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办事的技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通过提高说话水平来提高办事成效(2)

生活常识是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但有时对某些知识,人们却没有实践的机会或可能。比如你从甲地到乙地,对甲地的基本情况,你可能具备,而对乙地的,你可能就不具备了。但你却不能没有言辞的表达。怎么办呢?,这就得学、得问。孔子有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国历来也有“入乡随俗”之说,到哪个地方,就要了解哪个地方的世事。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交际效果。照搬甲地的世事或不顾乙地的世事,都会自讨苦吃。

清洋务大臣李鸿章一次出访美国,在一家饭店宴请美方人士。开席前,他按中国习俗讲了一番客套话:“这里条件差,没有什么可口的东西招待各位,粗茶淡饭,谨表寸心。”不想饭店老板却火冒三丈,认为李鸿章诋毁了饭店的声誉,非要其公开赔礼道歉不可。李鸿章的客套话,在国内是很普遍的,但美国却没有这样的习俗,老板冒火也在情理之中。

(3)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知识渊博,天文、地理、历史、文学、艺术、哲学、经济、法律等这些方面的知识都能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开拓视野,从而使表达者的言辞更具感染力、说服力、吸引力。但这些知识的获得,要靠大家孜孜不倦的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吸收,言辞的表达才会有绵绵不绝的生命力。但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某些方面的文化知识不足,那就不要轻易涉及这方面的话题,倘若擅自发言,闹笑话,会影响交际效果。

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行业,每一个行业都有专门的知识。一个人处在哪个行业,从事什么工作,应当具备本行业、本专业的知识。

专业知识的获得,一是靠学习,二是靠实践。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即使原来专业知识已经很丰富了,在新的形势下,也会产生许多的盲点,如果不认真学习,既不利于自己的工作,更不利于本行业言语的交际。

以身作则和言之有物同样不能缺。你的行为将带动与推动团体的力量;言之有物的“物”不能空洞且不确定。

既然每天生活中的时刻都是确定不疑的,那就十分有必要将行为和言语也具有时钟的特性,如此,计划就切实,收获就丰盈。

5.遣词用句要准确,避免产生歧义

很多时候,办不成事的原因并不是你说错了话,而是你的意思被别人误解或曲解了。因此,成为办事高手,就得注意自己说话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一个人被误解或被冤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因此,我们首先来探讨一下造成误解的几种原因:

(1)言词不足

有的人不管是在表达信息,或者说明某些事情,常常在言词上有所缺失,结果弄得只有自己明白,别人一点也搞不清真相。这种人就是缺乏“让对方明白”的意识,以致容易招来对方的误解。

(2)过分小心

有的人不管什么事,都顾虑过多,从不发表意见。因此,个人的存在感相当薄弱,变成容易受人误会的对象。

这样的人总寄望对方不必听太多说明就能明白,缺乏积极表达自己意见的魄力。对于这种类型的人而言,含蓄并不是美德,这一点要深自反省。

(3)自以为是

另一种人是头脑聪明,任何事都能办得妥当,但是却经常自以为是,我行我素。即使着手一件新工作,也从不和别人照会一声,只管自作主张地干活。这么一来,即使自己把工作圆满完成,上级及周遭的人也不会表示欢迎。

(4)外观的印象不好

人对视觉上的感受印象最深刻。虽然大家都明白“不可以貌取人”,但是,实际上双眼所见的形象,往往成为评判一个人的标准,这个印象可能是造成误解的原因。如果让周遭的人有了不好的印象,且造成误解,若不早点解决,恐怕不好收拾。

(5)欠缺体贴

纵然只是一句玩笑话,但若造成对方的不快,恐怕也会导致意想不到的误解。甚至是一句安慰、犒劳的话,如果对方接受的方式不同,也可能变成误解。因此,在说话之前,一定要先考虑对方的状况以及接受的态度。

在日常交往中,经常有自己说的话被别人误解的时候。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话不被别人误解呢?

(1)不要随意省略主语

从现代语法看,在一些特殊的语境中,是可以省略主语的。但这必须是在交谈双方都明白的基础上,否则随意省略主语,容易造成误解。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在一家商店,一个男青年正在急急忙忙挑帽子,售货员拿了一顶给他。他试了试说:

“大,大。”

售货员一连给他换了四、五种型号的帽子,他都嚷着:

“大,大。”

售货员仔细一看,生气了:

“分明是小,你为什么还说大?”

这青年结结巴巴地说:

“头,头,我说的是头大。”

售货员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旁边的顾客“扑嗤”一声笑了。造成这种狼狈结局的原因就是这位年轻人省略了他陈述的主语:“头”。

(2)要注意同音词的使用

同音词就是语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在口语表达中脱离了字形,所以同音词用得不当,就很容易产生误解。如“期终考试”就容易误解为“期中考试”,所以在这时不如把“期终”改为“期末”,就不会造成误解。

(3)少用文言词和方言词

在与人交谈中,除非有特殊需要,一般不要用文言词,文言的过多使用,容易造成对方的误解,不利于感情的交流和思想的表达。有这样一件事:有个小伙子,年过三十仍没娶妻,他母亲非常着急。后来别人给他介绍了一位姑娘,几天后,他写信告诉母亲:“女方爽约”。母亲非常高兴,认为约会是爽快的,逢人就讲儿子有对象了。一年后母亲要求见见姑娘,儿子才把“爽约”解释清楚。母亲连连责怪儿子话没说清楚,耽误了时间,小伙子也后悔莫及。如果小伙子当初把“爽”字改为“失”字,或许早就有妻室了。

(4)说话时要注意适当的停顿

书面语借助标点把句子断开,以便使内容更加具体、准确。在口语中我们常常借助的是停顿,有效地运用停顿可以使你的话明白、动听,减少误解。有些人说起话来像开机关枪,特别是在激动的时候就不注意停顿了。有一次下班途中,一位青年遇到一群刚看完电视球赛的学生,就问:

“这场比赛谁赢了?”

有一个学生兴奋地说:

“中国队打败日本队获得冠军。”

这位青年迷惑了:到底是中国队打败了日本队,还是日本队获得了冠军呢?他又问了另一位学生,才知道是中国队胜了。所以,我们在与人交谈时,一定要注意语句的停顿,使人明白、轻松地听你谈话。

被人怀疑与被人误解同样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儿。谁都曾经怀疑过别人,也被人怀疑过,其中的酸甜苦辣无不一一品尝过。但是惟有真正具备机智应对功夫的人,面对别人的怀疑才能处理得非常好。

如果说人与人之间在社会生活中容易产生怀疑是一件不可以完全避免的事情,那么,您面对客观存在着的这一现象,既不应当回避它、惧怕它,也不应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正确的态度是要承认它、认识它,科学地对待它。

(1)“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去掉自己的一份疑心,被人怀疑的事情也许就会减少一些。

(2)要尽量避免他人对你产生疑心。

面对怀疑的挑战,你既应当有随时接受怀疑挑战的心理准备,又要有防患于未然的强烈心理意识,即尽量减少被人怀疑的契机。主动说明情况,最好能用事实回答。

(3)用真诚去换取信任,切不要犯“以毒攻毒”的错误

人与人之间相处,莫过于真诚的可贵。有了真诚就能赢得信任。如果您对别人的怀疑也采取怀疑的态度,以疑对疑,雪上加霜,那么,怀疑非但不能消除,还会产生新的不信任情绪。

被上级批评或指责,虽然应该诚恳而虚心地听取,但并非说你一定要忍气吞声,不管他说得对不对都要一古脑接受,必要时应该勇于辩护,并且要作积极的辩护。

晋文公的时候,厨官让人献上烤肉,肉上却缠着头发。文公叫来厨官,大声责骂他说:“你存心想让我噎死吗?为什么用头发缠着烤肉?”

厨官叩着响头,拜了两拜,装着认罪,说:“小臣有死罪三条:我找来细磨刀石磨刀,刀磨得像宝刀干将那样锋利,切肉肉就断了,可是粘在肉上的头发却没切断,这是小臣的一条罪状;拿木棍穿上肉块却没有发现头发,这是小臣的第二条罪状;捧着炽热的炉子,炭火都烧得通红,烤肉烘熟了,可是头发竟没烧焦,这是小臣的第三条罪状。君王的厅堂里莫非有怀恨小臣的侍臣么?”

文公说:“你讲的有道理。”就叫来厅堂外的侍臣责问,果然有人想诬陷厨官,文公就将此人杀了。

这明显是个冤案,如果直接辩解,有可能使晋文公火上浇油,怒气更盛而获死罪。因此,厨官采取正意反说的方式为自己辩解。他装着认罪的态度供认了三条罪状,其实是为了澄清事实:切肉的刀如此锋利,肉切碎了而头发居然还绕在上面;肉放在火上烤,肉烤焦了而毛发犹存。这明显不合乎事理。至此,厨官已证明自己无罪,因此进而提醒晋文公,是否有人陷害?立刻真相大白。厨官的辩解顺其意,却能揭其诬,可谓灵活机巧。这种做法也是非常必要和适当的。

有些人面临麻烦的事常用辩护来逃避责任,这就走到另一个极端了。这种推御责任的辩护,偶一为之,无伤大雅尚可原谅。倘一犯再犯,肯定会失去别人对你的信任。

有时候,做错了事责任不全在下级,大部分却是由于上级的缘故,这时应大胆辩解了。不辩解,只能使上级对你的印象更加恶化,而丝毫不会考虑到也有自己的责任。

所以,工作中,同事之间,尤其是下级与上级之间,由于地位不同,而出现意见分歧的情况时,不要害怕会被认为是顶撞,应积极地说明理由,沉默不语只能使问题更加复杂而难以化解。

6.合乎逻辑是说好话的关键

有了丰富实在的思想内容,只是具备了动听口才的基本条件。这些思想内容还要经过合乎逻辑的整理,才能靠口头传达出来。

人与人交流的过程,其实就是把心底的感觉、朦胧的意识整理传达的过程,也是一个动脑思考、进行抽象思维的过程。因此,一个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如何,将决定他说话是否准确严密,是否简洁清楚,而抽象思维能力也就是逻辑能力。如果把待讲的内容比做一堆蔬菜和调料的话,那么怎么烹调就要看厨师的手艺,也就是说要想会说话合乎逻辑是关键。

什么是“合逻辑”呢?要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必须首先对逻辑这个词进行简单的说明。逻辑是一个外来词,源自希腊语。同时它又是一个多义词,至少有如下四个义项:客观事物的规律;思维的规律;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即逻辑学;某种理论或说法。我们这里所说的逻辑,是指思维的规律。比如,我们说一个人的讲话不合逻辑,就是说他的话不合乎人们的思维规律。

思维是人的认识的理性阶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而概括的反映。人的认识可以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客观事物的现象、部分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它的形态是感觉、知觉和表象。经过对感性材料的加工整理,产生认识的飞跃,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从而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理性认识阶段,也就是思维的阶段。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需要多种能力,而其中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思维能力。可以这么说,思维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人的其他能力,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的高低。因为口语表达有着特殊的条件制约,要求人在极短的时间内组织好语言,因此,要想有良好的口才,就要注意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使自己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人们的大脑构造虽然一模一样,但是思维水平、思维品质却是千差万别,思考起问题来,有的正确,有的错误;有的严密,有的粗疏;有的开阔,有的狭窄;有的敏捷,有的迟钝。所谓的思维能力强,就是思维正确、严密、开阔、丰富、敏捷而高效。

一位年轻人想到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工作。他对爱迪生谈了自己伟大的抱负:“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爱迪生立刻惊奇地问:“那么,你用什么器皿盛放它呢?”年轻人哑口无言了。

这位年轻人的思维包含了一个无法克服的逻辑矛盾,如果不是爱迪生敏锐地揭示出来,他可能会为此白白耗费一生的宝贵时光。

善于说话办事的人就是通过语言更加圆满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任何语言活动实质上都是思维活动。语言的运用离不开思维,语言的恰当运用离不开逻辑。如果思维混乱不合逻辑,语言表达就不可能清楚明白;而自觉地运用逻辑,则能够促进语言的严密准确、深刻有力。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