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吕思勉

累计创作0

作品粉丝5395

完结作品(30)
会员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分为五个部分,包括中国近代史讲义、中国近世史前编、中国近百年史概说、中国近世文化史补编和日俄战争。前三个部分内容基本上一致,都是就同一内容作者在不同时期的讲义集结而成;后两部分则是就前一部分在某些领域的进一步深化详解。多角度阐释了近代中国的百年历史,意义深远。
中国史28.6万字
会员

吕思勉白话中国史·现代卷·民国何为

《吕思勉白话中国史》分为《吕思勉白话中国史·上古卷·华夏初兴》《吕思勉白话中国史·中古卷·汉唐初音》《吕思勉白话中国史·近古卷·宋元兴亡》《吕思勉白话中国史·近世卷·明清流变》《吕思勉白话中国史·现代卷·民国何为》系列5本,是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具有完全意义的通史,分别讲述了各个阶段的政治史事、社会经济、文化现象,还叙述了各国与中国的关系。该版本以1923年商务印书馆初版为底稿,为了更方便理解和阅
中国史7.7万字
会员

先秦学术概论

本书论述先秦诸子学术,全面分析先秦学派的源流,着重分析各派源流和相互关系,同时结合时贤的研究成果,论辨其真伪。在评论各个学派的著作中,颇多独到的见解。如作者反对胡适的《诸子不出王官论》的判断。又如近人都认为现在的《尉缭子》和《六韬》是伪书,作者却认为“此书义精文古,决非后人所能伪为”。根据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两书残简,足证作者论断的准确。先秦诸子的学术脉络向来是中国学术研究的重点,此书作为剪裁
中国哲学8.3万字
会员

吕思勉国学经典入门

全书共分三篇,分别为经子解题、史学与史籍、中国史籍读法。内容涉及论读经之法、论读子之法、史学定义、史籍溯源、史学缘起、史部大略、史家宗旨今夕异同、论搜辑考证、论史事之法、史学演进趋势、读旧史宜注意之点、治古史的特殊方法,等等。三篇内容都是吕思勉先生盛年时期,指导学子学习国学的入门佳作,至今对国学爱好者和研究者仍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价值。
中国文化16.2万字
会员

吕著史地通俗读物四种

《吕著史地通俗读物四种》收录了吕思勉先生所著的史地通俗读物四种:《苏秦张仪》、《关岳合传》、《中国地理大势》和《三国史话》,均写于民国年间。我社2010年版,遵依吕氏行文遣句、概念术语,乃至一些议论,以保存著作原貌,同时订正了原书的一些讹误。
文集20.1万字
会员

中国民族史两种

《中国民族史两种》由吕思勉先生旧著《中国民族演进史》和《中国民族史》合编而成。前者从宏观上鸟瞰了中国民族的起源和形成、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近代中国民族所受的创痛、面临的问题和复兴之路,等等,文字浅显易读,吸收了当时国内外的民族学理论,系供学生阅读的通俗读物。后者对中国历史上的十二个主要族系作了系统的叙述,并附有详尽的考证文字,是高质量的学术著作。
文集28.2万字
会员

大师讲历史:吕思勉讲中国史(2)

本书原名《吕著中国通史》,为吕思勉先生两大通史巨作之一,也是民国时期中国文化史研究的压卷之作。本书是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沦陷为“孤岛”后,为适应当时大学的教学需要而编写的。原上册为文化史,为本部书的重点与关键,通过叙述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与文化学术的历史发展状况,以探求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及对现实的裨益,考证翔实、论见独到,且行文通俗流畅,为文化史中难得的佳作;下册为政治史,为适应当时的教学需要,相
中国史5.9万字
会员

吕思勉白话中国史·近古卷·宋元兴亡

《吕思勉白话中国史》分为《吕思勉白话中国史·上古卷·华夏初兴》《吕思勉白话中国史·中古卷·汉唐初音》《吕思勉白话中国史·近古卷·宋元兴亡》《吕思勉白话中国史·近世卷·明清流变》《吕思勉白话中国史·现代卷·民国何为》系列5本,是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具有完全意义的通史,分别讲述了各个阶段的政治史事、社会经济、文化现象,还叙述了各国与中国的关系。该版本以1923年商务印书馆初版为底稿,为了更方便理解和阅
史家名著11.1万字
会员

白话中国历史常识

中华民族究竟可追溯到何时何地?秦始皇施行的是暴政还是政治理想?大唐盛世如何在安史之乱后一蹶不振?宋儒的思想为何救不了宋朝?本书作为从民国传承至今的中国史入门读物,将中华五千年历史浓缩于一作。吕思勉先生用晓畅浅显的语言,讲述中华文明进程中人人必知的典故,以文史大家的独特视角,追索史实背后的深层动因与逻辑,理清文化变迁脉络。一本书让你轻松读懂从上古到民国的五千年历史变迁,以史为基,知古今、通天下、望未
中国史12.3万字
会员

史学与史籍七种

《史学与史籍七种》包括《历史研究法》、《史籍与史学》、《中国史籍读法》、《史通评》、《文史通义评》、《古史家传记文选》、《史籍选文》等。其内容大都是吕先生为指导青年学子阅读史籍、开示史学研究门径而作,对于年轻一代的史学爱好者与研究者仍然具备很高的指导意义与参考价值。
文集43.6万字
会员

两晋南北朝史(四)

吕思勉编著的《两晋南北朝史》一共四册,集中阐述了两晋的政治形势、南北朝朝代的更迭以及这一时期的社会组织、人民生活、文化、学术和宗教。吕公以严谨之精神、专业之笔触、高尚之情怀将两晋南北朝史娓娓道来,旁征博引,一气呵成。个中滋味,令人掩卷深思。称其为断代史中的之作、精品之作绝不为过。
中国史24.6万字
会员

吕著中小学教科书五种(全二册)

《吕著中小学教科书五种》是吕思勉先生在教学过程中编著的五种教科书的汇编,即《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新学制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高中复习丛书本国史》、《初中标准教本本国史》。这些教科书虽说是为当时中小学生(主要是高中生)写就的,如今即使用作大学历史专业的教材,恐怕也不嫌其浅。
文集81.9万字
会员

文字学四种

《文字学四种》是对吕思勉先生文字学研究的集中展示,包括《章句论》、《中国文字变迁考》、《字例略说》、《说文解字考》四种。这四种文字学著作曾被多家出版社刊行,但均非全本。本版则根据吕思勉先生生前修订稿,补上了有关文字。吕思勉先生文字学思想的全貌庶几可以得见。
文集17.3万字
会员

从宋明理学到阳明心学

理学兴于北宋,盛行于南宋与元明清时代,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可以说是唐代以来儒学思想的主流,其影响覆盖整个东亚。理学与国人之思想关系甚深,故吕思勉在其上海沪江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讲义的基础上,综合著名理学家重要学说,兼及其对社会风俗之影响,写作了这本书。迄今为止,中外学界关于理学的简史似乎还没有超过他的。本书作为剪裁得宜的入门书,对宋明理学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是广大国学爱好者了解程朱理学到阳明心学思
中国哲学12.9万字
会员

文学与文选四种

《文学与文选四种》收入了吕思勉先生在古典文学方面的一些著述。《宋代文学》1931年由商务馆出版。《论诗》、《中国文学史选文》系吕先生1923至1925年在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时的讲义。《国文选文》亦为吕先生的授课讲义。这些文字反映了吕先生对中国文学史和文学作品的涵养和造诣,十分珍贵。
文集32.2万字
会员

三国史话

本书是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生前所写的惟一一部通俗性的史学作品。作者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基础,从文学和史学的角度,对三国史上存在过的与三国文学中塑造的人物、事件、战争及地理环境作了细致的区分,对许多重大的历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辨析,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吕先生治史,注重对社会的综合研究,最能融会贯通,评论历史往往独具只眼,是故本书成为易中天先生品三国的重要参考资料。目标受众群:敬慕吕思勉先生严谨治学精神
普及读物7.3万字
会员

国学知识大全

本书是吕思勉先生为指导青年学子阅读国学的开示门径之作,写就于先生的学术盛年期,在民国时期一经出版,即受到当时的国学爱好者和整理者的大力追捧,一时有洛阳纸贵之誉。虽世易时移,但其价值却历久弥新,仍对当代国学爱好者与研究者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本书整理汇集了《国学概论》、《经子解题》、《理学纲要》、《中国文化史》、《历史研究法》、《史学与史籍》和《中国史籍读法》等著作,堪称一部全面完整的国学巨
普及读物38.1万字
会员

吕思勉讲读三国

本书以1943年开明书店初版《三国史话》为基础,并增补了吕先生发表在其他报刊上的三国历史相关文章,精心校勘,并略作注释。本书是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基础,简明扼要、通俗浅近的语言讲述三国的历史,引领年轻人正确打开三国历史的经典之作。作者从文学和史学的双重角度,对三国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与三国文学中塑造的人物、事件、战争及地理环境作了细致的区分,对许多重大的历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辨析,还原被
普及读物8.2万字
会员

吕思勉诗文丛稿(全二册)

《吕思勉诗文丛稿》作为“吕思勉文集”的最后一部,收录了吕思勉先生的部分旧作遗稿,全书分“蒿庐文稿”、“蒿庐诗稿”、“小说三种”和“蒿庐丛稿”四部分。文稿部分收录了吕先生所作的旧体文章,诗稿部分收录了诗、词及联语若干,小说部分收录了《女侠客》、《中国女侦探》三种,丛稿部分收录的则是吕先生学术、游记类的文章共八十余篇。
文集56.1万字
会员

中国通史:精选

《中国通史》是吕思勉先生的史学成名作,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本书从中华民族起源开始,叙述历朝历代史事直至民国开创,在理乱兴亡的同时更系统地梳理历史知识,浓缩中国五千年历史于一书。无论是史学观点还是编纂方法,都有很大的创新,突出体现了吕思勉的大历史观。
中国史11.4万字
会员

中国历史常识

中华民族究竟可追溯到何时何地?秦始皇施行的是暴政还是政治理想?大唐盛世如何在安史之乱后一蹶不振?宋儒的思想为何救不了宋朝?本书作为从民国传承至今的中国史入门读物,将中华五千年历史浓缩于一作。吕思勉先生用晓畅浅显的语言,讲述中华文明进程中人人必知的典故,以文史大家的独特视角,追索史实背后的深层动因与逻辑,理清文化变迁脉络。一本书轻松读懂从上古到民国的五千年历史变迁,以史为基,知古今、通天下、望未来。
中国史12.6万字
会员

中国社会史

《中国社会史》本书是吕思勉先生史学论著之一。全书以农工商业、财产、钱币等十八个讲题为经,以时间为纬,对我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等作了深入而系统概括的论述,历来是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典章制度的重要参考专著。
史学理论53.1万字
会员

吕著中国近代史

《吕著中国近代史》分为五个部分,包括《中国近代史讲义》《中国近世史前编》《中国近百年史概说》《中国近世文化史补编》和《日俄战争》。前三个部分内容基本上一致,都是就同一内容作者在不同时期的讲义集结而成。后两部分则是就前一部分在某些领域的进一步深化详解。本书写作范围广博,取精用弘,多有独到之处,叙述简明精当,脉络流贯,议论风发,对一般读者熟悉中国近代史能起到非常积极的效果。
史家名著31.5万字
会员

三国史话(国民阅读经典·典藏版)

本书是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生前所写的惟一一部通俗性的史学作品。作者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基础,从文学和史学的角度,对三国史上存在过的与三国文学中塑造的人物、事件、战争及地理环境作了细致的区分,对许多重大的历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辨析,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吕先生治史,注重对社会的综合研究,最能融会贯通,评论历史往往独具只眼,是故本书成为易中天先生品三国的重要参考资料。
史学理论11.2万字
会员

中国历史常识

《中国历史常识》是吕思勉的史学成名作,也是我国首部白话文中国通史,自民国问世以来风行海内外近百年,受诸多学者、史学爱好者认可。本书文字晓畅,从远古的民族起源神话讲至近代的民国革命,从政治、地理、社会、文化诸方面做出了精到解读,融五千年历史于一书。本次重新修订,配有大量精美插图,助读者轻松入门中国历史。
普及读物13.9万字
会员

吕思勉论学丛稿

《吕思勉论学丛稿》收辑吕思勉先生各类文章共一〇二篇,大体分为“史学”、“哲学”、“社会经济文化”、“文学文献文字”和“书信序跋自述”等五组,内部又按写作和发表年代的先后加以编排。其所收录,或为先生重要论文,或为书信讲稿,旁及序跋自传。本书是研究吕先生思想演变、学术观点和生平经历的重要资料。
文集55.5万字
会员

中国近代史八种

《中国近代史八种》包括《中国近代史讲义》、《中国近世史前编》、《中国近百年史概论》、《中国近百年史补编》、《中国近世文化史补编》等。该书对中国的近代史事作了介绍。
中国史34.9万字
会员

中国文化5000年

吕思勉先生借鉴古代史书的典制体,将本书按章节分为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等十八个专题,囊括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学术文化等各个方面。本书语言流畅通俗,逻辑条理清晰,分析独到精辟。堪称一部上佳的大众文史读物。
中国史23.6万字
会员

白话三国史

本书是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所写的通俗性的史学作品。作者从文学和史学的角度,对真实的三国与三国文学中塑造的人物、事件、战争及地理环境作了细致的区分,对董卓如何扰乱朝纲、曹操势力怎样兴起、赤壁之战的真相、司马氏的兴亡等许多重大的历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辨析,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中国史10.6万字
会员

史学泰斗吕思勉带你一次读懂中国上下五千年(套装全三册)

《极简中国史》:本书是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也是一部能让人快速了解中国历史的划时代巨作,被海内外读者誉为“一本书让你读懂五千年中国史”。《中国历史常识》:本书作为从民国传承至今的中国史入门读物,将中华五千年历史浓缩于一作。吕思勉先生用晓畅浅显的语言,讲述中华文明进程中人人必知的典故,以文史大家的独特视角,追索史实背后的深层动因与逻辑,理清文化变迁脉络。《三国史话》:吕思勉先生从文学和史学的角度,
中国史44.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