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做儒家 下班做道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恭则不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

现代职场,宛如战场,即使我们的智商再高,都不如别人略施小计的情商。如果我们能够谦虚地学习前人的经验,并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之中,那么,我们所做的任何一种工作,都会变成我们职场晋升的筹码!

可有锋芒,但不可毕露

【儒家箴言】

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

--《孟子·尽心》

也许,我们都知道羡慕别人的成就,却不懂得学习别人的优势,那些杰出人物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不夸耀自己,不会锋芒毕露、不可一世。所谓“真人不露相”,有真才实学的人,通常都不愿意引起别人的注意和议论,不愿博取名声,他们只是悄然进行自己的事业。

提起锋芒毕露者,郑庄公手下的将领颍考叔,就是一个很好例子。

有一年,郑庄公准备讨伐许国,扩大自己的国土。为了这次的伐许行动能够快速而圆满地结束,郑庄公决定在将领们出征之前,他先在自己的国都组织一场选拔赛,以挑选一名优秀的先行官来带领大家去奋战杀敌。比赛的消息一传出去,将领们都觉得自己博取功名的机会来了,于是,一个个都兴奋地跃跃欲试,准备一显身手。

这一天,大家终于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比赛。

比赛的第一个项目是击剑格斗。众将领一上场,便都使出了全身解数,只见赛场上短剑飞舞,盾牌晃动,似乎大家都对这个先行官的位置志在必得。最后,经过连续的轮番比试,选出了六位符合标准的将领,他们顺利地进入了下一轮的比赛环节。

第二个项目是比射箭,即让这六名取胜的将领每人各射三箭,以射中靶心最多的人为胜。随着“嗖嗖嗖”的声音,一瞬间,赛场又变成了箭的海洋,只见前四名将领们都没有发挥好,有的射中靶边,有的射中靶心,没有一位能够三箭连中靶心的。就在这时,倒数第二位将领气势磅礴地上来了,他名叫公孙子都,虽然武艺高强,却年轻气盛,是出了名的小心眼,就喜欢斤斤计较。

只见公孙子都熟练地搭弓上箭,“嗖、嗖、嗖”三箭连中靶心,于是,他昂着头,瞟了最后那位射手一眼,便退了下去。最后那位射手是个五十岁左右的老人,名叫颍考叔,别看他上了年纪,因武艺傍生,却显得宝刀未老,颍考叔胡子有点花白,曾劝庄公与母亲和解,庄公很看重他。只见颍考叔稳步上前,不慌不忙地三箭射去,也是连中靶心,并与公孙子都打成个平手。

比赛只剩下最后两个人了,这时,庄公派人拉出一辆战车,说:“你们二人站在百步开外,同时来抢这部战车,谁抢到手,谁就是先行官。”公孙子都轻蔑地扫了一眼对手,便开始了,谁料跑到一半时,他却脚下一滑,跌了个跟头,待爬起身来时,颍考叔已经抢车在手。公孙子都这哪里服气,提了长戟就来夺车,颍考叔一看,拉着车飞步跑去,庄公忙派人拦住并宣布颍考叔为先行官。

这场比赛,公孙子都看在眼里,却恨在心里。

颍考叔果然没有让庄公失望,在进攻许国都城时,他手举大旗率先从云梯上冲向了许都城头。眼见颍考叔大功告成,站在战场中的公孙子都嫉妒得两眼发红,他看着周围的混战,竟抽出箭来,搭弓瞄准城头上的颖考叔射去,一下把颍考叔射了个“透心凉”,从城头栽了下来。另一位大将瑕叔盈以为颍考叔被许兵射中阵亡了,忙拾起战旗,又指挥士卒冲城,终于攻克了许都。

颍考叔本身并没有错,人应该适当表现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争取到机遇,但他却错在不了解自己身边的“同事”,大家都同在一国做将领,难道只有一个先行官最大?大家都知道公孙子都是个小人,一定会打击报复他,何不放弃争夺这个虚名,保留自己的性命,也不至于死得这样不明不白。因此,在职场中,当机遇来临时,也应审时度势,必要时需将它让给别人,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儒家思想认为,谦虚既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处世的智慧。所以,适当地糊涂一点,才能够避开意想不到的冷箭;与世无争,方能解得开天地所布下的罗网。难得糊涂是保护自己的智慧,喜欢自我吹嘘的人常被别人取笑,卖弄聪明恰恰显出自己的愚蠢。

如果将孔子的智慧,运用到职场之中,就必须记住这些话:聪明睿智者,要用“愚蠢”自守;多闻善辩的人,要用浅陋自守;勇武刚强的人,要善于用畏惧自守;大富大贵的人,要善于用节俭自守;仁德广施天下的人,要用谦让自守。如此处世,才能避免招致祸害,这也是成大事者,从不炫耀自己聪明才智的原因。也许,要做到这些有点困难,但只要我们向着它靠近,那就是进步。

其实,职场的生活之道很简单,当我们春风得意时,切不可骄傲自满,目空一切,不可一世。否则,即便别人不把你当靶子打,也会把你孤立起来!所以,无论你有怎样出众的才华,一定要谨记: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也不要把别人看得太轻,还是收敛起自己的锋芒,做个人人喜欢的忠厚老实的员工吧!

社会的进步,造就了很多有才之人,但作为一个有才华的人,一定要做到不露锋芒,不但要战胜盲目骄傲自大的病态心理,还要养成谦虚礼让的美德,凡事不要太过张狂、太咄咄逼人。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鲜花在盛开得娇艳无比之时,不是被人采摘而去,就是自己走向衰败。

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儒家箴言】

知不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论语·学而》

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假象,也许,绝大部分并非人为,而是客观存在。因此,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往往就是通向事业成功的关键之处。所以,聪明的人,应该每时每刻都练就犀利的慧眼,看清事物的本质,从自身入手,在别人的夸奖和赞美中,依然维持原本的自己,抓住假象的马脚,进而识破它,让自己在走一条快乐的职场之路,轻松获取成功!

对于这种儒家智慧,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就做得非常好。

齐桓公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君主,他使自己的国家强盛一时,百姓安居乐业,深受后人的颂扬。他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政绩,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他能够始终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当时,由于正是齐国最强盛的时期,齐桓公经常自命不凡,经常视自己为真命天子,有种飘飘然的错觉。

有一天,齐桓公和相国管仲正在花园里闲谈。谈到高兴之处,齐桓公竟兴高采烈地对管仲说:“丞相,我给你说件事,前几天,我去围场打猎,正当我骑马奔跑时,突然从树丛中蹿出一只猛虎。我的马立刻就停住了,当时,我也吓得心惊胆战,心想寡人不会就这样命丧虎口吧?我还有好多政务没有处理呢!可是你猜后来如何?”

“大王没有被老虎吃掉,而是安全回来了。”管仲平静地说。

“是啊,可是你一定想不到那只老虎怎样了。”齐桓公露出一脸神秘的样子。

“或许有人从老虎背后射了一箭,老虎死在大王面前了?”管仲问道。

“不是这样的。”齐桓公更加得意了。

“要么便是老虎跑了?”管仲说。

“是啊,那老虎与我的马儿对视了片刻,不知为何就悄悄地离去了,你说怪不怪啊?我想上天一定是对我宠爱有加,让我大难不死,我相信,我一定能够巩固和发展祖传基业,把齐国建成诸国之中最强盛的国家。这是上天的安排,因为我注定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者!”齐桓公不无骄傲地说。

“大王,您当时是否背向着太阳啊?”管仲问道。

“是啊,这又有何关系?”齐桓公反问道。

“相传,有一种专门吃老虎的猛兽,叫骏,这种猛兽的样子酷似马。既然您当时背向太阳,老虎就是面对太阳了,强光刺眼,老虎看不清楚,就把马当成骏了,所以才会悄然离去。”管仲分析道。

齐桓公听到这里,刚才的兴奋劲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有些沮丧。心想,我还以为这是上天对我的眷顾呢,谁知被管仲这么一说,根本没有,刚才那得意忘形的样子岂不是会让他见笑?于是,他心中又泛起些许懊恼和伤感。

管仲看出了齐桓公的心思,就说道:“大王,您不必懊恼,反而应该高兴才对啊,这是上天给您的暗示啊!”

“暗示,什么暗示?”齐桓公又兴奋的追问道。

“大王,上天是告诉您一个治国上策!假象不辨,真相难明啊,正是因为老虎不辨马和骏,才会悄然溜走,丢失了一顿美餐。自然界是这样,我们人也一样,不能被外界几句恭维的话,就觉得自己已经非常优秀了,应当时刻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其实,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啊!”管仲说道。

齐桓公沉思了片刻,然后,颇有感触地说:“的确如此,我不会再相信什么上天的眷顾了,而是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能力,这样才能把齐国治理好啊!”

从此以后,齐桓公不再飘飘然,而是脚踏实地地治理齐国,齐国在他的治理之下,也越来越昌盛繁荣了。

故事中老虎不辨马和骏,从而丧失了一顿美餐,而齐桓公也在管仲的劝慰之下,戒骄戒躁,始终保持以清醒的头脑去治理国家,这就是儒家的智慧!如果齐桓公为受上天眷顾而沾沾自喜,必然会在日后疏于朝政,但管仲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齐桓公对事物表象的误解,使齐桓公从飘飘然中清醒过来,加强了自身的能力,从而使齐国变得更加昌盛。

孔子对于治国之道,曾提出过自己诸多的看法,但唯有一条他曾反复提出,那就是做大事者不可忘怀的,是要将自己处在一个能够洞察世事的位置,否则,我们很容易在大浪淘沙之中,渐渐迷失自己。这时,不但我们无法到达成功的彼岸,就连我们曾经的努力,也会随着付之于东流。因此,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

有时,事物的规律埋藏得很巧妙,需要细心去探寻,才能发现其奥妙之所在。现代职场,有不少像齐桓公一样的人,当自己的事业平步青云之时,便放松了对自己的警惕,在别人的吹捧和赞美之中,渐渐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开始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常常以贵人自居,最后,同事少了、朋友走了,就连亲人都不愿意待在自己身边,不仅事业停滞不前了,快乐也已经荡然无存了。

因此,无论我们是普通的员工,还是身居高位的领导,都要始终保持清醒!

都说站得越高,就会望得越远,然而,在当今社会中,很多站得高的人,却越望越朦胧。因为,在他们的眼中,事业已经偏离了原本的轨道,但自己却不清醒。职场中的高处,往往都让人“不胜寒”,一步走错了,便会满盘皆输,我们走得越高,就越应该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看清事物的本质。

工作,请将快乐放第一

【儒家箴言】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论语·述而》

工作,是为了快乐,还是为了那份维持生计的工资?也许,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早已困扰过无数职场中人。的确,工资固然重要,但我们内心的感受就不重要了吗?如果这份工作我们做得不愉快,还能将它做好吗?所以,面对工作,我们应该遵从自己的感觉,让快乐来做主!对于此,一个简单的故事,就能让我们明白这个道理。

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个宁静的小村庄,村庄的东面有一片低洼的土地,那是墨子家的菜地。在墨子年幼时,每当春季到来,墨子的父亲总喜欢领着墨子去那里地里松土、起垄、开渠,然后,再认认真真地把各种各样的种子,小心翼翼地播撒到地里,等待着这些种子发芽、结果。

每每劳作后,墨子的父亲总是坐在田头,满足地擦拭着身上的汗水,看着整齐的菜地,仿佛真的能有所收获。然而,在墨子的记忆中,却很少能吃上自己种在菜地里的那些菜,因为每到蔬果成熟的夏季,也正是那片菜地变成一片汪洋的季节。但墨子的父亲似乎从来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依然按时播种,并且,还仔仔细细地种好每一分土地,年年如此。

当时,还很年幼的墨子,并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后来,墨子渐渐长大了些,发现自己家那片低洼的土地,根本就不适合耕种。于是,有一天,以为自己很聪明的墨子,便告诉父亲说:“父亲,别种了,这片地根本就不适合耕种,即使你再努力,也不可能有收获的,种也是白种,不如自己好好地休息一会儿。”

这时,墨子的父亲手中握着锄头,很平静地对墨子说:“我早就知道这片地无法收获,但是,我是一名农夫,即使来年没有收成,我也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土地留有空白,因为这是农夫的职责!”听完父亲的这番话,墨子还是不太明白,但是既然父亲坚持,墨子便没有再提及此事。

再后来,墨子真的长大了,他离开了那个宁静的村庄,开始了自己的仕途之路。在自己的仕途中,墨子在做任何事之前,都会仔仔细细地计算自己付出与收获的比例,凡是跟收获无关的事,他理所当然从不考虑。慢慢地,墨子的灵敏度已经很高了,但他却整天活在平衡之中,终于,墨子感到身心疲惫,非常怀念自己那个宁静的小村庄,怀念那种没有负担的快乐!

就在这时,墨子想起了父亲那句话:“即使没有收成,也不能看着自己的土地留有空白。”于是,他开始学习不计报酬,只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来做,并且,只要是自己接手的事,一定会认认真真的去做好它,渐渐地,墨子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也收获了曾经拥有的那种快乐!

我们不得不佩服墨子的智慧,他总能在别人迷茫之时看透事物的本质。为什么我们整天喊着太累了,就因为我们的眼里只有工资,却忽略了自身的快乐。其实,对于这个观点,儒家孔子也有类似的看法,孔子曾提出,兴趣爱好才是我们工作的关键。纵观职场,无数现实也都在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才能够轻松玩转职场。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总感觉生活是苦的,其实,这个世界上本没有苦乐,只是我们的欲望越来越多了,于是,我们产生了痛苦和烦恼的感觉。若想没有痛苦和烦恼,那就必须先学会控制欲望,让我们内心的快乐,来指导自己的现实生活。尘世中的我们应时刻牢记:付出,不要刻意奢求回报。只有真诚的付出,才会打动别人,被别人真正地接受,才会获得美妙的收成!

播种,并不只为了收获,一切顺其自然就好,正如我们给予别人微笑时,不去盼望别人回以笑脸;付出真情时,不太在意别人是否有感激的泪水。试想一下,对于这样的人,谁又会不喜欢呢?谁又会不诚心以待呢?如果我们的职场中,有这样一个人,又怎么不会步步高升呢?因此,不要将工作的报酬放在第一位,而应该自己的快乐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