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不离不弃,且行且珍惜:林徽因传
姜雯漪更新时间:2019-11-22 19:23:33
最新章节:林徽因年表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她不仅有美丽的外貌,还有机智幽默的谈吐,优雅迷人的气质;她是一个才情横溢的诗人,一个入木三分的评论家,也是一个卓有成就的建筑学家;她是一个让人神魂颠倒的情人,一个让人如沐春风的朋友,也是一个可以患难与共的妻子;她对任何美的景、美的入、美的事都会兴奋;她标志着一个时代的颜色,温婉清逸,遗世独立……她,就是中国近百年的文化“才貌双全”的,集佳话、传奇、才艺、品学、美貌于一身的林徽因。从北总布胡同的“太太客厅”,到西南联大与丈夫梁思成一起脱坯和泥筑建的屋宅,再到患病时煎熬五年困苦闭封却依旧未曾懈怠建筑研究片刻的李庄生涯。林徽因,一步一步,走得铿锵、热烈,又哀艳、笃定,寸寸皆是庄严并令人钦佩。姜雯漪著的《不离不弃且行且珍惜(林徽因传)》用清澈的文字、诗意的笔法、翔实的资料,生动地展现了林徽因的传奇一生。
品牌:中智博文
上架时间:2017-06-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智博文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姜雯漪
主页
最新上架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中国控制先驱:张钟俊传
本传记以张钟俊本人的文章、著作、笔记、个人小传,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提供的档案资料为主,参照前人的评价和纪念文章,以及他的同事、学生、亲属的采访资料,加上地方史、志等为依据,系统地梳理张院士一生的学术成长经历。传记分中小学时期、交通大学时期、麻省理工学院时期、重庆抗战时期、战后重建时期、发展控制学科时期、引进和发展系统科学时期等几个主要阶段,分别叙述张院士在各个时期的理想志向、学术科学家18.7万字 奥本海默传
这本书是关于“美国原子弹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的最为完整的一部传记,也是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电影《奥本海默》的灵感来源。奥本海默是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曾被三次提名诺贝尔奖。他是美国的普罗米修斯,在他的带领下,科学家们为自己的国家从自然手中夺取了令人惊叹的太阳之火。在这之后,他不仅睿智地申明了核弹的危害,也充满希望地提及了核能的潜在益处。奥本海默成为同代人中最著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20世纪最具争议科学家51.2万字- 会员
慢病毒疫苗的开拓者:沈荣显传
本书为沈荣显学术成长传记,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一种。传主沈荣显,1923年出生于辽宁辽阳,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年来一直从事家畜病毒的免疫学研究,做出了多项水平的创造性科研成果,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书详细叙述了沈荣显院士的学术成长历程,史料丰富,有很强的学术价值。科学家17.6万字 - 会员
玻璃丝通信终成真:赵梓森传
本书以采集到的真实资料为基础,按照时间顺序和学术发展脉络的交路线,从赵梓森少年时期的求学开始,详细地叙述他此后的学习、教学以及科研经历,着重对那些体现他学术创新、工作精神和人生态度的事件做了细致、深入的描述和分析,旨在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而又不平凡的科学家形象。在传记结构安排上,我们选取关键节点,着重突出4个影响他学术成长和科研成就的个性与重要事件的结合部分:不达兴趣不罢休——为了选择喜欢的专业两次科学家17.9万字 - 会员
钱学森研究(第5辑)
《钱学森研究》由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和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研究中心主办,是钱学森研究专业学术出版物。2017年12月7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钱学森图书馆承办的“钱学森科学思想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学术研讨会在该馆召开。本辑为本次研讨会专家发言选编。本书读者对象主要为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研究人员、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具有一定专业知识背景的大专院校学生。科学家8.7万字 - 会员
情系生态:孙儒泳传
本书是第七批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称采集工程)丛书之一。围绕孙儒泳的学术成长和科研脉络,以采集过程中获取的各类资料为事实依据,结合孙儒泳院士所处年代的社会发展大背景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学科发展的背景,从他少年求学,到专注于生态学领域的学习,提前毕业留校工作,赴苏留学,回国后继续从事动物生理生态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这样一条主线,准确、完整地勾勒出孙儒泳院士的学术成长历程。科学家15.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