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 言
一部《三国演义》,淘尽无数英雄!
看三国,许多人其实只是为了看一个人——诸葛亮,看他那神鬼莫测的智谋,看他那挥洒自如的风度,也看他那纵横捭阖的人生。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看法,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角度,你看他的潇洒,我看他的智谋,管中窥豹,各见一斑。虽然不尽全面,然而也各有各的领悟,各有各的思索。
单就诸葛亮的对手而言,曹操可以被称之为奸雄,孙权可以被称之为人雄,周瑜可以被称之为雅雄,惟有诸葛亮可以被称之为圣雄。因为在《三国演义》的描述中,没有一个对手可以单独战胜他。他的浑身上下,全然没有缺点,任何一项拿出来,都可以比对手强,他可以以智谋胜曹操,以儒雅胜周瑜,以远见胜孙权,至于其他的人,还不配称为诸葛亮的对手。
然而,诸葛亮有一个重要的才能却是许多人都忽略了的,那就是诸葛亮的口才。
一部《三国演义》中,以口谋生的谋士无数。他们或纵横捭阖,或出将入相,以自己的智谋开辟着自己的“金矿”。然而这些谋士中,细细算来,不论是袁绍手下,或者是曹操幕僚,再者是孙权招贤,他们之中,可以以智谋媲美,却几乎无人可以以口谋胜。他们的口才只能为他们的智谋服务,却不可以作为致胜的手段。惟有这个被对手贬为“诸葛村夫”的诸葛亮,却以他出众的口才完成了一个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纯以口才决胜负的状况下。从三分天下的论证中,到舌战群儒的风云场中,再到三气周瑜的连环套中,以及后来的骂死王朗、收服姜维的人生高潮中,他的口才无时无刻不在闪耀着炫目的光辉。诸葛亮的口才实可以称为三国第一辨士,若将其放到今天的业务谈判中,恐怕现代的谈判之神就姓诸葛了。
然而在诸葛亮的才能中,为何独推崇他的口才?
这是因为我们处于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口才的重视也越来越明显。公关谈判需要口才,调解矛盾需要口才,表现自我需要口才,就连讨价还价也需要口才,口才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已经是生存的一项重要本领。如果可以不动干戈,以口谋胜,相信很多人会选择动动嘴皮子,而不是绞尽脑汁!
因此,在为人处世、谋生得利时,我们需要练成一套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本领,不仅要会说直话,也要会说隐语;不仅要会说硬话,也要会说软语;不仅要会讲实话,也要会说趣话;不仅要会说正话,也要会说歪话。一个既能言善辩又修养高雅的人,在人生之中会如鱼得水,事事如意!
回头再说一下《三国演义》这本书。人说《三国演义》是本好书,我说《三国演义》是部绝书!无人可以再为之,只能诵之、阅之、拜之、服之,然后学之。
曾经有句话,叫“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意思是说《三国演义》这本书会教人学得老奸巨滑,总之是不会学成好人。也不知是何人在瞎起哄,这样片面的评议也伴随着这本绝妙好书流传于世间。其实说这句话的人,该被坑之!
读一遍《三国》会有一遍的收获,读十遍《三国》却会有十次的感悟,每次不尽相同。
读《三国演义》,可以学诸葛亮;而学诸葛亮,不必得其真传,学一皮毛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