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思考未来:李嘉诚商业智慧(商界奇才谈商系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1/3生意,2/3做人

以往我百分之九十九是教孩子做人的道理,现在有时会与他们谈生意……但约三分之一谈生意,三分之二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因为世情才是大学问。

——李嘉诚

做人,表面上看来只是两个非常简单的字眼,但如果实践起来,却是一门值得认真揣摩的艺术。同样的,经商也是一门需要不断探索与学习的艺术。从小到大,我们从父母、老师、长辈那里受到的教育都是做人要诚实。与此同时,我们也深受所谓商人,就是那种无奸不商、无利不起早的人这样的概念的熏陶。这样看来的话,做人和经商好像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但是,从古至今无数商界人士成功的案例证明,做人和经商其实是不可分割的。一个真正成功的商人,不仅是在经商上的成功,而且是在做人上的成功。成功的商人不仅赚取金钱,而且赚取人心。

今日的李嘉诚,在华人商界中可谓无人不知。无数年轻人更是以他为榜样,想学习他的经商之道,以期取得成功。但是,纵观李嘉诚的几十年的经商生涯,你会发现,他经常强调的东西并不是如何做生意,而是如何做人。李嘉诚认为,只有做人成功了,做其他的才会取得成功。在中国,几乎任何时候,做人都比做事要重要得多。

商人须重信

在纸醉金迷的香港,胆识兼备的李嘉诚在几十年的商海生涯中挥洒自如,成为一代王者。是什么让他在这变幻莫测的商海中如鱼得水?这不仅得于他精于经商,更重要的是李嘉诚善于做人。他处世低调,将诚信视如生命。他把诚信视为做人的基本原则,这也成了他成就事业的基础。以诚待人,别人也会坦诚相待,信用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待到水到渠成时,也就成了无形的财富。

严介和曾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一流企业家做人不做事,二流企业家做人又做事,三流企业家不做人只做事。一流商人是精明加厚道,二流商人是精明加精明,三流商人是厚道加厚道。”

李嘉诚一直坚持的也是这样一种观点。他认为一个人只有把做人的原则放在首位,他才能成为一代大商人。而那些只贪图利益的人,再怎么折腾一辈子也成不了大商人,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小商人。

做人比做事重要,这个在一般商人看来是比较愚蠢的做法,在李嘉诚的眼中,却是天下最聪明的生意经。他认为,那些眼睛里只看到钱,为了钱甚至可以不顾原则坑蒙拐骗做生意的人,只可能赚一把是一把,永远也不可能把生意做大,而且也面临着十分大的风险。而那些心明眼亮,能把做人的利害关系放在首位,以诚待人的商人,则会建立自己的企业和人格的双重品牌,随着品牌效应的不断扩大,最终必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当别人问起李嘉诚做生意的秘诀,李嘉诚往往会跟别人说起一个“信”字。他曾反复强调:“要令别人对你信任,不只是一个商人,一个国家亦是无信不立。”

关于商人最重要的素质——诚信,李嘉诚曾对媒体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企业的开始意味着一个良好信誉的开始,有了信誉,自然就会有财路,这是必须具备的商业道德。就像做人一样,忠诚、有义气,对于自己说出的每一句话、做出的每一个承诺,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并且一定要能够做到。”

也正是秉着这样的信念,李嘉诚树立了自己的品牌,他的生意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最终成为亿万人瞩目的“首富”。

不仅是在生意场上,在生活的其他各个方面,李嘉诚也都在践行着诚信做人的原则。有一件小事最能说明他的不失信于人。

20世纪50年代初,李嘉诚刚做塑料花,常常会去皇后大道一间公爵行接洽生意。在那里,他经常看到一个乞丐,是一个四五十岁左右,很斯文的外省妇女。李嘉诚每次都会拿钱给她,他发现,这名妇女从来不伸手要钱,他觉得有些奇特。有一天天气比较冷,他看到很多人经过这名妇女时都快步走过,都没有理睬。于是他走过去和这名妇女交谈,想帮帮她。李嘉诚问她会不会卖报纸,妇女说她有同乡也干这行。于是,李嘉诚便让她带同乡一起来见他,到时候看能否帮她做点小生意,他们约在后天在这里见面。

可是到了这一天,李嘉诚工厂突然来了一位客户,提出要到他的工厂参观。客户为上,他也没有办法,只能先陪客户先参观工厂。但是李嘉诚没有忘记他和那名妇女的约定。他瞅准一个时机,对客户说了声“对不起”便匆匆走了出去。客人还以为他上洗手间去了,却不知道此时的李嘉诚已经跑出工厂,正飞车赶往和乞丐妇人约定的地点。一路上李嘉诚飞奔驾驶,差点都出了危险,但好在没有失约,他见到了那妇女和她卖报纸的同乡。在问了一些问题后,李嘉诚便把一些钱交给妇人和她同乡,并要她们勤奋工作,过好生活,不要让他在香港任何一个地方再看见她还在乞讨。

办完这一切,李嘉诚又飞奔回到工厂,此时的客户已经等久了,正奇怪李嘉诚去哪了呢。面对客户“为什么在洗手间找不到你?”的问题,李嘉诚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笑了一笑。

人心即财富

中国有一句古老的话语:得人心者得天下。这句话在经商上也同样适用,即得人心者得财富。要得人心,必然要使别人相信你,因此“信”是商人的一个金字招牌。只有做人为先,诚信结合,然后通过服务大众才能获得人心,最终得大财富。

对于“人心即财富”的道理,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运用起来可谓得心应手。回首田中角荣的政治生涯,与其说他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不如说他是一个在政界握权、平衡的精明生意人。作为政客,田中懂得如何获得别人的支持,田中派在鼎盛时期拥有120多名国会议员,被人们称为“综合医院”。不同于其他官僚政客,商人出身的田中善于揣测人心和情绪,有细致的洞察力,也有着难得的平和,他不但不讨厌别人来求他办事,反而喜欢帮助别人。

1962年,田中角荣作为日本历史上最年轻的藏相(44岁),成为大牌政治家,而池田时代的“收入倍增计划”,为代表池田内阁经济“旗手”的田中角荣提供了大展拳脚的好机会。在任的三年中,田中利用一切手段,将一些非常自负的大藏省官僚笼络到自己手下。

在多年的政治打拼中,田中抓住了官员们的心理。对于官员们来说,不过问工作细节,并为部下承担责任的大臣才是他们拥护的大臣。因此田中常在大藏省干部面前说:“大家都知道我是一个没有才学的人,诸位都是天下的秀才,所以请大家大胆工作,有什么责任由我来承担。”——就是这简短的一席话,立刻让田中赢得了众人心。

另外,田中还像商人一样,做着各种情报收集工作。由于田中熟悉所有进入大藏省工作的官员的入省时间、学历、生日乃至家庭结构情况等信息,因此常在别人意想不到的时候表示祝贺或送礼物。这种将时机掌握恰到好处、一击即中的笼络人心手段,绝对是成为一个优秀政治家的必备技巧。

对于人心即财富的道理,李嘉诚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他常对儿子讲:“做人要留有余地,不把事情做绝。有钱大家赚,利益大家分享,这样才有人愿意合作。假如拿10%的股份是公正的,拿11%也可以,但是如果只拿9%的股份,就会财源滚滚。”

就是这个看似简单不过的原则,让李嘉诚结交了无数商界朋友,赢得了广大股东和职员的信赖和支持,树立了崇高的形象,同时为他赢来了无数的商机和财富,并一举登上香港首富、世界华人首富的宝座。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满招损,谦受益”,利益共享也是中国式经商的行动准则。如果违反这一游戏规则,失去的绝不只是合作者这一个对象。口口相传,失去的将是你的整个商业信誉,继而危及你的整个商业地位。

如果按照李嘉诚所说的少拿一点,你得到的又绝非仅仅是合作的一方,而且还将包括人们对你的无限信赖和尊敬以及许多的商业机会。而你得到的将是你少拿的1%的百倍,甚至是千倍、万倍。

很明显,李嘉诚一生培养和教导儿子的,与其说是经商的知识,还不如说是做人的学问。因为在他的心目中,做人乃是经商之本,乃是做一切事业之本,只有首先务这个本,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商人,成为一个真正成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