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1-01 01:15:43
封面
版权信息
前言
第1章 从资产负债表来认识中央银行
1.1 资产方项目
1.2 负债方项目
1.3 资本金项目
1.4 中央银行的收益与风险特征
1.5 货币局制度的资产负债特征
第2章 中央银行的职能之一:发行的银行
2.1 历史上的货币发行
2.2 货币(现钞)发行准备制度
2.3 财政部发行纸质货币有何特殊性
2.4 中央银行现钞发行与通货膨胀
2.5 人民币(现钞)是如何发行出来的
第3章 中央银行的职能之二:政府的银行
3.1 中央银行向政府提供各种形式的融资
3.2 代理财政实现财政收付以及政府债券的发行与兑付
3.3 代表政府管理外汇储备以及干预汇率
3.3.1 中央银行干预方式
3.3.2 财政部(外汇平准基金)干预方式
3.4 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金融活动
第4章 中央银行的职能之三:金融机构的银行
4.1 从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来看
4.2 从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来看
4.3 为什么中央银行会介入金融机构的清算业务
4.3.1 相互开立往来账户
4.3.2 中央银行模式
4.3.3 准备金存款与同业拆借
4.4 现代支付系统的分类与发展
4.4.1 从支付业务的特点进行分类
4.4.2 全额清算与净额清算
4.5 中央银行的其他特征
4.5.1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自主性)
4.5.2 中央银行的问责制(accountability)
4.5.3 中央银行的透明度
第5章 从资产负债的性质认识货币
5.1 货币是资产还是负债
5.2 国债是货币吗
5.3 比特币是货币吗
5.3.1 中国人民银行对比特币的看法
5.3.2 比特币是不是货币
5.3.3 比特币是投资对象还是交易媒介
5.3.4 是否需要担心比特币带来的冲击
5.4 特别提款权是货币吗
5.4.1 特别提款权的主要特征
5.4.2 特别提款权有无可能成为国际货币
第6章 银根、流动性与超额准备金
6.1 银根和流动性
6.2 超额准备金的供给与需求
6.3 流动性过剩与钱荒
6.4 中国学者对流动性的不同看法
第7章 货币供应量是如何统计的
7.1 金融机构概览
7.2 货币供应量的统计要素
7.2.1 从统计的角度来理解货币的性质
7.2.2 货币、金融资产和金融工具
7.2.3 货币持有者
7.2.4 货币发行者
7.3 如何统计货币供应量
7.3.1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构成
7.3.2 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的构成
7.3.3 存款性公司概览的构成
7.3.4 三张报表的勾稽关系
7.3.5 对货币供应量的分析
7.4 储蓄率、储蓄存款与货币供应量
7.4.1 消费率与消费贡献率
7.4.2 储蓄率、储蓄存款与“笼中虎”
第8章 货币的价格
8.1 通胀率
8.2 利率
8.3 汇率
8.3.1 汇率的表示方法和变化率
8.3.2 实际汇率及其含义
8.4 通胀率与利率的关系——费雪效应
8.5 通胀率与汇率的关系——购买力平价
8.6 利率与汇率的关系——利率平价
8.7 各种平价的相互关系
第9章 货币政策目标
9.1 货币政策框架
9.2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9.2.1 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含义的演变
9.2.2 什么是“货币币值稳定”
9.2.3 “币值稳定”与“经济增长”关系
9.2.4 “币值稳定”目标多重性引发的问题
9.3 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9.3.1 价格型的中间目标
9.3.2 数量型的中间目标
9.4 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
第10章 货币政策工具
10.1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10.1.1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历史渊源
10.1.2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主要功能
10.1.3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主要内容
10.2 公开市场业务
10.2.1 现券交易
10.2.2 回购交易
10.2.3 发行中央银行票据
10.2.4 发行中央银行票据与其他政策工具的对比
10.3 再贴现和再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