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1章 皇嫂
如此功绩,《明史·后妃传》评价张皇后曰:
“熹宗之世,阉寺滔天,而张后独能正色立朝,护持神器,虽吕、武之才,何以过焉!”
此时,这位被后人赞有吕雉,武则天之才的女人秀眉微蹙,
身旁跟随多年的嬷嬷见她面带愁容,轻声劝慰:
“圣上勤于国事,这是好事。娘娘何必忧心至此呢?”
张皇后摇头轻叹:
“今民生凋敝,陕、辽、闽浙诸镇四处乱起。庙堂忧劳,实难支矣。”
“圣心素重,继位因忧心国事以来常通宵批阅奏折,最近更是连续六昼夜寝于乾清宫,若龙体不适,社稷何依?”
“皇弟以冲龄继大统,处理完阉党朝政仍然糜烂至此,实是为难他了。”
嬷嬷听她说完也默然无言。
张皇后有个表弟,年纪与皇上年级相仿,天天除了斗鸡遛鸟,就是在八大胡同中醉生梦死。
大概因为对比太过强烈,娘娘见今上继位之后宵衣旰食,便时有疼惜之情,常对宫人称赞:
“皇弟英明,社稷之福也!只是操劳过甚,烛泪盈案,唯恐圣躬不安也。”
一时无话,一行人加快脚步行至乾清宫前,发现门口竟然无人守卫伺候。
嬷嬷奇道:
“娘娘昨天遣人问皇上今天是否有空相见,司礼监分明回复皇上今天仍全天都在乾清宫,娘娘要来随时可以过来。还特地发下皇帝谕旨方便我等通过宫内门禁,怎么现在却不见人影?”
张皇后也感诧异,转头命令宫女嬷嬷暂时在原地等候,
自己迈开步子进了宫门,再向左拐来到皇帝平日最常待的西暖阁。
抬眼望去,丹墀两侧摆着青铜冰鉴,稍微走近两步便能感到一阵清凉之气扑面而来,暑气顿消。
御案中间案牍堆积成山,左侧清空了一片台面上有茶壶,茶盏中茶水还在冒着热气,御座上却空无一人。
皇帝刚才无疑就坐在御座之上,此时人却不见了?
张皇后惊疑不定站在丹墀下方,抬头向上寻找蛛丝马迹,突然听到西暖阁侧面仙楼中传来几声窸窸窣窣的轻响,其中夹杂着几声呻吟,有如痛呼。
皇弟出事了!
她如坠冰窟,急切之顾不得礼仪,更来不及叫门外的嬷嬷宫女跟进来随扈,疾走两步穿过龙光门冲进仙楼。
堂中顿时响起一前一后两声惊叫。
守在殿外的嬷嬷听到动静,以为乾清宫中有刺客,吓得连滚带爬跑进乾清宫门。
却见张皇后满脸红晕,快步从西暖阁方向走出来:
“无妨,毋得惊惶,尔等继续候于阙下。”
令宫女嬷嬷退下后,张皇后独自守在乾清宫正殿,
脑中不受控制地反复播放刚才误入仙楼惊鸿一瞥看见的画面,脸上越来越烫。
听说崇祯在乾清宫废寝忘食,连周皇后亲自前来相邀都不肯回后宫。
她本来还担心崇祯操劳过度,特地前来劝解。
万万没想到,什么操劳过度??真是瞎操心!
这个皇弟居然大白天在乾清宫就……
皇帝干出这种违反礼仪伦常的事情,张皇后作为皇嫂,理应严辞劝诫。
但她想到崇祯比自己还小四岁,继位之后面对的局面又如此困难,心立刻软了下来。
皇弟幼年丧母,又亲历“红丸案”,“移宫案”,目睹父亲,兄长相继离世,
因而性格执拗,急躁多疑容易走极端。
压力太大难得放纵一次却被自己撞个正着,此时皇帝自己恐怕已经是羞惭欲死,无颜见人。
若张皇后这个几乎被崇祯视为亲姐的皇嫂还要出言苛责,只怕非但起不到正面教导作用,倒适得其反使皇帝心中留下创伤……
此时西暖阁里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响,张皇后下意识露出宠溺又嫌弃的温婉笑容,自然得如长姐看见顽皮幼弟。
然而,
崇祯的反应却大出她的预料。
皇帝笑眯眯走到她面前,大喇喇躬身作揖道:
“皇嫂今诣乾清宫,有何教谕?”
如果不是崇祯身后还跟着脑袋垂到胸口的袁妃,张皇后简直要怀疑刚才那些让人面红耳赤,呼吸加速的刺激画面是自己的幻想,现实中其实根本没有真实发生过。
说好的顾影惭形,无言以对呢?
哪有人白日宣淫被嫂子撞个现行,还能这么坦然自若的?
不过崇祯这副惫懒模样,
张皇后非但不觉得讨厌,反而有些高兴——
旬日不见,皇弟似乎开朗了不少,若是半年之前遇上如此尴尬之事,多半要钻牛角尖,
说不定今天就躲在仙楼之中不肯出来见人。
她微笑揶揄道:
“听说皇弟近日勤于政务,不迩声色,今日亲眼所见果然如此。”
袁妃听得此言,脸上红得像要燃烧起来,
崇祯却无半点窘迫之色,昂首挺胸好像个刚刚打了胜仗的将军:
“政务劳形,乃召袁妃手谈以舒怀。苦战克之,心神俱畅,此劳逸相济之道也。庶几续理万机,力倍于前。”
要死了!
苦战克之是什么混话,
皇弟何时变得如此油嘴滑舌?!!
刚才两人“苦战”的画面又不自觉浮现脑海,搞得张皇后也面红耳赤,浑身不自在起来。
此时乾清宫门方向一阵响动,司礼监秉笔曹化淳带着新晋司礼监随堂王承恩等几个太监快步走了过来,见到张皇后纷纷躬身行肃拜礼:
“奴婢恭请懿安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来得正好,解了张皇后尴尬,
她稍稍抬手作虚扶状:“免礼。”
曹化淳刚才在宫门口,已经一句话就从张皇后带来的嬷嬷询问明了情况,行礼之后又给崇祯下跪:
“奴婢失职,伏乞圣上降罪。”
崇祯自然听懂了他的言外之意——没有管好宫禁拦下张皇后,撞破了皇帝好事,所以失职。
这老货倒是越来越上道,都学会主动揽责了。
不过刚才是崇祯自己怕袁妃抹不开面子让他带人退开方便“自我牺牲”,身为皇帝还不至于连这点担当都没有,他摆摆手:
“无妨,让你办的事情如何?”
曹化淳从身旁王承恩手中接过一块牙牌,膝行两步双手奉上:
“已命尚宝监制成——圣上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