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章 肝胆俱裂
崇祯听曹化淳说完不禁哑然失笑。
郑太妃曾在梃击案,红丸案中两次主使谋杀便宜老爹光宗朱常洛。
曹化淳以为崇祯孝心发作,给郑养性和吕公公上夹棍,是要问出郑太妃的确凿罪证为父报仇。
所以劝他不要在处理完阉党之后再搞出大的政治事件,搞得朝堂上衮衮诸公人人自危。
还摆出了合理论据:郑太妃年纪大了,最近老生病,皇上你啥都不干估计她也活不了多久,何必呢?
崇祯一个现代人,哪会对光宗有什么父子之情?
万历朝可是大明最富裕的时代,沸羊羊万历被郑太妃拿捏得死死的,肯定给老妖婆留下不少傍身的私房钱。
他就是看上了郑太妃的棺材本,准备拿来充当军费和启动资金,怎么能干等老妖婆寿终正寝呢?
郑老妖婆要是自然死亡了,
把万历赏的金银珠宝全都埋到秘密的地方殉葬怎么办?留下遗嘱全送给她四百斤的亲亲宝贝福王又怎么办?
曹化淳额头紧贴冰冷的金砖,等了半晌没等到皇帝的回答,反而等来了一张纸笺轻轻飘到他面前,他捡起来快速扫视,只见上面是密密麻麻的账务条目。
其中一条下方用朱笔画着显眼的红线:
【山东金矿税银30万两】
曹化淳云里雾里:
“皇上,这是……”
“万历四十二年《矿课文册》,你仔细看看朕圈起来的地方。”
曹化淳听了崇祯的提示,又低头上上下下足足看了一刻钟,绞尽脑汁才终于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这是万历四十二年山东矿税账本的一段摘抄,
郑太妃的侄子郑养性那时候正在山东任职锦衣卫指挥使,兼管当地矿税。
崇祯用朱笔画出的地方,则是账目对不上的地方,零零总总加起来竟然一共有30万两银子的差额!
平心而论,做假账之人水平很高,如果没有皇帝朱批,曹化淳压根看不出这账目有半点问题。
这个发现让曹化淳惊惧交加。
惊的是——
皇上虽然算得上天资聪颖,但身为天子自然要学四书五经,道德文章。
没有学过《九章算术》也不会珠算,两天之前还连三位数加法都算不明白,
转眼之间真的成了会计高手?
惧的则是——
在账目上做些小花样,这可是老祖宗们代代相传的太监专用捞钱手段,
精明如永乐,宣德,嘉靖皇上也很少能察觉其中猫腻。
今上对财会如此精通,又花了这么多世间查内库帐和户部账本,要是看出点什么来……难道自己窥视到御案上摊开账册上的奇怪符号是什么记账奇术??
“郑养性贪墨税银三十万,论其罪当凌迟。”
“今吏治浊乱,致国用匮绌,边饷莫继。朕欲申敕墨吏,郑养性其首也。”
还好,大约是老祖宗们的手法高明,皇上好像并没有注意到那些曹化淳经手做过手脚的账本,心思都放在万历四十二年的《矿课文册》上。
崇祯接下来的话让曹化淳绷紧的心弦稍稍放松了一些,身为大太监最怕的就是失去皇帝信任,没有这个担忧,他立刻又能履行本职站在主子的立场上帮忙查缺补漏:
“皇上,郑氏累世椒房,枝连周、福诸藩。若骤加捶楚,恐诸藩惊疑,宗室不安。”
这话惹得崇祯一阵大笑:
“宗室不安?正合朕意!”
曹化淳不由愣住,他是信王府旧人,可以说是从小看着崇祯长大的,深知皇帝虽对文官刻薄,却重亲情。
向来觉得大明宗室骨血相连,比外人更值得信赖。
崇祯见他无言以对:
“若无余事,速毕朕方才所谕二事。”
给郑氏外戚上夹棍,对一个太监来说风险实在太大。
且不说郑贵妃自己执掌后宫多年,
她的亲儿子福王,亲女儿寿宁公主在宗室之中也是有权有势的大人物,
事后要是来宫里哭诉……皇上可和他们都一样姓朱!
到时候抹不开亲戚面子要找人背锅,曹化淳项上人头还能保得住?
他跪在地上磕头不停,就是不肯起来:
“神宗杖毙张差,史笔犹书'虐刑';陛下若拷掠国戚,千秋史册何以自辩?”
“且今吏治浊乱,墨吏遍朝野。陛下若独惩郑氏,恐百官人人自危,政令不行。”
衮衮诸公心情放松,就能和光同尘,政令通行无阻了吗?
曹化淳这一堆借口忽悠原主还行,放在穿越过来的崇祯这里就不够看了,
话一出口他就把老太监的心思猜了个七八分,冷笑一声又在御案上稍微翻找,扔下一册账本:
“曹伴伴,你再看看这个。”
曹化淳捡起账册,双手捧到眼前只看了两眼,便眼前一黑,几乎肝胆俱裂。
这账本他太过熟悉,是司礼监领头抄捡客氏,其子侯国兴,其弟客光先的账。
上面密密麻麻,也用朱笔勾出了对不上的条目,最后一页上也用朱笔醒目地写了一行数字【客氏家产差额43万两银】(注1)
“百姓罹灾而无钱赈济。若曹伴伴以为穷治郑氏牵涉太广,那就让锦衣卫查一查抄家客氏过程中宫人有哪些贪墨之举,追回些赃款以充军资。”
皇帝声音轻飘飘的,说话时脸上带着笑容,眼中却无半丝笑意。
冷汗顺着鬓角滑落下来,曹化淳却根本不敢动手擦拭,他声音发颤:
“皇上……”
御座之后的崇祯并不答话,只漠漠看着他。
曹化淳被看得浑身发寒,下意识低下头躲避,却仍然能感觉到皇帝的视线在盯着自己,有如一把冰刃从里到外剖开他的五脏六腑,让他心肠中那点小聪明全部无所遁形。
也许崇祯只沉默了十几秒的时间,但在曹化淳的感官里,却好像过了几十年。
就在他感觉自己要喘不上气的时候:
“如何?客氏籍产之册和郑氏矿税之籍,曹伴伴觉得哪个更该好好查一查?”
注1:
“籍其家,得宫人妊身者八人,将效吕不韦所为,帝大怒。籍没金银珠宝估值逾百万两。“
“客氏于浣衣局掠死,婴孩赴市曹处决,亲属皆斩。其家产尽没入官。“
(《明史·后妃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