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颖
累计创作0字
作品粉丝7
展开
完结作品(7)
会员
矮纸斜行(日知文丛)
本书是“日知文丛”之一,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新颖关于书人书事的散文集。书名出自陆放翁的诗句:“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取“矮纸斜行”四个字,多少还有一点点与“高头讲章”相对的心思。书里与书外,文本和人事,写书人及读书人——作者记下的这些,时空遥隔也好,同处置身也好,都源于一点切身的感受和体会。感受的深与浅,体会的多与少,倒在其次;重要的是切身,哪怕只是一点点。行文自由活泼,却言必有据。
现当代随笔12.3万字
会员
斜行线:王安忆的“大故事”
王安忆是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当代女作家,作者张新颖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作者与王安忆是两代人,但是在对王安忆作品进行深度解读时有了一种共鸣和感应,并且形成了文章,汇集为此书。书中,王安忆创作的轨迹与作者作为知名批评家的阐述互相辉映,构成隐形的对话关系。“斜行线”是作者张新颖发明的专门评论作家王安忆的名词,形象地比喻出王安忆苦行僧似的写作道路的全过程,以及对未知境界的迷惘,恰如其分。全书由六篇文章构成,
纪实文学5.8万字
沙粒集
本书收录了作者于二〇一七年至二〇一九年间所写的二十二篇随笔,内容涵盖童年求学时的经历和遇到的良师益友,对文学和写作的理解,自序或受邀写作的序言,关于沈从文的研究拾遗,以及其他文本研究(穆旦、余华和艾略特)。这些生活的纪念由无数个细小的场景组成,如同不起眼的沙粒,细腻而朴实,却蕴含着令人感动的瞬间。
现当代随笔5.9万字
沈从文九讲
把沈从文放在整个二十世纪中国巨大变动的历史过程中,重新理解他的文学,理解一个“得其自”的文学家,如何转变为一个痛苦的思想者,又如何在精神的严酷磨砺下身处时代边缘却成为深入历史文化深处的实践者。本书沿着沈从文的作品展开,透过字里行间,剖析他在不同阶段的文学、思想、实践,贯穿起三种形象,勾连成一条变化的、丰富的生命轨迹,并进而探讨他身后形成的绵延不绝的“沈从文传统”在当代的回响。
理论16万字
会员
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
这是一部“感动沈从文家人”的沈从文传记,一部令《活着》作者“感慨万分”的人物传记,一部获得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奖”的新经典传记(增订版)。沈从文逝世三十周年暨2018年“增订版”,新增《沈从文的后半生:这是什么样的故事》,并首次收入沈从文作为“绝笔”的《一点记录——给几个熟人》。在时代的剧烈变动中,这种连续、细密、复杂的个人精神活动,清晰见证了一个弱小个人的全力挣扎,一个平凡生命以柔弱的方
文学家21.9万字
九个人
本书讲述了沈从文、黄永玉、贾植芳、路翎、穆旦、萧珊、巫宁坤、李霖灿、熊秉明这九个人相异而相通的命运。除了沈从文,其他几位大致可以看作一代人——出生在一九一〇年代至二〇年代前几年之间,到三〇、四〇年代已经成长甚或成熟起来。他们不同于开创新文化的一代,也不同于之后的一代或几代。他们区别性的深刻特征,是新文化晨曦时刻的儿女,带着这样的精神血脉和人格底色,去经历时代的动荡和变化,去经历各自曲折跌宕的人生。
人物合集7.6万字
会员
沈从文的前半生:1902—1948
本书是沈从文前半生(1902-1948)传记,是《沈从文的后半生》的兄弟篇,讲述在中国历史变动的1902-1948年间,沈从文生命发展的不同阶段。书中叙述他的辗转流荡,”传奇”与平常,”人格放光”与精神痛苦。他与时代密切相连却持续强韧地保持紧张的”对话”--这是一个人自己的故事,也是牵涉各种社会关系,承载文学、思想与感情的重量,交织进现代中国的故事。从沈从文的成长、哀乐与创作脉络中,也可窥见中国的
文学家19.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