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的准备及其他在线阅读](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937/45195937/b_45195937.jpg)
会员
批评的准备及其他
张定浩更新时间:2022-09-15 15:24:43
最新章节:前进的动力——在《南方人物周刊》“2019青年力量致敬盛典”现场的演讲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是张定浩2015年出版的首部文论集《批评的准备》的最新修订版。作者抽换掉原书三分之一篇幅,借此重新整理自己十余年来的文论写作,以表达对当代文学和文学批评的基本认知。文章虽大多围绕当年出版的某部具体作品展开,但最终讲述的,是从这些具体作品中所感受到的普遍性问题。他认为,在人人都独自奋战似乎无所适从的当代文学批评现场,准确是最切身的道德律,它首先意味着要“如其所是”地谈论作品,而要抵达这一目标,则需对已有的经验不断怀疑、求证、表达、反思,最终得到整体式判断。唯此,批评才不再是批评家们的智力游戏,而能够面对普通读者;才不再沦为文学创作的附庸,学问的阑尾,而真正成为一项激动人心的志业;才可以从此时此地出发,竭力理解曾经有过的人类情感与创造。
上架时间:2022-07-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张定浩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网络文学的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
本书共计21篇网络文学评论类作品,内容包括流行文艺的现实表达与理想关怀、网文题材之变中的历史意识与时代精神、网络文学要增强文化责任感、在时代叙事中彰显文化身份,在寓教于乐中传递人文价值、网络文学的底脉是中华文化传统等。文学6.1万字 - 会员
追随唐人走天涯:驿路唐诗边域书写研究
《驿路唐诗边域书写研究》是国家社科项目结项成果,该书在界定边域内涵及书写范围的基础上,探讨了驿路唐诗走向安西、安北、安东和安南的边域书写内容;考察了驿路唐诗边域书写中写实与想象同在、历史与现实交融、内地与边域对比、对风物风情的陌生化书写等书写方式;认为驿路唐诗边域书写拥有风物描写的磅礴雄浑之美、文人的书剑精神给诗歌带来了阳刚劲健之美;指出驿路唐诗的书写意义在于超越了前代的边域书写,助力了驿路诗歌题文学42.2万字 - 会员
己亥:余世存读龚自珍
1839年(农历己亥年),清代公务员龚自珍辞去公职,离开首都北京,南下返回家乡,后又北上,接家眷一起回乡,其间他行走九千里路,谈了两场恋爱,攒起无数饭局,写成315首诗,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大型组诗《己亥杂诗》。2019年(农历己亥年),当代学者余世存用典雅别致的现代汉语,化身龚自珍作抒情性独白,通过对《己亥杂诗》的诗化演绎,拼接、复刻出龚自珍在己亥年间的心灵地图,其中既有余世存对龚自珍的全面文学11.6万字 - 会员
文学的深意
该书是著名评论家谢有顺的文学论文集。他精心遴选近些年发表的文学研究论文,集中展示个人科研成果和对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化的近距离观察和深度思考。其中既有宏观论述,主要体现对潮流和趋势的把握,也有个案分析,包括对重点作品的深度分析和作家论。谢有顺的文学评论明白晓畅,有个人感悟,也有理论支撑,同时,也总是有严密的论述逻辑。他从不掉书袋,也很少有理论缠绕。他总是能在文化的视野和社会发展的律动中找到文学文学27.4万字 - 会员
纪实文学的文体惯性与创作自觉
本书为16篇文学评论作品集。内容包括非虚构写作和对刘醒龙、胡冬林、郭海燕、王国平、北乔、陈涛、申瑞瑾等作家作品的评析。文学5.4万字 网络文学创作与批评论
本书共计12篇网络文学评论研究类作品,内容包括网络现实题材写作的理论与实践考察、激发网络作家自发写作与自我约束的内在动力、网络文学批评的有效性原则、新文艺群体批评的媒介语境与主体建构、网络文学理论评论要引导提升创作质量等。文学8.6万字重读经典的伟大冒险
人到中年的作家丹比,带着“解决危机”的隐秘期待,在毕业30年后选择回到了母校哥伦比亚大学的课堂之上,重读那些伟大的人文经典。荷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莎士比亚、黑格尔、尼采、波伏瓦、伍尔夫……近30位西方人文传统中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在他的讲述中次第出现,勾勒出一幅概览西方文学与思想、通读西方文明史的清晰地图。在重读经典的过程中,丹比逐渐体会到,“回到纯粹的阅读”这件事本身,正在帮助他冲破二手信息文学35.6万字- 会员
网络文学发展综述
本书共计11篇网络文学评论作品,内容包含新时代以来网络文学发展观察、2021年网络文学发展状况综述、在精品化和经典化过程中创造新的文化可能性、在无限世界里展现人的丰富性、类型多元化兼容题材多样化,现实题材崛起形成新动能等。文学6.4万字 - 会员
《石语》脞谈
本书是“钱锺书研究文库”丛书之一。《石语》系钱锺书于1932年阴历除夕与陈衍(石遗)的一次谈话记述。内容为对当时一些文苑翘楚、诗坛名流的文品、人品、性情、爱好的直言不讳的评骘,也不乏对这些学者、文人道德的臧否鉴衡。由于各种原因,直到20世纪末才得以影印面世。因为全篇钱先生用文言写下,加上时隔多年,当时的文坛翘楚、诗界健将对于当下的一般读者来讲,已十分陌生。为此,香港作家林行止建议刘衍文教授写写《石文学17.2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网络文学作品专论(一)
本书包括对作者林海听涛的作品《冠军教父》比较全面的介绍及评论,以及对作者安静的九乔其作品《我在红楼修文物》进行了文学方面评论,作者对两部作品分别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且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评论剖析。更新至:第14章 《我在红楼修文物》中的传统性与现代性- 会员
一枝瘦骨写空山:金农画的金石气(文人画的真性)
文人画,又称“士夫画”,它并非指特定的身份,如限定为有知识的文人所画的画,而是具有“文人气”或“士夫气”的画。“文人气”,即今人所谓“文人意识”。大率指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丰富的人文关怀、特别的生命感觉的意识,一种远离政治或道德从属而归于生命真实的意识。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文人画,就是“人文画”——具有人文价值追求的绘画。本系列作品,通过对元代以来十六位画家的观照,来看文人画对生命“真性”追踪的文学评论2.8万字 - 会员
海外汉学与中国文论(英美卷)
“海外汉学与中国文论”原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重大攻关项目,此卷反映的是“英语世界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基本面目,全面深入地介绍了英语世界中的中国文论研究。系统性地反映出英语世界中国文论演变的轨迹,并将汉学演化的内外要素,置于更为深广的汉学史、学科史、思想史的背景之中予以揭示。是国内研究中国文论在海外汉学发展理论全面而扎实的原创性成果。文学评论48.7万字 - 会员
纪实文学的文体惯性与创作自觉
本书为16篇文学评论作品集。内容包括非虚构写作和对刘醒龙、胡冬林、郭海燕、王国平、北乔、陈涛、申瑞瑾等作家作品的评析。更新至:第16章 《临湖——太平湖摄手记》:开掘自然与生命的意义 - 会员
木心研究专号:木心美术馆特辑(2016)
过去三年,我们推出了《木心纪念专号》。从2016年开始,这一系列特刊易名为《木心研究专号》,向有志于研究木心先生的读者朋友竭诚开放。依循过往的体例,专号共分三辑。首辑,是2015年乌镇木心美术馆建成开馆的大量图文介绍,包括木心美术馆各厅墙面文字,并附有陈丹青先生商借尼采文物的散文《魏玛之行》、首次评述木心绘画的长文《绘画的异端》、记录大型文献纪录片拍摄的《BBC在乌镇》,及青年邱智敏摘选尼采与木心文学评论14.3万字 - 会员
源上桃花无处无:倪瓒的空间创造(文人画的真性)
文人画,又称“士夫画”,它并非指特定的身份,如限定为有知识的文人所画的画,而是具有“文人气”或“士夫气”的画。“文人气”,即今人所谓“文人意识”。大率指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丰富的人文关怀、特别的生命感觉的意识,一种远离政治或道德从属而归于生命真实的意识。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文人画,就是“人文画”——具有人文价值追求的绘画。本系列作品,通过对元代以来十六位画家的观照,来看文人画对生命“真性”追踪的文学评论5.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