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交流史(中外史学丛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中朝文化交流(1)

中国与古朝鲜之间的政治联系和文化交流,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末周初。在中国的《尚书大传》、《史记》、《汉书》以及《三国志》等史书中,都记载有箕(ji)子和箕子东走朝鲜的故事;古朝鲜史书《三国史记》(记述的是古代新罗、百济、高句丽三国的历史)、《三国遗事》(13世纪高丽僧人一然以汉文撰成,记述新罗、高丽,百济三国的遗闻逸事及佛教传布情况)以及《朝鲜史略》和《海东绎史》中,关于箕子,也有相同或相似的记载。

箕子是商纣(zhou)王(著名暴君。又称帝辛,生卒年不详。帝之子,帝乙死后继位,在位33年而国亡)的亲戚,商朝末年为太师。纣王暴虐无道,箕子进谏,纣王不但不听,反而把箕子囚禁起来。周武王(西周国王,名姬发,生卒年不详,文王死后继位,在位3年)伐纣灭商,释放箕子;箕子向东“走之朝鲜”,周武王便封箕子为朝鲜侯。箕子把中原文化带到朝鲜,“教民以礼义田桑”,又制定颁布成文法《乐浪朝鲜民犯禁八条》。八条中有三条流传了下来,即:杀人偿命;伤人偿谷;盗窃他人财物,男人为其家奴,女人则为奴婢(bi),如果要自赎(shu),每人需出赎金50万。由于进行了礼义的教化,又有严刑厉法相配合,朝鲜社会因此秩序井然,史书中有“其民终不相盗,无门户之闭”的记载。

(第一节)秦汉时期的中国与古朝鲜

秦灭六国期间,匈奴各部统一起来并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匈奴是中国北方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民族,其最高统治者称单于(chanyu)。乘中原地区兵革(借指战争)未息,赵(周朝国名,在今山西北部和中部、河北西部和南部)、燕(周朝国名,在今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秦(周朝国名,在今陕西中部、甘肃东部)的北部边防松弛之机,单于率兵进占河南(今内蒙古河套一带)。秦灭掉六国统一天下之后,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一公元前210年)率士卒30万北击匈奴,收回了河南地区。蒙恬利用地势,修缮、增补旧秦、赵、燕长城并把它连接了起来。长城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鸭绿(lu)江,绵延万余里,对保卫黄河流域先进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长城修到辽东,朝鲜王箕否因为害怕秦军袭击,不肯与秦往来。秦末战乱,燕、齐(周朝国名,在今山东北部和河北东南部)。赵等地多达数万的流民避往朝鲜,朝鲜王箕准把他们安置在西部地区。公元前195年,西汉燕王卢绾(wan)叛汉投靠匈奴。此后不久,燕人卫满东渡水(Peishui,古水名,所指因时而异。这里指清川江,在今平壤之北)进入朝鲜。在朝鲜西部地区,卫满聚集力量,不断扩大势力,最终驱逐箕准,自立为朝鲜王,这就是历史上所称“卫氏朝鲜”之始。卫满之孙卫右渠执政时,因阻碍邻近部族和汉朝通商,同汉朝发生了战争。公元前108年,右渠王战败,汉便把朝鲜改为直属政区,设置乐浪、玄菟(tu)、真番(pan)、临屯四郡。公元前82年,真番、临屯并人乐浪、玄菟。今天,在平壤市郊大同江南岸,仍有一个以乐浪命名的区,区内有土城遗址,东西约700米,南北约600米。在考古发掘中,有大量遗物出土,证实这里乃是汉、晋时代乐浪郡治(治,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故址。

乐浪郡各县的墓葬,一般称为乐浪墓葬群。其中以乐浪郡治旧址南面的墓葬群最为有名,坟茔(ying,坟墓)总数在2000座以上。墓冢(zhong,坟墓)多为方台形封土坟丘,正是中国周、汉时期最为通行的形制。墓的结构主要为木椁(guo)墓和砖室墓两种,其砖砌和木工的做法、木棺的样式,乃至细微到一块砖上的花纹或一个榫(sun)卯,都和中国中原地区的汉代古墓没有差异。墓中的随葬品丰富多样,几乎包括了属于统治阶层的汉朝人日常生活所需的一切什物。乐浪墓葬群及其丰富的随葬品,充分说明它属于汉文化,同时也具体体现了当时中朝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侧面。

正是因为有如此众多的华夏人居住在朝鲜,西汉著名辞赋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扬雄(公元前53~公元前18年)在其《方言》一书中,把“北燕、朝鲜冽水(今大同江)之间”列为汉语方言区之一便不足为怪了。

有一首曲名为《公无渡河》的汉乐府(指汉代的乐府诗。乐府,诗体名。乐府本是官设音乐机关,诗体因此得名),曾在民间广为传唱。它是中国与古朝鲜文化交流与交融的见证:

公无渡河,公竞渡河。

坠河而死,当奈公何!

西晋学者崔豹所撰《古今注》(笔记体书,共三卷。全书以考证名物为主,分舆服、都邑、音乐、鸟兽、鱼虫、草木、杂注、问答释义等八门。作者生卒无考)中,讲到了有关这首歌诗的故事:朝鲜津(渡口)守卒霍里子高清晨摆渡船时,看见一个白发狂夫,披发提壶,乱流而渡。他的妻子追随其后,想制止他,可是已经来不及了,结果狂夫坠河而死。他的妻子于是弹起箜篌唱出此歌,声音凄凉而悲苦,唱完,投河自尽。霍里子高回到家中,把这件事情讲述给自己的妻子丽玉,丽工听了,也十分伤心,“乃引箜篌而写其声”,名日《箜篌引》。

乐府民歌《公无渡河》产生的时间,大体是在设置汉四郡之后。故事中的“朝鲜津”,大体是在今平壤市大同江南岸乐浪区土城附近。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中国与高句丽、百济和新罗

三韩是朝鲜半岛南部的古老民族,共有三个分支,即马韩、辰韩和弁(bian)韩。马韩在今京畿(ji)道、忠清道、全罗道一带;辰韩在今庆尚道洛东江东侧;弁韩则在洛东江西侧。古代朝鲜半岛南部社会发展缓慢。中国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三韩仍处在部落联盟阶段。马韩人在三韩族中居于主体地位;辰韩中,有一部分原系秦朝人,因逃避秦王朝的苦役流亡到这里,马韩首领把他们安置在了东部地方,也称秦韩;弁韩在辰韩之南,有辰韩人杂居,也称弁辰。中国大陆的铁器文化与青铜器文化一起,经半岛北部传人三韩后,半岛南部的稻作、蚕桑等农业生产便有了飞跃性发展,三韩也因此从新石器时代直接进入了铁器时代。

后来,马韩众部落发展为百济国,辰韩诸部落发展为新罗国。新罗于公元532年至562年间统一了弁韩诸部落,并于660年借助唐军的力量统一了百济国。至此,原三韩地域便完全归属于新罗。

高句丽(句:gou)原为中国东北浑江流域一个古老部族。公元前37年,部族首领高朱蒙在纥升骨城(纥:he,今辽宁桓仁)定都称王,国号高句丽。公元3年,高句而迁都国内城(今吉林集安)。自第六世太祖大王高宫起,王位世袭得到确立,王权得到加强,国家体制初具规模。高句丽自四世纪初占据乐浪郡后,便与半岛南部两个三韩族国家百济和新罗直接接壤,三国间激烈的角逐也便由此展开。新罗受到高句丽、百济的不断进攻,处境十分危险,于是请求唐朝出面于预。唐朝调解无效,便在新罗配合下出兵,于公元660年灭百济,再于668年灭高句丽。百济、高句丽灭亡后,新罗统一了大同江以南地区。大同江以北直到辽东则归唐朝管辖。

公元372年,秦王苻坚(公元338~385年,前秦世祖。西晋灭亡、东晋在南方建立之时,黄河流域的各族统治者彼此争伐混战,在130多年的时间里,先后建立起大大小小许多国家,历史上称为“十六国”。十六国中有前秦、后秦、西秦。前泰建于350年,灭亡于394年)遣使及浮屠(和尚)顺道送佛像、经文至高句丽,高句丽第十七代君主小兽林王也遣使者答谢。两年后,僧人阿道又自前秦至高句而。375年,高句丽始建肖门寺,以安置顺道;又建伊佛兰寺,以安置阿道。从此,佛教传人了高句丽。

与苻坚遣使赴高句丽的同一年,高句丽设立国家教育机关太学,以汉学为主要内容的高句丽教育事业,其时已有较大的发展。高句丽自建国初期起,就利用汉文撰修本国史籍。有人用汉文记下高句丽史事100卷,名日《留记》。公元600年,婴阳王诏令太学博士李文真,将《留记》整理删订为《新集》五卷。好太王碑更是高句丽时期中朝文化交流的最好见证。碑在集安县城东九华里处,建于高句丽将其政治中心迁移至朝鲜半岛前不久的公元414年。碑身高6.39米,四面环刻汉字碑文,以东南为正面,共44行,每行一般为4l字,计1775字。

公元624年,唐高祖(李渊,公元618~626年在位)派遣使臣前往高句丽,带有天尊(道教徒对该教所奉天神中最高贵者的尊称)像及道土。使团宣讲《老子》时,道俗听者竟达数千人。公元643年,高句丽宝藏王派遣使者人唐,求取道教经典;唐太宗于是派遣道士叔达等8人前往高句而传扬道教,并赐老子的《道德经》。道家学说传人高句丽后,曾一度有压倒佛教之势。这一时期,高句丽进而派遣贵族子弟人唐,以直接吸收汉文化。

高句丽艺术与中国的关系,可从古墓墓室壁画中看到。壁画墓集中分布在集安、平壤、安岳三地,壁画题材又大体分为三类:社会生活风俗画、图案画和神灵画。前两类多为三世纪中叶至五世纪中叶的作品,后者多为五世纪末至六世纪中的作品。高句丽的政治中心转移到朝鲜半岛之后,墓室壁画从题材到技法仍保持着与汉文化的深厚渊源。

墓葬壁画和史籍中也描绘、记载了中国与高句丽之间在音乐方面的交流。在冬寿墓(位于朝鲜黄海南道安岳郡,公元375年营造,1949年发掘。墓主冬寿,原为辽东慕容氏官员,公元336年亡命高句丽)前室壁画的奏乐图上,绘有乐队和仪仗队,乐队坐,仪仗队立。专家推断:在殿庭演奏的这种仪礼乐,应是鼓吹乐;而高句丽的这种殿庭鼓吹,应是中国汉代的黄门(官署名)鼓吹。

从后室壁画的舞乐图上,可以看到高句丽乐器玄琴。据史书记载,这种乐器是第二丞相王山岳参照中国七弦琴的式样制造的,演奏时因有“玄鹤来舞,遂名玄鹤琴”,后来便称玄琴。与前室壁画的鼓吹图不同,这里没有仪仗。由此可以断定这里不是礼宴,而是曲宴(私宴),使用的乐器为玄琴、洞萧以及中国晋人创制的阮成(简称“阮”,拨弦乐器。古琵琶之一种,四弦有柱。相传西晋文学家阮成善弹此乐器,因而得名。)

百济国也曾广泛吸收汉文化。公元346年至375年,近肖古王在位期间,博士高兴以汉文撰修百济国史《书记》,这表明百济引入汉字和汉文化已非一日。公元384年,胡僧摩罗难陀自东晋至百济;第二年,百济在南汉山建佛寺,度僧十人。佛教从此开始在百济流布。也就是在这一时期,百济学者王仁应邀赴日本,向太子菟道稚郎子等讲授《论语》。此事表明,百济不但广泛深入地吸收了汉文化,而且还为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架设了桥梁。

据《周书》(唐令狐德等撰,纪传体北周史。北周,南北朝时代北朝的最后一个王朝,起于公元557年,亡于581年)记载,百济的青年学子普遍喜欢骑射,并且努力学习中国古代典籍。他们之中的优异者不仅能用汉文撰写文章,而且懂得阴阳五行(阴阳和五行两说的合流)乃至占卜之术。这说明,当时以中国经史为主要内容的百济教育事业已相当发达。公元534年至541年间,百济曾多次遣使与梁(南北朝时代南朝的一个王朝,建于公元502年,亡于公元557年)通贡,并请《涅檠》等经义、《毛诗》博士以及工匠、画师等,梁武帝(萧衍,公元502~549年在位)对百济的所有要求都曾给予满足。七世纪中叶,百济同高句丽一样,也派遣贵族子弟入唐,以学习、吸收汉文化。

百济的墓葬,以公州宋山里墓群为代表。这里的四神家,墓壁上有取材于中原神话故事、用白粉绘成的四神图。武宁王陵出土的青铜镜,据考证是百济复制的、典型的中国六朝(三国的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都以建康即今江苏南京为首都,历史上合称六朝,是三世纪初到六世纪末前后三百余年的历史时期的泛称)镜;墓中出土的青瓷器,也来自中国。甚至,该墓的墓砖形制与墓室结构,也与中国南朝的风格颇为近似。

百济的佛雕,也源于中国六朝。百济佛自然主义色彩浓郁,表情温和,颇有人情昧。大部分佛像的面部都浮现出所谓的“百济的微笑”。比如扶余军守里废寺址出土的金铜观音菩萨立像和蜡制如来坐像(均藏于汉城国立中央博物馆),既保持了传统的形式特征,又都是体现“百济的微笑”的佳作。

七世纪前半叶,百济开始雕刻摩崖佛。1958年于忠清南道瑞山发现的摩岩佛,为释迦三尊。本尊及观音菩萨为立像,弥勒菩萨则为半跏(jia,盘腿而坐意)像。本尊的眼睛大睁,并浮现出快活的微笑。从中可以看到:此时的百济仍然保持着中国南朝的传统,只是佛像衣褶(zhe)显得有些生硬。据此可推知这已是百济晚期的作品。

新罗是4世纪中叶至10世纪30年代三韩族在朝鲜半岛南部建立的奴隶制国家。公元682年,新罗建立国学。八世纪中叶改国学为太学监,设置各科博士及助教,定《论语》、《孝经》为必修科目,《礼记》、《周易》、《左传》、《毛诗》、《尚书》、《文选》为选修科目。人学者主要是15至30岁的贵族子弟,修业年限为9年。公元788年,新罗实施“读书三品科”制度,进行国家考试,以录用官吏。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汉学的普及,新罗涌现出了像帝文、守真、良图、风训、薛聪、强首等许多文人,其中强首以擅写外交文书著称。新罗文武王金法敏671年《答唐行军总管薛仁贵书》,史学界多数学者认为是强首手笔。《答唐行军总管薛仁贵书》不仅是重要的历史文献,而且是朝鲜古代珍贵的汉文文章典范。

公元631年之后,唐太宗曾几次视察国学,表示他对国学的重视和支持。此后,高句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音bo)相继派遣子弟来人国学。837年,新罗在唐朝国学的留学生达216人之多。新罗留学生中,有成就者不乏其人,金云卿、金文蔚、崔致远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崔致远生于公元857年,自幼聪颖好学,12岁时随海舶入唐。临行前,父亲对他说:“十年不第进士,则勿谓吾儿,吾亦不谓有儿矣。”对他寄予了极大期望。崔致远在唐刻苦求学,18岁时中进士,调授宣州溧水(今江苏镇江地区)县尉(官名。始于秦,两汉沿置,大县二人,小县一人,掌管一县军事。唐代县尉通常为进士出身者初任之官)。致远28岁时,思归故国,唐僖宗(李儇xu~tn,公元874年至888年在位)于公元885年命他持诏书东归,归国后,被新罗朝廷留为侍读(官名)兼翰林学士。致远晚年,因痛恨朝政腐败,决心远离官场,于是携带家人隐居伽椰山海印寺,直至逝世。致远在唐时已颇有名气,与唐诗人罗隐、顾云等交谊甚厚。归国前,顾云曾以诗为他送行,诗中写道:

十二乘船渡海来,文章感动中华国。

十八横行战词苑,一箭射破金门策。

崔致远所著诗文集《桂苑笔耕》(20卷),录于《新唐书·艺文志》。他对新罗时代的学术和文学发展贡献很大,被认为是朝鲜汉文学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