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控制先驱:张钟俊传在线阅读](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424/25123424/b_25123424.jpg)
会员
中国控制先驱:张钟俊传
王延锋 姜玉平 陶宇斐更新时间:2019-04-30 10:19:47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传记以张钟俊本人的文章、著作、笔记、个人小传,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提供的档案资料为主,参照前人的评价和纪念文章,以及他的同事、学生、亲属的采访资料,加上地方史、志等为依据,系统地梳理张院士一生的学术成长经历。传记分中小学时期、交通大学时期、麻省理工学院时期、重庆抗战时期、战后重建时期、发展控制学科时期、引进和发展系统科学时期等几个主要阶段,分别叙述张院士在各个时期的理想志向、学术追求、取得的成就,以及人生际遇。传记还尝试分析他取得成功的经验,以及遭遇挫折的特殊时代背景,以供同仁后辈参考和纪念。
上架时间:2018-11-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王延锋 姜玉平 陶宇斐
主页
最新上架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敬事而信:熊远著传
若论事业的发展,熊远著是一个典型的厚积薄发、大器晚成的人。直到1982年,53岁的他才评上副教授。他从一个在家里倍受宠爱的地主少爷,到初上大学时无心畜牧专业,再到严冬里能将小猪抱进自己的被窝以至时常牵挂他的那些“猪亲戚”,或许这就是他能成为中国首位养猪学院士的好注脚。他几次参与猪种资源调查,重视实验平台和团队建设,积极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并学习国外先进经验,领军培育了“湖北白猪及其品系”并在我国猪种测科学家20.9万字 - 会员
他日归来:钱学森的求知岁月(科学家家国情怀丛书)
钩沉历史,鉴往知来,启迪中国科技工作者建功立业新时代。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一批又一批海外学子学成归国,用自己的知识为民族复兴奋斗终身,钱学森是海归科学家群体中的典范。本书以大历史观视角和微观史学相结合的写作方法,运用大量原始档案文献史料,选取钱学森1911年出生至1955年归国的早年求知岁月作为叙述对象,从日常生活视角还原钱学森真实可感和充满人格魅力的人物形象。本书是一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图科学家16.6万字 - 会员
种质资源总是情:董玉琛传
本书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董玉琛的传记。全书通过传主访谈、实地考察、史料搜集等各种方式,全方位地讲述了董玉琛的学术成长历程,总结了其人生历程、学术成长中值得后学汲取的宝贵经验。对本学科的学术史研究有重要价值。科学家15.7万字 - 会员
追风暴的人
“走,去追风暴!”想象一名气象学家一脚刹车,漂移着急停在你面前,从这辆追风暴的定制“装甲车”的车窗户里喊出这句话。风在呼啸,他在欢呼,一切都很混乱——然而,你清晰地看到他那咧嘴大笑的脸庞,肾上腺素前所未有地飙升!作者在书中讲述了令人惊叹的追逐风暴之旅、哈佛大学的求学岁月,以及相关的气象学基础知识。美国佛罗里达州、越南河内、摩洛哥的菲斯和白雪皑皑的北极等,都有他的身影。他说,归根到底,想过一种抬头仰科学家17.2万字 - 会员
美玉如斯 沉积人生:刘宝珺传
本书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宝珺的学术传记,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的一种。该书通过访谈、实物采集、录音录像等方法,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刘宝珺的学术成长历程的关键事件、重要节点、师承关系等内容。书中行文严谨,引用资料真实可信,并配有大量珍贵的老照片。大中学生及青年学者可以从书中获取学术成长的经验和启迪,科技史及科技文化工作者可从本书获取大量独有的历史资料。科学家29万字 - 会员
一蓑烟雨任平生:眼科名家张晓楼
本书是北京同仁医院的同仁人用心记录的一部传记,力求用最真实客观的文字、图片去还原一段历史。张晓楼教授1940年6月毕业于私立北平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他曾任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副院长,北京市眼科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主任委员、世界卫生组织防盲咨询组成员等职。几十年中,他在医疗、科研、教学和防盲事业中贡献突出,曾在国际国内多次获奖。书中真实地记录了张晓楼从一名优秀的眼科医生到沙眼衣原科学家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