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礼仪古今谈(2)
可怜的玛丽·列金斯卡是位十分温柔、孤独、多情而又随和的王后,每天吃午饭时,都得经受一番折磨。她孤零零地一个人坐在前厅里的一张小桌子旁边,一群侍臣和一群好奇的前来参观的平民在一定距离之外围成一圈站着,静悄悄地望着王后吃饭。有一天,卡萨诺瓦亲自看到了这个场面:王后衣着简单,戴着一顶大无沿软帽,走到餐桌前坐下后开始进餐,她低着头,两只眼睛盯着盘子,不看任何人。当她觉得端上来的某一道菜好吃,想再要一点又难为情,便扫了在场的人一眼,想在人群中找到她认识的人,了解一下她爱吃的这道菜是什么。她找到了一个人,怯生生地叫道:“德·洛旺达尔先生,”听到叫自己的侍臣弯下腰向前走了几步应道:“王后有何吩咐?”“我想这道美味可口的菜是烩鸡块吧?”“是的,王后。”德·洛旺达尔先生用刻板的语调回答后又退回原位。王后直到用完了膳没有再说一句话。对参观凡尔赛宫的巴黎和外省人最具有吸引力的是宫内开饭,他们参观了王太子妃喝汤,马上去看王子们吃煮白肉,接着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去瞧公主们用餐。
路易十五有自己的贴身侍卫、跟班护卫、门卫和瑞士卫士等各种卫士,礼仪迫使他任何时候都不能一个人独自呆着。晚上许多人服侍他换内衣,早上许多人服侍他起床,然而偶尔侍卫们玩忽职守,他也能够暂时摆脱没完没了的守护。一天晚上,路易十五未带卫士只身一人走进寝宫,迎面撞见一个惊慌失措的人,这个人扑地跪倒在地解释说,他在宫内寻找一个与他同行的烤肉店老板迷了路,他一个门一个门地找,不料进了寝宫,现在他也不知道该从哪儿出去。这个可怜的人等着受绞刑,可是国王安抚他一番,赐给了他几个路易。
法国是十分重视礼节礼仪的国家。但是法国封建王朝到了路易十五时期,空泛地追求所谓的贵族气质,虽然表面上追求礼仪,其实已经失去了礼仪尊重他人为核心的根本,沦为可笑的束缚了。然后随着工业革命的来临,所谓的贵族渐渐丧失了权力,礼仪开始平民化,实用化,简洁化了。
西方礼仪发展——从“骑士”到“绅士”
西方礼仪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古希腊,很多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有关于礼节的论述。到了中世纪,礼仪在西方更加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出现了《礼仪书》等专门论及礼仪的专着,当时流行所谓的“骑士”礼仪。而文艺复兴以后,西方对礼仪的注重达到了顶峰。而法国在某种程度上说,是西方礼仪最繁盛的地方。到了路易十五时期,从宫廷到平民,无不把礼仪当作是一种身份体面的象征,对于礼仪必须像法律一样遵守履行。贵族中,礼仪是他们平时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这个传统一直被保留到现在。而此时,所倡导的礼仪从所谓的“骑士精神”变为“绅士风度”。后来,欧洲礼仪开始影响英美。可以说美国现代生活礼仪基本上传承了欧洲和英国的社交礼仪发展起来的。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又是个没有悠久历史的,却勇于实践的国家。因此,在传承了欧洲的社交礼仪之后,逐渐发展出一套实用主义的社交礼仪。这种礼仪由于美国当今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它的实用性,渐渐成为当今商业和其他领域十分流行的世界性的礼仪。
在美国建国初期,是没有什么礼仪可言的。当时的北美大陆充满了来新大陆的拓荒者,他们在辛勤劳动的同时,哪里还有时间顾及礼仪?一切都以一种蛮荒的方式进行。而慢慢地,随着生活渐渐富裕起来,人们对精神和人际关系的要求升高了,追求礼仪就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势。尤其是南方富有的奴隶园主,他们希望从对礼仪的追求当中提升自己的身份,体现自己的社会地位,而英国礼仪和欧洲礼仪成了他们的礼仪的圭臬。进入19世纪之后,他们渐渐抛开了欧洲礼仪的很多繁文缛节,礼仪开始发生了变化。此时,礼仪不仅仅变得更加简洁实用,而且开始从上流社会中流传到平民之间。
我们当代所用的国际之间交往的一般礼仪,多数是以这种平民礼仪为导向,以尊重他人为根本所形成的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礼俗。这些具体的西方礼仪内容我们将在后面详细讲解,现在就不一一赘述了。
放屁的礼仪
放屁的礼仪可以追溯到很久远的时代。公元前6世纪的一份中国手册上讲,进餐的时候,严禁放屁。远在印度,公元前2世纪的时候,一位牧师宣告服务于国王的人“不可在没有玩笑话,亦无人放屁时放声大笑”。
在古罗马,这个问题变得更有戏剧性了。曾经流传过这么一种谣言,说是一位罗马人,在一次时间很长的宴会上尽量憋住不放屁,结果几乎把自己给憋死了。克劳迪亚斯国王听说这件事后,决定颁布法令,“视餐间放屁为合法行为——不管是小声放屁,还是大声放屁”,这是一位喜欢说闲话的历史学家苏维东尼亚斯说的话。
中世纪的医生确认,憋住屁不放出来是有害健康的。显然给许多人带来了舒服感。
可是,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一本极有影响的礼仪书才正式踢开餐间礼仪大门,声称在紧急情况下,有屁但放无碍。
“有很多人教导自己的孩子说,应该通过压缩胃部而存住一些气,”伊拉斯塔斯在他极畅销的一本书中这样说,“人虽然应该彬彬有礼,可是,为此而染上一些病却是不值得的。如果憋得住,一个人应该自己憋住。可是,如果实在憋不住,应该以高声咳嗽掩盖放屁之响声。”
该书一共重印了90版,还有很多译本,模仿的书不计其数。学校里也大量教授该科目。就此话题展开的辩论接连不断。有一所学校认为,悄悄放屁是一种美德,并以古希腊的一个警句作为旁证:“(伊索恩)得十分小心,万不可在圣殿内以爆炸性的声响放出屁来,他紧闭着两片屁股向宙斯祈祷。事毕,他终于可以放屁了。啊,他放出的屁声,真是恐怖极了,特别是在较高的(那种神圣的)地方。”
(摘自《西方文明的另类历史》理查德·扎克斯/着,李斯/译,海南出版社2002年2月版)
1.4 天地之经——中国礼仪文化
《春秋左传正义》中有一句话“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历来号称“礼仪之邦”。着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在接见美国学者邓尔麟时说:“中国文化的特质是‘礼’,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着名思想家颜元说“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亡”,都体现了我国自古以来对礼的重视。《礼记》和《中庸》中对礼的含义和作用有这样的论述:“故圣人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子产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礼之产生,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首先它是人类协调主客观矛盾的需要。自然的人伦秩序是礼产生的最原始动力,人们为生存和发展相互依赖,逐步积累和自然约定出一系列“人伦秩序”,这是最初的礼,后又有“圣贤之人”如黄帝、尧、舜、禹等为“止欲制乱”而制礼,身体力行为民众做榜样,从而使礼在“维稳制乱”中发挥了作用,也正因如此,人们更加遵礼尚礼。其次,礼起源于原始的宗教祭祀活动。远古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低下,无法解释和征服自然现象与自然力,于是人们把关于人的灵魂观念扩大到他们所接触的自然界万物,从而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开始用原始宗教仪式等手段来影响神灵,如祭祀、崇拜、祈祷等,期望以虔诚感化和影响自然神灵,以使其多赐福少降灾,原始的“礼”便产生了。
礼仪拾趣
左手礼
印度、缅甸和冈比亚等国,人们用左手干脏活、完成上厕所程序。平时端菜、接物、送客等,都不允许用左手。对不受欢迎的客人,主人送客用左手打发。
送鞋礼
尼泊尔山区民族对远道而来的客人,开始送一顶尼泊尔帽表示欢迎。告别时,还要送上一双尼泊尔鞋。男客送黑色,女客送红色,意为祝客人归途顺利,前途无量。
抹泥礼
新几内亚人在送别客人时会高声尖叫。还把道路上的泥土往客人身上抹,据说此举表示土地代表我的心,对你真心诚意。
白色礼
匈牙利人很好客,不管你带不带礼物到主人家,送客时他们都要送一份白色的礼物,表示祝你诸事顺利之意。
然而随着人类生活而逐渐发展,礼便开始向人类生活的具体内容靠拢,逐渐形成一整套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行为规范。这就是现代礼的含义。
中国礼文化发展简单来说经历了几个阶段。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三礼”(《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
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成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古代政治礼仪
①祭天。始于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体现在对月亮的崇拜及对星星的崇拜。所有这些具体崇拜,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抽象为对天的崇拜。周代人崇拜天,是从殷代出现“帝”崇拜发展而来的,最高统治者为天子,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结束。
②祭地。夏至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汉代称地神为地母,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也叫社神。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汉代以后,不宜动土的风水信仰盛行。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祭土神、谷神、社稷等。
③宗庙之祭。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右寝。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祭祀时还要卜筮选尸。尸一般由孙辈小儿充当。庙中的神主是木制的长方体,祭祀时才摆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祭祀时行九拜礼:“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宗庙祭祀还有对先代帝王的祭祀,据《礼记·曲礼》记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喾、尧、舜、禹、黄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自汉代起始修陵园立祠祭祀先代帝王。明太祖则始创在京都总立历代帝王庙。嘉靖时在北京阜成门内建立历代帝王庙,祭祀先王三十六帝。
④对先师先圣的祭祀。汉魏以后,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唐代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唐宋以后一直沿用“释奠”礼(设荐俎馔酌而祭,有音乐没有尸),作为学礼,也作为祭孔礼。南北朝时,每年春秋两次行释奠礼,各地郡学也设孔、颜之庙。明代称孔子为“至圣先师”。清代,盛京(辽宁沈阳)设有孔庙,定都北京后,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立文庙,孔子称“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曲阜的庙制、祭器、乐器及礼仪以北京太学为准式。乡饮酒礼是祭祀先师先圣的产物。
⑤相见礼。下级向上级拜见时要行拜见礼,官员之间行揖拜礼,公、侯、驸马相见行两拜礼,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平民相见,依长幼行礼,幼者施礼。外别行四拜礼,近别行揖礼。
⑥军礼。包括征伐、征税、狩猎、营建等。
古代生活礼仪
①诞生礼。从妇女未孕时的求子到婴儿周岁,一切礼仪都围绕着长命的主题。高禖之祭即是乞子礼仪。此时,设坛于南郊,后妃九嫔都参加。汉魏时皆有高禖之祭,唐宋时制定了高禖之祀的礼仪,金代高禖祭青帝,在皇城东永安门北建木制方台,台下设高禖神位。清代无高禖之祭,却有与之意义相同的“换索”仪式。诞生礼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倾向。诞生礼还包括“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三朝”是婴儿降生三日时接受各方面的贺礼。“满月”在婴儿满一个月时剃胎发。“百日”时行认舅礼,命名礼。“周岁”时行抓周礼,以预测小儿一生命运、事业、吉凶。
②成年礼,也叫冠礼,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变而来。汉代沿袭周代冠礼制度。魏晋时,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清代废止。中国少数民族不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裤、盘发髻等仪式。
③飨燕饮食礼仪。飨在太庙举行,烹太牢以饮宾客,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燕即宴,燕礼在寝宫举行,主宾可以开怀畅饮。燕礼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节日设宴在中国民间食俗上形成节日饮食礼仪。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吃冷饭寒食,五月端阳的粽子和雄黄酒,中秋月饼,腊八粥,辞岁饺子等都是节日仪礼的饮食。在特定的节日吃特定的食物,这也是一种饮食礼仪。宴席上的座次,上菜的顺序,劝酒、敬酒的礼节,也都有社会往来习俗中男女、尊卑、长幼关系和祈福避讳上的要求。
④宾礼。主要是对客人的接待之礼。与客人往来的馈赠礼仪有等级差别。士相见,宾见主人要以雉为贽;以士大夫相见,以雁为贽;上大夫相见,以羔为贽。
⑤五祀。指祭门、户、井、灶、中(中室)。周代是春祀户,夏祀灶,六月祀中溜,秋祀门,冬祭井。汉魏时按季节行五祀,孟冬三月“腊五祀”,总祭一次。唐、宋、元时采用“天子七祀”之说,祀司命(宫中小神)、中、国门、国行、泰厉(野鬼)、户、灶。明清两代仍祭五祀,清康熙之后,罢去门、户、中、井的专祀,只在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与民间传说的灶王爷腊月二十四朝天言事的故事相合,国家祀典采用了民间形式。
⑥傩仪。滥觞于史前,盛行于商周。周代的傩仪是四季驱邪逐疫。周人认为自然的运转与人事的吉凶息息相通。四季转换,寒暑变异,瘟疫流行,鬼魂乘势作祟,所以必须适时行傩以逐邪恶。傩仪中的主神是方相氏。两汉,傩仪中出现了与方相氏相配的十二兽。魏晋南北朝隋唐沿袭汉制,傩仪中加入了娱乐成分,方相氏和十二神兽角色,由乐人扮演。至今仍有遗存的贵州土家族傩堂仪最为完整典型。
在物质文明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传统的礼仪流传下来的已经所剩无几。甚至在很多人的眼中,已经没有礼仪的概念。我们都知道,历史上的韩国(南北分治前的朝鲜)曾经是中国的附属国。因此,在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很多方面,同中国有相似之处。他们的礼仪文化传承自韩国。但是如今有很多外国朋友说,甚至如今的韩国人更加像一个中国人,更加守礼有节。我还听说,最近韩国设立了孔子学堂,专门提倡在新时代弘扬儒学。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们是否应该深刻反省一下自己,是否应该重拾我们“礼仪之邦”的国誉呢?
本章总结
礼仪可以分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
从根本上来说,我们学习礼仪基于两点:人的本质和人的需要。
西方礼仪是由贵族化向平民化发展的。中世纪法国宫廷礼仪由于越来越脱离实用性已经成为皇室的束缚,是不符合礼仪发展趋势的。
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
三“礼”(《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
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成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