟交感胺类的作用,一方面减弱心肌收缩力和降低血压而起到明显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另一方面减慢心率,增加心脏舒张期时间,增加心肌供血时间,并且能防止心脏猝死。既能缓解症状又能改善预后。因此,体阻滞药是稳定型心绞痛的首选药物。体阻滞药应该从小剂量开始应用,逐渐增加剂量,使安静时心率维持在55-60min,严重心绞痛可降至50min。
普萘洛尔(propanolol,心得安)是最早用于临床的体阻滞药,用法3-4次d,每次10m,对治疗高血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已有30多年的历史,疗效十分肯定。但由于普萘洛尔是非选择性体阻滞药,在治疗心绞痛等方面现已逐步被体选择性阻滞药所取代。目前临床上的常用的制剂有美托洛尔(metoprolol,倍他乐克)12.5-50m,2次d;阿替洛尔(atenolol)12.5-25m,2次d;醋丁洛尔(acebutolol,醋丁酰心胺)200-400md,分2-3次服;比索洛尔(bi-soprolol,康可)2.5-10m,1次d;噻利洛尔(celiprolol,噻利心安)200-400m,1次d等。
(体阻滞药的禁忌证:心率50min、动脉收缩压90、中重度心力衰竭、二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或哮喘、末梢循环灌注不良、严重抑郁者等。
本药可与硝酸酯类药物合用,但需注意:①本药与硝酸酯类制剂有协同作用,因而起始剂量要偏小,以免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②停用本药时应逐渐减量,如突然停药有诱发心肌梗死的危险。③剂量应逐渐增加到发挥最大疗效,但应注意个体差异。
我国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治疗指南指出,体阻滞药是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改善心肌缺血的最主要药物,应逐步增加到最大耐剂量。当不能耐体阻滞药或疗效不满意时可换用钙拮抗药、长效硝酸酯类或尼可地尔。当单用体阻滞药疗效不满意时也可加用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或长效硝酸酯类,对于严重心绞痛患者必要时可考虑体阻滞药、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及长效硝酸酯类三药合用(需严密观察血压)。
(2)硝酸酯类制剂。硝酸酯类(nitrate)药物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循环的血流量,还通过对周围血管的扩张作用,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和心肌的需氧,从而缓解心绞痛。
硝酸酯类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头晕、头痛、脸面潮红、心率加快、血压下降,患者一般可以耐,尤其是多次给药后。第一次用药时,患者宜平卧片刻,必要时吸氧。轻度的反应可作为药物起效的指标,不影响继续用药。若出现心动过速或血压降低过多,则不利于心肌灌注,甚至使病情恶化,应减量或停药。
静脉点滴长时间用药可能产生耐性,需增加剂量,或间隔使用,一般在停用10h以上即可复效。其他途径给药如含服等则不会产生耐性。
临床上常用的硝酸酯类制剂有:
1)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NTG),是最常用的药物,一般以舌下含服给药。心绞痛发作时,立即舌下含化0.3-0.6m,1-2min见效,持续15-30min。对约92%的患者有效,其中76%的患者在3min内见效。需要注意的是,诊断为稳定型心绞痛者,如果服用的硝酸甘油在10min以上才起作用,这种心绞痛的缓解可能不是硝酸甘油的作用,或者是硝酸甘油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