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花归来拾锦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0章 谁言河广,一苇航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方一方。”我们每个人心中,是否都有一方承载了自己美好愿望的彼岸净土呢?我们又是否凭借信念的苇草淌过了或正在趟过那艰险的人生之河,用力触摸如幻梦境或正奋力游向那看似遥远的彼岸呢!?

张爱玲说:“人生就是百年孤独,每个人都追寻着自己的圆满。有的人找到了,有的人没找到。”在游向彼岸的途中,我们会看到不同的风景,或水流端急,或波澜不惊,或阳风怒号,浊浪排空,或浮光掠金,静影沉壁。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君王,有的人,即使”日星隐曜,山岳潜形”,也坚守信仰,不忘初心,执着前行,追寻彼岸。无论成败他们都成了自己人生的主宰,有的人,却在“岸芷汀兰,郁郁青青”中迷失自我,黯谈信念,裹足不前,忘却彼岸,成了“物质短暂的情人”和流亡的奴隶。

周国平说:“能被失败阻止的追求,是一种软弱的追求,能被成功阻止的追求,是一种浅薄的追求。”风景在变,但信念不能变,无论是艰难险阻还是世间繁华,都不应使初心蒙尘。初心与信仰是一个人生命中的核心与灵魂,一旦志却甚至于丢失,则无异于行尸走肉腐朽皮囊。正如里尔克所说:当灵魂失去庙宇,雨水便会滴在心上。反之,一个人如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胆魄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便不会被眼前的苟且吓退,不被眼前的外在繁华迷惑,如此方能于“山重水复疑无路”见“柳暗花明又一村“,方能以信念为舟,航向自己想去的地方。

”始信泥土有芬芳,转眼捏成这模样……”这世上,有些东西会变,但总有些东西不会变。而变的是外在,不变的则是内在,正如中华民族的崛起与复兴之路。正因这不变的东西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的生命之中,于是,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助中华民族在激荡汹涌的世界之河中站稳脚跟,高举人民的旗帜和信仰的火炬,牢记使命,坚定前行。使这光芒照亮未来,既不让其被暴雨浇灭,也不自己将之熄灭。因为长征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棒,是历经艰险的磨砺之路。这信仰的火炬不是我们拿着的短暂蜡烛,而是代代相传的血脉,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将之问心无愧地交给下一代。

个人与民族其实有三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有信仰,有追求,此境一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有坚持,有执着,此境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不为狂欢陶醉,砥砺前行,凭借信念的苇草,抵达信仰的彼岸,获得人生的圆满,此境三也。

彼岸,灯火阑珊,我们或许无法抵达,但重要的是出发,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态度。佛教中有“一苇以航”的典故,只要拥有坚定如“一苇以航”的信念,并始终如一地追寻,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慕荣华而来,不因风雨而去,不为外物所惑,不为艰险所却,心之所向,素履所往。如此便可不惧河广,即使逆流而上,也能一苇航之。

风是以它的来向命名的,出发,是为了更好的回归。回归本真,回归信仰。太阳虽远,但必有太阳,因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愿上下而求索,不忘初心矢志不渝。任其河广,我自一苇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