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学习中的好习惯(2)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创建的五项修炼是我们的五个学习方向:
第一,通过自我超越,可以伸展“向上的张力”,突破“成长上限”,不断实现心中的梦想。
第二,通过改善心智模式,可以消除“藏在内心深处的顽石”,实现“心灵的转换”,开启一扇“重新看世界的窗户”。
第三,通过建立共同愿望,可以找到人生的价值,找出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活出生命的意义。
第四,通过团队学习,可以彼此以诚相待,在深度会谈中实现沟通,在互动中提高智商。
第五,通过系统思考,可以廓清思想上的迷雾,更清楚地认识我们面对的世界。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幻想、梦想和预言,即对潜在的明天的想象。一些世界上最大、最铁石心肠、曾经是现在主义的化身的公司今天却雇佣直觉的未来学家、科幻作家和幻想家做顾问。
——托夫勒
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就在于人有思维。有了思维,人在客观的自然和社会面前就不是无动于衷、无可奈何的了,而是能够积极地促成条件来解决问题。而其中的想象正是人类充分发展的一种象征。
就好像大树从种子发展成长,小鸟从卵中沉睡的胚细胞逐渐成长,你的物质成就也将从你在想象中创造的组合计划中成长。首先出现的是思想,然后再把这个思想和观念与计划组织起来。最后,就是把这些计划变成事实。你将会注意到,一切是从你的想象开始。
如果你正确使用你的想象力,它将协助你把你的失败与错误改变成价值非凡的资产,也将引导你去发现一项只有使用想象力的人才能知道的真理,那就是,生活中的最大逆境和不幸,通常反而会带来美好的机会。
而在我们的学习中,想象能使我们更好地掌握知识,我们应该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例如,历史课本中的数字枯燥无味,但是,有些事件是和这些数字紧密联系的。因此记数字就可以与这些历史事件联想起来记,这样就避免了数字之间的相互干扰,同时也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起到了双重效果。
重视“读世间这一部活书”
它会使你生活轻松,它会友爱地帮助你了解纷繁复杂的思想、情感和事件;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自己;它以打开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
——高尔基
重视“读世间这一部活书”,是鲁迅先生的主张。
鲁迅少年时代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在农村度过,而且也乐于与农村少年为友,喜欢在农村看社戏。他从农村少年、农村社戏中了解了很多农村生活,也因此增长了不少见识,他后来创作的《故乡》、《社戏》等短篇小说的生活素材都是在那时积累的。他一生写了很多针砭时弊的杂文,其犀利的语言,是来自对现实生活知识的积累。
的确,在我们降临到人世间以后,最初都是懵懵懂懂的,除去自己的身体、亲人给予的关爱,还有人的生理本能以外,几乎是一无所有。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渐渐地学会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发展,在这个世界上创造,在这个世界上获得人格的完善、自我的实现以及精神的升华……
我们每个人从降生的那一刻起,便以一个独立而鲜活的生命个体,开始了其社会化的过程,或者说我们都是不知不觉中,走上了向前人学习、向书本学习、特别是向生活学习的道路。然而这毕竟是一条曲折艰苦而又漫长的道路,要想走好这条路,绝不是一件轻轻松松的事情,我们需要一种觉醒,需要一种毅力,更需要一种智慧——生活的智慧、学习的智慧、探索的智慧、创造的智慧。只有如此,我们的人生才能不断地趋向成熟,长大后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
让知识拥有生命
我读书越多,书籍就越使我和世界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
——高尔基
美国一所著名学院的院长,继承了一大块贫瘠的土地。这块土地,没有具有商业价值的木材,没有矿产或其他贵重的附属物,因此,这块土地不但不能为他带来任何收入,反而成为支出的一项来源,因为他必须支付土地税。
州政府建造了一条公路从这块土地上经过。一位“未受教育”的人刚好开车经过,看到了这块贫瘠的土地正好位于一处山顶,可以观赏四周连绵几公里长的美丽景色。他(这个没有知识的人)同时还注意到,这块土地上长满了小松树及其他树苗。他以每亩10美元的价格,买下了这块50亩的荒地。在靠近公路的地方,他盖建了一间独特的木造房屋,并附设了一间很大的餐厅,在房子附近又建了一处加油站。他又在公路沿线建造了十几间单人木头房屋,以每人每晚3元的价格出租给游客。餐厅、加油站及木头房屋,使他在第一年净赚15万美元。
第二年,他又大事扩张,增建了另外50栋木屋,然后再租出去,这样他共赚进了25万美元,而且只花了一个夏季的时间。
正是这个有远见及想象力的人,从未受过正规的“教育”。
在提到上面所叙述的那段故事时,那位以500美元的价格售出50亩“没有价值”土地的学院院长说:“想想看,我们大部分人也许都会认为那个人没有知识,但他把他的眼光和50亩荒地混合在一起之后,所获得的年收益,却远超过我靠所谓的教育方式所赚取的5年的总收入。”
因此说,知识永远是死的,必须经过转化才会拥有生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必须进行两方面的转换:
一是内化转换,让其拥有内在的“活生命”。这除了充分认识到智慧对自己的重要性和独立思考外,最关键的就是要学会知行合一:即知即行,知而善行。这样,才会将一些好的智慧理念,尽快化为一个人内在的血肉与灵魂,成为指导人的根本力量。
二是外化转换,让其拥有外在的“活生命”。有些知识分子被人说成是“书呆子”,就是因为不会与具体现实结合,死抱书本知识。而拥有“活生命”者,总是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睡前醒后学习一会儿
人生最美好的主旨和人类生活最幸福的结果,无过于学习了。
——塞万提斯
心理学家实验证明,入睡前学到的东西,保持记忆的时间最长,因为在睡眠期间,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普遍转入抑制状态;临睡前所学的东西没有受到其他信息刺激作用的干扰,这是近因效应的作用。这就是睡前醒后学习法的理论依据。同时根据记忆的干扰理论,记忆受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影响。所谓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后摄抑制则相反。睡前或者醒后学习,由于分别没有后摄抑制和前摄抑制的影响,记忆保持量最大。
由于睡前所学到的信息没有受到干扰,清晰地记在大脑皮层上,所以我们早晨醒来在大脑没有接受外界刺激之前,应该及时回忆头天晚上睡前所学的内容,同时分辨清楚:记住了哪些?遗忘了哪些?然后翻开书本对证,如果发现遗忘了或记错了应立即纠正,而后按着正确的再重新记忆。这种学习方法适用于学习较难记忆的内容,如学外语、背书、记单词、记公式等。运用得当这种方法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般来说在起床后和睡觉前一小时学习为最佳。
学习别人总结出来的经验
学习,不断地追求真理和美,是使我们能永葆青春的活力来源。
——爱因斯坦
一个简单的道理是:假如你要把菜做好,一定要先学做菜;想把网球打好,一定要先学打网球;假如你想把乒乓球打好,一定要先学打乒乓球。那么我们应该知道,假如我们想非常成功的话,就应该要先学习成功学。
现在关于成功的课程,有的只有3天之短,但那是讲授者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来研究以及实践的结晶。他们把成功的秘诀,整理在3天的课程里面,虽然课程学费高达好几百块,事实上,可以说一点都不贵。你思考一下:20年的生命经验难道不值六七百吗,如果花费六七百甚至八九百,来得到一些人一辈子成功的秘诀,这样不是可以节约你半辈子的时间吗?不是可以加速自己成功的脚步吗?
所以,要成功不妨研究一下成功学,要成为顶尖人物一定要先学顶尖人物的经验。成功学的专家们每天都在研究:为什么有人会成功?他们到底如何成功?到底如何能够成为顶尖人物,让自己出类拔萃?他们如何运用时间?他们的想法与别人有什么不同?他们如何计划,用什么策略来成功?他们每天看什么书,与谁交朋友?如何发挥他们的人际关系?等等。
因此,要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实际上并不难,就是永远掌握第一手的信息,然后不断学习别人的经验,不断地自我反省,纠正自己的方向,让自己在竞争中拥有百分之百的绝对优势。不管谁来和你竞争,你都可以稳如泰山,拥有绝对的自信。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习成功者的经验。成功者和一般人的重大区别是:成功者学习别人的经验,一般人学习自己的经验。
温故知新
为了获得知识,就必须学习,只有学习,才能使你们健康地成长起来。
——吴玉章
人的大脑对知识的记忆是有一定规律的,教育学家们曾用遗忘曲线做了一个形象的说明,指出如果在你的遗忘之前去复习、巩固它,那它就能迅速恢复并被牢固记忆。
而且,温习旧的知识,能从中得出新的体会和见解。“温故知新”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即温习以前学过的知识,使之不忘;而从这些旧的知识中获得新的知识或见解,则谓之知新。“温故”是“知新”的基础和前提,而“知新”则是“温故”的进一步发展,也是温故的重要目的之一。“温故”而能“知新”,是因为新知识的理解、接纳,取决于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即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策略。而学习者的认识发展水平则是由于对已学习的内容及方法进行加工的程度。另外,新旧知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各种知识有着自己的建构体系和不同的层次水平,新知识必须建立在旧知识之上。
著名作家巴金的读书方法十分奇特,因为他是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进行的。读书而无书的确算得天下一奇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巴金说:“我第一次住院治疗,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我坐着,一动也不动,但并没有打瞌睡。我的脑子不肯休息。它在回忆我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记忆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点美好的东西。”
温故可以加深了解和掌握原有的知识,并提高到新的高度,扩大知识量,提高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在学习新知识时,一定要不时温习已学的东西,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前学”,还会对“后学”起到很好的承接作用,有百利而无一害。
制订学习计划
不要等待运气降临,应该去努力掌握知识。
——弗莱明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亦是如此。有了计划,才能使学习有系统、有条理、有步骤,才能胸中有数。我们的学习计划包括两个内容,即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时间。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又产生了学习的进度与速度等问题。
1.以最重要的学习内容为中心
有些知识是至为关键的,或者说是带有战略意义的,应当把它视为重点,在学习计划中要有充分的体现。切忌无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
2.用好大块时间
根据自己学习与生活的实际情况,使用好大块时间,把它用在最重要又需要连续学习的内容上。这样,能使每次学习都有较大的收益,避免整时零用。
3.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
知识的学习要由浅入深,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要保证某门知识学习所需的全部时间,例如,要学习沟通技巧,一般不可少于50小时。
4.注意使用“黄金”时间
难度大的重点学科和需要记忆的知识,用自己精力充沛的“黄金”时间来学。切忌时间安排无体系,想起什么学什么。
5.时间安排要有弹性
从长远观点来看,要取得学习的成效,就得稳步前进,使每个计划都落到实处,时间上留有余地是必要的。
终身学习
读书,对于一个有文化教养的人,是种高尚的享受;我珍视书籍,它是我热爱的癖好。
——高尔基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正是终身学习的最佳写照。
现代社会,衡量企业成功的尺度是创新能力,而创新来源于不断的学习,不学习不读书就没有新思想,也就不会有新策略和正确的决策。
江泽民说过:“当今时代,是要求人们必须终身学习的时代。学习一切反映当代世界发展的新知识,学习做好工作所必须的一切知识,知识挑战的严峻程度有目共睹,每门学科都是学无止境。专业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旧知识淘汰很快,我们随时面临知识危机。”
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老化加速,职工更替频繁,社会变化急剧,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拥有足够的知识,而需要终身学习。学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终身学习是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人的一生是终身学习、不断充实的一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不断汲取知识、丰富体验,使自己的生命更富有意义。
“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应有的终身学习观。
学会整合资源
天才是创造不能按既定规则去创造的那种东西的才能。
——康德
学问是学了以后要去问。光是学、问还不够,最重要的是用。把成功人士的精彩分享与你的专业知识整合后加以运用,你才能真正地让这些知识变成可以活用的知识,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很多人无论是读书、上课、听演讲,总是从头到尾不断地听和记录,却没有想到:讲师所讲的知识跟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应该运用到我工作上的哪一个层面?我可以把哪些重要的观念和技巧立刻运用在我的生活和工作上?讲师讲的这一点我以前怎么没想到呢?
要经常整合我们所学的信息,将学到的知识按照自己在工作、生活上的需要,归纳成几类不同的信息(诸如领导类、管理类、时间控制类、生涯规划类、沟通类、团队领导类等),分别整理进不同的档案。这样就可以更方便地把所学到的东西,真正整合运用到自己工作的专业或技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