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勤政救不了大明,夹棍可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沸羊羊和巨婴

世宗这么聪明又心狠手辣的皇帝,皇后都说暴毙就暴毙,嫔妃吃了熊心豹子胆干政?是嫌自己活太久吗?

神宗这个智商嘛……嘿嘿

崇祯面前上的账本数字,

也证明了申时行等人的担忧不无道理。

万历二十九年,

大明财政收入就像21世纪的癌股一样,经过一段长时间不死不活持续阴跌的熊市之后,再次迎来血崩。

从2600万掉到了1600万。

崇祯揉着太阳穴上突突跳动的血管,在表格1600万这一栏画了一条红线。

“陛下圣躬劳倦,可要再进香茗以澄神?”

曹化淳趁此机会又凑上来,这回总算看清了皇帝面前展开的册子上一串如同可都的奇怪符号,

心中又添几分惶恐。

圣上……不会是学了什么符箓之术,在账本上画符求神仙帮忙查账吧?!!

只偷看两眼就被崇祯赶开:

“尔且退。”

正忙着理思路,哪有空喝茶?

血崩的原因是:

万历给郑贵妃的儿子送了一份大礼。

沸羊羊万历没法履行对美羊羊郑贵妃的承诺,封朱常洵当太子,

郑贵妃当然不干了,闹了几次脾气,吹了几次枕边风,万历就被拿捏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只能在自己权限范围之内尽量补偿。

万历十七年(1589年)郑贵妃父亲病逝时已经官至从一品都督同知,创造了明朝妃子亲戚做官品级最高记录。(注1)

郑贵妃生了三个儿子三个女儿(早夭四个),她每生一个,

神宗就取光禄寺银/太仓银二十万两作为赏赐,庆祝皇子/公主出生。

亲儿子朱常洵立为福王时即大婚,为了补偿母子俩,办婚礼花了三十万两。

营建洛阳福王府邸,又花了二十八万两。

就这样,福王朱常洵先生还是留恋京城繁华,不愿意去河南就藩,一直拖到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时任首辅的叶向高忍无可忍,率群臣频繁上书,说福王二十八岁还滞留京城:

“致东宫形孤,群情汹汹。“

万历想用亲妈李太后的生日拖也拖不动了,

只能告诉郑贵妃,咱亲儿子不能侍奉左右,得出京了。

郑贵妃于是使出屡试不爽的老把戏:哭。

趁万历心软,她来了个狮子大开口替儿子提出要求,就藩可以不能让乖宝贝过苦日子,得多赏点产业——

在洛阳找出四万顷良田当庄田,不能让孩子饿着。

查抄张居正的所有财产(黄金万两、白银十万两)转赐给福王,免得孩子没钱花。

另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郑贵妃也是懂的,

光有钱不行,孩子一家以后还得有个稳定财路,还得给淮盐专卖权一千三百引垄断生意。

中央出了力,地方上也不能落后,

从扬州到安徽太平,沿江各种杂税,本来要算进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也一并划归福王府。

崇祯上辈子看《明史》诸藩列传,看到这一段只有一个感觉——羡慕嫉妒恨。

有这么什么都往自己儿子兜里塞的亲娘,这辈子是有了,好想当个这样的巨婴啊!

光看数字可能还无法直观体会郑贵妃到底趁着福王出京就藩,给儿子捞了多少好处。

其他商业和税收上的特权暂且放在一边,只看看赏赐的田庄究竟是什么规模。

四万顷,相当于万历年间全国总耕田面积的1%,还得是良田。

请注意,这四万顷良田还只是明面上赏赐的.

福王作为崇祯的亲叔叔,当然也是有免税特权的,

此时全国丈量已经废止,一条鞭法也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正适合吞并草民土地。

福王有郑贵妃撑腰,到了地方上自然是做事霸道。

根据《豫变纪略》,《守汴日志》等史料记载,

通过吞并普通百姓寄田,贿赂官员在丈量时隐田,侵占原属河南卫所军户田地等方法,

福王府到崇祯元年已经控制了7万-9万顷良田,略多于全国总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二。

一个人占有大明帝国百分之二的生产资料,却不用承担任何管理百姓的成本,这是什么概念??

也多亏福王每天除了吃就是睡女人,日子过得太舒坦,没有造反的念头。

要是这些资源给后金用,恐怕早兵临城下送大明公司退市倒闭了。

在处理福王朱常洵和郑贵妃几个女儿的事情上奢靡浪费,已经足够荒谬。

然而万历这个人牛就牛在,每次你觉得“反正都这样了,怎么也不可能更烂了吧。”的时候,他总能超出你想象,搞出更让人瞠目结舌的烂活。

国本之争惨败给文官们,福王就藩以后郑贵妃郁郁寡欢,都让万历内心受到了极大伤害。

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万历不得不放弃自己立朱常洵为太子的打算。

但是他的屈服是带着仇恨的,接下来二十年他坐在皇位上只有一个目的,恶心臣子,报复他们不在国本之争中支持自己废长立幼。

他不上朝,不参加礼仪活动,除非十万紧急根本不看任何人的奏折,有官职因为官员退休甚至死亡空缺出来,宁可空着也不提拔吏部推荐的文官上位。

客观的说,破坏张居正中兴改革成果,养出福王这头超级大肥猪,纵容郑贵妃干预朝政。

万历朱翊钧先生昏招一大把,但真正让大明病入膏肓无药可救的,还是这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为了和文官怄气,“缺官不补”,导致万历末年全国有40%的官职空缺。

中央六部、都察院等核心部门长期空缺尚书、侍郎,导致“政事停摆,文书积压如山”

权力是个好东西,只要空出来一定会有人注意到并尝试去占据。

越聪明,越没有底线不受道德束缚的人,越容易抓住机会,设法占据权力真空。

一旦这些人享受到了权力带来的好处,哪怕亡羊补牢再派两倍的官员,也没法让他们拱手让出位置。

万历的“无政府主义”实验对明朝社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对百姓来说不全是负面的,因为摆脱了路引,重农抑商等朱元璋老祖宗定下来政策枷锁,东南商品经济生机勃勃,甚至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然而对大明政权本身却是毁灭性的打击——占据权力真空的人不受朝廷管辖,一分钱商税也收不上来。

注1:万历十七年四月十二日,戚畹带俸都督同知郑承宪卒,其子国泰请袭父职。兵部言,承袭非例,然持之不甚坚。上予国泰都指挥使。越数日兵科都给事中张希皋言,都指挥使下都督一等,原係流官,例不承袭,会典昭然,郑承宪既居极品,国泰又得崇阶。皇贵妃之家如此,则皇后之家又当何如?乞收回成命,以示节制,不报。

(《明神宗实录》卷二百十)